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扩展现实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视频传输及QoE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文博 侯跃峰 +1 位作者 田峰 杨震 《移动通信》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作为未来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是实现扩展现实及视频传输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首先介绍了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技术、扩展现实技术及其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技术支撑扩展现实业务实现;其次,探讨了基于通信感知计算一... 作为未来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是实现扩展现实及视频传输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首先介绍了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技术、扩展现实技术及其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技术支撑扩展现实业务实现;其次,探讨了基于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的扩展现实视频传输关键技术,如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波形设计、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边缘计算赋能的多径路由选择等;最后,分析了扩展现实用户体验质量评价建模实现方法,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用户体验质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扩展现实 视频传输 用户体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网络业务的用户体验质量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胜超 高晖 +1 位作者 粟欣 刘蓓 《移动通信》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未来的6G网络有望成为集感知、通信和计算为一体的通感算一体化网络,以满足各种新型业务的极致化需求。用户体验质量将成为网络运维管理的关注重点。因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QoE估计方法。首先,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KPI与QoE关联性分... 未来的6G网络有望成为集感知、通信和计算为一体的通感算一体化网络,以满足各种新型业务的极致化需求。用户体验质量将成为网络运维管理的关注重点。因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QoE估计方法。首先,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KPI与QoE关联性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关联性分析结果搭建深度神经网络利用KPI实现QoE估计。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估计用户体验质量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质量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凯峰 周梓钦 +2 位作者 王志勤 贡毅 李晓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支持雷达感知和数据通信的复用信号。为了提高数据传输与计算效率,空中计算旨在利用信号在无线多址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波形叠加性质,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直接进行计算。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可以利用通信感知融合技术中的复用信号和空中计算技术中的波形叠加属性,实现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并通过对波束赋形器等信号处理环节进行设计,以降低信道噪声和信号干扰,从而提升数据在通信感知计算过程中的准确度。该技术可应用在目标探测、车联网、边缘智能等多个领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案,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通信感知融合 无线空中计算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交通系统通感算一体化关键技术
4
作者 李晨玮 周建山 +1 位作者 田大新 段续庭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以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等空地平台为载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综合交通在6G网络中发展的前沿方向。随着海量无线通信终端、智能传感器等物理设备与交通运输环境、载运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立体交通系统对通... 以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等空地平台为载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综合交通在6G网络中发展的前沿方向。随着海量无线通信终端、智能传感器等物理设备与交通运输环境、载运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立体交通系统对通信感知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系统的发展受网络体系结构、通信资源、计算资源和感知能力的制约,其信息交互与综合处理能力亟待协同提高。另一方面,通信感知与边缘计算一体化(ISACEC)技术发展及其在空地协同网络中应用,为立体交通系统演进提供了新的推动力。面向立体交通系统应用场景,总结了ISAC-EC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然后构建了空对地、地对空通信感知联合优化模型,给出了通信波束和雷达波束联合设计的关键技术思路;最后,针对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仿真实验,结果展现了通感算一体化关键技术在立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可为系统发展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通系统 无人机 智能网联汽车 通信感知与边缘计算一体化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卫星通信的6G雾计算网络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亚飞 周家恩 +2 位作者 王鑫洋 孙耀华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834-841,共8页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将以地面信息网络为主的网络边界,扩张到太空、空中、海洋等自然空间。雾计算(Fog Computing)技术是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将以地面信息网络为主的网络边界,扩张到太空、空中、海洋等自然空间。雾计算(Fog Computing)技术是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可满足6G原生人工智能(AI)、通感算一体化、泛在连接、原生可信等需求。相比云计算技术,雾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型,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从云端扩展到边缘,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灵活性的服务。卫星通信凭借广覆盖、强算力、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成为6G的关键要素,卫星高移动性、分布式算力的特点深度契合雾计算技术特征。介绍了6G雾计算当前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提出面向卫星通信的6G雾计算架构,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卫星雾计算通信网络通过与地面网络优势互补、互相耦合,能够提供更大规模的覆盖面积、支持更多样化的业务服务,实现更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在应急通信保障、赋能AI卫星网络、赋能算力网络、手机直连卫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 6G雾计算 通信计算一体化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军辉 任瑞星 +1 位作者 刘聪聪 刘宇玉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URLLC作为5G和6G蜂窝网络的主要通信服务之一,对于支持各种新兴的关键任务应用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6G的背景和URLLC的重要性,随后回顾了URLLC的基础知识、6G URLLC的应用需求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接着,重点讨论了6G URLLC的几项关键... URLLC作为5G和6G蜂窝网络的主要通信服务之一,对于支持各种新兴的关键任务应用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6G的背景和URLLC的重要性,随后回顾了URLLC的基础知识、6G URLLC的应用需求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接着,重点讨论了6G URLLC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其研究机遇,包括实现全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高频段通信、智能计算、可重构智能表面,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优化。最后,展望了未来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元宇宙与数字孪生支持的无线网络演化及分布式框架的演进。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6GURLLC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未来新兴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URLLC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可重构智能表面 人工智能优化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算力网络的确定性技术研究与展望
7
作者 王玮 顾晨辉 +2 位作者 刘伊莎 张殿鑫 张朝阳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无线算力网络充分挖掘并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算力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计算过程的灵活性与实时性。旨在面向确定性性能需求和随机性传输环境的矛盾,深入分析无线算力网络特性,研究和展望无线算力网络的确定性技术。从算力网络与确定性技术的... 无线算力网络充分挖掘并利用了移动终端的算力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计算过程的灵活性与实时性。旨在面向确定性性能需求和随机性传输环境的矛盾,深入分析无线算力网络特性,研究和展望无线算力网络的确定性技术。从算力网络与确定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切入,涵盖网络架构、业务场景,从算力信息收集、算力资源调度、算力服务平台三方面探讨支撑确定性技术的算力管控体系,重点介绍了随机网络演算、极值理论、随机优化、机器学习等对抗随机性的确定性技术理论基础,并针对无线算力网络中随机无线环境与通信计算耦合的技术挑战,详细分析和展望了面向无线算力网络的确定性技术方案。这些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算网融合,提升网络在新兴行业应用的服务能力,为业务提供确定性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网络 确定性网络 算力调度 通信计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感知场景下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方法
8
作者 许先哲 张强 程强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探测网络中无人机部署和任务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方法.首先将联合优化问题解耦为两个子问题,设计迭代优化机制;然后对两个子问题迭代优化求解,以获得原始问题的解.通过分析无人机部署性质...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探测网络中无人机部署和任务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方法.首先将联合优化问题解耦为两个子问题,设计迭代优化机制;然后对两个子问题迭代优化求解,以获得原始问题的解.通过分析无人机部署性质,将其转化为一个聚类问题,提出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求解;对于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有性能下界保证的贪心策略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部署 任务分配协同 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智能反射面辅助感通算一体化车联网的联合功率时间分配方法
9
作者 束锋 张钧豪 +3 位作者 张旗 姚誉 卞弘艺 王咸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年第4期1026-1042,共17页
当前车联网(V2X)环境普遍存在频谱资源紧缺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该文通过集成感知、通信和计算车联网系统(ISCC-V2X)以提升车辆用户的数据传输能力。ISCC-V2X采用雷达感知技术帮助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频谱空洞进行车联网通信,在车辆用... 当前车联网(V2X)环境普遍存在频谱资源紧缺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该文通过集成感知、通信和计算车联网系统(ISCC-V2X)以提升车辆用户的数据传输能力。ISCC-V2X采用雷达感知技术帮助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频谱空洞进行车联网通信,在车辆用户加入计算单元提升数据传输卸载能力,为了史好地捉升车联网通信和计算性能并同时降低系统功耗,在ISCC-V2X中引入混合智能反射面(H-RIS)。该研究从时间和功率资源分配的介度出发,对H-RIS辅叻的TSCC-V2X技术迹行了深入探讨。该文采用了一种两阶段的优化方法,对功率分配、时间分配和反射元件迹行交替优化求解,以找到最佳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定义联合吞吐量(JTC)的性能指标来丧征次用户的数掂传输能力和计算性能。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表明,在H-RIS辅助ISCC-V2X场景存在一种时间功率联合分配的最优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次用的联合吞吐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 混合智能反射面 联合吞吐虽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鲁玉龙 沈海燕 +3 位作者 张俊尧 杨兴磊 解亚龙 杨玲玲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期30-41,共12页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驱动着各行各业的产业变革。铁路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其承载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现代铁路网建设步伐和智能化发展需求。基于智能铁路应用对移动通信带宽、时延、覆盖等需求和新一代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驱动着各行各业的产业变革。铁路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其承载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现代铁路网建设步伐和智能化发展需求。基于智能铁路应用对移动通信带宽、时延、覆盖等需求和新一代移动通信面临的挑战,开展新一代通信频谱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及多功能综合射频技术等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以“车-地、车-车、车-人”信息无缝协同交互为目标的“空天车地一体化”网络,研究并展望通信-导航一体化、通信-计算-存储一体化在智能铁路中的场景应用,提升铁路移动通信服务能力和效率,赋能我国铁路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铁路 新一代移动通信 空天车地一体化 通信-导航一体化 通信-计算-存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移动网络密集连接的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1
11
作者 钱志鸿 肖琳 王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43,共22页
在总结密集连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密集终端接入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密集连接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连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结构。针对上下行覆盖不对... 在总结密集连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密集终端接入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密集连接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连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结构。针对上下行覆盖不对称问题,结合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提出了基于上下行分离网络架构的密集终端接入方案,阐述了为应对大规模组网和密集连接需求要实现的网络架构立体化和通信与计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基于太赫兹和区块链等技术对频段向上延伸和频谱资源共享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连接 移动网络 网络架构 接入技术 通信计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