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通用编码的探讨
1
作者 张海英 梁云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5,79,共2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同时管理多个工程项目,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需经常思考的问题。探讨运用P3软件提供的WBS编码、作业分类码及作业代码、资源和费用编码等信息编码功能,通过规定这些编码的编写规则,使得施工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同时管理多个工程项目,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需经常思考的问题。探讨运用P3软件提供的WBS编码、作业分类码及作业代码、资源和费用编码等信息编码功能,通过规定这些编码的编写规则,使得施工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各工程项目信息的编码有序,能使工程项目数据的汇总、加工、传输和分析更为方便快捷,企业可即时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展、资源使用及资金运作等情况,从而提高企业对各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 通用编码 P3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觉信号的通用编码途径
2
作者 孙衍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味觉信号 通用编码途径 味觉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H.266/通用视频编码跨分量预测
3
作者 邹承益 万帅 +1 位作者 朱志伟 尹宇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样本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应用于边界色度参考样本生成色度预测样本。为降低编解码复杂度,设计网络在二维完成特征融合和预测,优化了现有的同组参数处理不同块大小的训练策略。并且,引入宽度可变卷积,根据不同的块大小调整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测试模型VTM18.0相比,所提网络在Y(亮度分量)、Cb(蓝色色度分量)、Cr(红色色度分量)上分别实现了0.30%、2.46%、2.25%的码率节省。与其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参数和推理复杂度,分别节省了约10%的编码时间和19%的解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跨分量预测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宽度可变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通用视频编码标准编码感知失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楷芳 晁学敏 +1 位作者 蒙琴琴 公衍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1,共14页
为了探索最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对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TSCI)感知质量的影响,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并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研究了中文TSCI的VVC编码感知失真。构建中... 为了探索最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对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TSCI)感知质量的影响,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并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研究了中文TSCI的VVC编码感知失真。构建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数据库(Chinese 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dataset, CT-SCID),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分析VVC引起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类型及其发展路径;结合VVC的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影响VVC编码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程度的因素;总结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失真评测上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字体大小和对比度是影响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中文TSCI的字体越小、对比度越低时,图像的感知质量等级越低;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均无法给出完全符合人眼感知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研究对于后续开发适用于中文TSCI的感知质量评价方法、高效编码方法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 通用视频编码 感知失真 笔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成员交互数据编码的C++通用实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建兴 彭勇 +2 位作者 郝建国 黄健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56-161,166,共7页
数据交互是HLA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互操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数据编码方法是联邦成员之间实现互操作能力,提高联邦集成效率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首先在HLA1516 OMT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规范定义的数据编码标准,分析了数据的分类、编码... 数据交互是HLA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互操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数据编码方法是联邦成员之间实现互操作能力,提高联邦集成效率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首先在HLA1516 OMT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规范定义的数据编码标准,分析了数据的分类、编码影响要素和预定义的编码方法;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数据编码方法(GDEM),不仅针对规范所描述的各种预定义的编码规则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而且还提供自定义的编码接口便于使用者的扩展,并通过该接口支持了HLA1.3数据编码的兼容;最后在应用上,与Encoding Helpers API方法和DTEL API方法相比,GDEM API方法在数据类型的声明、使用、语法表达和类型转换等方面,更为简单和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1516 对象模型 通用数据编码方法 互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可溯源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能耿 张炳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1期271-275,共5页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编码技术和标准的制定,目前已有多种编码系统被广泛使用,例如EPC和UID,但是它们都是重量级的系统,其实现和布署都比较复杂。为此提出一种轻量级的编码体系结构——通用可溯源编码UTCode(Universally TraceableCode),...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编码技术和标准的制定,目前已有多种编码系统被广泛使用,例如EPC和UID,但是它们都是重量级的系统,其实现和布署都比较复杂。为此提出一种轻量级的编码体系结构——通用可溯源编码UTCode(Universally TraceableCode),它由3方面的技术组成:通用可溯源识别码UTID(Universally Traceable Identifier)、编码识别系统和识别码溯源协议IDTP(Identifier Tracing Protocol)。UTID是一种不定长的基于字符的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具有自解析性,并有很强的可扩展性。IDTP用于UTID的溯源和信息交换,是一个简单、开放、自由和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还应用UTCode构建了一个实际应用模型——物联邮件系统,验证了UTCode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可溯源编码 通用可溯源识别码 识别码溯源协议 RFID 物联邮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监控视频内容自适应的通用视频编码量化参数级联 被引量:5
7
作者 公衍超 张森森 +3 位作者 何书婷 李宝贵 刘颖 林庆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40,共11页
最新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测试模型VTM推荐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未考虑监控视频的内容特性,编码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考虑监控视频空时域内容特性的VVC量化参数级联方法(SCA-QPC)。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 最新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测试模型VTM推荐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未考虑监控视频的内容特性,编码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考虑监控视频空时域内容特性的VVC量化参数级联方法(SCA-QPC)。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得出时间层及监控视频的空时域内容特性是影响量化参数(QP)选择的关键因素,设计编码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梯度和背景帧差分别评测监控视频的空域和时域特性,将梯度和背景帧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预测低时延结构时间层对应最优QP的模型;提出适用于VVC标准有效提高监控视频编码效率的量化参数级联方法。与当前最先进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相比,对于所有测试序列,SCA-QPC对应的平均BD-rate为-4.26%。研究对于VVC编码框架中量化参数级联和码率控制模块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量化参数级联 监控视频 视频内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6/通用视频编码的帧内双模式的视频水印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志伟 刘持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6-460,共5页
针对现有水印算法对编码器造成较大的率失真损失的问题,结合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奇偶性的视频水印算法。首先,进行第一轮粗选来计算35种偶数角度模式,并从中选出6个模式;其次,在进行第二轮粗选时,根据二... 针对现有水印算法对编码器造成较大的率失真损失的问题,结合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奇偶性的视频水印算法。首先,进行第一轮粗选来计算35种偶数角度模式,并从中选出6个模式;其次,在进行第二轮粗选时,根据二值水印状态来决定是否计算第二轮粗选的奇数模式;接着,在进行矩阵加权帧内预测(MIP)和最可能模式(MPM)候选列表时,根据二值水印状态决定计算奇数模式或偶数模式;最后,选择具有最小率失真代价的模式作为最优模式以完成水印的嵌入,然后由解码端根据收到的4×4块的预测模式的奇偶性提取出水印。对9个视频序列嵌入水印,与原始编码器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下降了0.0054 dB,码率平均上升了0.07%,每帧可嵌入的水印容量平均为625 b;与同样将水印嵌入预测模式的奇偶性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PSNR平均下降了0.005 dB,码率平均上升了0.06%,可嵌入的水印总容量平均为3183 b,而对比算法的PSNR平均下降了0.035 dB,码率平均上升了1.12%,可嵌入的水印总容量平均为10309 b。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损失的率失真性能小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角度预测 矩阵加权帧内预测 模式奇偶性 视频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 被引量:7
9
作者 魏芳 李学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11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针对H.264中具有7种不同块模式运动估值的特点,在帧间预测过程中使用一种扩展的变换编码概念——自适应块变换,把运动估值的块大小和变换块大小联系起来,通过限制最大的变换块尺寸对自适应块变换做...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针对H.264中具有7种不同块模式运动估值的特点,在帧间预测过程中使用一种扩展的变换编码概念——自适应块变换,把运动估值的块大小和变换块大小联系起来,通过限制最大的变换块尺寸对自适应块变换做了简化,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扩展帧内预测的块模式,将简化的自适应块变换也应用到帧内预测编码中;鉴于不同块尺寸的变换系数矩阵的概率分布不同,提出在熵编码过程中采用自适应通用变长编码对码表进行动态重组,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比较了与现有H.264视频编码方案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块变换 自适应通用变长编码 码表动态重组 H.264视频编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可伸缩性视频增强层码流的健壮编码技术
10
作者 朱秋萍 杨轩 曾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针对FGS(FineGranularityScalable)的等级码流结构存在的每个错误将导致大量接收到的位不能被解码的问题,首先通过利用UniversalVariableLengthCode(UVLC)优秀的自同步特性技术,将传输错误的影响进一步限制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块;此外,将Co... 针对FGS(FineGranularityScalable)的等级码流结构存在的每个错误将导致大量接收到的位不能被解码的问题,首先通过利用UniversalVariableLengthCode(UVLC)优秀的自同步特性技术,将传输错误的影响进一步限制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块;此外,将CodedBitPattern(CBP)的更高优先级的数据与在同一视频数据包中的DCT数据隔离开,并且放在每个视频数据包的开头以避免来自DCT系数的错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种编码技术的精细可伸缩增强码流在定位、隔离错误和重同步方面有更强的能力,精细可伸缩增强层的可解码位的数量随着码率的上升而显著上升,同时解码后的视频质量在信噪比上也可以提高到0.6~0.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可伸缩 通用变长编码 编码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I-CODE企业级编码管理系统
11
作者 高良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5期100-100,共1页
VCI-CODE是北京宏博远达公司自主开发的企业级通用编码管理系统,用于企业应用中PDM、CAPP、ERP、MES、数控刀具管理系统、实物标识系统等多种系统过程中编码的生成及管理。该系统能够更好的保证物料/实物与编码在企业内的一致性和唯... VCI-CODE是北京宏博远达公司自主开发的企业级通用编码管理系统,用于企业应用中PDM、CAPP、ERP、MES、数控刀具管理系统、实物标识系统等多种系统过程中编码的生成及管理。该系统能够更好的保证物料/实物与编码在企业内的一致性和唯一性,不仅提供了常规的编码(包括类编码和实物的标记码)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管理系统 通用编码 企业级 企业应用 CAPP 多种系统 标识系统 P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OFDM系统中一种改进的DST预编码峰均比抑制方法
12
作者 袁建国 李尚晋 赵富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法优化了扩展部分的计算。仿真结果与分析表明:与DST方法相比,所提出的DST-GP方法以较低成本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且取得PAPR抑制性能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良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通用编码方法 离散正弦变换 复杂度 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编码新标准——H.26L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志强 李学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共3页
H 26L是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可以比H 263+节约近50%的比特率。详细介绍了H 26L独有的特点,包括帧内预测、整数余弦变换、通用变长编码、双重扫描、多种块尺寸运动搜索、1/8像素运动估计精度等。
关键词 帧内预测 整数余弦变换 通用变长编码 算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特征差异的VVC帧内快速划分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燕辉 李强 +1 位作者 董阳 明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43,共5页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行分类,筛选出不划分CU;然后利用子块不同划分方向的特性差异提前决策CU划分方向;最后利用CU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复杂度差异特征判断是否跳过三叉树(ternary tree,TT)划分,进一步减少候选列表划分模式数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官方测试平台VTM10.0相比,编码器在平均输出比特率增加1.12%的代价下,编码时间减少了40.25%,说明该算法在通用视频编码中能以较小的质量损失实现更短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编码单元划分 纹理特征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公衍超 王子琳 +3 位作者 杨楷芳 刘颖 林庆帆 王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频的色度域和亮度域维度分析并确定VVC视频码流中与压缩次数密切相关的基础码流特征;基础码流特征包括色度域和亮度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划分类型及预测模式;结合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技术分析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可以作为检测视频压缩次数的基础码流特征;接着考虑视频监控应用对重压缩取证方法低复杂度的需求,基于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构建低复杂度高级码流特征;将高级码流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完成监控视频的重压缩取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方法相比,CLF-SVRF方法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准确度平均提升了13.53%,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重压缩取证耗时,重压缩取证时间平均减少了4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重压缩取证 监控视频 色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快速算法
16
作者 钟煜城 黄晓峰 +1 位作者 牛伟宏 崔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481,共8页
为降低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Affine Motion Estimation,AME)快速算法。从加速AME过程的角度出发,首先摒弃AME的3种运动矢量(Motion Vector,MV)精度... 为降低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Affine Motion Estimation,AME)快速算法。从加速AME过程的角度出发,首先摒弃AME的3种运动矢量(Motion Vector,MV)精度中的整像素和1/16像素精度,保留1/4像素精度;其次利用迭代次数与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QP)、slice类型以及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大小的关系,得到一个迭代次数的自适应计算式来减少AME迭代次数;然后将细粒度搜索(Fine Granularity Search,FGS)算法中CU 4个角落的4个整像素用2个对角分像素进行替代;最后运用绝对变换差和(Sum of Absolute Transform Difference,SATD)代价来替代率失真(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代价。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参考软件VTM-10.0相比,提出的算法在低延迟(Low Delay B,LDB)和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RA)配置下分别节省了8.34%和8.83%的时间,与此同时性能损失仅为0.10%和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仿射运动估计 像素精度 细粒度搜索 绝对变换差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C#多语言界面实现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锋 魏晓丽 江开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073-4074,4078,共3页
国际通用的应用程序需要不同语言的软件界面。传统的开发一般是先开发出一种语言的应用程序,然后再开发其它需要的语言版本。这样做使得开发周期延长,不同版本的软件的发布时间不同,软件界面显示信息和程序紧密结合,软件的版本多给升级... 国际通用的应用程序需要不同语言的软件界面。传统的开发一般是先开发出一种语言的应用程序,然后再开发其它需要的语言版本。这样做使得开发周期延长,不同版本的软件的发布时间不同,软件界面显示信息和程序紧密结合,软件的版本多给升级和维护带来了困难。在C#下将应用程序和界面显示信息进行分离,将界面显示信息保存在XML文档中,用这种方法实现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版本。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开发周期短,应用程序所有的语言版本可以同时发布,减少了软件的升级和维护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言界面 扩展标记语言 文档对象模型 编码通用转换格式 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谈语文规范化
18
作者 李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共1页
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 GB3935.1—83 中,对“标准化”所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关键词 信息载体 国际标准草案 语言文字 标准化工作 中文信息处理 术语标准化 通用标准 通用编码 原始人类 汉字编码字符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VVC帧内预测模式快速判决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维 范彩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1-225,235,共6页
为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判决方法。从率失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变换域残差的分布特性,根据标量量化技术对码率的影响推导出编码码率预测模型。结合帧内预测原理,利用当前块预... 为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判决方法。从率失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变换域残差的分布特性,根据标量量化技术对码率的影响推导出编码码率预测模型。结合帧内预测原理,利用当前块预测残差、参考块预测残差及其编码失真提出编码失真预测模型,并根据率失真代价确定最优的帧内预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判决方法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同时约节省了31%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判决 帧内编码 率失真优化 通用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分层次限制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艺 张起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是正在探索中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编码复杂度。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新标准编码过程中帧间预测单元划分算法的研究发现...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是正在探索中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编码复杂度。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新标准编码过程中帧间预测单元划分算法的研究发现,在VVC进行帧间单元划分时,进行了多余的更深层次的划分,从而提高了编码复杂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划分层次限制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使单元划分提前结束,避免了多余的划分层次。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RA配置下,在增加1.58%的压缩率,损失0.0362的图像失真度的情况下,编码复杂度降低了46.39%,从而验证了优化算法能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单元划分 编码复杂度 编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