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罗焱 张青 +2 位作者 胡云 苏红媛 余菲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另设2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经颈静脉插管注入海绵栓子制备急性肺栓塞模型,建模后分组行V/Q显像和SCTPA检查,随后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解剖,查找并记录肺动脉栓子位置及数目。对照组颈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于24 h和第3天处死。结果实验组家兔术中死亡1只,11只建模成功。家兔处死后共解剖动脉165支,发现栓子43个,栓塞肺动脉39支。V/Q显像共检出36处节段肺动脉栓塞,与病理解剖对照,假阳性7处、假阴性10处;SCTPA共诊断栓塞肺动脉32支,假阳性6支、假阴性13支。V/Q显像、SCTPA诊断实验家兔肺栓塞的灵敏度分别为74.4%、66.7%,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5.2%,准确性分别为89.7%和88.5%。结论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而特异性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通气/血流灌注显像 肺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损伤模型中压力与容量通气模式的比较
2
作者 吴静波 周文贤 +2 位作者 吴丽珍 王雪玲 蔡杰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 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量为10 m L/kg,呼吸频率为20/min;两组呼气末正压均设为10 cm H2O。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即刻及发生后2、4、8和12 h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和通气-血流(VA/Q)分布的测定。结果在PSV组,由于肺内分流的减少和VA/Q比正常的区域面积增加,氧合明显改善。CMV组与PSV组相比,肺内分流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PSV通过减少VA/Q比值的失衡明显改善气体交换,然而在改善VA/Q分布方面,CMV比PSV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压力支持通气 通气血流比值 肺内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治疗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晓清 伍硕允 +1 位作者 赵英萍 吴炎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切除并肺减容术对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例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明显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增高,按传统方法为肺... 目的:探讨肺切除并肺减容术对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例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明显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增高,按传统方法为肺切除手术禁忌,但ECT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肺减容手术指征。同期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结果:9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人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术后6个月,FEV1、FVC、DLCO、气促指数、6min行走距离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PCO2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6~38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对有选择的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病例,同期实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是适宜的治疗方法,从而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气肿 肺减容术 肺切除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早期肺癌 通气血流 用力肺活量 手术适应证 治疗效果 用力呼吸 肺弥散量 一氧化碳 手术禁忌 传统方法 手术指征 术后恢复 术后病人 FEV1 DLCO 行走距离 PCO2 肿瘤转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续)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肺功能 肺弥散功能 通气血流 测定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介入性肺切除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范勇 刘杨 +4 位作者 吴琦 李萍 田静 鲍桂军 贺能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目的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2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 目的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2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5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成功后对照观察,4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后未达到干预指标。有创监测肺动脉压、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SaO2、PaO2、PaCO2等。结果23只动物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栓塞模型,心率、呼吸加快,SaO2平均在30min之内下降≥25%,肺动脉压升高。18例实验组进行干预,肺动脉压下降、SaO2和PaO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证实球囊阻塞气道可作为大面积肺栓塞急救,为其后的溶栓等治疗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栓塞症/肺 通气血流比值 球囊导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