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1-2015年西安市大气降水资源趋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盼盼 林涛 +1 位作者 钱会 杨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318,336,共7页
基于西安市1951—2015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分析了西安市65a来大气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西安市未来10a大气降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内降水... 基于西安市1951—2015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分析了西安市65a来大气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西安市未来10a大气降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内降水资源分配不均匀,春夏秋三季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而冬季所占比例很小;从月尺度、季尺度和年尺度看,西安市降水利用率普遍较低,蒸发率普遍较高;西安市温度变化呈上升态势,降水和可利用降水呈减少态势;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夏季和冬季可利用降水量对偏冷期气候响应不明显,其他时段可利用降水量对不同时期气候响应显著;未来10a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可利用年降水量均以负距平为主,大气降水资源的减少势态可能会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降水量 大气降水资源 西安市 逐步回归周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可利用年降水量趋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立君 葛朝霞 +2 位作者 曹琨 胡己坤 苗甫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3,55,共4页
利用1951—2009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近60 a来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各气候要素及可利用年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型,并对未来5 a上述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利用1951—2009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近60 a来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各气候要素及可利用年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型,并对未来5 a上述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未来5 a内,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均有减少或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可利用降水量 逐步回归周期分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朝霞 克来木汗·买买提 杨开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共4页
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12个测站1961~2012年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等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近52年降水量和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在深入分析影响该... 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12个测站1961~2012年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等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近52年降水量和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在深入分析影响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大气环流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年平均降水量的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预报模型,对当前及未来5年西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均降水量和秋季平均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降水量在2003、2009年出现突变,秋季平均降水量在1990年存在突变点;年均及四季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副高、欧亚经向环流和极涡强度指数对我国西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影响较为显著;年平均降水量的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预报模型的拟合预报合格率为100%,预测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降水量 气温 突变 逐步回归周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