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PSO参数优化的页岩气复合时间产量递减模型
1
作者 骆国辉 彭小龙 +1 位作者 杨晨 朱苏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583-7589,共7页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合的方法,并使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来寻找最优模型参数,建立了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PSO优化算法能够根据产量数据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模型结构,能更快更准地找到最优参数组合,提高预测精度;产量在时间上的波动大,常规递减模型难以反映其特征,复合时间递减模型灵活性强,能够考虑油气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准确地描述页岩气井在不同阶段的产量变化,提供更高的拟合精度,使得产量预测更接近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参数优化 页岩气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扩展指数递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雷丹凤 王莉 +3 位作者 张晓伟 王南 于荣泽 徐凤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66-68,82,共4页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为寻求适用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以Arps递减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展开研究。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将传统的递减曲线分析方法与概率预测框架相结合,根据单井初始递减率进行同类井的划分,在计算单井递减曲线参数的基础上,利用P指数概率准则求取具有代表性的井组递减曲线参数值,据此对单井进行概率性预测,从而规避了页岩气藏复杂性及上产措施对产量递减分析的影响,提高了页岩气藏产量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利用美国多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页岩储层应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产量预测 Arps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赋权的经验产量递减模型拟合新方法--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玉龙 贺戈 +3 位作者 刘香禺 张烈辉 吴建发 常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76,共11页
为了解决常规线性拟合方法在页岩气井经验产量递减模型非线性化程度高时拟合效果不佳,以及非线性拟合方法未考虑数据权重导致无法有效捕捉后期生产数据变化规律的问题,基于页岩气井生产数据预处理和生产数据拟合权重占比分配,形成了页... 为了解决常规线性拟合方法在页岩气井经验产量递减模型非线性化程度高时拟合效果不佳,以及非线性拟合方法未考虑数据权重导致无法有效捕捉后期生产数据变化规律的问题,基于页岩气井生产数据预处理和生产数据拟合权重占比分配,形成了页岩气井生产动态和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预测的新方法,并在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同一页岩气井生产数据,即使采用相同的经验产量递减模型,使用不同的拟合算法时得到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结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②相比于常规拟合算法,所提新方法可有效提升页岩气井经验产量递减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③生产时间越长,经验产量递减模型预测效果越佳,SEPD和Duong模型的优势更加凸显。结论认为,新方法对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60口页岩气井进行了不同开井生产时间下的递减模型优选,满足了生产上的需求,该新方法可为四川盆地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监测和单井EUR预测提供支撑,对促进四川盆地页岩气经济高效开发,助力川渝“气大庆”建设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经验产量递减模型 数据权重 递减模型优选 长宁区块 四川盆地 EUR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页岩气井产量和可采储量泛指数递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元千 徐佳倩 傅礼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随着中国页岩气工业的发展和大量页岩气井的投产,如何有效地预测页岩气井的产量和可采储量已成为油气藏工程的重要课题,也是页岩气资源的生产和管理部门极为关心的问题。由于页岩气是以吸附状态和自由状态分别储存于超致密页岩基质和次... 随着中国页岩气工业的发展和大量页岩气井的投产,如何有效地预测页岩气井的产量和可采储量已成为油气藏工程的重要课题,也是页岩气资源的生产和管理部门极为关心的问题。由于页岩气是以吸附状态和自由状态分别储存于超致密页岩基质和次生裂缝系统中,而页岩气井在钻井、完井、测井和压裂过程中受到泥浆的多次污染。因此,投产后的页岩气井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再者,由于页岩气井以降压解吸和能量消耗式开采,具有投产即进入递减的特征,因此,产量递减法已成为首选的评价方法。基于陈元千等提出的广义单峰周期预测模型,经简化后得到预测页岩气井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泛指数递减模型。该模型的递减指数m为0~1。当m=1时为著名的指数递减模型;当m=0.5时可得具有实用价值的0.5型泛指数递减模型。对于具体的非常规气井,在实际预测中,需要利用生产数据通过线性迭代试差法,确定a和c及m值。根据美国宾州Marcellus页岩气藏两口页岩气井生产数据,利用泛指数递减模型,对页岩气井的产量和可采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泛指数递减模型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量 可采储量 泛指数递减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田产量递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元千 郭二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379-381,391,共4页
迄今为止,对于递减阶段的油田产量预测来说,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是经典的Arps递减模型,尤其是Arps指数递减模型。但是,Arps递减模型对俄罗斯萨马特洛尔和罗马什金油田并不适用,这两个油田的产量和生产时间数据在半对数坐标系上并不是直线关... 迄今为止,对于递减阶段的油田产量预测来说,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是经典的Arps递减模型,尤其是Arps指数递减模型。但是,Arps递减模型对俄罗斯萨马特洛尔和罗马什金油田并不适用,这两个油田的产量和生产时间数据在半对数坐标系上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基于对概率统计中正态分布的研究,建立了新型的油田产量递减模型。通过萨马特洛尔和罗马什金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递减模型是正确的,而且要比Arps递减模型更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产量 新型递减模型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产量递减模型在预测页岩气井和致密气井中的应用与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元千 傅礼兵 徐佳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9,共6页
产量递减模型是评价油气井与油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重要工具。它的有效应用不受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类型、压裂类型和开采方式的限制。只要油气井和油气藏的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并拥有一定的生产数据,即可进行有效预测。多年的实际... 产量递减模型是评价油气井与油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重要工具。它的有效应用不受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类型、压裂类型和开采方式的限制。只要油气井和油气藏的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并拥有一定的生产数据,即可进行有效预测。多年的实际应用证实,Arps于1945年提出了指数、双曲线和调和递减模型,其中双曲线递减模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陈元千等近年提出的泛指数递减也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从理论上讲双曲线递减模型的递减指数n值为0~1,实用的有效范围为0~0.5。对于泛指数递减模型的泛指数m,理论上为0~1,有效范围为0.5~1。应当指出,当n=0或m=1时,由两类递减模型均可得到指数递减模型。当n=0.5或m=0.5时,由两种递减模型均可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本文提出了预测页岩气井和致密气井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递减率、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累积产量的关系式。通过实例应用表明,两类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致密气 两类产量递减模型 可采储量 应用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元千 徐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4,共5页
ARPS于1945年基于对油气井产量递减曲线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递减率概念及其微分表达式,并首创建立了指数递减模型、双曲线递减模型和调和递减模型,其中双曲线递减模型是Arps递减模型的核心。指数递减模型因具有... ARPS于1945年基于对油气井产量递减曲线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递减率概念及其微分表达式,并首创建立了指数递减模型、双曲线递减模型和调和递减模型,其中双曲线递减模型是Arps递减模型的核心。指数递减模型因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应用研究发现,属于经验性的双曲线递减模型,因其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由双曲线递减模型简化得到的调和递减模型也几乎没有应用。同时,通过对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与陈元千泛指数递减模型的对比性应用结果表明,n=0.5的双曲线递减模型是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的最佳选择,可有效地用于页岩气井产量和井控可采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 多解性 不确定性 应用 可比性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储层压裂井全周期产量递减模型及递减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魏新辉 张翼 +3 位作者 吴忠维 苏映宏 崔传智 陈业详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29,共5页
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呈现“L”型特征,即产量递减初期快、后期慢。产量递减初期与后期服从不同的递减规律,单个产量递减类型(Arps递减、幂函数递减、线性递减等)已不能完全描述非常规储层呈现的“L”型递减特征。文中提出全周期产... 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呈现“L”型特征,即产量递减初期快、后期慢。产量递减初期与后期服从不同的递减规律,单个产量递减类型(Arps递减、幂函数递减、线性递减等)已不能完全描述非常规储层呈现的“L”型递减特征。文中提出全周期产量递减模型,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实现了模型求解,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H油田压裂井产量数据的拟合,验证了全周期产量递减模型能够较好描述非常规储层产量递减的“L”型特征。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H油田HP30压裂井产量递减规律为初期线性递减,后期双曲线递减,且递减指数为0.792;初期递减率对无因次产量曲线形状影响较小,递减指数仅影响产量递减后期;后期递减率和时间系数越大,无因次产量递减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周期递减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递减特征 压裂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压裂井产量递减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林 许小强 王宝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0,共2页
文章建立了一种新型压裂井产量递减模型 (修正Weng旋回模型 ) ,该模型具有Main模型、Weng旋回模型和Arps模型的综合特征 ,可以对压裂井进行早期和晚期产量递减分析预测 ,从在新场气田的实际应用来看 ,该模型是一种很好的进行压裂井产量... 文章建立了一种新型压裂井产量递减模型 (修正Weng旋回模型 ) ,该模型具有Main模型、Weng旋回模型和Arps模型的综合特征 ,可以对压裂井进行早期和晚期产量递减分析预测 ,从在新场气田的实际应用来看 ,该模型是一种很好的进行压裂井产量递减分析预测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新型 压裂井 产量递减模型 修正Weng旋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稠油油藏双曲递减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英宪 赵春明 +2 位作者 马奎前 周海燕 任晓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6,共3页
依据幂律流体型稠油的渗流方程,推导出了一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幂律特征的稠油油藏双曲递减模型。以渤海S油田为例,对新的稠油油藏双曲递减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稠油油田开发初期开发指标的预测,其结果更接近... 依据幂律流体型稠油的渗流方程,推导出了一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幂律特征的稠油油藏双曲递减模型。以渤海S油田为例,对新的稠油油藏双曲递减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稠油油田开发初期开发指标的预测,其结果更接近油田实际生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双曲递减模型 启动压力梯度 幂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推断的产量递减综合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军磊 位云生 +5 位作者 齐亚东 倪佳 于伟 袁贺 朱汉卿 雷丹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87,共11页
油气井产量递减分析对于产能建设和后期方案调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的准确计算对非常规油气规模效益开发尤为关键。为了解决定量评价生产历史拟合和EUR预测时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实际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6种不同... 油气井产量递减分析对于产能建设和后期方案调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的准确计算对非常规油气规模效益开发尤为关键。为了解决定量评价生产历史拟合和EUR预测时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实际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6种不同经验式产量递减模型的适用性,进而使用贝叶斯推断原理结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模拟各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最后以各模型贝叶斯概率为权重建立综合递减模型,定量分析了EUR预测的不确定性,并建立一种新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AM(Adaptive Metropolis)算法能够有选择性地模拟模型参数抽样过程,增加单一模型EUR不确定性预测的可靠性;②贝叶斯概率可量化各模型间EUR预测结果的相对可信度,综合模型EUR置信域介于各单一模型置信域之间;③综合模型方法视各个模型均为潜在优选模型,在充分发挥不同模型间数据拟合技术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单井EUR预测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结论认为,综合预测新模型具有相互兼容、相互制约的技术优势,并可以有效改进单一模型单井EUR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为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EUR 贝叶斯推断 产量递减模型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采样 概率 规模效益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第二段深层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劈分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詹泽东 郭科 +2 位作者 詹国卫 黎华继 胥德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8-473,490,共7页
开展深层致密气藏气井产量递减模型研究,探索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通过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二段气井开展递减模型诊断,明确了深层致密气藏单层井产量递减遵循Arps递减模型且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出现“拐点效应”,同时递减... 开展深层致密气藏气井产量递减模型研究,探索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通过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二段气井开展递减模型诊断,明确了深层致密气藏单层井产量递减遵循Arps递减模型且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出现“拐点效应”,同时递减指数普遍大于1的特征;进而以Arps递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深层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数学模型;理论推导表明,新模型具有“产量加权”“瞬时递减率”“瞬时递减指数”三大效应,满足四大守恒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四大守恒方程建立了最优化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将新模型应用于开发实践,一方面可以利用“拐点效应”进行气井多层合采状态判别与正演气井产量递减响应特征分析,另一方面可有效劈分多层合采井各产层段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须家河组 递减模型 产量劈分 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广义余额递减折旧模型的研究
13
作者 李晓勤 王福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5,共2页
折旧是一定时期内(日、年)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补偿固定资产所损耗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机械设备余额递减加速折旧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此建立广义的余额递减法通用模型,提出了既适合于高倍... 折旧是一定时期内(日、年)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补偿固定资产所损耗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机械设备余额递减加速折旧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此建立广义的余额递减法通用模型,提出了既适合于高倍余额递减法,又包含曾经已用的余额递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模型,为农业机械费用的合理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广义余额递减模型 理论研究 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训练诱发的神经可塑性——基于系列fMRI实验的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幸明 付彤 +6 位作者 刘昌 张宾 伏云发 李恩泽 ZHANG Jian 陈盛强 党彩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74,I0002-I0005,共24页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索WMT改变正常人群大脑功能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依据,采用逐层递进的5种方法,分6个步...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索WMT改变正常人群大脑功能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依据,采用逐层递进的5种方法,分6个步骤来查究近20年来正常人群WMT的37篇fMRI文献。第一步,用叙述性综述、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法比较脑区激活模式和脑网络功能连接在WMT前后发生的改变,发现WMT改变了大脑的5个联合区、7个宏观区和3个子区。其中,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3个子区各自激活减弱的报道文献数量多于其激活增强的,且这种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步,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其中26篇开展元分析,发现大脑的3个子区激活减弱水平在WMT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额中回(BA6和8)、额上回(BA6)和前扣带回(BA24和32)。第三步,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WMT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产生5个结果和讨论。第四步,采用非参数检验进一步追踪WMT效应的调节因素,发现训练的任务类型和时间分别对脑区激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五步,针对正常人群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时空特性,得出3个结论:第一, WMT改变了正常人群相应脑区的神经活动,表现为减弱或增强,但减弱更加突出,且更新和较短时间的WMT倾向于诱发较多减弱;第二,这些神经活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额顶叶联合区,但也包括分别以颞叶、枕叶、扣带回及纹状体为主的联合区,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整脑功能联合。这体现了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空间特性,且符合"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第三,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重点展示了WMT神经可塑性的时间特性,且符合"神经效率假说",恰好体现出"聪明的大脑更懒惰"。第六步,指出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未来研究可能关注脑可塑性中的低活跃性、辨析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体现的时间特性、找寻训练减弱或增强大脑活动的综合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训练 神经可塑性 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额中回 额上回 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后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凤莲 韩令春 +1 位作者 王晓达 韩德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后产量变化规律复杂,影响因素多,采用常规的Arps产量递减曲线拟合程度低,预测精度差,不能适应油田开发规划的需要。以Arps产量递减曲线法为基础,根据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产量递减的各种因素,运用... 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后产量变化规律复杂,影响因素多,采用常规的Arps产量递减曲线拟合程度低,预测精度差,不能适应油田开发规划的需要。以Arps产量递减曲线法为基础,根据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产量递减的各种因素,运用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选用新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井网加密后的产量变化和评价井网加密后加密效果,它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指标预测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该方法对于油田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以及指导油田下一步的加密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产量递减模型 井网加密调整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荻萩 李治平 苏皓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144,共7页
页岩气藏的渗透率极低,储层流体流动性较差,气井产能较低,其产量递减规律有别于常规气藏。研究页岩气产量递减规律,对预测气田未来产量变化与最终开发指标及指导开发措施调整等均有重要意义。以美国德克萨斯州Haynesville与Barnett页岩... 页岩气藏的渗透率极低,储层流体流动性较差,气井产能较低,其产量递减规律有别于常规气藏。研究页岩气产量递减规律,对预测气田未来产量变化与最终开发指标及指导开发措施调整等均有重要意义。以美国德克萨斯州Haynesville与Barnett页岩气田单井生产动态为例,研究了层状硅质-钙质页岩与层状硅质页岩两大类页岩气田的产量递减规律,分析了复合递减模型以及广义双曲型曲线用于页岩气研究时参数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Arps广义双曲递减法与复合递减模型法应用的对比表明,层状硅质-钙质页岩与层状硅质页岩两大类页岩气田产量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递减规律 Arps递减曲线 广义翁氏模型 复合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压力递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勇明 翟锐 +3 位作者 高瑞民 吴金桥 申峰 乔红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0,115-116,共5页
目前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都是针对单条水力裂缝的。由于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流体流动特征与直井单条裂缝具有明显不同,针对直井单条裂缝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水平井多段压裂。考... 目前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都是针对单条水力裂缝的。由于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流体流动特征与直井单条裂缝具有明显不同,针对直井单条裂缝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水平井多段压裂。考虑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的压力变化特点,对多段裂缝强制闭合与裂缝自然闭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段裂缝同时闭合的压力递减模型和裂缝参数解释方法,编制了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压力递减分析解释软件,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压力递减分析方法可以解释出水平井多段压裂的重要裂缝及储层参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由所建模型模拟出来的裂缝参数解释结果可靠,对水平井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以及指导现场施工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多段压裂 多缝闭合 压力递减模型 裂缝参数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ps递减微分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元千 郝明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57-58,共2页
Arps递减模型作为油藏开发递减阶段产量及可采储量的预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生产动态分析。然而,由于原文中建立模型所用的基础微分方程是以不明确的叙述方式提出的,缺乏严格的理论推导,很少被文献引用。为深入阐述该微分方程的理... Arps递减模型作为油藏开发递减阶段产量及可采储量的预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生产动态分析。然而,由于原文中建立模型所用的基础微分方程是以不明确的叙述方式提出的,缺乏严格的理论推导,很少被文献引用。为深入阐述该微分方程的理论意义,发挥其应用价值,在前期研究所得递减率与时间关系式的基础上,推导得出与Arps相同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递减指数的取值,求解相应的微分方程,分别得到Arps的指数、双曲和调和递减模型原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 Arps递减模型 微分方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产量递减分析新组合方法研究——以玛湖致密油藏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文锋 张旭阳 +3 位作者 盛舒遥 汪康 段永刚 魏明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6期911-916,共6页
玛湖致密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井产能差异大、递减特征差异明显,产量递减分析及预测对油井生产制度管理以及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与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如今使用的Arps双曲递减、幂律指数递减、... 玛湖致密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井产能差异大、递减特征差异明显,产量递减分析及预测对油井生产制度管理以及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与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如今使用的Arps双曲递减、幂律指数递减、Valkó扩展指数递减以及Duong递减等传统经验递减模型具有不同适用性,采用这些方法对玛湖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生产数据进行拟合,精确度较低。为此,根据玛湖区块油井不同阶段拟合情况,探索了一种分阶段选择不同模型进行拟合的“组合新方法”,并在该区块进行了实例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新方法”较传统经验递减单方法误差率低、吻合度高,且使用此方法对玛湖致密油井进行最终可采储量(EUR)预测的结果也较为准确,方法可行性强,对其他类似致密油藏单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 经验递减模型 组合模型 最终可采储量 致密油藏 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页岩气储层及开发特征影响的逻辑增长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群 王红岩 +4 位作者 孙钦平 姜馨淳 于荣泽 康莉霞 王雪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4,共8页
随着页岩气开发工作的持续快速推进,如何深入分析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评价气井生产特征,成为页岩气建产区评价、新区开发方案制订和规划方案编制等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学者将逻辑增长模型(以下简称LGM模型)应用于非常规气藏气井... 随着页岩气开发工作的持续快速推进,如何深入分析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评价气井生产特征,成为页岩气建产区评价、新区开发方案制订和规划方案编制等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学者将逻辑增长模型(以下简称LGM模型)应用于非常规气藏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中,但未考虑页岩气储层及开发特征的影响,该方法仍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空间。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考虑页岩气储层及开发特征的逻辑增长模型(以下简称RB-LGM模型),并且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页岩气开发井为例对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与Arps双曲递减模型的拟合、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采用RB-LGM模型来确定水平井的最优井距。研究结果表明:①在LGM模型的基础上,RB-LGM模型根据页岩气开发采取大批量集群式部署水平井的特点,将页岩气储层参数(厚度、页岩密度、含气量)及开发参数(水平段长度、井距、采收率)相结合,作为水平井产气量拟合的逻辑控制因素,从而使气井的产量预测结果更加合理;②采用RB-LGM模型既能够对气井早期生产数据进行良好拟合,又能够保证后期预测结果在逻辑条件控制下收敛;③由于RB-LGM模型考虑了页岩气储层和开发特征的影响,因而既可以用于水平井井网优化,又可以通过数据反演来分析开发区域内储层参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特征 产量递减 逻辑增长模型 水平井 Arps递减模型 井距优化 经济效益 四川盆地长宁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