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MSISDN虚拟化的移动通信用户数据拟态防御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彩霞 季新生 邬江兴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5-287,共13页
对于移动通信用户而言,作为其身份标识的MSISDN号码对外公开,而在移动通信网中,MSISDN号码与用户其它数据项绑定关联存储、传递和使用,这也是移动通信用户信息泄露或者被恶意窃取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协议体系和... 对于移动通信用户而言,作为其身份标识的MSISDN号码对外公开,而在移动通信网中,MSISDN号码与用户其它数据项绑定关联存储、传递和使用,这也是移动通信用户信息泄露或者被恶意窃取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协议体系和业务提供模式,该文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用户数据拟态防御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不可控的通信过程和网络设备中动态引入虚拟MSISDN号码,使MSISDN号码在传递、存储和使用等环节具有随机性和多样性,从而隐匿或者打破用户真实MSISDN号码与其它数据的关联关系,进而有效实现用户信息防泄露和防窃取.方法的特点是不改变现有移动通信网的协议体系,并能够保证用户对外公开的MSISDN号码真实唯一.该文给出了MSISDN号码动态化和虚拟化的核心思想,论证了其可行性,并给出了实现方案.最后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防护机制的防护效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用户数据 网络空间拟态防御 MSISDN虚拟化 动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
2
作者 燕敏 王春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28,共4页
考虑到常规SVR预测模型及GA优化和PSO优化的SVR预测模型具有寻优结果稳定性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将具有极强的鲁棒性能和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快速跳出局部最优解等优点的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算法进行混合,建立基于混合算法的预测... 考虑到常规SVR预测模型及GA优化和PSO优化的SVR预测模型具有寻优结果稳定性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将具有极强的鲁棒性能和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快速跳出局部最优解等优点的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算法进行混合,建立基于混合算法的预测模型。通过混合后的算法能够有效地使算法更快、更准确地得到全局最优解,避免了常规算法在人工鱼更新位置时没有全局信息,只有局部信息引起的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使用该混合算法预测模型以及使用传统的三次曲线拟合法和GA-SVR算法建立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针对2010—2012年通信用户规模进行预测,实验证明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较好,相比另外两种算法,具有较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用户规模预测 混合算法 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 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特征选择的高价值移动通信用户预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余自林 张晓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高价值移动通信用户预测是电信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建立预测模型时遇到的高维、大规模、类不平衡等数据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特征选择的预测方法。利用欠采样方式从初始不平衡数据集提取多个平衡训练集,使用结合P... 高价值移动通信用户预测是电信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建立预测模型时遇到的高维、大规模、类不平衡等数据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特征选择的预测方法。利用欠采样方式从初始不平衡数据集提取多个平衡训练集,使用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评估的特征选择策略,在集成学习方法中嵌入加权和投票机制获得最优的特征子集,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降低特征集的维度并提升对高价值移动通信用户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用户 不平衡数据集 特征选择 Pearson相关分析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有源RIS辅助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波束赋形设计
4
作者 雷芳 刘祚 +1 位作者 许鑫 王嘉程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0-1477,共8页
针对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RIS)反射单元(Reflecting Elements,REs)数的增多会增加系统额外功耗的问题,通过利用有限的REs在反射表面上不规则排列提供的空间自由度来提高接收信号功率。对所建立的不... 针对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RIS)反射单元(Reflecting Elements,REs)数的增多会增加系统额外功耗的问题,通过利用有限的REs在反射表面上不规则排列提供的空间自由度来提高接收信号功率。对所建立的不规则有源RIS辅助多用户系统和速率最大化的非凸问题,提出了基于禁忌搜索(Tabu Search Algorithm,TSA)的自适应搜索算法来求解有源RIS的最优拓扑结构,并利用交替优化和分式规划(Fractional Programming,FP)方法求解其基站的波束成形和有源RIS的反射预编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Es在反射表面上规则排列的RIS相比,所提设计在系统功率预算为20 dBm时能实现17.8%的和速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无线通信 波束赋形设计 可重构智能表面 禁忌搜索 分式规划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多目标场景下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加权优化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玉龙 姜力僮 +1 位作者 时统志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931,共11页
无论在军事领域的战术通信和目标探测,还是在无人驾驶技术中实现高效的通信和高精度的环境感知,通信感知一体化都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并大幅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然而,通信和感知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成为该项技术应用的巨大挑战。针对... 无论在军事领域的战术通信和目标探测,还是在无人驾驶技术中实现高效的通信和高精度的环境感知,通信感知一体化都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并大幅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然而,通信和感知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成为该项技术应用的巨大挑战。针对多目标探测和多用户通信场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Pareto优化框架的发射波束形成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通感资源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优化问题,采用通信性能与雷达性能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为了求解该问题,该文提出改进的加权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将其转化成一个易于求解的凸问题,通过调整Pareto权重因子权衡通信信干噪比与雷达发射波束图误差,实现在功率约束条件下通感性能的最优化设计,同时通过采用MIMO雷达的方式提高了雷达的自由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波束形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波束形成设计 多目标优化 MIMO雷达 用户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信号体制下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收发预编码设计
6
作者 刘凡 卢仕航 陈子豪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96,共16页
通过复用随机通信信号,并基于现网中的通信架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能够显著降低ISAC实现成本、加速感知功能融入现有通信网络。然而,通信数据的随机性将会使得感知功能出现随机起伏,造成感知性能不稳定。为了获得稳健的感知性能... 通过复用随机通信信号,并基于现网中的通信架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能够显著降低ISAC实现成本、加速感知功能融入现有通信网络。然而,通信数据的随机性将会使得感知功能出现随机起伏,造成感知性能不稳定。为了获得稳健的感知性能,该文研究了随机通感一体空域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通感一体(MIMO-ISAC)系统收发预编码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具体而言,考虑对目标响应矩阵的估计,该文首先定义了随机信号下感知系统的遍历克拉美罗界(ECRB),并基于复逆Wishart矩阵的分布推导了ECRB的闭合表达式,从理论上说明了使用随机信号进行感知相较于传统使用确定性正交信号的性能损失。进一步地,该文分别考虑了ECRB最小化的感知最优问题以及多天线多用户信号估计的通信最优问题,并获得了感知最优预编码设计和通信最优预编码设计方案。接着,该文将上述收发预编码优化设计思路扩展至通信感知一体化场景。最后,该文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收发预编码设计方案能够支持高精度目标响应矩阵估计,同时能够实现通信信号估计误差与目标响应矩阵估计误差的灵活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预编码设计 信号处理 用户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配电网多用户通信中的频谱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宇明 郭静波 王赞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2,共5页
提高配电网信道利用率、改善网络服务质量是配电网多用户通信系统的重要目标。讨论了在单相电力线条件下实现下行广播信道多用户频谱优化的方案,以及电力线多用户频谱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解决信号功率谱限制条件下的多用户频谱... 提高配电网信道利用率、改善网络服务质量是配电网多用户通信系统的重要目标。讨论了在单相电力线条件下实现下行广播信道多用户频谱优化的方案,以及电力线多用户频谱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解决信号功率谱限制条件下的多用户频谱优化快速算法。在典型电力线信道环境下,比较了单用户和多用户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频谱优化的多用户传输能明显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对提高配电网通信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用户通信 频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移位扩频多用户水声通信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成兵 荆少晶 +4 位作者 花飞 席瑞 张瑞玉 史文涛 张群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7,共7页
针对现有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水声通信数据率低且接收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循环移位扩频多用户通信方法。通过基于M元调制的循环移位扩频技术来有效提高每个用户的数据率,相对DS-CDMA有着更高的带宽效率;利用被动时间反转技术... 针对现有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水声通信数据率低且接收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循环移位扩频多用户通信方法。通过基于M元调制的循环移位扩频技术来有效提高每个用户的数据率,相对DS-CDMA有着更高的带宽效率;利用被动时间反转技术抑制各用户之间的码间干扰和同信道干扰,复杂度低;利用扩频码之间的准正交性提高处理增益。湖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浅水5.27 km距离且复杂多径干扰条件下,利用所提方法可实现10^(-2)~10^(-4)的误码率并实现6用户通信,通信速率可达39 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循环移位扩频 用户通信 被动时间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石乐义 兰茹 +1 位作者 段鹏飞 韩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44-2455,共12页
端信息扩展技术使用多项端信息组成的扩展序列来表示身份信息,各项端信息与所传递的数据本身无关,从而隐藏用户的真实信息.然而,端信息扩展序列资源利用率低、自相关性弱,无法实现多用户并发安全通信.对此,将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端信息扩展技术使用多项端信息组成的扩展序列来表示身份信息,各项端信息与所传递的数据本身无关,从而隐藏用户的真实信息.然而,端信息扩展序列资源利用率低、自相关性弱,无法实现多用户并发安全通信.对此,将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引入端信息扩展序列生成过程中,提出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的码本设计分配、码字加载发送策略.进一步,从安全性能和通信服务质量2方面对原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可实现用户信息的隐蔽传输,服务器端能够正确区分用户信息.采用稀疏编码后,系统具有较低误比特率,且在一定过载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端信息扩展技术 网络安全 资源利用率 用户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级通信中基于网络接口的虚实地址变换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路 谢旻 +1 位作者 张磊 傅清朝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8年第9期154-157,共4页
用户级通信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网络接口,减小了通信操作的软件层开销。为了支持用户级通信,高效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地址变换表的地址变换机制,虚实地址变换都在网络接口控制器上完成,变换过程不... 用户级通信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网络接口,减小了通信操作的软件层开销。为了支持用户级通信,高效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地址变换表的地址变换机制,虚实地址变换都在网络接口控制器上完成,变换过程不需要操作系统的参与,并且无需失效处理。采用这种机制,我们实现了基于PCI-X面向集群系统的互连通信子系统CNI。实际测试获得了2.4μs的最小单边延迟和850MB/s的峰值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址变换 用户通信 R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层通信接口VIA的研究(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伟平 周敬利 余胜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1.介绍 随着物理硬件的飞速发展,网络软件越来越成为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软件在处理每个消息(message)时的开销过大.
关键词 VIA 用户通信 接口 TCP/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MA水声多用户下行通信链路迭代接收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宁 刘彪 +4 位作者 黄建纯 李燕 郭中源 肖东 郭圣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55-1563,共9页
水声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多用户水声物理层通信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水声多用户下行通信链路中存在严重码间干扰和多址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织多址(IDMA)水声多用户下行通信链路迭代接收算法,能够根据译码器输出的软... 水声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多用户水声物理层通信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水声多用户下行通信链路中存在严重码间干扰和多址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织多址(IDMA)水声多用户下行通信链路迭代接收算法,能够根据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对估计的信道进行迭代更新,同时根据信道估计结果重建各用户对当前用户的多址干扰(MAI),并使用干扰抵消器予以抵消,通过在均衡器、译码器和干扰抵消器之间的迭代逐次提高当前用户信息的输出信噪比,最终实现正确解调。其中,信道估计算法采用LMMSE初始化的分簇OMP稀疏信道估计算法,多普勒估计采用时频二维搜索结合自相关相位估计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接收机具有与已知信道时接近或相当的性能。进行了多用户水声通信海上试验,在4.5km、6km和7km三个距离实现了对2个用户、3个用户和4个用户的同时通信,每个用户的通信速率约为500bps,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多用户水声通信中,为水声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物理层通信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水声通信 交织多址 OMP算法 时频二维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环境中的时间反转多用户水声通信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涵 孙炳文 郭圣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9,共6页
在无线电通信中,多用户通信可以采用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者码分多址(CDMA)技术来实现,在水声通信中,信道的多途传播特性带来的空间差异,提供了另外的多用户通信手段。时间反转(或相位共轭)技术,能够实现对空间中指定点的... 在无线电通信中,多用户通信可以采用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者码分多址(CDMA)技术来实现,在水声通信中,信道的多途传播特性带来的空间差异,提供了另外的多用户通信手段。时间反转(或相位共轭)技术,能够实现对空间中指定点的聚焦接收和多途压缩,它为空间位置不同的多个用户提供了相互独立的通信通道,能够很好地克服用户之间的同道干扰(CI)。本文在垂直阵接收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反转技术来实现不同用户在同一信道中的同时通信,结合带锁相环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技术来消除残余的多途码间干扰,并进行了初步的海上试验,实现了两个不同深度上用户的同时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 用户水声通信 判决反馈自适应均衡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缓存:基于用户层通信的合作缓存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悠慧 汪东升 郑纬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17-1123,共7页
合作缓存机制是集群系统提高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利用高速网络将各个结点的缓存进行合作管理与访问 ,大幅度提高了缓存的命中率 但传统的合作缓存技术没有考虑到广为应用的高效用户层通信机制的特点 提出一种新的用户层通信与合... 合作缓存机制是集群系统提高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利用高速网络将各个结点的缓存进行合作管理与访问 ,大幅度提高了缓存的命中率 但传统的合作缓存技术没有考虑到广为应用的高效用户层通信机制的特点 提出一种新的用户层通信与合作缓存技术相融合的缓存机制———集群统一缓存 这一机制充分利用了用户层通信的特点 ,包括协议精简、零拷贝、虚拟内存映射通信 (VMMC)技术等 ,将缓存与结点通信相融合 ,减少了集群系统应用程序IO模块的层次与复杂度 ,提高了系统性能 同时这一机制也顺应了IO子系统日益独立化的发展趋势 该技术已经应用于自行开发的面向对象的Internet服务存储平台———TODS上 ,具有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通信 合作缓存 虚拟内存映射通信 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配电网多用户OFDM通信系统的频谱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毅 郭静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2,38,共5页
电力线通信应用OFDM作为调制解调方式,在典型的低压电力线信道上进行多用户通信时,存在信道频谱的优化问题。本文讨论了单相配电网的多用户OFDM通信系统环境下,子信道和功率的分配问题,对原有的一种快速次优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算法中整... 电力线通信应用OFDM作为调制解调方式,在典型的低压电力线信道上进行多用户通信时,存在信道频谱的优化问题。本文讨论了单相配电网的多用户OFDM通信系统环境下,子信道和功率的分配问题,对原有的一种快速次优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算法中整体考虑未能满足速率要求的所有用户,同时在改变初始分配结果时更为有效的分配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极少增加算法运行时间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比原算法在发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系统的整体传输速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证明改进后得算法可以更高的效率解决该系统中的频谱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用户通信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混沌多用户混沌通信及其误码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杜娟 周子峰 吴成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3-968,972,共7页
为了解决多用户混沌通信系统中由于通信用户数目的增多以及混沌序列间的准正交性所引起的信道干扰问题,对不同混沌信号采用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方法产生其对应的正交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和瑞利(Rayleigh)衰落信... 为了解决多用户混沌通信系统中由于通信用户数目的增多以及混沌序列间的准正交性所引起的信道干扰问题,对不同混沌信号采用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方法产生其对应的正交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和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下研究多用户混沌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BER)。首先将其统计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作为刻画正交混沌扩频码序列性能的重要指标,测试并分析各正交混沌序列的统计相关特性,同时也对其互相关特性曲线的均值和方差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然后通过两种信道仿真实验获取各正交混沌扩频码的BER,并将其与对应统计相关特性作对比揭示其内在关联性;最后比较分析两种不同信道下多用户混沌通信系统的BER,并揭示信道对其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两种信道下相空间混沌信号中的空时正交混沌序列都能获得较低BER,尤其是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空时正交混沌序列能够获得更低的BER,说明所提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多用户通信中信道间的干扰,更有利于多用户通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混沌通信 扩频码 误码率 正交混沌序列 施密特正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沌扩频序列的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斌 王炼红 贾雅琼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165,共5页
提出一种改进混沌扩频序列,并将其应用在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中,给出了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论推导和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包括信噪比、用户数、改进混沌扩频序列的分形参数和初始值等各自对系统... 提出一种改进混沌扩频序列,并将其应用在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中,给出了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论推导和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包括信噪比、用户数、改进混沌扩频序列的分形参数和初始值等各自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改进混沌扩频序列与传统混沌扩频序列的系统误码率随信噪比和用户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进混沌扩频序列要好于传统混沌扩频序列的系统误码率,具有较好的抗噪声和抗多址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混沌扩频序列 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 误码率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级通信协议BCL-3对IP协议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志辉 马捷 +1 位作者 陈国良 高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高性能网络,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用户级通信协议.这些用户级通信协议可以获得底层硬件提供的高带宽、低延迟.然而由于它们提供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接口,用户级通信协议往往只能支持科学计算,而不能支持传统的基于Socket接口... 为了充分利用高性能网络,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用户级通信协议.这些用户级通信协议可以获得底层硬件提供的高带宽、低延迟.然而由于它们提供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接口,用户级通信协议往往只能支持科学计算,而不能支持传统的基于Socket接口、采用核心级通信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通过增加一个IP协议支持模块,BCL-3用户级通信协议在支持科学计算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支持现有的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而且在分析TCP/IP协议软件开销的基础上,IP协议支持模块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一些优化技术,使运行在BCL-3上的TCP/IP协议可以取得很高的网络性能.改进的BCL-3已经运行在曙光3000L超级服务器上.在曙光3000L上,运行于BCL-3之上的TCP/IP协议取得了最大带宽938Mbps,最小单向延迟48.1ms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网络 用户通信协议 核心级通信协议 BCL-3 TCP/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用户通信卡实现过程控制系统远程监控
19
作者 张雯 应启戛 +1 位作者 杨希明 张燕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84-288,共2页
关键词 远程监控 监控中心 用户 PCI 过程控制系统 用户通信 电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层通信接口VIA的研究(二)
20
作者 孙伟平 周敬利 余胜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3,53,共4页
1.介绍 SAN作为一种大容量数据存储的解决方案,为用户通过低迟延和高带宽的通信.但是传统的通信模型由于网络软件协议的高开销而不能充分开发网络的性能.
关键词 用户通信接口 VIA 虚拟接口 数据传输 用户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