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5G通信异常的有源配电网快速保护系统研究
1
作者 张凌恺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
随着5G技术深入电力网络,通信异常已成为威胁主动配电网络保护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构建了一套依托于5G通信异常的快速保护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异常监测、故障定位、快速保护策略以及通信资源的高效管理4大模块。借助实时监控和大数据的深... 随着5G技术深入电力网络,通信异常已成为威胁主动配电网络保护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构建了一套依托于5G通信异常的快速保护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异常监测、故障定位、快速保护策略以及通信资源的高效管理4大模块。借助实时监控和大数据的深入分析,该系统能够对有源配电网络进行迅速地反应与保护。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系统在故障检测准确率、故障定位时间、响应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极大地增强了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异常 有源配电网 快速保护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中的网络通信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子桐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184-185,共2页
阐述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数据源不稳定、网络延时过长、通信链路中断。从优化合并单元的配置文件、优化时钟同步方案、修改报文解析方法方面,提出针对通信异常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网络通信异常 通信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轨道通信异常信号自动识别系统
3
作者 李守杰 汪君 许冠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7期169-174,共6页
为了提高系统信号覆盖率和改善轨道通信异常信号的识别效果,设计了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轨道通信异常信号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传输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通过对轨道通信信号的采集、噪... 为了提高系统信号覆盖率和改善轨道通信异常信号的识别效果,设计了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轨道通信异常信号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传输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通过对轨道通信信号的采集、噪声处理、参数估计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应用,实现了对异常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和不同类型异常通信信号斜率、初始频率曲线波动规律存在显著差异。系统的平均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指标平均值为0.777,验证了其在轨道通信异常信号识别方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技术 通信异常信号 信号覆盖率 独立分量分析 参数估计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异常因素分析
4
作者 俞正洪 戴志兰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2期348-349,共2页
阐述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异常问题的原因,如数据源不稳定、网络延时过长和通信链路中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合并单元配置文件、改进时钟同步方案和修改报文解析方法。
关键词 智能变电系统 网络通信异常 通信链路 数据源 时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智能家居通信异常数据的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磊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针对当前智能家居通信异常现状,采用传统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检测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智能家居通信异常数据的检测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硬件结构,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不同防火墙之间的信息转换,以此进行异常数据检测。设... 针对当前智能家居通信异常现状,采用传统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检测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智能家居通信异常数据的检测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硬件结构,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不同防火墙之间的信息转换,以此进行异常数据检测。设计CPU控制模块,从控制单元、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根据用户预先编号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种指令,并向相应组件发送微操作控制信号。使用Web应用服务器通过各种协议将商业逻辑暴露给客户端程序,为系统资源提供访问机制。在基于XML跨平台模块(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构造模块和预测模型模块上对检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以此实现系统集成。利用小波变换分析通信异常信号奇异点位置和奇异度大小,并求解通信异常行为一致性描述因子。通过小波变换检测流程,完成通信异常数据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检测精准度较高,能够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通信异常数据 检测系统 小波变换 系统设计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控系统智能设备通信异常的故障分析
6
作者 李菁 《通信电源技术》 2005年第5期35-37,共3页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纳入的智能设备由于种类、品牌众多,所以其接入监控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文中通过对智能设备通信异常故障现象的分析,探讨快速定位故障点查明故障原因的明确思路,从而对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维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监控 智能设备 通信异常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雪阳 邓达平 苏万靖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为了提高通信异常数据检测效果,设计基于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大规模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采集大规模舰船通信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对数据实施降噪处理,将降噪后数据输入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经过模型训练提取特征,利用Soft... 为了提高通信异常数据检测效果,设计基于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大规模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采集大规模舰船通信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对数据实施降噪处理,将降噪后数据输入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经过模型训练提取特征,利用Softmax分类函数得出舰船通信异常数据特征,输出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大规模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其加速比最高,并行效果最优;具有较强的大规模舰船通信数据集检测能力,提高大规模舰船通信异常数据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深度 卷积神经网络 大规模舰船 通信异常数据 检测方法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辆全列设备网络通信异常原因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亚峰 雒录录 赵煜杰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12期55-59,共5页
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是城轨车辆系统关键组成之一,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成都地铁18号线车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断开1车车端VCU电源后HMI上显示全列设备网络通信异常,各设备无规律闪粉,经对其进行数据抓紧、传输监控、... 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是城轨车辆系统关键组成之一,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成都地铁18号线车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断开1车车端VCU电源后HMI上显示全列设备网络通信异常,各设备无规律闪粉,经对其进行数据抓紧、传输监控、对比分析后,证实该故障由牵引程序更新后列车通信不稳定引起,通过进一步调查,确认通信传输不稳定的原因为消息数据处理机制不匹配。针对该故障现象,文章对故障排查过程、原因及结论进行详细阐述,为后期同类故障处置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 网络系统 通信异常 消息数据 VCU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网络控制系统通信异常问题检修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秦超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6期252-255,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地铁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由于快、准、稳等优势,地铁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未来,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地铁将承担起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作为地铁车辆的大脑神经,车辆网络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地铁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由于快、准、稳等优势,地铁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未来,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地铁将承担起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作为地铁车辆的大脑神经,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综合分析地铁车辆的网络控制系统通信异常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检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通信异常 检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电源设备通信异常检测方法
10
作者 赵爱勤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针对现有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检测效果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电源设备通信异常检测方法。先利用流量采集装置捕获电源设备通信中的NetFlow报文信息,构建电源设备通信时间序列图,描述电源设备通信行为的多个时间序列的相互关系,然后通... 针对现有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检测效果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电源设备通信异常检测方法。先利用流量采集装置捕获电源设备通信中的NetFlow报文信息,构建电源设备通信时间序列图,描述电源设备通信行为的多个时间序列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挖掘时间序列图,计算出电源设备的通信异常系数,识别并检测电源设备的通信异常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平均百分比误差在1%以内,召回率在95%以上,电源设备的通信异常检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电源设备 通信异常 NetFlow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集终端与智能电能表通信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故障排查方法
11
作者 任宇春 《通讯世界》 2015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采集终端所处的位置、作用以及采集方式,对其与智能电能表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排查方法,进而不断提高采集终端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通信异常 原因分析 故障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示波器数据通信异常识别方法
12
作者 赵爱勤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1期31-33,共3页
针对现有方法的误识率和漏识率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示波器数据通信异常识别方法。先采集示波器的通信数据,并完成去噪等预处理,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通信数据进行变换,提取数据的时频域特征,得到通信数据极大值点的分布情况... 针对现有方法的误识率和漏识率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示波器数据通信异常识别方法。先采集示波器的通信数据,并完成去噪等预处理,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通信数据进行变换,提取数据的时频域特征,得到通信数据极大值点的分布情况,最后利用Lipschitz指数法计算出通信异常值,实现数据通信异常识别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误识率和漏识率均低于1%,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示波器 通信异常 Lipschitz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异常智能告警方法
13
作者 刘航 刁子轩 侯坤於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了及时发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异常现象,降低通信异常给变电站运行带来的影响,优化设计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异常智能告警方法。考虑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连接结构与通信原理,智能捕获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数据包,通过通信数据包特征的... 为了及时发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异常现象,降低通信异常给变电站运行带来的影响,优化设计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异常智能告警方法。考虑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连接结构与通信原理,智能捕获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数据包,通过通信数据包特征的提取与匹配,判定当前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异常状态,执行相应的告警程序,完成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异常的智能告警工作。通过与传统告警方法的对比可知,优化设计告警方法的误警率降低了8.6%,同时有效降低了漏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变电站 通信异常 智能告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异常分析研究
14
作者 徐丹婷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4期145-146,共2页
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式结构使得变电站的运维方式与传统综自站存在很大区别,对于不熟悉的运维人员而言,极大地增加了运维难度。因此,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研究两层网络出现的典型通信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智能... 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式结构使得变电站的运维方式与传统综自站存在很大区别,对于不熟悉的运维人员而言,极大地增加了运维难度。因此,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研究两层网络出现的典型通信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网络结构 通信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算法的光纤传感网络异常通信节点识别方法
15
作者 张凤 《现代传输》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光纤传感网络在现代监测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异常通信节点则会影响网络性能和数据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算法的异常通信节点识别方法。通过对光纤传感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并结合图论算法,实现了对... 光纤传感网络在现代监测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异常通信节点则会影响网络性能和数据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算法的异常通信节点识别方法。通过对光纤传感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并结合图论算法,实现了对异常通信节点的准确识别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光纤传感网络中的异常节点,为网络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络 异常通信节点 图论算法 拓扑结构 异常节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标签分类算法的网络通信端口流量异常值快速捕获
16
作者 庞建成 樊蒙蒙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5期162-164,共3页
由于网络通信端口流量状态具有实时更新的特征,导致异常值捕获的难度较大,为此,提出基于多标签分类算法的网络通信端口流量异常值快速捕获方法研究。通过对网络通信端口流量的统计特征(流量的大小、流量的方向、流量的协议类型)进行分... 由于网络通信端口流量状态具有实时更新的特征,导致异常值捕获的难度较大,为此,提出基于多标签分类算法的网络通信端口流量异常值快速捕获方法研究。通过对网络通信端口流量的统计特征(流量的大小、流量的方向、流量的协议类型)进行分析和计算,为每个网络通信端口生成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标签,利用GCN学习一组相互依赖的网络通信端口流量数据标签分类器,设计对应的分类器的输入由节点以及标签相关矩阵构成,具体的节点表示形式为网络通信端口流量数据标签的特征向量,网络通信端口流量数据标签对的出现次数作为建立相关矩阵的执行基础,分类器输出使用网络通信端口流量数据标签共现矩阵对应的条件概率矩阵为空时,确定此时的网络通信端口流量数据为异常值。在测试结果中,对端口流量异常值捕获结果的ACC始终稳定在0.85以上,对端口流量异常值捕获结果的F1-score始终稳定在0.83以上,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分类算法 网络通信端口流量异常值快速捕获 GCN学习 标签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度集中系统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接口故障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道宁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调度集中系统(CTC)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良好、信息交互完整,是车站有序办理行车作业的安全基础和效率保证。为提高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因计算机联锁系统导致CTC控制台显示异常的故障率,通过分析典型的故障案例,提出对... 调度集中系统(CTC)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良好、信息交互完整,是车站有序办理行车作业的安全基础和效率保证。为提高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因计算机联锁系统导致CTC控制台显示异常的故障率,通过分析典型的故障案例,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首先,在完善联锁软件逻辑方面,采用优化操作机和联锁机倒机参数的方法,解决因计算机联锁系统单系设备故障造成CTC控制台信息异常的问题;其次,在完善联锁硬件设计方面,对具有远端操控方式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提出2种优化方案,即将本地端冷备操作机升级为热备,或将本地CTC和远端操作机通信连接的串口光电转换器由2套升级为4套;最后,通过优化运维管理措施规范现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经现场测试,提出的改进措施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计算机联锁系统与CTC系统的通信质量,可为同类型设备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集中系统 计算机联锁系统 倒机参数 操作机 联锁机 通信异常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追踪的无线网络异常通信节点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柴军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6期128-132,共5页
针对无线网络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导致定位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追踪的无线网络异常通信节点定位研究。划分无线网络通信节点异常范围,利用不确定度作为额外信息,追踪异常通信节点定位目标。将节点ID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获... 针对无线网络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导致定位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追踪的无线网络异常通信节点定位研究。划分无线网络通信节点异常范围,利用不确定度作为额外信息,追踪异常通信节点定位目标。将节点ID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获取感知矢量集。分组感知矢量,赋值已部署通信节点,获取节点间通信信息,以此为依据定位异常通信节点位置。通过划分不同区域节点交集范围来优化定位结果,使其能够达到最优定位值,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目标追踪轨迹光滑且与理想轨迹完全重合,可定位节点比例最高可达到0.93,说明使用该方法定位结果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追踪 无线网络 异常通信 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攻击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富红 李麒 狄亚平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9期4-6,共3页
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异常流量攻击行为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文章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攻击快速检测方法。设置电力通信网络异常流量的标准特征,采集实时电力通信网络流量数据,测度电力通信网络流量数据特征。文... 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异常流量攻击行为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文章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攻击快速检测方法。设置电力通信网络异常流量的标准特征,采集实时电力通信网络流量数据,测度电力通信网络流量数据特征。文章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快速确定异常流量攻击位置,实现异常流量攻击的快速检测。通过实验证明,设计方法的异常流量漏检率降低了1.59%,攻击位置检测误差减小了2.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电力通信网络异常流量 电力通信网络攻击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通信设备异常信号跟踪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已豪 牛晓晓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11期66-68,共3页
在对信号进行跟踪时,受传输阶段外界环境中扰动因素影响,以及信号异常特征波动引起的误差影响,跟踪效果的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模糊数学的通信设备异常信号跟踪方法研究。在通信设备异常信号识别阶段,从通信设备异常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在对信号进行跟踪时,受传输阶段外界环境中扰动因素影响,以及信号异常特征波动引起的误差影响,跟踪效果的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模糊数学的通信设备异常信号跟踪方法研究。在通信设备异常信号识别阶段,从通信设备异常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和码相位角度出发,在获取其粗略估计值的前提下,通过二次处理的方式实现对两个参量值的精确估计,并将锁相环结构作为保障本地载波与通信设备发射信号相位一致的工具。在信号跟踪阶段,将锁相环结构引入到模糊数学的负反馈控制环路中,采用模糊数学算法对跟踪过程进行反馈控制,并结合通信设备信号采集结果特征偏差变化率,对模糊数学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最后对输出的信号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得到精准的跟踪结果。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异常信号跟踪误差均值稳定在5.063-04以内,方差稳定在0.0018以内,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通信设备异常信号 锁相环结构 负反馈控制环路 特征偏差变化率 去模糊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