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环境下CACC车辆通信概率分析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陆丽丽 郑彭军 +1 位作者 任刚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9,126,共9页
汽车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是要保证道路上的CACC车辆能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车辆进行互联通信.本文依据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将道路离散成均匀一致的格子单元系统,并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概率论,构建了... 汽车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是要保证道路上的CACC车辆能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车辆进行互联通信.本文依据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将道路离散成均匀一致的格子单元系统,并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概率论,构建了车—车通信概率与CACC车辆市场占有率、交通流密度(或占有率)、速度、车头时距,以及DSRC有效作用距离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实验和美国加州I880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对模型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模型可分析不同交通流状态下道路上不同CACC车辆市场占有率,DSRC有效作用距离时的车—车通信概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促进CACC车辆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通信概率 交通流 CACC车辆 车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环境中满意通信概率模型及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斌 冯庆坤 +1 位作者 金心宇 吴端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53-1559,共7页
针对通信链路连通情况下,由于误码率过高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服务质量(QoS)不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通过对GSM-R路测数据的挖掘分析,研究了接收信号电平、同频干扰和列车运行速度这3个关键参数,提出满意通信概率模型,进而... 针对通信链路连通情况下,由于误码率过高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服务质量(QoS)不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通过对GSM-R路测数据的挖掘分析,研究了接收信号电平、同频干扰和列车运行速度这3个关键参数,提出满意通信概率模型,进而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切换算法,以降低平均切换次数并尽可能地保证较高的QoS.经建模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获得满意通信的同时,切换次数可以达到1,切换延迟小,切换位置接近两基站中间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电平强度的切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通信概率 切换决策算法 GSM-R 接收信号电平强度 同频干扰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衰落下车载辅助低检测概率通信研究
3
作者 朱晓敏 田文 +2 位作者 刘光杰 胡静雯 戴跃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3-121,共9页
随着第5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广播特性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通信过程存在被非法用户拦截和窃听的风险。为了保护信息传输过程,低检测概率通信自提出以来逐渐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与传统固定干扰辅助低检测概率通... 随着第5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广播特性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通信过程存在被非法用户拦截和窃听的风险。为了保护信息传输过程,低检测概率通信自提出以来逐渐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与传统固定干扰辅助低检测概率通信不同,移动干扰辅助能够大幅提升低检测概率通信的场景适应性,论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车载移动干扰辅助的低检测概率通信模型,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使用波束成形技术,分析低检测概率通信性能。首先利用假设检验分析检测方检错概率并以此获得最优检测阈值;然后根据最优检测阈值分情况求解模型的平均隐蔽概率进而推导出中断概率的表达式;最后以隐蔽吞吐量为优化目标设计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干扰,采用车载移动干扰对低检测概率通信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检测概率通信 车载移动干扰 瑞利衰落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播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晖 张乃通 张中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6-92,共7页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是目前新兴的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外对于其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目前均处于探索阶段,我们通过在轨运行的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系统)的部分传播特性进行了测试,摸索了对低轨道通信卫星电波特性测试的方法,并对数据进...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是目前新兴的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外对于其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目前均处于探索阶段,我们通过在轨运行的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系统)的部分传播特性进行了测试,摸索了对低轨道通信卫星电波特性测试的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对了解低轨道通信卫星的电波传播特性并对于我们进行低轨道卫星的设计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 传播特性 电仰角 通信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平台稳定性对蜂窝移动通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景新 何晨 诸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4-246,共3页
基于提供一个足够低的通信中断概率是任何一个实用通信系统所必具的性能,提出了一个简略的平流层蜂窝通信模型.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平台运动对移动用户的通信中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小区半径,可使平台不稳定... 基于提供一个足够低的通信中断概率是任何一个实用通信系统所必具的性能,提出了一个简略的平流层蜂窝通信模型.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平台运动对移动用户的通信中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小区半径,可使平台不稳定造成的通信中断概率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通信中断概率 稳定性 蜂窝移动通信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潜甚低频预约通信可靠性分析
6
作者 张晓琛 温东 +1 位作者 范志明 孙晓磊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对潜甚低频预约通信可靠性的分析对于指挥机关通信预案的制定极为重要,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分析了影响甚低频预约通信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单次通信可靠通信的概念,并针对甚低频预约通信发信的不同方式,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建立数... 对潜甚低频预约通信可靠性的分析对于指挥机关通信预案的制定极为重要,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分析了影响甚低频预约通信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单次通信可靠通信的概念,并针对甚低频预约通信发信的不同方式,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用可靠通信概率来量化分析对潜甚低频预约通信的可靠性,并进行了Matlab仿真,最后提供了对甚低频指挥通信中约定通信次数选取的方法。研究结果对于今后深入分析对潜甚低频通信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制定通信预案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 可靠性 可靠通信概率 约定通信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D通信波形设计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彤 孙志国 +1 位作者 宁晓燕 谢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09-1414,共6页
针对现有以直扩或猝发或跳频技术为基础的隐蔽通信系统抗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有效对抗现有信号检测技术的新型低检测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LPD)通信波形设计方案。在保证信号带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引入伪随机序... 针对现有以直扩或猝发或跳频技术为基础的隐蔽通信系统抗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有效对抗现有信号检测技术的新型低检测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LPD)通信波形设计方案。在保证信号带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引入伪随机序列控制的不同时宽和不同调频率的Chirp扩频波形组合,实现隐蔽通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BPSK/DS波形,所设计LPD波形可有效对抗循环谱检测、倒谱检测等信号检测手段;即使波形被截获,由于时宽和调频率的随机变化性,信息也难以被破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检测概率通信 Chirp扩频 Chirp率调制 变时宽 扩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隐蔽通信容量限与实现技术综述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炜宇 骆俊杉 +3 位作者 王方刚 丁海洋 王世练 夏国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3-218,共16页
梳理无线隐蔽通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聚焦基于假设检验理论和信息论的无线隐蔽通信研究,介绍了基本研究模型与具体模型分类,分容量限和实现技术两部分对现有工作进行综述。前者依据极限速率的量级,将极限速率揭示工作分均方根速率... 梳理无线隐蔽通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聚焦基于假设检验理论和信息论的无线隐蔽通信研究,介绍了基本研究模型与具体模型分类,分容量限和实现技术两部分对现有工作进行综述。前者依据极限速率的量级,将极限速率揭示工作分均方根速率和非零正速率两类进行综述;后者依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对无线隐蔽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实现方案优化工作进行分类和综述。最后,探讨了具有高价值的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隐蔽通信 低检测概率通信 物理层安全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中断的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浩宇 张俊芳 《江苏电机工程》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仅仅考虑了经济因素。然而互联电网存在通信中断的隐患,可能发生AGC控制信号阻塞现象,进而导致控制单元无法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机组出力。文中从经济调度(ED)和负荷频率控制(LFC)两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考虑通信... 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仅仅考虑了经济因素。然而互联电网存在通信中断的隐患,可能发生AGC控制信号阻塞现象,进而导致控制单元无法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机组出力。文中从经济调度(ED)和负荷频率控制(LFC)两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考虑通信中断概率的、具有预防性的AGC策略来降低通信中断带来的影响。经济调度根据负荷预测,针对长期、大幅的负荷波动,尽可能地利用通信中断概率较高的机组进行调节。负荷频率控制根据机组风险评估,针对短期、不可预测的小幅负荷波动,利用风险较低的机组进行调节。IEEE 118节点系统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新AGC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并且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经济调度 负荷频率控制 通信中断概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网络中一种新的接入控制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施瑶 朱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1235,共5页
在由宏小区和家庭小区构成的双层网络中,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可有效的控制干扰和优化容量.本文通过建立双层网络的下行干扰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和接入机制下的网络性能,提出了接入机制的优化算法,在保证用户通信概率要求的前... 在由宏小区和家庭小区构成的双层网络中,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可有效的控制干扰和优化容量.本文通过建立双层网络的下行干扰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和接入机制下的网络性能,提出了接入机制的优化算法,在保证用户通信概率要求的前提下对系统容量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接入控制机制在保证用户中断概率的条件下,提高了家庭基站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优化了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网络 接入机制 网络性能 通信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适应越区切换方案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豪 彭艺 +1 位作者 张申 李启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针对列车通信在越区切换过程中切换触发率和切换成功率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适应联合判决切换算法.首先,以遗传算法为基础,在高速特性下对切换判决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针对列车的不同运行速度动态选择出满... 针对列车通信在越区切换过程中切换触发率和切换成功率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适应联合判决切换算法.首先,以遗传算法为基础,在高速特性下对切换判决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针对列车的不同运行速度动态选择出满足快速切换需求的迟滞容限值;其次,引入满意通信概率(SCP),当列车在小区之间移动时,SCP值达不到要求的将不能接入下一个小区,以保障通信质量的优良.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切换方案相比,该方案可实现提高切换触发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目标,具有较高的满意通信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区切换 遗传算法 迟滞容限 满意通信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场景中基于MAB模型的多信道选择算法
12
作者 朱豪 彭艺 +1 位作者 张申 李启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5-371,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越区切换过程中,切换带为多信道分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臂老虎机(multi-armed bandit,MAB)模型的信道选择算法.首先,以置信区间上界(UCB)算法为基础,通过设置信道空闲差异因子,使算法快速收敛于最优信道;其次,通过引入... 针对高速列车越区切换过程中,切换带为多信道分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臂老虎机(multi-armed bandit,MAB)模型的信道选择算法.首先,以置信区间上界(UCB)算法为基础,通过设置信道空闲差异因子,使算法快速收敛于最优信道;其次,通过引入满意通信概率(SCP),衡量移动列车的通信质量,分析与切换过程中误码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最优信道选择比率、成功传输率和累积接入损失作为评判标准,分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累积接入损失比原始UCB算法减少了约18.5%;对比随机选择算法与原始UCB算法,成功传输率提高了约30.2%和3.3%;最优选择比率提高了约88.3%和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区切换 多臂老虎机模型 置信区间上界算法 满意通信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d Hoc网络中双向传输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昌海 李娜娜 +1 位作者 王静 李振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0,共5页
目前对于基于双向传输信道的无线Ad Hoc网络传输容量的研究还很少,主要原因是无法得到传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无法准确地研究各种网络参数对传输容量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使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无线Ad Hoc网络双向传输模型,并对瑞利衰落... 目前对于基于双向传输信道的无线Ad Hoc网络传输容量的研究还很少,主要原因是无法得到传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无法准确地研究各种网络参数对传输容量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使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无线Ad Hoc网络双向传输模型,并对瑞利衰落信道时双向传输成功概率和双向传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进行了理论推导.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单次传输的成功概率受多个网络参数的影响,实际网络中通信密度的增加会导致通信成功概率的迅速下降;双向传输容量主要受到网络允许的最大通信失败概率的影响,当最大通信失败概率较小时,双向传输容量随着最大通信失败概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是此时通信质量也会下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最大通信失败概率以便兼顾通信质量和双向传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 双向传输 传输容量 最大通信失败概率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OPSIS信道排序的新频谱切换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金波 王可人 +1 位作者 付欣 熊最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1-765,共5页
将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法(TOPSIS)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切换中,通过对影响切换性能的4个参数的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TOPSIS算法的信道排序方案,通过仿真验证,设计了各参数的权值。统计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80%的情况下要优于... 将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法(TOPSIS)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切换中,通过对影响切换性能的4个参数的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TOPSIS算法的信道排序方案,通过仿真验证,设计了各参数的权值。统计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80%的情况下要优于传统的切换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认知用户的切换次数,提高有效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认知用户的通信中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频谱切换 TOPSIS算法 信道排序 通信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code match strategy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de tree management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宗凯 刘光然 何建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channelization codes are widely used to provide variable data rate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bandwidth requirements i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A new...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channelization codes are widely used to provide variable data rate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bandwidth requirements i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A new code match scheme for WCDMA code tree management was proposed. The code match scheme is similar to the existing crowed-first scheme. When choosing a code for a user, the code match scheme only compares the one up layer of the allocated codes, unlike the crowed-first scheme which perhaps compares all up layers. So the operation of code match scheme is simple, and the average time delay is decreased by 5.1%.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code match strategy can decrease the average code blocking probability by 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code placement strategy code match strategy code blocking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