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敦煌壁画的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30,112+105+126-128,共15页
在《论敦煌壁画的透视》一文中,我认为敦煌壁画也即中国画采取的透视方法,是知觉透视。从视知觉角度而言,知觉透视与再现视网膜映像、再现距离衰落的中心透视不同,它着重反映的是大脑的知觉,主要表现的是连贯性。那么,知觉透视都有哪一... 在《论敦煌壁画的透视》一文中,我认为敦煌壁画也即中国画采取的透视方法,是知觉透视。从视知觉角度而言,知觉透视与再现视网膜映像、再现距离衰落的中心透视不同,它着重反映的是大脑的知觉,主要表现的是连贯性。那么,知觉透视都有哪一些自己的特点?知觉透视是从哪儿来的?在敦煌壁画中它是怎样不成熟或成熟的以及其原因等,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中心透视最主要的特征,是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绘画中呈近大远小的现像。从属大小这一要素的其它内容,有形状、位置、穿插、明显度等,而大小则居于统帅地位。与中心透视相比较,知觉透视的最大的特点不是大小居于首位,相比较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透视画法 中国画 视知觉 视网膜 山水画 汉画像砖 透视方法 张彦远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史中关于视觉科学表象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2
作者 刘兵 宋金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对近几十年的科学史研究的科学编史学考察表明,视觉科学表象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它既不是艺术史学家所赞扬的是对双眼所见完全客观、准确的记录,也不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者所试图证明的是彻底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如"后建构主义"... 对近几十年的科学史研究的科学编史学考察表明,视觉科学表象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它既不是艺术史学家所赞扬的是对双眼所见完全客观、准确的记录,也不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者所试图证明的是彻底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如"后建构主义"科学史家认为的那样,视觉科学表象有其客观性的物质基础,但同样也有着理论渗透性。因此,科学家的自律以及学术规范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约束,是实现视觉科学表象客观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视觉科学表象 客观性 透视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绘画艺术的制作过程
3
作者 刘旭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29,共3页
虽然再现性艺术与非再现性艺术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儿童并不会在朝夕之间便能专注于世界的对象,并把他所看到的东西画下来。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周围的人问他画的是什么,这时,他如果心理没有目标,那他就会随便把自己临时想到的... 虽然再现性艺术与非再现性艺术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儿童并不会在朝夕之间便能专注于世界的对象,并把他所看到的东西画下来。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周围的人问他画的是什么,这时,他如果心理没有目标,那他就会随便把自己临时想到的说出来。然而,即使在没有这种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绘画 绘画作品 绘画艺术 透视画法 幼儿 再现性 学龄前儿童 运动技巧 衰退现象 自我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