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
陈桐生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2
|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
孙洪升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3
|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袁济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4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评《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 |
滕新才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5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毛泽东读《史记》二三事 |
杨代云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关于“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的再思考——从《史记·五帝本纪》的天命说谈起 |
赵琪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及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陈可青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8
|
悟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境界之二 |
李庚香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
|
9
|
论司马迁的“大历史”史观 |
黄留珠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10
|
《诗经·关雎》大义发微 |
柯小刚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1
|
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与建构 |
赵敏俐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2
|
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 |
王成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3
|
创造性阐释司马迁的杰出史学思想 |
陈其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4
|
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 |
汪高鑫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孔子、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传承及启示 |
张小平
|
《安徽史学》
|
1997 |
2
|
|
16
|
论班固的道家思想 |
王萍
刘保良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说 |
吴忠匡
|
《人文杂志》
|
1984 |
3
|
|
18
|
论兰克的“如实直书”原则 |
朱忆天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3
|
|
19
|
中国传统史学的自觉精神与社会进步──以《史记》为例的研究与思考 |
邓鸿先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20
|
孔子与中国传统史学 |
任怀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