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清理方式对北京市透水砖铺装渗透率衰减过程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美玉 张守红 +2 位作者 王云琦 谢朝帅 李睿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透水砖铺装作为新兴的径流调控措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由于缺乏长期监测数据,透水砖铺装渗透率衰减过程及不同清理方式的维护效果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多年雨水径流入渗过程实验,定量监测其渗透率衰... 【目的】透水砖铺装作为新兴的径流调控措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由于缺乏长期监测数据,透水砖铺装渗透率衰减过程及不同清理方式的维护效果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多年雨水径流入渗过程实验,定量监测其渗透率衰减过程并对比不同清理维护措施效果。【方法】基于透水砖铺装入流-渗透实验,测定分析了不清理以及真空抽吸尘和压力水冲洗两种清理维护方式下透水砖铺装系统渗透率的衰减过程和实验前后找平层粒径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3种清理方式下,透水砖铺装渗透率均呈指数衰减趋势,运行7年后,不清理、真空抽吸尘和压力水冲洗清理下透水砖铺装渗透率分别为26、229和19 mm/h,分别衰减了99.6%、96.3%和99.7%,真空抽吸尘的清理效果优于压力水冲洗。3种清理方式下透水砖铺装的悬浮颗粒物平均去除率在95%~98%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n=7),铺装系统的找平层上部细颗粒物含量分别增加了29.2%、15.6%和30.1%。更新透水砖(即"新砖+旧找平层+旧土工布")可将透水砖铺装系统的渗透速率恢复至新建系统的28.3%~32.4%,而更新找平层和土工布可将渗透率恢复至新建系统的63.8%~72.6%。【结论】雨水径流携带的细颗粒物在找平层上层聚集是透水砖铺装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采用真空抽吸尘清理可有效减少找平层上层的细颗粒物含量,更新找平层和土工布比更新透水砖层可取得更好的透水性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铺装 渗透率 堵塞 清理维护 悬浮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粒径和维护方式对透水砖铺装透水率衰减过程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亓雪颖 张守红 +5 位作者 王玉杰 李美玉 姜宇晨 王任重远 蒋银子 马心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35,共8页
透水铺装堵塞过程造成的渗透性能衰减严重影响其调控径流、净化水质和补给地下水等功能。该研究基于透水砖铺装渗透模拟实验,监测不同颗粒物粒径范围(0~200μm、0~600μm、0~1000μm)和清理维护方式(不清理、真空抽吸尘、压力水冲洗)下... 透水铺装堵塞过程造成的渗透性能衰减严重影响其调控径流、净化水质和补给地下水等功能。该研究基于透水砖铺装渗透模拟实验,监测不同颗粒物粒径范围(0~200μm、0~600μm、0~1000μm)和清理维护方式(不清理、真空抽吸尘、压力水冲洗)下透水砖铺装系统及各结构层透水率衰减过程,定量分析颗粒物粒径范围、清理维护方式对透水砖铺装系统、砖层和找平层透水率衰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水砖铺装系统渗透率呈显著指数衰减趋势,衰减过程随颗粒物粒径范围增大而加速,3种颗粒物粒径范围下的透水率(>27.3 mm/h)有效运行年限分别为20、19、7 a;0~200μm范围颗粒物对找平层透水率衰减的影响最大,实验后找平层上层细颗粒物(0~200μm)含量增加0.5%~54.3%,是造成透水砖系统透水率衰减的主要原因;真空抽吸尘对透水砖铺装的清理维护效果优于压力水冲洗,这2种维护方式下实验后的砖层平均渗透率相差1171 mm/h。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认识透水砖铺装系统渗透性能衰减规律和科学更新维护透水砖铺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铺装 透水 颗粒物粒径 清理维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道路不同铺装结构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春阳 李芳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7,共7页
园林中采用透水砖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可以有效缓解不透水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设节水型园林道路。本试验建立了透水砖铺装物理模型,采用4种不同道路结构形式,进行了3种模拟降雨条件下雨水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园林中采用透水砖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可以有效缓解不透水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设节水型园林道路。本试验建立了透水砖铺装物理模型,采用4种不同道路结构形式,进行了3种模拟降雨条件下雨水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3种降雨强度情况下,地基土壤含水率变化快慢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模型四,箱底排水早晚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模型四,而且模型一在最大降雨强度情况下地表径流量最少。说明模型一处理水分下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道路 透水砖铺装 园林节水 铺装结构 雨水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尺度绿色基础设施暴雨径流消减模拟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文 陈卫平 彭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6-1697,共12页
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地区内涝事件频繁发生。绿色基础设施是减轻城市洪涝的有效措施之一。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等模型的复杂性使得规划管理者对模型的操作和应用存在困难,而且缺乏对绿色基础设施径流消减机... 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地区内涝事件频繁发生。绿色基础设施是减轻城市洪涝的有效措施之一。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等模型的复杂性使得规划管理者对模型的操作和应用存在困难,而且缺乏对绿色基础设施径流消减机制的展现。目前的研究中,比较单个与综合绿色基础设施配置径流消减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水量平衡和城市水文过程,开发了社区尺度绿色基础设施消减作用的暴雨径流模型,并以北京市一典型社区为例,模拟研究了一年一遇和五年一遇两种暴雨条件下不同绿色基础设施配置对暴雨径流流量和峰值的消减效率。结果表明:用两场野外监测的降雨和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得到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8和0.71,纳什效率系数分别达到0.99和0.96,表明模型是可靠的。在一年一遇和五年一遇两种暴雨条件下,将常规绿地改造成5 cm深度的下凹式绿地,径流量分别减少了8.23%和23.30%,径流峰值分别减少了20.31%和29.11%;在建造300 m3调蓄池的情景下,径流量分别减少了84.90%和20.97%,径流峰值分别减少了88.99%和0.10%;在50%的不透水地表铺装透水砖情景下,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6.51%和38.52%,径流峰值分别减少了39.96%和35.48%。3种绿色基础设施都可以较好的消减社区暴雨径流,但是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强,下凹式绿地的消减效果略增强,调蓄池的消减效果变差,透水砖铺装的消减效果较稳定。综合3种措施对暴雨径流具有显著消减效果,可以100%消减一年一遇暴雨产生的径流,在五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分别消减75.47%的总径流量和64.52%的径流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暴雨径流 下凹式绿地 调蓄池 透水砖铺装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降雨条件下多层渗滤介质系统产流与入渗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立柱 冯绍元 +1 位作者 丁跃元 张书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105,共6页
透水性铺装地面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建立透水砖铺装地面物理模型,采用3种透水砖铺装形式(垫层由不同厚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中砂组合而成)和1种不透水砖铺装(对照),研究不同垫层结构的透水砖铺装地面在降雨条件下的产... 透水性铺装地面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建立透水砖铺装地面物理模型,采用3种透水砖铺装形式(垫层由不同厚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中砂组合而成)和1种不透水砖铺装(对照),研究不同垫层结构的透水砖铺装地面在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入渗规律。结果表明:3种透水砖铺装地面系统对地面产流均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在模拟降雨强度为59.36 mm/h的情况下(相当6年1遇1h降雨量),无砂混凝土10 cm和石子15 cm垫层结构的入渗效果最优,此时无地面产流,其径流系数比不透水性铺装对照处理减小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铺装路(地)面 垫层 人工降雨 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