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在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聂晓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9-52,共4页
提出一种扰动观察法和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相结合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采用较大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定位最大功率点的电压范围,在该电压范围内转换为小步长电压,以每步对应的采样电流作为被估量,采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对该电流值进行滤波... 提出一种扰动观察法和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相结合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采用较大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定位最大功率点的电压范围,在该电压范围内转换为小步长电压,以每步对应的采样电流作为被估量,采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对该电流值进行滤波以削弱量测误差,提高了跟踪精度;通过机动检测判断电流是否状态突变,解决了扰动观察法存在的误判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扰动观察法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总体最小二乘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昊 陈树新 张衡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对于机载单站无源定位中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均存在噪声的情况,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LS)算法会导致估计结果有偏,而一般的批处理算法运算量大,不满足定位的实时性要求。为此提出一种递推总体最小二乘定位(RTLS)算法。在建立机载无源测向... 对于机载单站无源定位中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均存在噪声的情况,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LS)算法会导致估计结果有偏,而一般的批处理算法运算量大,不满足定位的实时性要求。为此提出一种递推总体最小二乘定位(RTLS)算法。在建立机载无源测向定位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由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构成的增广矩阵,利用矩阵分解的性质建立了增广自相关逆矩阵和最右奇异向量的递推方程,从而推导出RTLS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RTLS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优于RLS算法和TWDRLS算法,并且实现了TLS算法对目标位置的实时估计,能够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递推总体最小乘估计 单站定位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模型参数的抗差估计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包为民 王浩 +1 位作者 赵超 闻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实时校正一般以实测洪水流量为校正依据.研究实测洪水流量过程出现异常值时,采用抗差递推最小二乘法代替传统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AR模型参数,能获得更稳健的参数结果.将闽江七里街流域的洪水资料人工生成异常值,对采用抗差递推最小二乘... 实时校正一般以实测洪水流量为校正依据.研究实测洪水流量过程出现异常值时,采用抗差递推最小二乘法代替传统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AR模型参数,能获得更稳健的参数结果.将闽江七里街流域的洪水资料人工生成异常值,对采用抗差递推最小二乘法和传统递推最小二乘法所得的校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抗差递推最小二乘法具有更强的容差能力,是一种稳健的参数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实时洪水校正 异常值 抗差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特征和参数估计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孔英会 苑津莎 +1 位作者 李新叶 赵振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4,共7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静态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实际中故障信息的出现具有时序特征,趋势信息可以反映故障的状态及发展,将基于时序特征的动态分析方法与传统的静态分析...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静态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实际中故障信息的出现具有时序特征,趋势信息可以反映故障的状态及发展,将基于时序特征的动态分析方法与传统的静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对故障发展及危害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描述。提出了基于时序特征和参数估计诊断变压器故障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识别特征气体的变化趋势,采用滑动窗口方法实现在线分析,利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减小运算复杂度。以实际变压器油中气体测量数据进行实验,结合静态三比值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曲线拟合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差估计的三维测向无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莫成坤 陈树新 +1 位作者 吴昊 张艺航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针对方位角和俯仰角存在异常误差影响机载单站三维无源定位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递推最小二乘(RRLS)定位算法。在最小二乘(LS)解的基础上,利用M估计原理求出目标位置的鲁棒估计形式。为保证定位的实时性,推导了鲁棒的递推最... 针对方位角和俯仰角存在异常误差影响机载单站三维无源定位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递推最小二乘(RRLS)定位算法。在最小二乘(LS)解的基础上,利用M估计原理求出目标位置的鲁棒估计形式。为保证定位的实时性,推导了鲁棒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并选取IGGⅢ权函数作为等价权函数。理论分析表明,RRLS算法能够准确识别异常误差,通过降低异常观测数据的权值来减小其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两角存在异常误差时,RRLS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异常误差能力,保证了定位结果的有效性和快速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单站定位 无源定位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鲁棒估计 等价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DFE-RLS的单波长200 Gbit/s光接入系统(特邀)
6
作者 何婷 李响 +1 位作者 李婕 罗鸣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存在光纤色散、非线性损伤和带宽限制等问题,导致传统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技术的功率预算损失较高,难以满足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的要求。【方法】为了更好地提升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光接入系统的速率和性能,... 【目的】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存在光纤色散、非线性损伤和带宽限制等问题,导致传统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技术的功率预算损失较高,难以满足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的要求。【方法】为了更好地提升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光接入系统的速率和性能,文章在Volterra判决反馈均衡器(VDFE)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递推最小二乘估计(RLS)算法的VDFE-RLS信道均衡方法。该均衡器采用RLS算法对其中的抽头系数进行更新。该均衡器包含了一、二、三阶Volterra级数,其中一阶Volterra级数对线性损伤进行补偿,二阶和三阶Volterra级数能够对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文章将该均衡器应用于经过20 km传输后的单波长为200 Gbit/s的O波段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技术的下行光接入系统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RLS算法相比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在均衡器中表现出来的性能更好。此外,VDFE-RLS可以实现>29 dB的功率预算。VDFE-RLS相比于传统的基于Volterra的前馈均衡器(VFFE),当VDFE-RLS和VFFE-RLS均衡器长度相同时,可以实现2.2 dB功率预算的提升。当VDFE-RLS的均衡器长度为VFFE-RLS的一半时,前者相比后者仍可以提升0.5 dB的功率预算。【结论】文章所述系统相比其他传统系统在能够缩短均衡器长度的同时,能提高系统的功率预算,还能最终恢复出准确度较高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terra判决反馈均衡器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VOLTERRA级数 自适应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型微电源孤岛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胡雯 孙云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3,共7页
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传统下垂控制依赖于下垂系数、网络的动态特性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前馈补偿对微电源和微电网其他部分进行动态解耦,以提高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采用小信号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增加了递推... 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传统下垂控制依赖于下垂系数、网络的动态特性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前馈补偿对微电源和微电网其他部分进行动态解耦,以提高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采用小信号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增加了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算法来估计系统运行点,使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特性。该控制策略适用于多逆变型微电源并联运行和功率均分。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微电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微电网内部动态特性变化时,可以较快响应并能防止系统发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孤岛运行 自适应前馈补偿 下垂控制 小信号模型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多雷达组网实时航迹误差评估算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鹏 张建业 张宗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3,77,共4页
结合车载多雷达组网系统的特点,为提高后续信息融合的精度和速度,在地心直角坐标(ECEF)的坐标变换体系下,通过多站航迹数据之间的比较处理,提出了基于最优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的车载多雷达组网实时航迹误差评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 结合车载多雷达组网系统的特点,为提高后续信息融合的精度和速度,在地心直角坐标(ECEF)的坐标变换体系下,通过多站航迹数据之间的比较处理,提出了基于最优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的车载多雷达组网实时航迹误差评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雷达组网系统 坐标转换 误差配准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规则的非线性系统快速建模方法
9
作者 刘福才 关新平 裴润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4-78,共5页
描述了一个通过学习从输入输出采样数据中提取MISO模糊规则的具有插值性能的新型模糊系统。提出的模糊模型继承了Sugeno模型及其变化形式的许多优点。对于新的模糊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代替启发式误差反馈学习方法辨识结论参数 ... 描述了一个通过学习从输入输出采样数据中提取MISO模糊规则的具有插值性能的新型模糊系统。提出的模糊模型继承了Sugeno模型及其变化形式的许多优点。对于新的模糊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代替启发式误差反馈学习方法辨识结论参数 ,整个辨识过程所需的计算时间相对于其他方法最短 ,适用于在线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规则 非线性系统 Sugeno模型 三角形隶属函数 参数辩识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非线性SISO系统 MI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惯导系统光纤陀螺在线自标定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元 邓志红 +1 位作者 王博 付梦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6-872,共7页
针对旋转式惯导的光纤陀螺标定问题,基于旋转式惯性测量单元设计了标定光纤陀螺误差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和相应的在线标定方案.基于标定结果可改进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对基于Kalman滤波的初始对准,可进行模型降阶,从而降低滤波运算量... 针对旋转式惯导的光纤陀螺标定问题,基于旋转式惯性测量单元设计了标定光纤陀螺误差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和相应的在线标定方案.基于标定结果可改进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对基于Kalman滤波的初始对准,可进行模型降阶,从而降低滤波运算量;对基于参数辨识的初始对准,根据标定的参数可以计算出陀螺的等效零偏,降低方位失准角初始值的近似误差.由于各陀螺输出信号处理过程相互独立而且具有对称性,在硬件实现过程中对递推最小二乘解算模块分时复用,可以节省2/3运算逻辑资源,其中的三角函数和除法器可进一步通过分时复用进行优化.本文提出的标定方法精度高,对初始对准精度有改善效果,同时易于硬件实现,因此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惯导系统 光纤陀螺在线标定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RLS的质心位置修正的ESP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荣芸 陈无畏 +2 位作者 时培成 赵林峰 肖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2-1061,共10页
建立了描述汽车横摆、侧向、纵向、垂向、侧倾和4个车轮运动的汽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状态观测器对前后轴悬架力进行估计,采用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估算法对质心位置进行估计,并用估计的质心位置来修正参考模型得到的横摆角速度和质... 建立了描述汽车横摆、侧向、纵向、垂向、侧倾和4个车轮运动的汽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状态观测器对前后轴悬架力进行估计,采用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估算法对质心位置进行估计,并用估计的质心位置来修正参考模型得到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期望值,最后设计了ESP系统的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考虑质心位置变化的ESP控制器的效果比未考虑的控制器好,使汽车在高速转向制动行驶时具有更好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质心位置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obust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pneumatic cylinders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德远 陶国良 朱笑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45-3460,共16页
High-accuracy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pneumatic cylinder driven by a proportional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was consider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firstly. Due to the time-var... High-accuracy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pneumatic cylinder driven by a proportional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was consider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firstly. Due to the time-varying friction force in the cylinder, unmodeled dynamics, and unknown disturbances, there exist larg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rather severe uncertain nonlinearities in the pneumatic system. To deal with these uncertainties effectively, an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work.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employs on-line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RLSE) to reduce th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utilizes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to attenuate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 unmodeled dynamics and disturbances. Therefore, a prescribed motion tracking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final tracking accuracy can be guaranteed. Since the system model uncertainties are unmatched, the recursive backstepping desig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and the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the projection mapping was used to condition the RLSE algorithm so that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re kept within a known bounded convex set. 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xcellent achievabl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nd performance robustness to the load variation and sudden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 track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coupling integral adaptive robust posture control of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赫 陶国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36-2047,共12页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driven by an air cylinder and three circumambient pneumatic muscles wa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neumatic servo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MIMO nonlinear model-...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driven by an air cylinder and three circumambient pneumatic muscles wa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neumatic servo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MIMO nonlinear model-based controller designed. The pneumatic muscles were controlled by three proportional position valves, and the air cylinder was controlled by a proportional pressure valve. As the forward kinematics of this structure had no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control strategy should be designed in joint space. A cross-coupling integr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CCIARC) which combined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and tradition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ARC)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back-stepping method to accomplish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the parallel platform. The cross-coupling part of the controller stabilized the length error in joint space as well as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and the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part attenuat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odelling error and disturbance. The force character of the pneumatic muscles was difficult to model precisely, so the on-line recursive least square estimation(RLS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modify the model compensation. The projector mapp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ition the RLSE algorithm to bound the parameters estimated. An integral feedback part was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robust functio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slow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 of pneumatic muscle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rajectory track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designed was proved through Laypunov's theory. Various contrast controllers were designed to testify the newly designed components of the CCIARC. Extens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 pneumatic muscle parallel platform cross coupling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