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车燚 李超英 孙丽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2-94,共3页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治法 透皮给药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冰冰 程智刚 +3 位作者 杨文茜 王云姣 刘松华 程智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透皮给药系统 吸收制剂 局部治疗作用 肤表面 注射用 生物利用度 给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新碱透皮给药系统筛选及其透皮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懿 侯世祥 +3 位作者 姚倩 张瑜 花英志 张喆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分别制备了含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载长春新碱传递体(VCR-T)和载长春新碱壳聚糖纳米粒(VCR-CS-NPs),通过体外透皮试验,比较了不同透皮给药系统的透皮效果,并用DSC扫描探索了透皮效果差异的原因。所制备的VCR—T包封率从50%至80%不... 分别制备了含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载长春新碱传递体(VCR-T)和载长春新碱壳聚糖纳米粒(VCR-CS-NPs),通过体外透皮试验,比较了不同透皮给药系统的透皮效果,并用DSC扫描探索了透皮效果差异的原因。所制备的VCR—T包封率从50%至80%不等,粒径90nm左右;VCR-CS-NPs的包封率为50%,粒径200nm左右;透射电镜下观察VCR—T和VCR-CS—NPs均外形圆整光滑,不粘连。体外透皮结果显示含Brij78的VCR-T为最佳的VCR透皮给药系统,DSC扫描认为这与载体与Brij78的相互作用有关;VCR-CS-NPs不能很好地透过皮肤,这可能与其粒径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表面活性剂 传递体 壳聚糖纳米粒 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水凝胶贴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给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伟泽 韩文霞 +2 位作者 赵宁 付丽娜 周永强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透皮给药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行为特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PFL),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TEM)观察PFL的结构、激光粒度仪(LPSA)测定PFL的粒径... 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透皮给药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行为特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PFL),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TEM)观察PFL的结构、激光粒度仪(LPSA)测定PFL的粒径和表面Zeta电位;然后将PFL制备成水凝胶贴剂(PFL-HP),并采用立式双室扩散池考察PFL-HP体外透皮给药的行为特点,并同药物水凝胶贴剂(P-HP)与加入5%氮酮的水凝胶贴剂(P-A-HP)进行对照。结果表明,PFL对黄藤素的包封率为(79±2.23)%,PFL为圆球形层状囊泡结构,粒径为(190±24)nm,Zeta电位为(-54±2.65)m V;PFL-HP膏体柔软、膏面平整光洁,黏附性良好可48 h黏附于奶牛乳房而不脱落;24 h时,PFL-HP的药物累积透过量是P-HP与P-A-HP的2.12倍(t-test,P<0.05)与1.13倍(t-test,P>0.05),同时,PFL-HP组中药物在皮肤组织的滞留量(即"储库效应")也高于P-HP与P-A-HP(t-test,P<0.05)。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水凝胶贴剂(PFL-HP)药物透皮吸收效率高、黏附性良好、使用方便,奶牛对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PFL-HP可作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一种新型高效透皮给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素 柔性脂质体 水凝胶贴剂 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实心微针阵列的紫外压印工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庄俭 饶峰 +5 位作者 孙靖尧 许红 刘颖 高小龙 黄尧 吴大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113,共6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紫外压印技术成型透皮给药实心微针的工艺方法,以C-coating光刻胶作为微针成型的原材料,采用微机电技术加工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模具,探究了紫外压印实验中影响微针成型质量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coatin... 文中提出了一种紫外压印技术成型透皮给药实心微针的工艺方法,以C-coating光刻胶作为微针成型的原材料,采用微机电技术加工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模具,探究了紫外压印实验中影响微针成型质量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coating光刻胶抽真空12 min以上,紫外曝光170~200 s时,制备的紫外压印微针的高度能达到230μm。通过纳米压痕力学测试和猪皮离体皮肤穿刺实验,证明这种紫外压印微针的针尖在承受50 mN的力时没有发生断裂破坏现象,并且能够顺利刺入猪皮达到良好的透皮给药效果,为紫外压印技术成型透皮给药微针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压印 透皮给药 实心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病毒性脑炎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志华 刘清 +2 位作者 刘华 李雅杰 么焕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 治疗 病毒性脑炎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马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246-248,共3页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疗效显著,无肝首过效应,临床应用方便,是继口服、注射给药系统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给药系统之一。从中药透皮给药的促渗透技术、新剂型、中药穴位敷贴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期为进一步...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疗效显著,无肝首过效应,临床应用方便,是继口服、注射给药系统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给药系统之一。从中药透皮给药的促渗透技术、新剂型、中药穴位敷贴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系统 吸收促进剂 穴位敷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研究中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小平 《天津药学》 1999年第2期2-4,共3页
药物的透皮给药治疗局部及系统疾病是目前制剂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促进透皮给药的一些方法如透皮促进剂法、超声波渗透法、离子电渗法及电致孔法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作了介绍和展望。
关键词 透皮给药 促渗剂 超声波渗 离子电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近况选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咏年 《天津药学》 2001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 :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以促进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方法 :查阅《国际药学文摘》(IPA) 2 0 0 0年文摘及重要文章 ,结合国内近年发表的文章进行综述。结果 :在透皮吸收促进剂、透皮给药剂型研究和用物理方法提高透... 目的 :介绍近年来国内外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以促进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方法 :查阅《国际药学文摘》(IPA) 2 0 0 0年文摘及重要文章 ,结合国内近年发表的文章进行综述。结果 :在透皮吸收促进剂、透皮给药剂型研究和用物理方法提高透皮吸收效果等方面进展较快。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 吸收促进剂 剂型离子导入法 超声波法 电致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透皮给药系统在三伏贴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夕 陈磊 +1 位作者 黎明修 尚俊萍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3-16,共4页
透皮给药系统疗与口服给药相比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其常见促渗方法包括物理、化学促渗、微针、微乳等。三伏贴是传统中药透皮给药的一种形式。三伏贴在防治肺系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 透皮给药系统疗与口服给药相比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其常见促渗方法包括物理、化学促渗、微针、微乳等。三伏贴是传统中药透皮给药的一种形式。三伏贴在防治肺系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显著,并有医者已将现代透皮给药技术应用于三伏贴的研究中。但三伏贴存在制剂方法落后、个体差异明显、有效成分透过率低等问题,如果借助现代透皮给药的技术和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经络腧穴,合理改进剂型,必将使中医经皮给药尤其是在三伏贴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系统 三伏贴 肺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观察
11
作者 汤秀珍 陈春丽 林明江 《现代医院》 2019年第8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通过超声电导透皮给药盐酸氨溴索...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通过超声电导透皮给药盐酸氨溴索,对照组使用静脉注射给药,治疗5~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021,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症状改善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t=8.6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Х^2=5.595,P<0.05)。结论采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静脉注射给药,尤其在改善痰量、痰的性状、咳痰难度、肺部啰音的临床症状方面,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 支气管扩张 盐酸氨溴索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系统(TDS)在水产药品中的应用
12
作者 尹伦甫 陈昌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6,共1页
自1981年美国Alza公司首次应用透皮给药系统(TDS)开发出东茛菪碱贴片以来,国内相继开发出硝酸甘油、可乐定、尼古丁等类似产品。它们以毒性和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受到广大忠者和医药工作者的青睐,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1%。TDS独... 自1981年美国Alza公司首次应用透皮给药系统(TDS)开发出东茛菪碱贴片以来,国内相继开发出硝酸甘油、可乐定、尼古丁等类似产品。它们以毒性和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受到广大忠者和医药工作者的青睐,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1%。TDS独特的优势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制剂学专家从事其研究,目前已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考虑到其独特的给药方式,我们就其应用于外用型水产药品的可能性做了一些探讨,为提高水产药品的疗效及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系统 应用 水产 硝酸甘油 不良反应 年增长率 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透皮给药系统将药物传入眼内
13
作者 李丽 张莉 齐刚 《天津药学》 2004年第3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透皮给药系统 物传入眼内 治疗系统 口服 滴眼剂 氢化泼尼松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减轻股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金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减轻股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作用。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股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减轻股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作用。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股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患肢肿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 股骨骨折术 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释放透皮给药治疗末端病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逢光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5期12-12,共1页
控制释放透皮给药治疗末端病的临床观察湖南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21001)刘逢光通过皮肤给药途径的制剂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与现代科技结合应用于临床,以达到常规剂型难于达到的疗效,80年代以来才有... 控制释放透皮给药治疗末端病的临床观察湖南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21001)刘逢光通过皮肤给药途径的制剂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与现代科技结合应用于临床,以达到常规剂型难于达到的疗效,80年代以来才有效快的发展。本文报告控制释放给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病 肱骨外上髁炎 跟痛症 治疗 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治疗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颖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治疗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mg,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治疗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同时比较两组膀胱残存尿量、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3%、93.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分别为(38.23±7.36)、(35.13±4.03)min,平均显效时间分别为(70.63±1.65)、(60.14±1.26) min,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膀胱残存尿量少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尿潴留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实现患者术后排尿通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 尿潴留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治疗病毒性肠炎30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影菊 《江西中医药》 2002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透皮给药 病毒性肠炎 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中促渗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锋 董方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为透皮给药的进一步研究创新提供前沿参考信息。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着重对促渗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发展状况作简要的介绍和展望。结果:不同促渗技术其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合理的选... 目的:为透皮给药的进一步研究创新提供前沿参考信息。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着重对促渗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发展状况作简要的介绍和展望。结果:不同促渗技术其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合理的选择是影响透皮吸收的一个关键因素。结论:促渗技术在透皮给药的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技术 促渗剂 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超导透皮给药辅治婴幼儿肺炎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建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观察电超导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总结电超导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i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婴幼儿肺炎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同时应用必要的抗生素、抗病毒... 目的观察电超导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总结电超导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i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婴幼儿肺炎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同时应用必要的抗生素、抗病毒、化痰平喘药物治疗,并做好相应护理,治疗组加用电超导中药透皮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8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为(5.8±1.7)d,对照组(7.00±1.59)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超导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安全、有效,正确的操作和护理观察尤为重要,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超导透皮给药 婴幼儿肺炎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肺结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红 张金枝 +4 位作者 张皓翔 王梅林 刘俨熠 夏潇 李光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肺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315例肺结节患者,分为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暴露组342例,非暴露组973例,记录研究时间窗内肺结节大小变化及进展情况。运用倾向性评分法按照1:1遗传匹配... 目的基于中医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肺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315例肺结节患者,分为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暴露组342例,非暴露组973例,记录研究时间窗内肺结节大小变化及进展情况。运用倾向性评分法按照1:1遗传匹配法进行匹配,以均衡2组间混杂因素,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肺结节进展差异,并观察暴露组内不同累计暴露值肺结节进展情况。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暴露组、非暴露组各305例,匹配后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肺结节增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暴露组内,随着累计暴露值增大,肺结节进展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温散酊透皮给药治疗能降低肺结节的增长率,有效抑制肺结节生长,延缓肺结节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温散酊 透皮给药 真实世界研究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