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挑战与趋势 被引量:25
1
作者 尉志青 马昊 +1 位作者 张奇勋 冯志勇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单车感知无法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安全需求的现状,面向多车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时效性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方法与解决思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环境感知能力,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 针对单车感知无法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安全需求的现状,面向多车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时效性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方法与解决思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环境感知能力,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降低车间感知信息传输负载,提高多车协同的信息融合与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基于多车智能协同的安全自动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智能车联网 自动驾驶 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关键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壮 吴宇赫 +3 位作者 陈雨然 刘芮彤 董晏宁 赵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73-2301,共29页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时延和优化资源利用方面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满足沉浸式扩展现实(XR)、全息通信和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需求中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ISCC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无线感知、多模态感知、移动边缘计算和感知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揭示了其在数字孪生网络、算力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高精度感知、高效数据处理和实时通信方面的优势;系统梳理了ISCC技术在实际部署中面临的多维度挑战,如体系架构设计复杂性、空口协议优化难题、资源管控动态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峻性以及多源干扰管理复杂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理论创新、标准化推进和系统性仿真验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 6G移动网络 无线感知技术 多模态感知 移动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通感算智融合: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奕 费泽松 +1 位作者 周一青 胡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908,共21页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信、感知、计算、智能4个功能的需求;然后基于对物联网典型特征分析,阐述4项关键技术的技术原理、方法,提出通感算智一体物联网新范式,总结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技术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 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 物联网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通算融合和信息年龄优化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一青 张浩岳 +3 位作者 齐彦丽 蔡青 刘玲 王江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小化感知信息的平均信息年龄;提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的在线调度算法,将复杂的长期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在线优化问题,并设计低复杂度算法求解。仿真表明,与现有仅考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机制相比,所提机制信息实时性可提高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感知信息实时性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信息年龄 李雅普诺夫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车联网中的通感算融合: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9
5
作者 董梦圆 付宇钏 牛晓健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对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无人驾驶等新兴智能服务对多极致性能的需求,探究6G车联网中的感知-通信-计算融合体系,打破感知、通信、计算三大资源的独立分治局面,实现资源灵活互通与统筹管理,... 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对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无人驾驶等新兴智能服务对多极致性能的需求,探究6G车联网中的感知-通信-计算融合体系,打破感知、通信、计算三大资源的独立分治局面,实现资源灵活互通与统筹管理,对智能交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回顾了车联网中通信、计算技术的发展;然后,针对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向对现有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整理;最后,分析了6G车联网中通感算融合的未来应用及挑战,为车联网感知-通信-计算融合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车联网 通信-计算融合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触觉互联网关键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尤子硕 李强 +1 位作者 唐冰 葛晓虎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了顺应6G网络发展趋势,围绕触觉互联网(TI)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关键性能需求,从网络架构、信息传输、资源管理3个层面系统性地提出了TI关键使能技术框架。在网络架构方面,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人工智能(... 为了顺应6G网络发展趋势,围绕触觉互联网(TI)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关键性能需求,从网络架构、信息传输、资源管理3个层面系统性地提出了TI关键使能技术框架。在网络架构方面,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人工智能(AI)赋能的新型网络架构;在信息传输方面,提出采用多模态通信增强沉浸体验,并利用语义通信促进智能体间的达意通信;在资源管理方面,提出通过通信-计算-存储多维资源融合调度来提高网络服务承载能力。最后,探讨了TI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互联网 网络架构 多模态通信 语义通信 通信-计算-存储融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