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和视差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春萍 阿陆南 俞斯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60,共6页
立体成像技术是电视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提出并建立了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平行成像系统和会聚成像系统进行比较,推导了产生舒适立体图像的最大水平像素差离散值的取值范围,为立体成像的视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验证了立体... 立体成像技术是电视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提出并建立了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平行成像系统和会聚成像系统进行比较,推导了产生舒适立体图像的最大水平像素差离散值的取值范围,为立体成像的视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验证了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可作为研究、设计和研制立体成像系统、处理立体图像信号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学 立体成像系统 数学模型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热成像系统NETD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旭东 艾克聪 王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40,共4页
 讨论了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10种NETD模型的优缺点,在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适用于扫描热成像系统的NETD数学模型,得到的模型消除了光学系统大的f/#影响,增加了两个可供选择的光谱滤波函数,并考虑了占...  讨论了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10种NETD模型的优缺点,在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适用于扫描热成像系统的NETD数学模型,得到的模型消除了光学系统大的f/#影响,增加了两个可供选择的光谱滤波函数,并考虑了占空比在模型中的影响,建立起的模型能客观全面地用于热成像系统温度灵敏度的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噪声等效温差(NETD)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镜板三维成像数学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利 段凤云 +2 位作者 李扬 骆宏 刘国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1-284,共4页
根据三维像形成过程中人们视觉器官的生理特征、柱镜板的光学特性及双目相对坐标建立起三维成像数学模型 ,并对这一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 。
关键词 三维成像 数学模型 柱镜板 视觉系统 光学特性 双目坐标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可见光成像仿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滨 戴树岭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2-1315,1319,共5页
对虚拟现实系统来说,画面的逼真程度是其能否为使用者提供良好沉浸感的关键。传统的计算机小孔成像模型因缺乏必要的深度信息,不能满足医学、军事等领域的仿真需求。结合真实透镜成像系统的光学原理,对原有计算机成像模型进行了一定的... 对虚拟现实系统来说,画面的逼真程度是其能否为使用者提供良好沉浸感的关键。传统的计算机小孔成像模型因缺乏必要的深度信息,不能满足医学、军事等领域的仿真需求。结合真实透镜成像系统的光学原理,对原有计算机成像模型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修改,提出透镜成像系统数学模型,并具体解释了如何将透镜系统中的焦距、光圈、弥散圈、景深等概念映射到计算机成像过程当中。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编程图形硬件的出现使得大量的图形计算从CPU转移至GPU成为可能。介绍了一种对透镜成像系统数学模型的实现方法,它充分利用图形处理器(GPU)的多纹理技术和可编程性,不仅获得更真实的图像效果,且满足实时性要求,可以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系统 透镜成像系统数学模型 实时性 可编程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成像设备地面仿真系统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延斌 金光 +1 位作者 丁延卫 何惠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9-72,共4页
依据多体系统理论和误差建模技术对构成机载成像设备地面仿真系统的13类(63项)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面仿真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运用所编制的MATLAB蒙特卡罗模拟程序进行了各项及各类误差的敏感度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合理的... 依据多体系统理论和误差建模技术对构成机载成像设备地面仿真系统的13类(63项)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面仿真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运用所编制的MATLAB蒙特卡罗模拟程序进行了各项及各类误差的敏感度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误差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成像装置 仿真系统 误差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文鹏 王一帆 +1 位作者 赵庆旭 胡贞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0-855,共6页
针对比例积分(PI)控制微纳操纵成像系统存在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控制方法。该文分析了微纳操纵成像系统的结构及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所得模型的参数,确定带模型信息的线性扩... 针对比例积分(PI)控制微纳操纵成像系统存在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控制方法。该文分析了微纳操纵成像系统的结构及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所得模型的参数,确定带模型信息的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部分参数和PI控制器的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器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研究与传统PI控制相比,具有控制精度高,抗扰能力强等特点,有效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 比例积分(PI)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数学模型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的微分前馈自抗扰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文鹏 赵庆旭 +1 位作者 王一帆 胡贞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器存在参数难调节,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该文在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高频周期信号下自抗扰控制存在较大跟踪误差,加入微分前馈环节。首先给出微纳操纵系...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器存在参数难调节,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该文在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高频周期信号下自抗扰控制存在较大跟踪误差,加入微分前馈环节。首先给出微纳操纵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基于模型信息的自抗扰控制器;再利用已知信息给出微分前馈量;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对比线性自抗扰及PI控制,微分前馈的自抗扰控制具有较小的跟踪误差,系统抗干扰能力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 微分前馈 自抗扰控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摄像机标定与修正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利红 毛剑飞 诸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利用透镜成像理论建立摄像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简单、快速的摄像机参数标定与修正方法.该方法在摄像机模型中全面考虑了镜头的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利用图像中心附近点畸变量较小的性质,用中心附近点和全场视点对摄像机内外部参数和... 利用透镜成像理论建立摄像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简单、快速的摄像机参数标定与修正方法.该方法在摄像机模型中全面考虑了镜头的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利用图像中心附近点畸变量较小的性质,用中心附近点和全场视点对摄像机内外部参数和像差修正参数进行分离标定.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快速、方便地对摄像机系统进行标定和像差修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摄像机 透镜成像理论 参数标定 像差修正 镜头畸变 机器人视觉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射的散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恩承 蔡从中 刘高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从γ射线在射入物质体内时发生的康普顿散射现象出发 ,在忽略三次 (及以上 )散射、光电吸收的前提下 ,从理论上讨论了二次散射对工业CT机图像质量的影响。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研究了辐射强度的减少与吸收体厚度之间 ,以及一次射线束与... 从γ射线在射入物质体内时发生的康普顿散射现象出发 ,在忽略三次 (及以上 )散射、光电吸收的前提下 ,从理论上讨论了二次散射对工业CT机图像质量的影响。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研究了辐射强度的减少与吸收体厚度之间 ,以及一次射线束与二次射线束的相对强度同吸收体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 :该讨论适用于垂直入射的平行窄束射线情形 ;二次散射会降低整个图像或部分图像的对比度 ,并将产生“压杯”现象 ;材料对射线的吸收越强、材料越厚 ,则图像对比度的降低越明显。该讨论及结论还适用于X射线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γ-射线 数学模型 ICT 辐射强度 工业CT机 成像系统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