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勤满意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邓一凌 李炜妮 陈梦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通勤满意度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相关政策与规划的优劣。近年来,通勤满意度已引起城乡规划、地理、交通等领域的关注。总结了通勤满意度的测量、调查与建模方法,运用元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属性、通... 通勤满意度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相关政策与规划的优劣。近年来,通勤满意度已引起城乡规划、地理、交通等领域的关注。总结了通勤满意度的测量、调查与建模方法,运用元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属性、通勤特征、出行态度、建成环境及生活事件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处理,以增强对通勤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通勤满意度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建议,并阐述了现有研究成果对政策及规划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满意度 测量方法 元分析 影响因素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通勤满意度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孟斌 湛东升 郝丽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7,共8页
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职住关系变化产生的职住分离及其引发的交通、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基于2005年、2010年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和空间探索分析方法对北京市... 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职住关系变化产生的职住分离及其引发的交通、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基于2005年、2010年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和空间探索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的社会属性差异和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2010年北京市居民通勤满意度总体较为满意,但与2005年相比,通勤满意度有所下降。②不同人群的通勤满意度差别明显。其中,一般平民和年轻打工族的通勤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年轻打工族对通勤不清楚或不关注的比例相对略高;而高收入阶层和年轻白领的通勤满意度相对较低。③通勤满意度的空间差异显著。通勤满意度较高的"热点区"主要集聚在内城、南城区域的个别街道,满意度较低的"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远郊边缘街道;但在不同区域也零星存在通勤满意度得分的异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满意度 职住分离 空间格局 居住分异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崔继昌 方斌 任亚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通勤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影响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因素能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可借鉴路径。本研究以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 通勤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影响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因素能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可借鉴路径。本研究以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属性、工作特征感知、环境感知三个维度,而其中工作特征感知、环境感知对通勤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提高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保护良好环境是提高通勤满意度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玉豪 井晓鹏 +1 位作者 熊海燕 赵鑫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通勤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活动,会对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作用。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相关文献总结的理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建成环境直接影响通勤模式,进而间接影响通勤... 通勤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活动,会对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作用。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相关文献总结的理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建成环境直接影响通勤模式,进而间接影响通勤满意度;通勤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高密度的路网和服务设施点、高混合度的土地利用,可促进通勤满意度最高的慢行通勤发生。基于此,通过优化建成环境与制定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可鼓励慢行通勤、规范电动车通勤、改善公交车通勤,最终提升全民通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满意度 通勤模式 建成环境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勤时间失调视角下的通勤满意度影响机制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建坤 何明卫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引入通勤个体主观期望和态度偏好视角下的理想通勤时间,并与实际通勤时间作比较,旨在从通勤个体的认知层面来揭示通勤时间失调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对昆明市区内352名通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引入通勤个体主观期望和态度偏好视角下的理想通勤时间,并与实际通勤时间作比较,旨在从通勤个体的认知层面来揭示通勤时间失调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对昆明市区内352名通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实际通勤时间的群体异质特征,理想通勤时间则存在群体趋同性;通勤距离失调对通勤时间失调存在显著影响,通勤距离失调越大,通勤时间失调也越大。(2)通勤时间失调与通勤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相对通勤时间协调组,通勤时间重度失调组的通勤满意度最低,通勤时间轻度失调组的通勤满意度居中。出行方式是通勤时间失调和通勤满意度的关键解释变量,慢行交通方式(步行与骑行)的通勤时间最协调,通勤满意度最高;而公交的通勤时间失调最严重,通勤满意度最低。小汽车的通勤时间失调和通勤满意度均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通勤满意度 通勤时间失调 理想通勤时间 职住分离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勤时间细分的通勤满意度影响路径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6
作者 杨建坤 何明卫 +2 位作者 何民 张小七 吴禹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
以昆明市为案例,将通勤个体的实际通勤时间与理想通勤时间、通勤时间容忍阈值比较后,细分出3类通勤时间异质群体,揭示人们对通勤时间的实际感知与理想偏好、容忍阈值的匹配程度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通勤时间在理想通勤时... 以昆明市为案例,将通勤个体的实际通勤时间与理想通勤时间、通勤时间容忍阈值比较后,细分出3类通勤时间异质群体,揭示人们对通勤时间的实际感知与理想偏好、容忍阈值的匹配程度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通勤时间在理想通勤时间之内的样本(群体1)的通勤满意度最高,而实际通勤时间超过容忍阈值的样本(群体3)的通勤满意度最低;采用不同出行方式去上班的通勤人群的通勤满意度差异明显,且他们的满意度在3类通勤时间细分群体下的分布特征不一致。构建路径分析模型,以实际通勤时间在理想值和容忍阈值之间的样本(群体2)为参照,群体1的通勤满意度更高的可能性更大,而群体3的通勤满意度更低的可能性更大;通勤方式对通勤满意度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还通过通勤时间细分变量对通勤满意度有间接效应;工作位置越靠近主城区,通勤满意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通勤满意度 理想通勤时间 通勤时间容忍阈值 路径分析模型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