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氢香叶醇的酯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2-93,共2页
以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1-辛醇)为原料,经酯化、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了丙酸四氢香叶醇酯及四氢香叶基硫烷基乙酸乙酯。
关键词
四氢香叶醇
透皮促进作用
酯类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氢香叶醇的醇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以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1-辛醇)为原料,经格林那达反应制得碳链分别增加1个、2个碳原子的第一醇:4,8-二甲基-1-壬醇,5,9-二甲基-1-癸醇;增加5个碳原子的第三醇:5,9-二甲基-2-环丙基-2-癸醇...
以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1-辛醇)为原料,经格林那达反应制得碳链分别增加1个、2个碳原子的第一醇:4,8-二甲基-1-壬醇,5,9-二甲基-1-癸醇;增加5个碳原子的第三醇:5,9-二甲基-2-环丙基-2-癸醇;增加2个碳原子同时引入一个羟基的5,9-二甲基-1,2-癸二醇。它们对5-氟尿嘧啶的透皮促进作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并与空间位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香叶醇
透皮促进作用
醇类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朱学敏
蒋秋冬
+4 位作者
任略
姚俊宏
董洁
顾薇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比较中药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方法以中药挥发油中常见的9种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芳樟醇、香叶醇和柠檬醛)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
目的比较中药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方法以中药挥发油中常见的9种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芳樟醇、香叶醇和柠檬醛)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毒性。结果 9种含氧单萜成分均能显著促进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且皮肤细胞毒性远低于经典的化学合成促渗剂氮酮,其中1,8-桉叶素的效果最好。环状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优于链状含氧单萜(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皮肤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环状含氧单萜更适合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单萜
透
皮
吸收
促进作用
皮
肤细胞毒性
透
皮
吸收
促进
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氢香叶醇的酯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计划生育药物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2-93,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以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1-辛醇)为原料,经酯化、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了丙酸四氢香叶醇酯及四氢香叶基硫烷基乙酸乙酯。
关键词
四氢香叶醇
透皮促进作用
酯类衍生物
合成
Keywords
Tetrahydrogeraniol (3,7dimethyl1octanol)
3,7Dimethyloctyl propionate
Ethyl3,7dimethyloctylthioacetate
Penetration enhances
分类号
TQ225.24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氢香叶醇的醇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计划生育药物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以四氢香叶醇(3,7-二甲基-1-辛醇)为原料,经格林那达反应制得碳链分别增加1个、2个碳原子的第一醇:4,8-二甲基-1-壬醇,5,9-二甲基-1-癸醇;增加5个碳原子的第三醇:5,9-二甲基-2-环丙基-2-癸醇;增加2个碳原子同时引入一个羟基的5,9-二甲基-1,2-癸二醇。它们对5-氟尿嘧啶的透皮促进作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并与空间位阻有关。
关键词
四氢香叶醇
透皮促进作用
醇类衍生物
合成
Keywords
Tetrahydrogeraniol (3,7dimethyl1octanol)
Grignard reaction
4,8Dimethyllnonanol
5,9Dimethyl1decanol
5,9Dimethyl2cyclopropyl2decanol
5,9Dimethyl1,2decanediol
Penetration enhance
分类号
TQ223.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TQ460.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朱学敏
蒋秋冬
任略
姚俊宏
董洁
顾薇
陈军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5-399,共5页
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研专项课题(ZX2016D1)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项目(ZDXMHT-1-15)
+1 种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
江苏省中药学优势学科项目
文摘
目的比较中药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方法以中药挥发油中常见的9种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芳樟醇、香叶醇和柠檬醛)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毒性。结果 9种含氧单萜成分均能显著促进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且皮肤细胞毒性远低于经典的化学合成促渗剂氮酮,其中1,8-桉叶素的效果最好。环状含氧单萜(1,8-桉叶素、4-萜品醇、樟脑、薄荷脑、α-松油醇、香芹酮)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优于链状含氧单萜(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皮肤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环状含氧单萜更适合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开发。
关键词
含氧单萜
透
皮
吸收
促进作用
皮
肤细胞毒性
透
皮
吸收
促进
剂
Keywords
oxygen-containing monoterpenes
transdermal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HaCaT cytotoxicity
penetration enhancer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氢香叶醇的酯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氢香叶醇的醇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
莫芬珠
平其能
哈尼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挥发油含氧单萜成分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与皮肤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朱学敏
蒋秋冬
任略
姚俊宏
董洁
顾薇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