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任东来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22,共7页
-
文摘
中美两国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谈判交涉,在1946年11月4日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本文试图对《中美商约》的酝酿和谈判过程作一客观评述。一、《中美商约》的酝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之间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合作,为美国贯彻推行其传统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提供了有利之机。从1942年起,美国驻华使馆就开始注意中国战时经济政策和战后经济计划的发展。美国大使高斯等人担心中国正在走向国有化和政府垄断的经济发展道路。1943年初美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废除,使美国在华工商利益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也成为一个未知数。因而,中美废除治外法权条约中所提出的战后订立一项广泛的商约,遂成为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关注的问题。
-
关键词
通商航海条约
国民待遇
最惠国待遇
商约
中美两国
经济政策
美国资本
治外法权
谈判过程
公司法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芬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8-80,共3页
-
文摘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李芬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世。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中美商约”虽是满纸“平等”、“互惠”,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呢?...
-
关键词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国民党政府
民族工商业
平等条约
美商
经济史
进口总值
最惠国待遇条款
发展经济
国民待遇
-
分类号
D829.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试析《中美商约》及其历史背景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杨恒源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77-82,71,共7页
-
文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曾签订了多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仅1946年就有13个之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署名签订的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本文拟通过对《中美商约》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后果及其背景的分析,评述国民党政府崩溃和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的不可避免性。(一) 《中美商约》从1946年春天开始,曾经过八个多月的秘密谈判。在正式签约前。
-
关键词
扶蒋反共
美国政府
历史背景
政策失败
美国对华政策
通商航海条约
不可避免性
中国共产党
试析
中国人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重评《中美商约》
- 4
-
-
作者
王建科
刘宋仁
-
出处
《学海》
1995年第6期73-77,共5页
-
文摘
重评《中美商约》王建科,刘宋仁一般以为,《中美商约》集近百年史上不平等条约之大成,比《南京条约》、《二十一条》、《日江协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残酷性、奴役性堪称空前。“笔者以为,此番论断失之偏颇。纵观列强强加于中国人身上的上千个不平等条约,除了政治上...
-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内地税
平等条约
美商
非关税措施
协定关税
法律规章
二十一条
货物税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略谈投资保护协定
- 5
-
-
作者
纪岚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4年第7期25-26,共2页
-
文摘
日本首相中曾根在最近访华期间,同我国领导人就加强中日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交换意见中,提到要尽早缔结中日投资保护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是国家间为促进和保护投资签订的一种双边协定。
-
关键词
投资保护协定
经济技术合作
国际经济法
日本首相
双边协定
资本输出国
通商航海条约
接受国
“国民待遇”
经济管理体制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