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实时通信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冯冬芹 廖智军 +1 位作者 金建祥 褚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1-894,共4页
在以太网上层增加实时通信协议,可以改善以太网的确定性和实时性问题。这里在交换式以太网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实现实时通信的实时通信模型——令牌/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型。
关键词 以太网 实时通信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兆心 方滨兴 +1 位作者 张宏莉 姜春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9-47,共9页
通过对SIP协议安全性的深入研究,结合PKI技术、数字时间认证技术、数字证书及SI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借鉴原有的协议流程制定了新的呼叫建立子协议,重新制定了注册子协议和漫游注册子协议,增加了时... 通过对SIP协议安全性的深入研究,结合PKI技术、数字时间认证技术、数字证书及SI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SIP协议的SIP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借鉴原有的协议流程制定了新的呼叫建立子协议,重新制定了注册子协议和漫游注册子协议,增加了时间同步子协议和密钥协商子协议,并在实际环境下对该模型进行时间延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提高SIP网络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否认性和新鲜性的同时所带来毫秒级的时间延迟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SIP 安全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Agent的通信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中 王惠芳 +1 位作者 黄永忠 郭金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2年第11期9-11,77,共4页
在分布式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通信是合作的基础,但Agent技术综合了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多种领域的成就,应用面广,所以通信机制多种多样,非常灵活。分析了Agent系统中最常用的3种通信模型及其优缺点、适用领域,介绍... 在分布式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通信是合作的基础,但Agent技术综合了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多种领域的成就,应用面广,所以通信机制多种多样,非常灵活。分析了Agent系统中最常用的3种通信模型及其优缺点、适用领域,介绍了几种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方式的实例,讨论了软件Agent通信中的安全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AGENT 通信模型 CORBA 消息传递 元组空间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中基于调度的多线程通信模型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辉 刘心松 +1 位作者 左朝树 陈建英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4-608,共5页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以其高性能倍受关注,高效合理的内部通信系统是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为此,在分析现有多种通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调度的多线程通信模型,该通信模型采用多个线程收发数据,并根据节点运...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以其高性能倍受关注,高效合理的内部通信系统是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为此,在分析现有多种通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调度的多线程通信模型,该通信模型采用多个线程收发数据,并根据节点运行情况动态调度接收线程和发送线程,既保证了内部通信的通信性能,又不会使系统的对外处理能力成为新的瓶颈.该模型已被成功应用于成都市电子政务的系统平台———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DPSQ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数据 多线程通信 分布式并行 通信模型 收发 调度 发送 内部 瓶颈 运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P的软件人通信模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忠贵 叶斌 +1 位作者 曾广平 涂序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8-191,共4页
对比了两种常用智体通信语言KQML和FIPA-ACL,确定软件人的通信语言采用FIPA-ACL,从而实现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智体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即相互通信和交流信息。同时提出了软件人通信层次结构和交互模型。然而,目前FIPA消息不能穿越防火... 对比了两种常用智体通信语言KQML和FIPA-ACL,确定软件人的通信语言采用FIPA-ACL,从而实现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智体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即相互通信和交流信息。同时提出了软件人通信层次结构和交互模型。然而,目前FIPA消息不能穿越防火墙,极大地制约了不同Agent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提出使用简单对象存取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作为新的传输协议,该协议可以穿越防火墙FIPA-ACL的规范,但未完整地涉及安全问题,因此同时通过扩展SOAP解决软件人通信的安全问题,从而达到可靠的安全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人 多智体系统 通信模型 分布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xWorks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皓 伍云 周志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2,13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间通信模型。模型以UDP传输和虚拟设备绑定的概念为基础,克服了传统通信机制的缺点,满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要求。对模型的原理、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VXWORKS 通信模型 虚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同步实时授课的多媒体通信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均 李人厚 +1 位作者 郑庆华 倪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15,共4页
针对基于IP网的同步实时授课系统在多媒体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实时授课中多媒体通信的四元组结构模式,基于此模式,建立了同步实时授课系统的多媒体通信模型,论述了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如组播数据跨网段传输机制... 针对基于IP网的同步实时授课系统在多媒体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实时授课中多媒体通信的四元组结构模式,基于此模式,建立了同步实时授课系统的多媒体通信模型,论述了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如组播数据跨网段传输机制和镜头焦点交互机制,并对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估。该模型已在基于IP网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RealClass中得到应用和验证,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实时授课 通信模型 组播 多点控制单元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布/订阅通信模型改进及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童晓阳 廖国栋 王晓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4-68,共5页
为解决变电站间隔层数据快速与可靠传输的问题,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多种传输类型和传输模式,提出了对工业实时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加以改进,融合了请求/应答的事务型服务、发布/订阅的数据型服务两种需求。研... 为解决变电站间隔层数据快速与可靠传输的问题,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数据的多种传输类型和传输模式,提出了对工业实时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加以改进,融合了请求/应答的事务型服务、发布/订阅的数据型服务两种需求。研究了改进型发布/订阅的流控制模型和实现机制,将变电站数据分成一次性和周期性两类发布数据,阐述了数据发送与接收的有序化控制、有选择重发等方法和策略的实现,给出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订阅 通信模型 变电站自动化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OM网络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中锋 徐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0-122,共3页
DICOM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医学数字成象和通信标准。通过分析DICOM协议模型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种DICOM网络通信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开发了DICOM网络通信库,编写了相应的DICOM网络应用程序,成功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DICOM协议 网络通信模型 面向对象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nt通信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斌 张尧学 陈松乔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以人工智能领域分布式任务处理中的黑板模型作为Agent通信模型的基础 ,以能够实现单播、组播、广播为度量标准 ,通过 5个假设对通信安全需求进行分析 ,构造了Agent通信单元模型、树形拓扑多Agent通信模型 ,提出了在Internet环境中不同MA... 以人工智能领域分布式任务处理中的黑板模型作为Agent通信模型的基础 ,以能够实现单播、组播、广播为度量标准 ,通过 5个假设对通信安全需求进行分析 ,构造了Agent通信单元模型、树形拓扑多Agent通信模型 ,提出了在Internet环境中不同MAS间Agent通信实现方法 .在通信语言环境的分析中 ,通过综合考虑具有不同通信协议、不同通信内容格式、不同实体概念以及不同通信服务质量和通信安全等问题 ,提出了异构MAS系统间的通信语言环境的分层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在Agent通信协议中设置通信服务质量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拓扑多Agent系统 黑板模型 Agent通信模型 人工智能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接口综合的层次化通信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力 边计年 +2 位作者 熊志辉 李思昆 陈吉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03-1808,共6页
以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YH-PBDE为基础,提出一个逐层细化的层次化通信模型.该模型遵循计算与通信相分离的设计原则,分为系统、虚部件和实部件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的接口通过映射和细化两种方式实现;同时,基于该模型阐述了一种... 以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YH-PBDE为基础,提出一个逐层细化的层次化通信模型.该模型遵循计算与通信相分离的设计原则,分为系统、虚部件和实部件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的接口通过映射和细化两种方式实现;同时,基于该模型阐述了一种新颖的虚实部件接口综合算法流程,为不同知识产权核之间的平滑通信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该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不同核之间的自动集成,使复用技术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设计 层次化通信模型 接口综合 知识产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INONET业务流设计系统的通信模型描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新宇 郑守淇 +2 位作者 曾明 朱利 魏恒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6-429,共4页
业务流设计是网络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于网络的性能评价和性能优化 .Petri网具有异步并发的特性 ,主要应用于分布式系统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CAINONET)业务流设计系统 (CTES)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 ,CTES各模块分别部署在网络的... 业务流设计是网络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于网络的性能评价和性能优化 .Petri网具有异步并发的特性 ,主要应用于分布式系统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CAINONET)业务流设计系统 (CTES)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 ,CTES各模块分别部署在网络的不同节点上 ,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各模块间的相互通信 .本文在基本 Petri网的基础上 ,针对 CTES的系统动态重构的特性 (即模块个数不定性 ) ,提出了一种新的 Petri网——聚合 Petri网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NONET PETRI网 通信模型 代理器 业务流设计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喃 唐振民 钱焕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扩展了原有IPv6中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概念,此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它很好地实现了k-Anycast组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此外,在本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树... 扩展了原有IPv6中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概念,此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它很好地实现了k-Anycast组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此外,在本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树节点处理,这样使得k-Anycast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布在k-Anycast树节点之间从而得到高效的处理。在IPv6模拟环境下,将k-Anycast模型应用到CDN技术中,实验数据证明,k-Anycast模型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也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带宽,充分证明了k-Anycast通信模型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k-Anycast通信模型 权值 节点 多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与IPv4网络通信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磊 杨柏林 胡维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68,226,共3页
比较了IPv6与IPv4的单播、广播、组播和任意点播通信模型,研究了在各种通信模型中,IPv6提出的改进。
关键词 网络通信模型 IPV6协议 IPV4协议 网络协议 组播通信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单播通信 组播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路灯可见光通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邓健志 孙科壮 程小辉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7,共5页
针对智慧路灯及车联网的应用需求,设计了基于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路灯的通信模型。首先,提出LED单路稳定和多路稳定的照度预均衡方法,并测试了预均衡接收效果。其次,根据单侧、双侧对称和双侧非对称等路灯安装方式,用朗伯特模型构造... 针对智慧路灯及车联网的应用需求,设计了基于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路灯的通信模型。首先,提出LED单路稳定和多路稳定的照度预均衡方法,并测试了预均衡接收效果。其次,根据单侧、双侧对称和双侧非对称等路灯安装方式,用朗伯特模型构造和仿真了3种路灯的空间照度分布数学模型,分析了道路近地区域的平均照度。最后,据此设计了可见光信号的车辆接收模型和LED路灯到车辆的色分多路复用(CDM)可见光通信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信号接收波形和该模型的多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智慧路灯 车联网 灯车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延迟容忍网络安全通信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学绘 陈性元 +1 位作者 曹利峰 徐国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96-3100,3105,共6页
针对空间网络延迟容忍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空间延迟容忍网络(space delay-tolerant network,SDTN)的安全通信模型。该模型采用谓词逻辑的方法,建立了SDTN有向多径图、安全协议服务集、可靠路径选择服务集、转发能力集,给出了模型的安全约... 针对空间网络延迟容忍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空间延迟容忍网络(space delay-tolerant network,SDTN)的安全通信模型。该模型采用谓词逻辑的方法,建立了SDTN有向多径图、安全协议服务集、可靠路径选择服务集、转发能力集,给出了模型的安全约束规则、安全通信算法。定义了空间延迟容忍网络安全通信的状态机系统,证明了模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所具有的延迟容忍能力,从理论上奠定了空间延迟容忍网络安全通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网络 安全通信模型 有向多径图 安全约束规则 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机械天线通信模型及信号接收线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煜 张雯厚 +3 位作者 孙丽慧 周鑫 曹振新 全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4-832,共9页
机械天线作为超低频通信技术,是当今国际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远距离通信、水下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超低频机械天线,提出旋转偶极子式机械天线结构和通信模型.针对提出的通信拓扑结构及通信信号... 机械天线作为超低频通信技术,是当今国际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远距离通信、水下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超低频机械天线,提出旋转偶极子式机械天线结构和通信模型.针对提出的通信拓扑结构及通信信号辐射强度,研制三轴正交线圈作为信号接收单元.提出基于线圈热噪声电压与感应电压比值的灵敏度归一化表征方法.并对研制线圈的灵敏度及工况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灵敏度理论模型可用于高灵敏度线圈设计,研制的空芯线圈可用于机械天线信号接收;铁制品的存在对线圈接收性能有影响.该实验研究为超低频机械天线接收线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天线 超低频 通信模型 空芯线圈 灵敏度 信号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通信媒介模式北斗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晶晶 胡可 +3 位作者 陈现春 李鹏 张熙 石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31,共5页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了用户跨省使用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无缝切换和实时获取高精度定位数据。该方法不改变目前各省市CORS服务业务流程,且用户无需重新注册账号,即可实现在不同省市使用CORS服务的无缝切换。经测试,该方法实现跨省切换并获得高精度定位数据的平均用时为9.029 s,可应用于多省市跨网服务及国家"北斗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CORS跨网服务 无缝切换 通信模型 网络RTK/R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共享对象通信模型的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谋用 葛霁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与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和共享内存等进程间通信模型相比,在分布式存储多处理器上实现的共享对象模型能更自然、更高效地描述进程间的相互作用.它通过共享对象消除了各结点之间的物理边界,为系统提供了一种透明的分布式处理能力.... 与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和共享内存等进程间通信模型相比,在分布式存储多处理器上实现的共享对象模型能更自然、更高效地描述进程间的相互作用.它通过共享对象消除了各结点之间的物理边界,为系统提供了一种透明的分布式处理能力.这样,整个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在逻辑上成为一个单系统.该模型已在仪器用弱实时分布式操作系统(IOWRTDOS)的全局共享对象(GSO)层上实现.文中研究了共享对象通信模型,并详细讨论了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模型 线程 对象 实时操作系统 IOWRTD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L的P2P安全通信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涛 卢显良 段翰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安全问题是限制 P2P 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模型不能很好地保证 P2P 节点间通信数据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SSL 的 P2P 安全通信模型,采用分布式 CA 和 SSL 协议对 P2P 节点间的通信安全加以保障。模... 安全问题是限制 P2P 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模型不能很好地保证 P2P 节点间通信数据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SSL 的 P2P 安全通信模型,采用分布式 CA 和 SSL 协议对 P2P 节点间的通信安全加以保障。模型采用层无关技术,可以方便地插入到现有的 P2P 模型中。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身份认证 SSL 安全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