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具有光照效果和透视效果的图像纹理替换方法
1
作者 邹建成 闫伟齐 +1 位作者 丁玮 齐东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27-1330,共4页
从单幅图像出发 ,研究图像上具有光照效果和透视效果的图像纹理替换问题 .这种方法对于国际互联网上建筑装修时建筑材料的选取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提出了一种保持透视效果的图像纹理替换方法 ,使得替换后的纹理具有与透视相近似的... 从单幅图像出发 ,研究图像上具有光照效果和透视效果的图像纹理替换问题 .这种方法对于国际互联网上建筑装修时建筑材料的选取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提出了一种保持透视效果的图像纹理替换方法 ,使得替换后的纹理具有与透视相近似的效果 ,其次讨论了纹理替换后 ,图像的光亮度和周围环境的统一问题 ,给出了对替换后纹理进行光亮度调整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纹理替换的优点在于 :替换后的纹理不但保持原有图像的透视效果而且保持原始图像的光照效果 ,所采用的方法计算量较小、并可实现纹理扩张的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纹理替换法 光照效果 透视效果 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关系和标准观察距离
2
作者 汪振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2-82,共1页
现场照片和物证照片必须客观、真实、清晰、一目了然地反映原物的面目。特别是当照片作为证据提到法庭供证人、陪审员、法官观看时,照片必须看起来自然。因为每个人都凭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观察照片,也就是说受习惯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观察照... 现场照片和物证照片必须客观、真实、清晰、一目了然地反映原物的面目。特别是当照片作为证据提到法庭供证人、陪审员、法官观看时,照片必须看起来自然。因为每个人都凭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观察照片,也就是说受习惯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观察照片。在刑事摄影概念中,自然的透视效果是指在不变型的条件下再现某个立体现场。这是刑事摄影最重要的要素。当观看某个现场时,现场的每个物体根据其大小和距离,对人的眼睛形成一定的角度,看到的是自然的透视关系。当照相机对着现场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关系 观察距离 刑事摄影 现场照片 照相机 心理因素 每个人 望远镜头 陪审员 透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列效果图绘制中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王成 《中国博物馆》 1989年第2期70-72,18,共4页
从“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观摹的众多陈列艺术设计图中看出:目前陈列艺术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效果图的表现手法多样、表现风格各异,不少图面效果很漂亮。这表明了大家对效果图很重视... 从“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观摹的众多陈列艺术设计图中看出:目前陈列艺术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效果图的表现手法多样、表现风格各异,不少图面效果很漂亮。这表明了大家对效果图很重视,设计师们在效果图上下了不少功夫,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从中也发现在效果图的绘制中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就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艺术 效果 中国博物馆学会 图面 学术讨论会 陈列设计 绘制效果 透视效果 批评指正 环境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对象表现区域的镜像灭点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盛建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3-16,共4页
阐述用镜像灭点的方法作产品的效果图。对子有些产品形态,用这种方法产生的设计预想图的效果特别好,而且作图的思维也很流畅,并且没有像用其它作法时,常有的在几何上理解抽象的感觉。
关键词 镜像 透视效果 产品效果 镜像灭点法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月企业标志设计
5
作者 杨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33,共1页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河北双月"集团生产的节能环保板材作为创意源点,绘制出了一个字母"M"的形象进行艺术化处理,并以独特的视角绘制出具有透视效果的建筑侧影。经过艺术变形的字母形态,体现出"双月"的英...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河北双月"集团生产的节能环保板材作为创意源点,绘制出了一个字母"M"的形象进行艺术化处理,并以独特的视角绘制出具有透视效果的建筑侧影。经过艺术变形的字母形态,体现出"双月"的英文名称,其整体造型恰似一排整齐排列的环保建筑,既充分体现了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应用领域,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提高了标志信息的传达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科技大学 透视效果 艺术变形 整体造型 设计说明 环保建筑 标志信息 整齐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书画的内功问题
6
作者 宋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80-82,共3页
西画中所注重的明暗关系、色彩感觉和透视效果等,在中国画中也是讲究的.但中国画更讲究笔墨关系和笔墨功夫,强调“形神兼备”.由于二者的审美角度有所区别,所以用功方式也大相径庭了——中国画更强调内功的磨炼和积累.
关键词 中国书画 明暗关系 审美角度 画中 主观想象 色彩感觉 张澡 透视效果 写意画 趣在法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动画技术在电视教材制作中的应用
7
作者 孙宁 王军 刘繁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电脑动画 电视教材 动画设计 图像标准 视频图像 透视效果 计算机视频 动画制作 图像处理 制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芦沟桥事变》到《攻克锦州》——再谈全景画
8
作者 夏书绅 《中国博物馆》 1990年第4期12-18,96,共8页
我国第一个全景画馆《攻克锦州》继《芦沟桥事变》半景画馆之后,于1989年秋完成。本文主要结合两个馆的创建实践,论述什么是全景画、半景画以及《芦沟桥事变》、《攻克锦州》两个馆的构成、表现内容与手法。作者还着重对全景画、半景画... 我国第一个全景画馆《攻克锦州》继《芦沟桥事变》半景画馆之后,于1989年秋完成。本文主要结合两个馆的创建实践,论述什么是全景画、半景画以及《芦沟桥事变》、《攻克锦州》两个馆的构成、表现内容与手法。作者还着重对全景画、半景画画面、地面塑型、灯光音响、建筑诸方面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法进行了科学总结,并指出我国发展全景画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克锦州 透视效果 最近距离 辽沈战役纪念馆 透视原理 塑型 塔山阻击战 大时 特技效果 视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元新版人民币如何识别
9
《湖南林业》 2001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二十元新版人民币 鉴别技术 透视效果 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