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G通信感知融合指标仿真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仲华 金凌 孙剑平 《电信科学》 2022年第9期77-82,共6页
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合理提供通信感知融合的性能,已经成为5G网络演进和新的6G网络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对通感融合模式和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通感融合实现的模式,并针对不同模... 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合理提供通信感知融合的性能,已经成为5G网络演进和新的6G网络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对通感融合模式和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通感融合实现的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提出了通感融合仿真系统的架构,描述了仿真系统架构实现的组成模块,以及各部分的实现技术。同时,结合通信频谱效率和感知分辨率等典型的通感融合关键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关联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仿真系统实现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通信感知融合 信源仿真 信道仿真 感知分辨率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通算融合和信息年龄优化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一青 张浩岳 +3 位作者 齐彦丽 蔡青 刘玲 王江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小化感知信息的平均信息年龄;提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的在线调度算法,将复杂的长期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在线优化问题,并设计低复杂度算法求解。仿真表明,与现有仅考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机制相比,所提机制信息实时性可提高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感知信息实时性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信息年龄 李雅普诺夫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挑战与趋势 被引量:24
3
作者 尉志青 马昊 +1 位作者 张奇勋 冯志勇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单车感知无法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安全需求的现状,面向多车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时效性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方法与解决思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环境感知能力,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 针对单车感知无法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安全需求的现状,面向多车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时效性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的智能车联网方法与解决思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环境感知能力,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降低车间感知信息传输负载,提高多车协同的信息融合与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基于多车智能协同的安全自动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智能车联网 自动驾驶 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的低轨卫星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宁 章川扬之 +3 位作者 亢晨宇 孙耀华 闫实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842-852,共11页
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凭借其在发射成本、广域覆盖和高抗毁性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下一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支撑未来空天地组网通信、协作遥感、星上计算等多维功能的协同演进,低轨卫星网络需要将通... 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凭借其在发射成本、广域覆盖和高抗毁性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下一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支撑未来空天地组网通信、协作遥感、星上计算等多维功能的协同演进,低轨卫星网络需要将通信、感知与计算功能进行融合,获取性能协同增益。然而,传统低轨卫星网络中通感算三者长期隔立分治,需要在架构、网元功能协议、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与突破。基于此,介绍了基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的低轨卫星研究意义和相关研究基础;提出了融合组网架构构想和网元与协议体系,并详细阐释了架构的组成和工作方法;同时,对星间链路组网、协作计算、感知融合和动态接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融合架构和理论、信息在轨融合方法、卫星算力网络和动态资源分配等未来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 低轨卫星系统 卫星算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通感算智融合: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奕 费泽松 +1 位作者 周一青 胡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908,共21页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信、感知、计算、智能4个功能的需求;然后基于对物联网典型特征分析,阐述4项关键技术的技术原理、方法,提出通感算智一体物联网新范式,总结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技术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 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 物联网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凯峰 周梓钦 +2 位作者 王志勤 贡毅 李晓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 受限于设备条件和计算机网络层级,传统研究将传感设备端的数据感知、服务器端的数据计算和两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视为相互独立的环节,缺乏全局考虑,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了提高数据感知和传输效率,通信感知融合技术致力于设计同时支持雷达感知和数据通信的复用信号。为了提高数据传输与计算效率,空中计算旨在利用信号在无线多址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波形叠加性质,在数据传输的同时直接进行计算。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可以利用通信感知融合技术中的复用信号和空中计算技术中的波形叠加属性,实现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并通过对波束赋形器等信号处理环节进行设计,以降低信道噪声和信号干扰,从而提升数据在通信感知计算过程中的准确度。该技术可应用在目标探测、车联网、边缘智能等多个领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案,基于空中计算架构的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 通信感知融合 无线空中计算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网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的高效能波形选择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桑万超 高晖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将感知功能集成入通信设备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功能,正在成为无人机通信网络的一个关键特征。现有通信感知融合方案集中于单一波形下的设计,缺乏对无人机飞行场景和波形的适配性研究;此外,无人机感知方式集中于雷达主动探测感知,无人机... 将感知功能集成入通信设备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功能,正在成为无人机通信网络的一个关键特征。现有通信感知融合方案集中于单一波形下的设计,缺乏对无人机飞行场景和波形的适配性研究;此外,无人机感知方式集中于雷达主动探测感知,无人机网络内存在较大的感知信息共享开销。基于此,首先梳理了典型通感融合波形的算法复杂度、载荷能力以及在高动态场景下的误码率性能等指标,引入综合效能指标以表征不同波形的综合能效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信息驱动的通感融合波形选择机制,并针对该选择机制中所需决策算法进行了讨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辅助的Q-Learning”波形决策算法,通过结合无人机事先已训练所得“感知信息-波形”先验信息映射与应用“Q-Learning”方法对实际飞行场景进行动态学习,实现在不同场景下无人机所采取通信方案的综合效能提升。为进一步降低主动感知无人机间系统开销,基于所提波形选择机制又提出了一种信号发送端主动感知与信号接收端被动感知相结合的主被动融合感知方案。最后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波形选择机制可以显著提高综合效能,验证了“基于先验信息辅助的Q-Learning”波形决策算法性能近似于理想判决,同时可以实现在高动态场景下的鲁棒性,而所提主被动融合感知方案则可以显著降信息产生的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通信感知融合 波形选择机制 波形决策算法 主被动融合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关键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8
作者 刘壮 吴宇赫 +3 位作者 陈雨然 刘芮彤 董晏宁 赵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25年第9期2273-2301,共29页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时延和优化资源利用方面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满足沉浸式扩展现实(XR)、全息通信和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需求中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ISCC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无线感知、多模态感知、移动边缘计算和感知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揭示了其在数字孪生网络、算力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高精度感知、高效数据处理和实时通信方面的优势;系统梳理了ISCC技术在实际部署中面临的多维度挑战,如体系架构设计复杂性、空口协议优化难题、资源管控动态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峻性以及多源干扰管理复杂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理论创新、标准化推进和系统性仿真验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 6G移动网络 无线感知技术 多模态感知 移动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无人机通感融合网络波束成形与资源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斌 彭思聪 费泽松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8-237,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通信−感知融合网络模式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针对复杂场景下通感融合网络系统功耗较大、信号阻塞、覆盖盲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边缘计算服务器与雷达收发器辅助通感融合网络。首先,在满足用户传输功率、雷达估计... 为了解决传统通信−感知融合网络模式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针对复杂场景下通感融合网络系统功耗较大、信号阻塞、覆盖盲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边缘计算服务器与雷达收发器辅助通感融合网络。首先,在满足用户传输功率、雷达估计信息率、任务卸载比例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雷达波束成形、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任务卸载量划分、终端用户发射功率和无人机飞行轨迹,建立系统总能耗最小化问题;其次,将该非凸优化问题重新构建为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实现系统的优化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训练速度较快,能够在保证应用的感知与计算时延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网络 无人机 深度强化学习 资源分配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车联网中的通感算融合: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8
10
作者 董梦圆 付宇钏 牛晓健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对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无人驾驶等新兴智能服务对多极致性能的需求,探究6G车联网中的感知-通信-计算融合体系,打破感知、通信、计算三大资源的独立分治局面,实现资源灵活互通与统筹管理,... 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对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无人驾驶等新兴智能服务对多极致性能的需求,探究6G车联网中的感知-通信-计算融合体系,打破感知、通信、计算三大资源的独立分治局面,实现资源灵活互通与统筹管理,对智能交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回顾了车联网中通信、计算技术的发展;然后,针对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向对现有车联网通信-计算融合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整理;最后,分析了6G车联网中通感算融合的未来应用及挑战,为车联网感知-通信-计算融合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车联网 通信-计算融合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算力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凤仙 孙耀华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网络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无线感知、无线通信和泛在计算等多个功能体系,6G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融合趋势初现。其中,算力作为该融合系统的基石,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网络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无线感知、无线通信和泛在计算等多个功能体系,6G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融合趋势初现。其中,算力作为该融合系统的基石,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算力网络(Computing Force Networks,CFN)以“算网深度融合”为指导思想,利用发达的网络触角感知、连接和协同算力,提高算网资源利用率,满足网络智能化和新型业务的需求。首先概述了算力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算力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包括算力度量和建模、算力感知和路由、算力调度等,最后探讨了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通信感知融合 算力网络 算力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协同算力调度的高效边缘卸载研究
12
作者 王姗姗 罗志勇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了满足车载边缘计算网络(Vehicular Edge Computing,VEC)中低时延、高可靠、高传输速率等极致性能需求,亟需突破现有传统车联网中通信感知计算相互割裂的现状,基于云边端一体化与智能协同等算力网络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的任务卸载策略成... 为了满足车载边缘计算网络(Vehicular Edge Computing,VEC)中低时延、高可靠、高传输速率等极致性能需求,亟需突破现有传统车联网中通信感知计算相互割裂的现状,基于云边端一体化与智能协同等算力网络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的任务卸载策略成为解决方案。为此,提出一种云边协同智能驱动车载边缘算力网络架构,通过结合实时计算负载与网络状态条件,充分利用云中心、聚合服务器和MEC服务器的异构计算能力,权衡用户任务卸载策略,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协作和智能管理。考虑到计算型任务对时延和能耗的需求,将计算卸载策略建模为在通信与计算资源约束下的最小化长期系统成本的优化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最后,鉴于车载网络的动态和随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深度Q网络(Cloud-Edge Collaborative Deep Q-Network,CEC-DQN)的高效计算卸载策略来解决MDP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点边缘服务器卸载或随机卸载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提升,可有效解决多层次算力网络中节点算力分配不足、不均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 云边协同 车载边缘计算 深度Q网络 计算卸载 算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