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短跑运动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罗丽 张佑琏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
研究了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短跑运动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加强,自由基防御体系协同完整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但运动对不同的抗氧化剂影响是不同的;尿液MDA含量、尿液T-SO... 研究了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短跑运动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加强,自由基防御体系协同完整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但运动对不同的抗氧化剂影响是不同的;尿液MDA含量、尿液T-SOD活力是反映自由基代谢状态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 自由基代谢 短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
2
作者 孔海军 李新龙 +2 位作者 朱元宝 甘胜前 邓燕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8-85,128,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探究上述指标对高原运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招募112名受试者,根据移居高原年限分为高原移居Ⅰ组(HM1)、高原移居Ⅱ组(HM2)、高原移居Ⅲ组(HM3)、世居高原...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探究上述指标对高原运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招募112名受试者,根据移居高原年限分为高原移居Ⅰ组(HM1)、高原移居Ⅱ组(HM2)、高原移居Ⅲ组(HM3)、世居高原组(HA)和世居平原组(SL)。采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试(Graded exercise test,GXT),分别监测静息条件、各级负荷后、运动后恢复期受试者血氧饱和度、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血压和肺通气量。结果:随运动强度上升,各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肺通气量均呈上升趋势,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与SL组和HA组比较,HM1组、HM2组和HM3组受试者静息条件、各级负荷后、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肺通气量显著上升(P<0.05),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与HM3组比较,HM1组和HM2组各阶段血压、肺通气量普遍下降,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显著上升;高原习服<5年时,负荷5和负荷6收缩压和负荷6血氧饱和度可作为中短期高原习服人群不良血压反应及重度低氧血症的运动强度阈值。结论:世居平原、世居高原及高原移居者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随高原习服时间延长,受试者运动中上述指标反应逐渐趋向于“高原化”;从事高强度运动应考虑不良血压反应及重度低氧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 逐级递增负荷运动 血压 通气量 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时大鼠血液氧化、抗氧化能力及RBCM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晖 辛东 +1 位作者 李静先 陈家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利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急性运动中及不同时程恢复期血浆抗坏血酸自由基(AFR)和脂质过氧化水平(MDA)的改变,同时观察红细胞膜(RBCM)脂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AFR信号强度和MDA水平... 利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急性运动中及不同时程恢复期血浆抗坏血酸自由基(AFR)和脂质过氧化水平(MDA)的改变,同时观察红细胞膜(RBCM)脂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AFR信号强度和MDA水平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均显著升高(均P<0.005),运动后30min仍维持高水平(均P<0.05),随后二者逐渐恢复,呈平行变化。RBCM脂尾部流动性在短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三级负荷末)即有明显下降(P<0.05),运动后恢复期进行性加重,并于运动后12小时达非常显著改变(P<0.01);此时膜脂头部流动性也明显下降(P<0.05),之后二者均有恢复趋势;提示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RBCM脂流动性有重要影响,并且在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中,AFR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抗氧化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运动过程中及恢复期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力竭运动 血液氧化 抗氧化能力 红细胞膜脂流动 生物物理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对血清CK、CK-M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宏磊 王凤阳 张立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8-359,共2页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采用实验对比法,观察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的递增负荷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清CK的活性急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并且在运动后6h能够恢复到原始水平;而CK...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采用实验对比法,观察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的递增负荷运动对血清CK、CK M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清CK的活性急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并且在运动后6h能够恢复到原始水平;而CK MB活性没有显著改变。CK对评价大强度运动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评价无氧训练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力竭运动 血清CK CK-MB活 无氧训练 肌酸激酶 训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人卫 陆爱云 +4 位作者 陈佩杰 郭仕达 蔡斌 高勇 段子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以SD雌性大鼠 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运动性闭经模型 ,分别测定了 7周、5周、3周各阶段递增负荷后的体重、血红蛋白、垂质比、心质比、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1)持续递增负荷运动可使大鼠动情周期抑制 ,并且饮食量、体重、血... 以SD雌性大鼠 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运动性闭经模型 ,分别测定了 7周、5周、3周各阶段递增负荷后的体重、血红蛋白、垂质比、心质比、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1)持续递增负荷运动可使大鼠动情周期抑制 ,并且饮食量、体重、血红蛋白、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与运动员相同。因此 ,用大鼠建立运动性闭经 (ASA)的模型是可行的。 (2 )大鼠动情周期抑制时 ,饮食量下降 ,体重下降 ,血红蛋白减少 ,垂质比变小而心质比变大 ,阴道脱落细胞以底、中层细胞为主。提示这些变化与ASA密切相关。 (3)在持续递增负荷运动时 ,动情周期抑制是逐渐发生的 ,且停训后短时间内阴道脱落细胞不能完全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闭经 动物模型 递增负荷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汁对男性大学生递增负荷运动期间血睾酮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翁锡全 林洁如 +2 位作者 徐国琴 孟艳 林文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递增负荷运动期间补充枸杞汁对男性大学生血睾酮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探讨补充枸杞汁预防运动性低血睾酮的效果。方法:2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为对照组(16人)和实验组(12人),进行为期32天、4个阶段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实验期... 目的:通过观察递增负荷运动期间补充枸杞汁对男性大学生血睾酮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探讨补充枸杞汁预防运动性低血睾酮的效果。方法:2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为对照组(16人)和实验组(12人),进行为期32天、4个阶段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实验期间实验组每人每天睡前饮用100 ml枸杞汁,递增负荷运动结束后又将对照组平均分为自然恢复组和枸杞汁恢复组(每天睡前饮用100 ml枸杞汁),持续8天。分别在实验前、每阶段最后一次运动次日晨和恢复期间第9天晨采集受试者肘静脉血测试睾酮、皮质醇,并计算睾酮/皮质醇比值(T/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睾酮浓度在第3、4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皮质醇浓度则在第4阶段显著降低(P<0.05),T/C在第3、4阶段末显著增大(P<0.05)。此外,枸杞汁恢复组于恢复期第9天血清睾酮浓度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补充枸杞汁对预防运动性低血睾酮有一定的效果,可加快运动后血睾酮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汁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低睾酮 皮质醇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激光对递增负荷运动大鼠心脏炎性损伤和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麻晓鸽 王松涛 +1 位作者 覃飞 贡文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4,共8页
观察递增负荷运动大鼠心脏炎症损伤和CD8^+T淋巴细胞的改变及其关系,探讨不同强度激光治疗对大强度运动心脏的保护作用。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54只;实验组54只,分为低强度激光+运动组(LE)、高强度激光+运动组(HE)、运动组(... 观察递增负荷运动大鼠心脏炎症损伤和CD8^+T淋巴细胞的改变及其关系,探讨不同强度激光治疗对大强度运动心脏的保护作用。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54只;实验组54只,分为低强度激光+运动组(LE)、高强度激光+运动组(HE)、运动组(E),每组18只。各组分别在2、4、6周末时取材,评定大鼠心脏系数、心脏整体形态、心肌病理积分、心肌CD8^+T淋巴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大鼠6周末时心肌细胞呈现明显炎性浸润,心肌纤维扭曲、肿胀及断裂,病理积分呈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血清TNF-α增加、心肌CD8^+T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期(2、4、6周末)LE组与E组比较,心肌细胞炎性略轻。6周末时LE组CD8^+T淋巴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数较C组均上升,而较E组均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结果说明低激光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内炎症浸润和致炎性因子,降低心肌病理程度,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心肌炎损伤 递增负荷运动 低强度激光 CD8+T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骨髓和胸腺趋化因子CCR9、CCL25的应答性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第1周运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ELISA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骨髓和胸腺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果:骨髓和胸腺中的CCR9、CCL25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结论:随着递增负荷运动的进程,骨髓中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难以恢复,表明骨髓归巢因子信号需求越来越强;而胸腺CCR9、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难恢复,表明胸腺微环境紊乱程度越来越高。这应是受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T细胞归巢及发育受阻且功能逐步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免疫抑制 趋化因子 骨髓 胸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安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0-66,共7页
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时各受试组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无明显差异,但在递增负荷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安静时显著下降;足球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较训练前有所提高。
关键词 递增负荷 运动训练 红细胞变形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Ⅰ: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勇 李静先 陈家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7-70,90,共5页
大鼠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上运动至力竭。研究发现,大鼠运动耗竭时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高39.4%(P【0.05)和29.5%(P】0.05)。同时测定心肌和骨骼肌组织MDA,也存在相同变化规律。表明,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心肌和骨骼... 大鼠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上运动至力竭。研究发现,大鼠运动耗竭时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高39.4%(P【0.05)和29.5%(P】0.05)。同时测定心肌和骨骼肌组织MDA,也存在相同变化规律。表明,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LPO)具不同影响,可能与运动中组织的不同代谢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力竭 心肌 骨骼肌 线粒体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运动及恢复过程中大鼠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陆 潘力平 +3 位作者 高丽 王超 顾芳 沈东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9周递增负荷运动的不同训练周期及恢复过程大鼠HPO轴各环节ER 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持续运动应激致动情周期紊乱ER水平变化的机制。方法:对不同训练周期及恢复过程的大鼠,采用RT-PCR检测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各环节ER m... 目的:观察持续9周递增负荷运动的不同训练周期及恢复过程大鼠HPO轴各环节ER 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持续运动应激致动情周期紊乱ER水平变化的机制。方法:对不同训练周期及恢复过程的大鼠,采用RT-PCR检测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各环节ER mRNA的表达,采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训练7周结束时,垂体及下丘脑ER mRNA表达及血清E2水平均显著降低,卵巢及子宫ER mRNA表达则显著增加;HPO轴各环节ER mRNA表达的变化持续至恢复2期,血清E2水平持续至恢复3期基本复原。结论:递增负荷运动大鼠HPO轴各环节ER mRNA表达对运动负荷的反应不尽相同,ER mRNA表达的变化与血清E2水平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的非同一性可能是运动性月经失调病理过程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 雌二醇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运动月经失调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抗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陆 隋波 +6 位作者 潘力平 李晔 沈东颖 王娟 林晓光 王明燕 段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7,71,共5页
本研究对运动性动情周期紊乱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HPA轴及抗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显示,HPA轴激素水平、下丘脑、垂体及血浆β-EP水平,血清PRL水平均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而显著升高,体内生殖激素与抗生殖激素... 本研究对运动性动情周期紊乱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HPA轴及抗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显示,HPA轴激素水平、下丘脑、垂体及血浆β-EP水平,血清PRL水平均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而显著升高,体内生殖激素与抗生殖激素水平的正常平衡受到破坏。但HPA轴及抗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停训后的恢复期内可以逐渐发生逆转。结果表明,长期运动应激作用下HPA轴及抗生殖激素水平的升高是导致运动性月经失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HPA轴 Β-EP PRL 运动月经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暴露对逐步递增负荷运动大鼠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平 余群 +1 位作者 翁锡全 林文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低氧训练是体育训练项目中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在低氧训练的过程中,机体处于低氧环境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对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参数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将探讨间歇低氧刺激对逐步递增负荷运动大鼠白细胞的影响.将大... 低氧训练是体育训练项目中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在低氧训练的过程中,机体处于低氧环境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对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参数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将探讨间歇低氧刺激对逐步递增负荷运动大鼠白细胞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运动+低氧连续暴露组和运动+间歇低氧暴露组.后3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运动+低氧连续暴露组和运动+间歇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各在运动后进行人工低氧(O_2含量为14.5%)2 h连续暴露和间隔3 h的暴露.6周训练后,运动组大鼠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现象发生,运动组、运动+低氧连续暴露组和运动+间歇低氧暴露组白细胞计数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间歇低氧暴露对大鼠白细胞总数影响不大(P>0.05).运动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间歇低氧暴露组单核细胞数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反复少量的低氧刺激可有效防治运动性低血红蛋白,但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低血红蛋白 间歇低氧 白细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力竭性运动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64,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的影响。采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运动至力竭为运动模型,分别测定运动后即刻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心肌线粒体LPO水... 本文旨在探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的影响。采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运动至力竭为运动模型,分别测定运动后即刻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心肌线粒体LPO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骨骼肌线粒体LPO水平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同时测定心肌和骨骼肌组织MDA,也观察到相同的变化规律。提示,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LPO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和骨骼肌不同代谢应激有关;LPO水平增高,将影响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及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膜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力竭 心肌 骨骼肌 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暴露对递增负荷运动SD大鼠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锡全 余群 +1 位作者 林文弢 陈福刁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观察递增负荷运动中进行间歇低氧暴露干预SD大鼠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 为观察递增负荷运动中进行间歇低氧暴露干预SD大鼠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1+1)h组。运动各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各在运动后进行人工常压低氧(14.5%O2)暴露1h、2h和(1+1)h。实验结束后采用ADVIA 120测试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结果表明:6周递增负荷运动可引起大鼠红细胞参数Hb、RBC、Hct、MCV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c#、Retic%、CHr、MCVr、CHDWr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CHCMr、HDWr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而同时进行间歇低氧暴露干预后红细胞参数未见显著下降(P>0.05),且间歇低氧暴露干预更能促进Retic#、Retic%的显著提高。结论:间歇低氧暴露能促进递增负荷运动中机体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可有效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但低氧暴露方式不同引起机体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生成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血红蛋白低下 间歇低氧 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对英式橄榄球运动员急性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研究
16
作者 刘猛 莫仕围 章政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共11页
目的:通过比较自然恢复、高压氧干预及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3种方式对急性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差异,分析与评估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对急性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招募30名现役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男、女各15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通过比较自然恢复、高压氧干预及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3种方式对急性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差异,分析与评估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对急性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招募30名现役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男、女各15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及高压氧虾青素组,每组各10人。采用递增负荷力竭运动诱发急性运动性疲劳,对照组自然恢复60 min,高压氧组进行60 min高压氧干预(ATA=1.3),高压氧虾青素组进行联合干预(口服虾青素16 mg后,高压氧干预60 min,ATA=1.3)。分别在运动前即刻(P0)、运动后即刻(P1)和干预结束即刻(P_(2))3个时间点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分析获取炎症与代谢相关指标(WBC、CRP、Bla、BU、UA、Glu等)、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CK、LDH、MDA、SOD、GSH-Px等)和激素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并同步采集氧饱和度指标数据,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肌氧饱和度(SmO_(2))。采用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受试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力竭指标,其余指标均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P_(2)时间点,高压氧虾青素组的血乳酸浓度(Bla值)基本恢复(P>0.05),其余2组仍显著高于初始值(P0);P_(2)时,高压氧组和高压氧虾青素组的SmO_(2)均恢复正常,对照组SmO_(2)值仍明显低于初始值(P<0.01);相比对照组和高压氧组,高压氧虾青素组的WBC和CRP下降恢复趋势更明显,CK下降速度亦显著优于二者(P<0.01,P=0.078);P_(2)时,高压氧虾青素组的MDA水平由P1时的4.08 mmol/mL降至(3.34±0.24)mmol/mL(P<0.01),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84±0.17)mmol/mL(P<0.01)和高压氧组的(3.68±0.29)mmol/mL(P<0.01)。结论:高压氧干预可有效促进剧烈运动后肌氧水平的恢复;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能加速乳酸代谢和抑制炎症,并能有效缓解剧烈运动和高压氧干预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相比单纯的高压氧干预,具有更佳的运动疲劳消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高压氧 虾青素 递增负荷力竭运动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的大鼠下丘脑、垂体、血浆β—EP和性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人卫 陆爱云 +3 位作者 郭仕达 高勇 段子才 蔡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6,共7页
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 ,测定 β—EP和性激素 ,观察不同负荷训练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血浆 β—EP和血浆T、FSH、LH、P、E2 的影响 ;AMI与 β—EP和性激素的关系。结果显示 ,长期大强度负... 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 ,测定 β—EP和性激素 ,观察不同负荷训练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血浆 β—EP和血浆T、FSH、LH、P、E2 的影响 ;AMI与 β—EP和性激素的关系。结果显示 ,长期大强度负荷使训练组A动情周期抑制 ,表现为低促性腺类固醇、低促性腺激素 ,而下丘脑、血浆 β—EP含量明显升高。短期适宜强度负荷使训练组C血T明显升高 ,长期大强度负荷使训练组A血T明显下降。经 1周休息后 ,β—EP、P、T、FSH已基本恢复 ,但LH、E2 未完全恢复。提示 :β—EP对下丘脑GnRH释放具有直接抑制效应。血T升高可直接对抗雌激素或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继发AMI。AMI经及时合理适当调整 ,大部分性激素是可以逆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训练 运动月经失调 大鼠 Β-EP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暴露预防SD大鼠大运动负荷训练期血红蛋白下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群 翁锡全 +1 位作者 林文弢 王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运动负荷训练期间采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1+1)h组。各运动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 目的:探讨大运动负荷训练期间采用间歇低氧暴露预防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5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运动组、运动低氧暴露1h组、运动低氧暴露2h组、运动低氧暴露(1+1)h组。各运动组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各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在运动后分别进行人工常压低氧(14.5%O2)暴露1h、2h和(1+1)h。6周实验结束后安静时测试血液Hb、RBC、Hct及血清IL-1、IL-3、IL-6、G-CSF、T、EPO、GM-CSF含量。结果:(1)6周递增负荷运动后,常氧运动组大鼠Hb、RBC、Hct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而各运动低氧暴露组与常氧安静组比较未见显著下降且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2)与常氧运动组相比,仅运动低氧暴露(1+1)h组IL-6显著升高,而各运动低氧暴露组G-CSF、IL-3、EPO未见显著变化,但均出现上升趋势,且运动低氧暴露(1+1)h组上升幅度最大;而GM-CSF、T和IL-1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间歇低氧暴露能有效预防大运动负荷训练期间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与发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间歇低氧暴露提高机体红系造血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血红蛋白低下 低氧 造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的大鼠下丘脑-垂体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人卫 陆爱云 +3 位作者 郭仕达 高勇 蔡斌 段子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月经失调(AMI)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和垂体促性腺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电镜下,7周训练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月经失调(AMI)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和垂体促性腺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电镜下,7周训练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轴突髓鞘分离、树突肿胀,核周质线粒体空泡变。垂体促性腺激素(Gn)细胞、生长激素(GH)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断裂和肿胀。尤其是促性腺细胞粗面内质网极度扩张,出现类似性腺阉割细胞(Ⅳ型)和脱颗粒细胞(Ⅴ型)。休息1周后未见恢复。结论: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发生在下丘脑水平,短期休息调整不能恢复。下丘脑-垂体轴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动情周期抑制 递增负荷训练 大鼠 下丘脑-垂体轴 细胞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大学生递增负荷跑步训练期间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参数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文弢 翁锡全 +2 位作者 徐国琴 陈晓彬 孟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女学生15人,进行持续4周、每周5天、起始负荷强度为60%最大心率、每周强度递增10%的跑步训练。训练前及训练过程中每周末测试受试者...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女学生15人,进行持续4周、每周5天、起始负荷强度为60%最大心率、每周强度递增10%的跑步训练。训练前及训练过程中每周末测试受试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平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HCMr)及血清铁(Fe)和铁蛋白(Fer)。结果:经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女大学生Hb呈进行性显著下降(P<0.01),表现为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MCV、MCH、MCHC、CHCMr、HDW、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RDW呈显著递增(P<0.05);Ret、血清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结论:4周递增负荷跑步训练可诱导体育教育系女大学生产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其变化与MCHC和CHCMr相关性最大,而与血清Fe、RDW、HDW及MCV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血红蛋白低下 运动 递增负荷 血红蛋白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