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变化
1
作者 王淼 牛健植 +3 位作者 杨涛 王迪 苗禹博 贾梦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东南至西北呈现降低趋势,中部、东部地区为极敏感和高度敏感主要分布区。2)2010—2020年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研究区西侧敏感性等级较低,研究区南部、北部以及东部偏南区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等级降低,约占研究区面积的21%;东南部与东部偏北区域敏感性等级有所增加,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5.8%。3)植被覆盖度C因子主要在不敏感具有较大影响;土壤可蚀性K因子控制着研究区中部与东部绝大部分区域,主要为轻度及以上敏感等级,在各影响因子排序中均>90%;降雨侵蚀力R因子在研究区东部与西部对植被覆盖不足与土壤破坏严重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地形起伏度LS因子对整个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较小。此结果可为未来区域防治、水土保持治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土壤侵蚀敏感性 时空变化 关键因子识别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基于GIS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爱霞 王静 刘正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0,共6页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遥感技术和野外调查进行信息采集,选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的年均土壤侵蚀量,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库区进行了防治强度预报。...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遥感技术和野外调查进行信息采集,选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的年均土壤侵蚀量,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库区进行了防治强度预报。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均土壤侵蚀量为18476.27×104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316.53 t/(km2.a),属于中度侵蚀。库区年均土壤保持量为48427633×104t/a,其中有林地、其他林地和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年均土壤保持量最大,水田保持土壤能力最强,旱地保持土壤能力最小。库区预防强度预报结果为2005年三峡库区需要治理和急需治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5.67%,所占比例较大,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的任务比较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 土壤保持量 防治强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和景观安全格局的土壤侵蚀风险格局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姚妤 张沛 +1 位作者 严力蛟 樊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7,255,共7页
土壤侵蚀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利用GIS技术和修正的水土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降雨侵蚀造成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估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以RUSLE模型的基本构建方法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土壤侵蚀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利用GIS技术和修正的水土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降雨侵蚀造成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估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以RUSLE模型的基本构建方法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对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县域内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估测性。分析了模型中各个作用因子在当地的分布及表现特点,并构建了该县的土壤侵蚀风险格局。提出在土壤侵蚀格局的关键点或地带,依靠坡改梯,增加护坡,种植等高植物篱,提高植被郁闭度等手法,提高流失斑块的破碎度,降低地表径流能量,弱化土壤侵蚀的规模化效应,以期起到解决或减弱当地土壤严重流失问题的作用。土壤流失风险格局也可以为土地利用格局的改造提供指导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水土流失方程(rusle) 景观安全格局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黄土洼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岳大鹏 李奎 +2 位作者 刘鹏 颜艳 李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a);RUSLE模拟的淤地坝及上游丘陵沟壑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为7 714.73t/(km2·a),通过与实测值对比,模拟精度为95%。模拟的黄土洼小流域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流域面积的53.18%,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黄土洼天然坝地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度大于15°的粱峁耕种区、沟间地和坝地边缘。黄土洼小流域进行人工水土保持措施后侵蚀模数降低26.15%;天然淤地坝将周围控制区域的泥沙全部拦截,对黄土洼小流域泥沙拦截贡献率高达77%,水土保持效益明显。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还可淤积泥沙体积约为2.303×106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洼小流域 天然淤地坝 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模数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和RUSLE的福建武步溪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慧娟 潘文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8-92,共5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美国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相结合对武步溪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运用ERDASIMAGINE8.4软件对武步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土壤分布图在Ar...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美国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相结合对武步溪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运用ERDASIMAGINE8.4软件对武步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土壤分布图在Ar-cView3.2软件平台上获取RUSLE模型中的LS、C、P、R因子,通过Ar-cView3.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武步溪流域两个年份的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布图及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和2003年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同年总侵蚀量的88.1%和59.8%,2001年的土壤侵蚀状况比2003年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降雨侵蚀因子大于2003年的降雨侵蚀因子。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有利于改善该流域土壤流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武步溪流域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估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晨 万大娟 +3 位作者 尹辉 杨龙 周慧 熊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53-1457,1462,共6页
对大通河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和定量评价,以期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估算,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对大通河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和定量评价,以期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估算,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12 683.6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3.83%,年均侵蚀模数为6 274.76 t/km^2。侵蚀强度整体表现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草地,侵蚀面积占比高达55.50%,灌木林次之。在0~25°坡度范围内,侵蚀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在>25°时达到最大侵蚀面积。微度侵蚀主要发生在0~10°坡度范围内,中度以上侵蚀等级的侵蚀面积均在>25°坡度范围时达到最大值。林草过牧滥伐、城镇无序扩张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适度控制人类活动、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流域内今后土壤侵蚀治理及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估算 大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洱海流域土壤侵蚀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林 叶燎原 +2 位作者 杨昆 王桂林 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108-3113,共6页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侵蚀防治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提取了洱海流域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地表覆盖、水土保持措施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因子.采用修正的通用...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侵蚀防治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提取了洱海流域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地表覆盖、水土保持措施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因子.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估算土壤侵蚀量,并运用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土壤侵蚀在海拔、坡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4.68t/(hm^2·a).属于强度侵蚀,土壤侵蚀面积1404.279km^2,占总流域面积的61.12%.2000~2500m高程带、15°~45°坡度带,以及未利用土地区域是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修正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流失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长江防护林区的土壤侵蚀动态特征--以湖北省红安县倒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赞 胡庭兴 +2 位作者 赵安玖 黄从德 高友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1,共7页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区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倒水河流域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20余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分析了自长江防护林建设以来的全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以及林区...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区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倒水河流域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20余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分析了自长江防护林建设以来的全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以及林区土壤侵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防护林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20.84%恢复到了2001年的37.25%,土壤侵蚀得到明显控制。侵蚀面积从75736.1 hm2减少到66707.8 hm2,共减少了9028.3 hm2。中度及以上强度的土壤侵蚀已基本消失,林区无明显侵蚀的面积从1928.6hm2增加到12803.1 hm2,增长了近6倍。林区土壤侵蚀已以中度侵蚀为主转变为以轻Ⅰ侵蚀为主,森林植被的恢复对流域的水土保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动态 遥感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长江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淮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以信阳市商城县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亚平 卢小平 +2 位作者 张航 路泽忠 王舜瑶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249,共7页
提出考虑地表土地利用/植被对汇流影响的基于多流向上坡汇流累积的地形因子提取算法,改进了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ity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中地形因子算法,提高了土壤侵蚀提取的精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提出考虑地表土地利用/植被对汇流影响的基于多流向上坡汇流累积的地形因子提取算法,改进了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ity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中地形因子算法,提高了土壤侵蚀提取的精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研究了淮河流域商城县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16 t·hm-2·a-1,属于中度侵蚀;总侵蚀面积达905.95 km 2;随着坡度的升高,土壤侵蚀强度和侵蚀模数也显著升高。研究为RUSLE模型应用在生态功能区进行土壤侵蚀评估提供了技术范例,为该区域治理水土流失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地形因子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汾河上游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邹琴英 师学义 +2 位作者 付扬军 和娟 黎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4-78,121,共6页
汾河上游属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严重区,为了给汾河上游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技与数据支撑,基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计算汾河上游土壤侵蚀模数,并对其空间分布... 汾河上游属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严重区,为了给汾河上游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技与数据支撑,基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计算汾河上游土壤侵蚀模数,并对其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48117.10 t/(km^2·a),平均侵蚀模数为2781.74 t/(km^2·a),侵蚀强度等级比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坡度大、植被覆盖度低的有林地、人工及其他草地和耕地,这三者的潜在土壤侵蚀量较大,采矿用地、未利用地、其他林地、园地平均侵蚀模数也较大,应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合理利用草地、林地和耕地,杜绝乱砍滥伐、不合理矿山开采等,尽可能减少人为土壤侵蚀;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侵蚀强度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1200~2000 m是土壤侵蚀主要海拔段;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8°~35°坡度范围是流域土壤侵蚀的严重区域和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地利用类型 汾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土壤侵蚀方程的农业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评估--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江波 周巧富 +1 位作者 常青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7,共7页
基于GIS技术和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区,对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的资本价值进行了评估。测算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土壤保持价值,整个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土壤价值总量约为1768.32亿元,相当于该区2... 基于GIS技术和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区,对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的资本价值进行了评估。测算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土壤保持价值,整个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保持土壤价值总量约为1768.32亿元,相当于该区2000年GDP(8261.02亿元)的21.41%。其中保持养分价值为1677.97亿元,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为90.35亿元。各类农业生态系统价值量所占比例为:林地44.34%,农田44.91%,草地与水域10.75%。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补偿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 土壤保持 生态价值评估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色连矿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宏康 潘忠德 徐守明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2期37-40,共4页
为深入研究土壤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侵蚀成因和影响机理,以RUSLE模型和GIS/RS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对色连矿区土壤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该矿总体以轻微侵蚀为主,开采后的降雨侵蚀力产生了一... 为深入研究土壤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侵蚀成因和影响机理,以RUSLE模型和GIS/RS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对色连矿区土壤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该矿总体以轻微侵蚀为主,开采后的降雨侵蚀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向南偏移且侵蚀力有所减小;②开采后微度侵蚀强度内的占地面积减小,各个侵蚀强度下的面积均有所减小;③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和微度侵蚀面积变化最大说明微度以上侵蚀强度面积有所减小;④该矿区整体上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侵蚀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侵蚀 GIS技术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20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方磊 王计平 +1 位作者 程复 谢海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7-34,59,共9页
采用日降雨量、DEM、土壤类型、泥沙含量及多期NDVI等数据,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国家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近41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动态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 采用日降雨量、DEM、土壤类型、泥沙含量及多期NDVI等数据,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国家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近41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动态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6 746.30、5 740.28、6 389.56、5 450.46、5 480.56 t/(km~2·年)。1980—2000年研究区整体侵蚀强度逐渐增强,强烈及以上等级侵蚀面积占比逐渐增加,表现为“增蚀升级”的特点;2000年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开始降低,强烈及以上等级的侵蚀面积减少,总体表现为“减蚀降级”的特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随着坡度的升高而加剧,同时发现海拔1 000~1 200 m和1 200~1 400 m是研究区内侵蚀发生的主要高程带。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因子解释力最为突出,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大面积的耕地向林草地转换是使得研究区2000年后土壤侵蚀强度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土壤侵蚀各影响因子的协同作用明显强于单一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延河甘谷驿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磊 高祖桥 +5 位作者 谢旭红 王逸飞 申娜 张旭阳 李美静 李常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目的]量化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并探究其驱动机制,旨在为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方法]基于修正的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1980—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量化,使用Theil-Sen斜率方法... [目的]量化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并探究其驱动机制,旨在为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方法]基于修正的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1980—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量化,使用Theil-Sen斜率方法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年际变化,通过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下垫面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分布规律,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了土壤侵蚀的驱动因子。[结果](1)1980—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A)均值为37.38 t/(hm^(2)·a),中度及以下侵蚀占全域面积70%,其中甘南以微度侵蚀为主,A值呈减小趋势;陇中和陇东以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A值呈增加趋势。(2)全域农田A值最高且侵蚀总量最大,沼泽类湿地A值最低,密林地侵蚀总量最小;受分布面积影响,甘南草地土壤侵蚀量较显著,陇中和陇东农耕区侵蚀量最大;高侵蚀模数主要发生在海拔1000 m以下和10°~20°坡度区间。(3)甘南和陇东地区坡度对A值的作用最为显著,陇中地区土壤的作用更大;域内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呈多元性,因子交互的解释力强于单因子;侵蚀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丰水、陡坡和植被稀疏地区。[结论]因区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相异,土壤侵蚀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甘肃省黄河流域陇中、陇东地区存在较为严峻的土壤侵蚀问题,农田和低覆草地是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修正的土壤流失方程(rusle) 驱动机制 地理探测器 甘肃省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土壤侵蚀风险演变特征研究与分析
15
作者 吴波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6期69-71,共3页
使用RUSLE方程和多源数据,在省域尺度上对辽宁省2005年、2012年和2021年的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其驱动力。结果显示:①2005—2021年,辽宁省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果,风险等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并且微度侵蚀面... 使用RUSLE方程和多源数据,在省域尺度上对辽宁省2005年、2012年和2021年的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其驱动力。结果显示:①2005—2021年,辽宁省水土保持取得显著成果,风险等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并且微度侵蚀面积占比逐渐增加,微度和剧烈侵蚀的风险区域相对稳定,等级转变的难度较高;②不同自然区的侵蚀等级变化情况各异,土壤侵蚀轻度恶化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地形相对平坦地区,这主要与当地人类活动有关;辽西低山丘陵区的土壤侵蚀得到明显改善。土壤侵蚀受坡度的影响显著,其解释力q最高为0.2675,坡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协同作用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较高为0.3827,其次是坡度和土地利用的组合,q值达到0.2871。在土壤侵蚀治理中,需要考虑各个自然区内的主导因素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多源数据 rusle方程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重庆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分析 被引量:47
16
作者 肖洋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徐卫华 肖燚 肖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30-7138,共9页
土壤侵蚀作为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在考虑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查表法,构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和不同植被覆盖度下的C值图层,并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 土壤侵蚀作为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在考虑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查表法,构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和不同植被覆盖度下的C值图层,并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估算了重庆地区土壤侵蚀量,土壤保持量和土壤保持价值。结果表明:重庆地区2010年土壤侵蚀量约为2.23亿t/a;土壤保持量约为14.69亿t/a。利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评价了各类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的生态价值。研究区2010年土壤保持价值相对于2006年有所提升,2010年生态系统因防止土壤侵蚀而产生的土壤保持总价值约为6.18×105万元,其中保持土壤养分的价值为5.44×105万元;减少废弃地的价值为2.65×104万元;减轻泥沙淤积灾害的价值为4.78×104万元。各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量最大,单位面积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 土壤保持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RS和USLE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变化 被引量:82
17
作者 陆建忠 陈晓玲 +3 位作者 李辉 刘海 肖靖靖 殷剑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7-344,F0003,共9页
将空间信息技术(RS和GIS)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分别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ETM+影像分类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结合鄱阳湖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类型分布图和流域降雨资料分别获... 将空间信息技术(RS和GIS)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分别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ETM+影像分类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结合鄱阳湖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类型分布图和流域降雨资料分别获取USLE模型中各因子值的空间分布,最后计算流域2个年份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赣江上游,信江上游,抚河上中游和修水上游地区;鄱阳湖流域1990年和2000年大范围土地经受着Ⅰ级微度与Ⅱ级轻度侵蚀,其侵蚀面积之和分别占流域面积的97.38%和97.30%;而流域产沙主要来源于Ⅱ级轻度侵蚀和Ⅲ级中度侵蚀,所占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58.16%和51.20%,其中中度以上等级的侵蚀对产沙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从1990年到2000年土壤侵蚀等级变化呈现了由中等级侵蚀(Ⅱ级轻度侵蚀和Ⅲ级中度侵蚀)向低等级(Ⅰ级微度侵蚀)和高等级侵蚀(Ⅴ级极强度和Ⅵ级剧烈侵蚀)的2个极端演化的趋势。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从1990年到2000年增长幅度达6.3%;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都约为1100t/(km2·a),属于Ⅱ级轻度侵蚀。分析2个年份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发现鄱阳湖流域湿地和农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均是造成土壤侵蚀量增加的因素,而降雨侵蚀力因子空间格局也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遥感 鄱阳湖流域 产沙量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各因子单位的确定 被引量:21
18
作者 周来 李艳洁 孙玉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目的]明确和规范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因子的单位,使得RUSLE在中国具体应用过程中更加科学和便捷。[方法]通过对国内外RUSLE应用实践的总结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科学合理性,找出最为普遍应用的、准确的RUSLE各因子的单位,... [目的]明确和规范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中各因子的单位,使得RUSLE在中国具体应用过程中更加科学和便捷。[方法]通过对国内外RUSLE应用实践的总结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科学合理性,找出最为普遍应用的、准确的RUSLE各因子的单位,明确不同单位类型之间的转化系数。[结果]国内RUSLE的应用,大部分是通过各地区建立的各因子统计模型转换成国际制单位系统,最后相乘得到的是以国际制单位表示的土壤侵蚀量,另一部分则是通过相应的各因子统计模型计算得到各个因子以美制单位系统表示的计算结果,最后再乘以224.2将土壤侵蚀量转换为国际制单位。国内主流侵蚀估计中使用的单位焦耳系统,单位面积有两种即km^2和hm^2。土壤流失量A常用的国际制单位为t/hm^2或t/km^2;降雨侵蚀力因子R常用的国际制单位为(MJ·mm)/(hm^2·h·a)或(MJ·mm)/(km^2·h·a);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常用国际制单位为(t·hm^2·h)/(hm^2·MJ·mm)或(t·km^2·h)/(km^2·MJ·mm)。不同地区建立的计算方法通过相应的转换系数转换成国际制单位。最后,R和K因子的单位系统的一致性是RUSLE应用的关键步骤。[结论]R和K因子通过相应的单位转换系数转换为国际制单位以及两者的单位一致性是土壤侵蚀评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因子 土壤侵蚀 单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SLE侵蚀模型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67
19
作者 陈云明 刘国彬 +1 位作者 郑粉莉 张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80-83,共4页
RUSLE模型是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模型USLE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之一。从RUSLE模型开发背景,RUSLE模型的主要修订内容,模型的实施与进展,RUSLE2模型介绍,RUSLE模型的局限性及RUSLE模型的应用前景等... RUSLE模型是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模型USLE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之一。从RUSLE模型开发背景,RUSLE模型的主要修订内容,模型的实施与进展,RUSLE2模型介绍,RUSLE模型的局限性及RUSLE模型的应用前景等6个方面对模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性评述,为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J-CCD影像的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分析——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恒凯 杨柳 +1 位作者 雷军 徐露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9,共8页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一问题,水利部为此在2014年实施了专门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657—2014)。为精确评估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状况及分析时空演变规律,在新的技术标准指导下,以赣州为例,采用RUSLE模型和HJ-CCD影...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一问题,水利部为此在2014年实施了专门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657—2014)。为精确评估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状况及分析时空演变规律,在新的技术标准指导下,以赣州为例,采用RUSLE模型和HJ-CCD影像,定量分析了该区2008年和2013年土壤侵蚀及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相比2008年,该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侵蚀总量由5 867.589t降到5 225.733t;坡度在15~30°是中度及以上侵蚀的主要区域,在250~350m高程范围内土壤侵蚀量达到最大,150~550m范围为土壤发生侵蚀的主要高程区域;赣州西南到东北区域生态环境依旧脆弱,兴国县侵蚀状况有所好转,上犹、崇义、会昌三县的土壤侵蚀呈进一步加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方程 HJ-CCD 红壤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