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筛选泥石流评价因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
作者 孟凡奇 李广杰 +2 位作者 李明 马建全 汪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25-2929,共5页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原理,在多个评价因子中按其对泥石流沟判别能力贡献的大小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泥石流沟的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筛选后的评价因子进行赋权,使求得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后期检验过程中多...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原理,在多个评价因子中按其对泥石流沟判别能力贡献的大小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泥石流沟的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筛选后的评价因子进行赋权,使求得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后期检验过程中多次调整判断矩阵带来的过于主观性的问题。在评价因子的筛选和赋权的基础上进行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后的评价因子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当地泥石流危险度的影响因素,与传统方法所得危险度结果相比更符合泥石流危险度实际情况,可靠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判别分析法 评价因子 筛选 改进层次分析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筛选水质评价因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卢文喜 李俊 +2 位作者 于福荣 于国庆 刘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因子筛选,通过对水质实际监测因子的假设检验分析,引入判别能力好的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对实例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引入判别方程变量的后验概率均达到90%以上,对判别分类有显著影响,从而提高了所建...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因子筛选,通过对水质实际监测因子的假设检验分析,引入判别能力好的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对实例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引入判别方程变量的后验概率均达到90%以上,对判别分类有显著影响,从而提高了所建立的判别函数的稳定性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因子筛选的评价结果显示石头口门水库2001—2004年为Ⅱ类水,2005年为Ⅲ类水,污染呈现出逐年加重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而未进行因子筛选的评价结果显示5年水质没有变化,均为Ⅱ类水,且2005年后验概率仅达到52%,结果判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判别分析法 水质 评价 筛选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海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莹 付东洋 +3 位作者 潘德炉 王迪峰 刘大召 丁又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4-209,共6页
针对粤西海域海洋水质评价这一问题,依照GB 3097—1997《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建立一个由400个站位组成、每个站位包含13个水质指标信息的假设随机样本,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在随机样本的13个水质指标中按其对水质分类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 针对粤西海域海洋水质评价这一问题,依照GB 3097—1997《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建立一个由400个站位组成、每个站位包含13个水质指标信息的假设随机样本,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在随机样本的13个水质指标中按其对水质分类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选,最终选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镉、总磷、总氮这5个具有显著判别能力的指标,并利用这5个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及水质分类图版,进而克服水质指标数据引入过多对水质评价模型的不利影响。利用上述水质分类图版对粤西海域2010年40个站位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比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水质分类结果,其正确率为95%,说明该水质分类图版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作为解决利用多水质指标信息综合评价海洋水质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判别分析法 水质指标筛选 海洋水质评价 粤西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逐步判别分析法在农业环境质量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段佐亮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5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将模式识别──逐步判别分析法应用于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具体探讨了模式识别在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过程和效果,并与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模式识别技术在农业环境评价中应用的几个问... 本文将模式识别──逐步判别分析法应用于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具体探讨了模式识别在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过程和效果,并与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模式识别技术在农业环境评价中应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逐步判别分析法 农业 环境质量分级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陶瓷原料分类中的应用
5
作者 胡祎 周景纬 胡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在陶瓷原料分类中,陶瓷原料的9种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TiO,和I.L)是最直接、容易精确测量和控制的常用的特征参数。本文通过逐步判别分析法优选SiO2,Fe2O3,CaO三个作用比较显著的参数建立21个训练样本的逐步判... 在陶瓷原料分类中,陶瓷原料的9种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TiO,和I.L)是最直接、容易精确测量和控制的常用的特征参数。本文通过逐步判别分析法优选SiO2,Fe2O3,CaO三个作用比较显著的参数建立21个训练样本的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并对10个待判样本进行分类,得出分类结果。通过回判率检验结果表明,判别函数模型效果显著,误判率为0,可以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原料 分类 逐步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逐步判别法进行中稻白叶枯病流行的中期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檀根甲 承河元 +3 位作者 张长勤 徐刚 吕班 赵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69-71,共3页
根据安徽省稻白叶枯病重病区六安和滁县地区 1979~ 1996年的历史资料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 ,分析气候条件与白叶枯病稳定期病情的关系 ,结果表明 :6月份月均温、降雨量、雨日和日照 ,7月份月均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和日照与白叶... 根据安徽省稻白叶枯病重病区六安和滁县地区 1979~ 1996年的历史资料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 ,分析气候条件与白叶枯病稳定期病情的关系 ,结果表明 :6月份月均温、降雨量、雨日和日照 ,7月份月均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和日照与白叶枯病情密切相关 ,分别组建了六安和滁县地区一季中稻白叶枯病中期预测模型 ,历史符合率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白叶枯病 逐步判别分析法 气象因子 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阴玫瑰品种资源判别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于守超 赵兰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4,149,共3页
利用SAS软件中的逐步判别分析法,在对平阴玫瑰品种资源进行数量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计算分析,得到各个类群的判别模型,为育种、品种的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阴玫瑰 判别模型 逐步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陵区节水灌溉分区规划 被引量:4
8
作者 任春平 杜敏 李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杨陵区是我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之一 ,对它进行节水灌溉分区是非常必要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 ,定量计算与经验定性相结合进行判断 ,提出了杨陵节水灌溉分区方案 ,并将杨陵区分为三个区 ,对每个区的基本情况和节水灌溉发展去向。
关键词 灌溉区划 逐步判别分析法 计算定量 经验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草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玉娥 冯冲 +5 位作者 杨诗慧 刘奇越 刘尉棋 杜远远 马恩耀 周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83-187,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甘草药材质量的差异。[方法]以4个产区15批甘草药材为材料,按照药典规定下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非参数检验、逐步判别分析法、熵权TOPSIS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甘草药材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检测项均符合药...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甘草药材质量的差异。[方法]以4个产区15批甘草药材为材料,按照药典规定下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非参数检验、逐步判别分析法、熵权TOPSIS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甘草药材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检测项均符合药典检测要求;运用逐步判别分析从检测指标中筛选出5个特异性指标,分别为酸不溶灰分、水分、铜、砷、汞;根据筛选的指标建立产地判别模型,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巴音乌素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的样品可明显分为4类,回判的正确率为100%;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甘草酸、甘草苷为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法分析不同产地甘草质量差异效果较差,运用R型聚类分析法效果明显。[结论]不同产地甘草药材质量有差异;逐步判别分析法是判别不同产地甘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非参数检验 逐步判别分析法 熵权TOPSIS R型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