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明鑫 邹菁 +1 位作者 张志文 王晓峰 《现代医院》 2012年第S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GSS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GSS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神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比术前高,术后Cobb角也显著比术前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断针、断棒及复位后椎体回缩现象。结论 GSS不仅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复位力大、复位效果好和固定牢靠等优点,还能重建脊柱生理弯曲之优点,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
作者 黄意芬 沈仲远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段骨折 系统治疗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脊柱压缩性骨折 2004年2月 2002年7月 脊髓损伤 固定治疗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思法 谷长增 刘宁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疼痛情况、应激指标[皮质醇(Cor)、磷酸肌酸激酶(CK)、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bb角(8.25±1.42)°低于对照组的(11.41±2.14)°,伤椎前缘高度比值(91.65±16.84)%高于对照组的(73.07±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2±0.71)分低于对照组的(4.7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r(171.39±22.73)ng/ml、CK(178.64±19.14)U/L、PGE_(2)(82.01±21.6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0.88±30.53)ng/ml、(250.98±22.16)U/L、(95.47±26.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7.52±0.95)mg/L、TNF-α(40.03±6.91)pg/ml、IL-1β(20.02±3.10)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4±1.42)mg/L、(47.02±8.81)pg/ml、(25.02±4.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术后的应激反应、疼痛情况、炎症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椎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创伤性胸腰段骨折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4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方 田耘 +1 位作者 陈仲强 刘忠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7,146,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 目的 总结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2 1例经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新鲜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随访 10 4例 ,时间 12月~ 72月 ,平均 31 3月。术后神经功能除 3例完全损伤没有改善外 ,余 10 1例 ( 97 1% )有至少一级以上的改善 ;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术前压缩平均 5 8 3 % ,术后平均 3 2 % ,随访时平均丢失 2 1% ) ;术后后突角度基本纠正 (术前平均 2 9° ,术后平均 3 4°) ,并在随访时维持在平均丢失 3 4°。 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达到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良好复位、坚固的固定 ,间接椎管内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通用脊柱骨折内固定系统 (Universalspinesystem ,USS)可以很好地达到短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 经椎弓根固定 治疗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护理
6
作者 陈嘉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通过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胸腰段骨折患者53例,均采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通过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术前准备等,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检测生命体征、... 目的探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通过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胸腰段骨折患者53例,均采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通过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术前准备等,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检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管理护理、疼痛护理等,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结果胸腰椎段骨折患者53例患者复位良好,截瘫患者6例中4例恢复至少1级,不全瘫患者26例术后20例能够独自下地行走,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在腰椎骨折后保留脊柱运动功能效果良好良好围术期护理,不仅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还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 内固定手术 胸腰段骨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祁方遒 黄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护理。方法对46例胸腰椎段骨折行短节段USS系统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体位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 目的探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护理。方法对46例胸腰椎段骨折行短节段USS系统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体位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加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46例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均得到满意复位,不全瘫21例中18例能下地独自行走;截瘫5例中Frankel分级恢复1级以上的有4例,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短节段USS系统内固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的运动功能。通过护理人员的围术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椎段骨折 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亮清 白龙 +2 位作者 蔡祖祥 陈敏 陈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无须减压胸腰椎骨折8例采用后路经皮USS椎弓根螺钉植入,在椎旁肌深层置入固定棒行伤椎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40 m...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无须减压胸腰椎骨折8例采用后路经皮USS椎弓根螺钉植入,在椎旁肌深层置入固定棒行伤椎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20~90 ml,平均40 ml.后凸Cobb's角术前(21.5±4.3)°、术后(2.7±1.5)°(t=17.541,P=0.001),椎体塌陷术前18.5%±4.1%、术后2.4%±1.0%(t=16.504,P=0.001).术后3周佩戴腰围支具下床,复查Frankel分级,C级恢复至D级2例,D级恢复至E级1例,保持D级1例,保持E级4例.结论经皮USS内固定治疗无须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难度高,X线暴露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通用脊柱系统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同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采取AO通用脊柱内固定和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与分析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采取AO通用脊柱内固定和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经平均22.5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固定脱落及断裂的病例,且椎体高度及角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采用此种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形成良好的复位,临床效果较为突出,使得脊柱的稳定性提升,加快了患者康复的进程,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通用脊柱 内固定系统 胸腰椎 不稳定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3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3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椎体高度... 目的探讨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3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较高,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与治疗前相比恢复效果明显,P<0.05,患者在回访检查过程中没有出现断钉、松动等等情况,患者改善效果明显。结论在临床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正形 吴琼华 +3 位作者 徐国红 顾晓民 李杭 凌志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评估AF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患者。术前按Frankel分级评定损伤程度。根据经验选定椎弓根内固定的进钉点 ,行AF内固定。术后以上述分级方法再次对 40例患者进行评定 ,并作X线、CT检查对AF疗效... 目的 :评估AF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患者。术前按Frankel分级评定损伤程度。根据经验选定椎弓根内固定的进钉点 ,行AF内固定。术后以上述分级方法再次对 40例患者进行评定 ,并作X线、CT检查对AF疗效进行分析 ,术后平均随访 1 5个月。结果 :术前Frankel分级B~D级者均获 1~ 2级的进步。全部病例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或断钉。X线随访示 3 6例患者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有 3例术后 6个月后发生钉周脓肿形成。 4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T随访示椎管容积均恢复至正常的 80 %以上。结论 :AF内固定有多重的矫正力 ,能间接复位受伤脊柱 ,恢复腰椎的生理前凸。与其他内固定方法相比较 ,AF系统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等优点。作者提出的进钉点操作容易、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 AF系统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晓霞 刘国辉 +1 位作者 张鹏 喻姣花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9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行三维矫形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脊柱牵引、唤醒试验训练、床上生活能力训练;术后密切... 目的探讨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9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行三维矫形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脊柱牵引、唤醒试验训练、床上生活能力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佩戴支具背心,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身高增加4-8 cm,主侧凸冠状面畸形Cobb角矫正至2°-23°。未发生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松动、断裂及神经系统损伤、切口感染、压疮等。随访8-52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0°-6°。结论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 特发性脊柱侧凸 后路矫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植骨与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菊英 姚中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49-51,共3页
目的总结88例行钛网植骨与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心理护理,卧硬板床休息制动,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和营养不良,常规术前摄X线胸片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 目的总结88例行钛网植骨与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心理护理,卧硬板床休息制动,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和营养不良,常规术前摄X线胸片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清洁灌肠,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切口引流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主要是脑脊液漏、脊髓受损、水肿、大血管损伤出血。术后康复指导包括床上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出院服药指导。结果88例患者随访20~48个月,平均(28±4)月。症状完全缓解50例,治愈率为58.62%;部分改善29例,好转率为32.76%;合计恢复率为91.38%。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后凸畸形都得到部分矫正,术后2~3个月钛网周围有骨痂生长,平均6个月完全愈合。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愈合,钛网位置未见移位,钉棒系统无折断、松动及脱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的康复程度与护士科学精心的护理密切相关,其中术前术后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指导、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康复指导及督促患者严格按疗程规范服用抗结核药物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植骨 侧前路 钉棒系统内固定 脊柱结核 截瘫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前路Z-plate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护理体会
14
作者 周淑萍 龙彩雪 +1 位作者 黄慈婉 陈丽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Z-plate系统 前路内固定 脊柱前路 手术护理 内固定器械 内固定系统 手术治疗 固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比较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和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 目的:比较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和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对A组患者进行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对B组患者进行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B组患者,P<0.05;其手术的时间短于B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中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评定标准(ASIA)的分级为A级、B级、C级、D级、E级的患者所占的比例相比,P>0.05。结论: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和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该病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更短,手术中的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椎体骨折脱位的手术配合
16
作者 孟珂 李玉荣 陈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 腰椎滑脱 椎体骨折 椎体脱位 手术配合 大血管损伤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翼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6期66-66,68,共2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6例,均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Cobb角明显下降,椎体前缘...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6例,均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Cobb角明显下降,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脊髓损伤、断钉、钉松、脑脊液漏液等不良反应。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系统 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冰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内固定治疗 弓根钉系统 老年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 护理 骨质疏松患者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报告
19
作者 钱普健 林钢 《现代医院》 2006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内固定系统 脊柱矫形 系统治疗 HARRINGTON 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 三维矫正 脊柱侧凸矫形 手术应用 器械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系统的演变与优劣
20
作者 吕尧 舒钧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系统 脊柱侧凸矫形 三代 演变 矫形外科手术 脊柱畸形 手术治疗 脊柱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