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地区页岩气地震采集逐点激发井深设计优化及应用效果——以NJ-RC区块为例
1
作者 隆季原 赵容容 +3 位作者 李玉雯 苟恺文 马政嘉 卢轶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78,共12页
随着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环境愈发复杂,为获得更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提高激发井深设计的精度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室内设计仅圈定了激发井深的动态范围,实际钻井深度还依赖于钻井工人对井底岩性的识别,严重影... 随着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环境愈发复杂,为获得更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提高激发井深设计的精度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室内设计仅圈定了激发井深的动态范围,实际钻井深度还依赖于钻井工人对井底岩性的识别,严重影响了激发井深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在NJ-RC区块采用逐点激发井深设计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合理的井深范围,并利用对比实验明确了泥岩的最佳激发层段,将泥岩中部深度作为获取全区最佳激发面的基础数据;然后,结合地质统计学思想完善设计流程,对4种插值方法进行原理分析、效果对比、全区和局部的实际资料验证,兼顾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沉积岩性约束,提出最小曲率插值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最佳。实际资料验证及应用结果均表明,优化后的逐点激发井深设计方法能够确定全区的最佳激发面,明确每个激发点的最佳激发深度,有效提升了井深设计的精度,使地震资料品质显著提高,为类似区块的采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页岩气 逐点激发井深设计 最小曲率法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