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聚合硅酸硫酸铝的结构形态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温霞 隆言泉 +1 位作者 王启常 谢来苏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及其稀释后的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铝形态。结果表明 :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中含有约占总量 1/ 3的多羟基配合物 ,且受碱化度影响很小 ;稀释和提高pH值使聚合硅酸硫酸铝趋于... 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及其稀释后的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铝形态。结果表明 :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中含有约占总量 1/ 3的多羟基配合物 ,且受碱化度影响很小 ;稀释和提高pH值使聚合硅酸硫酸铝趋于聚集成更大的分子 ;水中杂离子则使聚合硅酸硫酸铝的结构形态随pH值的变化幅度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硅酸 硫酸铝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羟基 组分 碱化度 高PH值 样品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改进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涂传青 徐国勋 +1 位作者 马鲁铭 张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改进了经典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使其能定量测定铝铁共存溶液的形态分布 ;分析了该实验方法中比色 缓冲溶液的成分和 pH值的影响 ,确定以铝、铁与Ferron反应的等吸收点 36 2nm为测定波长 .实验表明 ,总浓度相同而铝铁比不同的铝铁... 改进了经典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使其能定量测定铝铁共存溶液的形态分布 ;分析了该实验方法中比色 缓冲溶液的成分和 pH值的影响 ,确定以铝、铁与Ferron反应的等吸收点 36 2nm为测定波长 .实验表明 ,总浓度相同而铝铁比不同的铝铁共存溶液 ,与Ferron溶液反应后其吸光值都大致相等 ,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形态分布 铝铁共存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水体系中羟基聚合铝形态的问题评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境 雍晓静 师邱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3年第2期6-13,共8页
Ferron(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逐时络合比色法是目前各领域对羟基聚合铝形态开展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全面分析该方法在测定水体系中羟基聚合铝形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主要从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不同羟基聚合铝形态的原理,Al-Fer... Ferron(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逐时络合比色法是目前各领域对羟基聚合铝形态开展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全面分析该方法在测定水体系中羟基聚合铝形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主要从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不同羟基聚合铝形态的原理,Al-Ferron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及其与羟基聚合铝形态测定的关系,Al-Ferron络合显色的影响因素以及其测定结果的分析,综合评述了目前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亟待澄清的问题。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羟基聚合铝 形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复合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怀礼 焦世珺 +3 位作者 何强 陈容 张鹏 房慧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1-554,共4页
基于磷酸根(PO34-)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引入PO43-,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内容包括:聚磷硫酸铁的制备,用Ferron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 基于磷酸根(PO34-)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引入PO43-,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内容包括:聚磷硫酸铁的制备,用Ferron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不同pH条件下PPFS絮凝剂的光谱曲线变化与其絮凝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红外光谱显示PPFS中存在—P—O—或—PO的振动,表明PFS中的铁离子与磷酸发生了反应,生成磷铁聚合物;逐时络合比色法显示PPFS絮凝剂中Fe(c)形态较多,Fe(a)和Fe(b)含量相对较少,表明PPFS主要以铁磷高聚物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聚磷硫酸铁(PPFS) 水处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酸盐的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45
5
作者 田宝珍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9-337,共9页
通过对含磷酸盐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pH弛豫.电导率,可见光光谱和不同化学反应活性组分的分布等一系列化学物理性质的表征,说明在FeCl_3-NaH_2PO_4-NaHCO_3溶液体系中,PO_4^(3-)参与了Fe(Ⅲ)的水解-聚合反应,形成了Fe—OH一Fe和Fe—PO_4... 通过对含磷酸盐三氯化铁水解溶液的pH弛豫.电导率,可见光光谱和不同化学反应活性组分的分布等一系列化学物理性质的表征,说明在FeCl_3-NaH_2PO_4-NaHCO_3溶液体系中,PO_4^(3-)参与了Fe(Ⅲ)的水解-聚合反应,形成了Fe—OH一Fe和Fe—PO_4—Fe结构共同控制溶液性质、使溶液性质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证明PO_4^(3-)对Fe(Ⅲ)溶液的水解形态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弛豫 水解 逐时络合比色法 氯化铁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铝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宝玉 刘总纲 岳钦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出了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Si/Al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 (PASS)混凝剂 ,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NMR法研究了PASS中铝的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Si/Al摩尔比对PASS形态的影响要小于B值的影响 ...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出了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Si/Al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 (PASS)混凝剂 ,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NMR法研究了PASS中铝的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Si/Al摩尔比对PASS形态的影响要小于B值的影响 ;在一定的B值和Si/Al摩尔比下 ,Alb 成为PASS中铝的优势形态 ;PASS中Alb 和Ferron试剂的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规律 ,其Kb 差异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 水玻璃 铝酸钠 摩尔比 碱化度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聚硅酸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FSS中硅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怀礼 王白雪 +2 位作者 张占梅 谢礼国 蔚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7-2942,共6页
应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形态表征法,对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中硅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SiO2反应速率特征及其标准工作曲线,不同pH值条件下聚硅酸(PSi)的形态分布特征,不同pH值时PFSS与PSi中硅的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Si-Mo逐时络合比色形态表征法,对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中硅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SiO2反应速率特征及其标准工作曲线,不同pH值条件下聚硅酸(PSi)的形态分布特征,不同pH值时PFSS与PSi中硅的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PFSS中,硅的聚合形态熟化一定时间后,分布规律有所不同。pH值为1.46和1.70时,PFSS中硅酸的中聚体含量比pH值为0.64时的高,而pH值为0.64时,PFSS中硅酸的高聚态、凝胶态含量明显高于pH值为1.46和1.70的相应含量。同时,pH值为1.46和1.70的PFSS比pH值为0.64的PFSS有更好的絮凝性能和稳定性。由此可知,PFSS中聚硅酸的优势形态是其中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聚硅硫酸铁 硅的形态分析 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EOS为硅源的聚硅硫酸铁中铁的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怀礼 黄小红 +1 位作者 何强 李丹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3-546,共4页
利用正硅酸乙酯代替传统硅酸钠制备活性硅酸,使之与聚合硫酸铁反应而得到聚硅硫酸铁絮凝剂。由于正硅酸乙酯水解很缓慢,容易控制,可得到铁硅分布均匀、重现性好的产物;这有利于进行聚硅硫酸铁中铁的形态研究。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 利用正硅酸乙酯代替传统硅酸钠制备活性硅酸,使之与聚合硫酸铁反应而得到聚硅硫酸铁絮凝剂。由于正硅酸乙酯水解很缓慢,容易控制,可得到铁硅分布均匀、重现性好的产物;这有利于进行聚硅硫酸铁中铁的形态研究。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硅硫酸铁絮凝剂中铁和硅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聚硅硫酸铁絮凝剂中Fe(a)形态较多,Fe(b)和Fe(c)含量相对较少。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Fe(a)和Fe(b)含量有所下降,Fe(c)含量有所增加;但是当熟化时间到达5d后,三种形态的变化不大。研究还显示聚硅硫酸铁絮凝剂中铁和硅的形态与其在聚合硫酸铁和聚硅酸中是不同的;聚合硫酸铁与活性硅酸并非简单的复合,而是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重现性好的新型无机高分子聚硅硫酸铁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硫酸铁 正硅酸乙酯 形态分析 红外光谱 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颖 张代钧 卢培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 3.0 % ,用硫酸调节pH值至 4 .5 ,放置不同时间使其聚合 ,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 3.0 % ,用硫酸调节pH值至 4 .5 ,放置不同时间使其聚合 ,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 ,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 (Al Si)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 ,研究了其影响因素 ,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用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 ,当硅酸聚合时间为 14 5min时 ,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特征 聚硅氯化铝 硅酸聚合度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铝形态分布 絮凝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聚合氯化铁(PFC)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岳钦艳 苗晶 高宝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9,59,共4页
以氯化铁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 ,加入稳定剂W ,采用共聚工艺 ,制备了稳定高浓度的聚合氯化铁 (PFC)混凝剂。采用Fe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F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 ,考察了熟化时间、碱化度 (B)及n(W) n(Fe) (W Fe摩尔比 )对PFC中铁... 以氯化铁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 ,加入稳定剂W ,采用共聚工艺 ,制备了稳定高浓度的聚合氯化铁 (PFC)混凝剂。采用Fe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F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 ,考察了熟化时间、碱化度 (B)及n(W) n(Fe) (W Fe摩尔比 )对PF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PFC中 ,由于稳定剂W与铁的水解产物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铁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碱化度 (B)、n(W ) n(Fe)和熟化时间均对铁的形态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 逐时络合比色法 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于月华 柳松 黄冬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3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法所得PAC盐基度(B)低(B=4%-8%),优点是纯度高,没有引入其它金属离... 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3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法所得PAC盐基度(B)低(B=4%-8%),优点是纯度高,没有引入其它金属离子;逐滴加碱法所得PAC盐基度稍高(B=25%-45%),但含有大量钠离子且Alb含量不高;氢氧化铝法所得PAC盐基度较高(B=50.6%),但也引进了其它金属离子,优点是所制备碱式氯化铝Alb含量较前二者高(三者Alb含量比例为1:9.3:17.2),达到了国标GB15892—199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氯化铝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铝形态分布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郑 仲米贵 +3 位作者 黄雷 薛侨 林子增 陈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94-200,共7页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碱度B值、制备温度和C值对不同絮凝剂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铝种类的测定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结果表明,PAC与Ferron试剂的反应速率和不同PAC中的A...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碱度B值、制备温度和C值对不同絮凝剂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铝种类的测定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结果表明,PAC与Ferron试剂的反应速率和不同PAC中的Al_b含量均随B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制备温度和C值的增加而缓慢降低。结合实验过程,考虑经济性,认为制备温度为50℃、碱度B=2.0、C=1/20是最佳制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 复合絮凝剂 铝形态分布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柠檬酸作用下大豆根尖铝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婷婷 刘鹏 +2 位作者 孙婷 刘春生 金海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1-587,共7页
耐铝性大豆根系柠檬酸的分泌被认为是缓解铝胁迫的重要方式。设置外源柠檬酸协同铝处理,检测根尖铝积累的荧光染色、根尖铝的相对含量以及处理液中3种不同铝形态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柠檬酸与大豆根系环境中铝的作用规律,进一步揭示大豆... 耐铝性大豆根系柠檬酸的分泌被认为是缓解铝胁迫的重要方式。设置外源柠檬酸协同铝处理,检测根尖铝积累的荧光染色、根尖铝的相对含量以及处理液中3种不同铝形态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柠檬酸与大豆根系环境中铝的作用规律,进一步揭示大豆根系分泌物缓解铝毒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根尖细胞细胞壁积累铝的现象十分明显,且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壁固定的铝逐渐增多;外源柠檬酸存在下,细胞壁铝积累明显减少,浙春3号尤为显著。浙春3号和浙春2号铝积累量随着铝浓度的增大和铝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从铝形态结果分析,可以判断Ala和Alb活性铝的含量变化趋于相同,外源柠檬酸作用下,各浓度梯度的活性铝形态含量均较单铝胁迫时有所降低。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植物在接触铝胁迫的初期,自身缓解铝毒的机制是需要时间而呈周期性波动的过程;外源柠檬酸对浙春3号的缓解作用比浙春2号强,一定比例的外源柠檬酸加入可改变大豆自身的耐铝能力,但是超过一定比例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植物产生新的酸化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积累 细胞壁 荧光检测 铝形态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氯化铝铁溶液形态转化及电动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福 凌燕 顾竟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2,86,共5页
采用[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典型聚磷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主要由P(/Al+Fe)、OH(/Al+Fe)和nAl/nFe等因素决定,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特征是优势形态之间的转变。通过对模拟悬浊水样的... 采用[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典型聚磷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主要由P(/Al+Fe)、OH(/Al+Fe)和nAl/nFe等因素决定,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特征是优势形态之间的转变。通过对模拟悬浊水样的絮凝实验,对其除浊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测定zeta电位对其水解物的电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电动特性与P(/Al+Fe)、OH(/Al+Fe)和nAl/nFe的变化密切相关,聚磷氯化铝铁是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网捕作用起混凝作用的,三种作用的综合能力越强,其混凝效果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氯化铝铁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ZETA电位 形态转化 电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铝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月华 柳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以不同碱化度的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甘氨酸铝锆(ZAG)的水溶液,浓缩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铅和镉含量分别为0.76 mg/L和9.95 μg/L.采用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考察... 以不同碱化度的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甘氨酸铝锆(ZAG)的水溶液,浓缩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铅和镉含量分别为0.76 mg/L和9.95 μg/L.采用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考察了pH、浓缩和陈化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H的增大(2.8~3.55),单体及低聚形态铝(Ala)的质量分数减小(83.88%~67.04%);(2)浓缩会使一部分铝向聚合态转变,致使中聚形态(Alb)的质量分数增大(约增大9%);(3)陈化180 d后ZAG中主要存在形态仍然是起止汗作用的单体及低聚形态铝[w(Ala)>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铝锆 形态分布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PSPAFC中铁铝共聚物的形态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善红 陈水程 武秀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3,19,共5页
通过pH值、测定波长、溶液浓度、分析试剂等确定改进了经典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使其能用于测定Fe、Al共存溶液中[Fe,Al]的含量,从而测定实际含Fe、Al共聚物的溶液中[Fe,Al]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在pH=5.0,波长为362 nm,铝铁总浓度在... 通过pH值、测定波长、溶液浓度、分析试剂等确定改进了经典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使其能用于测定Fe、Al共存溶液中[Fe,Al]的含量,从而测定实际含Fe、Al共聚物的溶液中[Fe,Al]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在pH=5.0,波长为362 nm,铝铁总浓度在1×10-5~1×10-4 mol/L范围内,Fe、Al共聚物具有较大的吸光值,标准曲线回归系数在0.99以上,说明该方法是准确而有效的。利用该方法测定按不同nSiO2/n[Fe,Al]、nAl/nFe、nP/n[Fe,Al]比例制备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磷氯化铝铁(PSPAFC)中Fe、Al水解形态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PSPAFC中铝铁水解形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当三者比例分别为1:2、7:3和2:20时,[Fe,Al(]b)形态的含量最高,达50.46%,且随着nAl/nFe的减小和nSiO2/n[Fe,Al]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磷氯化铝铁 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铝铁共聚物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铝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颖 张代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9-814,共6页
采用共聚法和复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和铝硅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显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参数变化对PASiS形态分布和水解产物荷电特征的影响,分析了PASiS中聚硅酸与铝... 采用共聚法和复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和铝硅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显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参数变化对PASiS形态分布和水解产物荷电特征的影响,分析了PASiS中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的作用方式.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ASiS的絮凝效果优于PAC,PAS,PASC和PAM等絮凝剂,而又以共聚法制备的PASiS的絮凝效果更佳;不同碱化度、硅酸聚合度及铝硅摩尔比的PASiS表现出不同的絮凝性能,吸附架桥及捕获沉淀是其主要絮凝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显微电泳技术 铝形态分布 Ζ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的化合形态分布转化模型
18
作者 胡勇有 涂传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化合形态分布与转化,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滴定实验结果,描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HPAFC的化合形态主要决定于n(Al):n(Fe)比值,碱度值和陈化时间,并且可划分成三个主...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化合形态分布与转化,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滴定实验结果,描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HPAFC的化合形态主要决定于n(Al):n(Fe)比值,碱度值和陈化时间,并且可划分成三个主要化合形态分布区,即单体和二聚体[Al+Fe],中间多核羟基络合物[Al+Fe]b和溶胶态[Al+Fe]c,而且它们之间可相互直接转化,当n(Al):n(Fe)>5.5时,减小而增大,最后提出了HPAFC的化合形态分布与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 形态分布 转化模型 逐时络合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对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阎春荣 全燮 陈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52,56,共4页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是运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考察用经过磁化的水溶解固体聚合氯化铝对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影响,二是考察磁化对液体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引起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变...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是运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考察用经过磁化的水溶解固体聚合氯化铝对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影响,二是考察磁化对液体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引起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的变化,即:在絮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Alb的含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通过絮凝试验的结果同样证明了磁化可影响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分布,提高其絮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絮凝过程 水解聚合反应 反应速度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混凝剂PAC/PDM存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晶晶 张跃军 李潇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903,932,共6页
该文研究了由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PAC/PDM的存储稳定性。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考察了常温存储和水浴高温80℃存储前后复合混凝剂铝形态分布的变化,并用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存储前后复... 该文研究了由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PAC/PDM的存储稳定性。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考察了常温存储和水浴高温80℃存储前后复合混凝剂铝形态分布的变化,并用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存储前后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脱浊性能和对CODMn去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常温存储180 d和高温80℃水浴存储10 d后,未观察到Ala、Alb、Alc(摩尔分数)有明显变化;针对所用模拟水,不同温度下存储不同时间后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脱浊曲线几乎重合,CODMn去除率也基本不变。由此可知,复合混凝剂PAC/PDM具有良好的存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 PDM 复合混凝剂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混凝 稳定性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