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变异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佳君 贺海东 +4 位作者 王华 孙蔚倩 唐余燕 佟怡婧 徐旭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9期644-649,共6页
目的观察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变异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内科229位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 目的观察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变异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内科229位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患者转归资料。根据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变异度(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IDWG-CV)三分位数0.374(0.287,0.410),将患者分为IDWG高变异组、IDWG中变异组和IDWG低变异组3组。分析IDWG-CV与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229例患者平均年龄(61.79±14.47)岁,平均透析龄(58.93±21.10)月,死亡患者55例(24%),其中心血管事件死亡24例(10.5%)。IDWG-CV高变异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高于IDWG-CV中变异组和IDWG-CV低变异组(χ^(2)=8.724,P=0.013),全因死亡率高于IDWG-CV中变异组和IDWGCV低变异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5.219,P=0.074)。结合IDWG是否达标的亚组分析显示,IDWG未达标且高变异组的全因死亡分别高于其他5组(χ^(2)=22.351、2.030、11.379、0.765、11.831,P<0.001、0.154、0.001、0.382、0.001)心血管死亡较其他5组相比最高(χ^(2)=11.672、7.506、10.201、1.851、7.305,P=0.001、0.006、0.001、0.174、0.007)。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2.365,95%CI:1.160~4.822,P=0.018)、少尿(HR=0.525,95%CI:0.284~0.972,P=0.040)、低蛋白血症(HR=0.291,95%CI:0.162~0.522,P<0.001)和高IDWG(HR=3.385,95%CI:1.909~6.002,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HR=0.223,95%CI:0.087~0.575,P=0.002)和高IDWG(HR=3.318,95%CI:1.387~7.940,P=0.007)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DWG未达标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达标的患者(χ^(2)=26.570、10.423,P<0.001、0.001);IDWG高变异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低变异组和中变异组的患者(χ^(2)=7.116、10.097,P=0.028、0.006)。结论MHD患者IDWG变异度较大的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高,其中IDWG不达标且变异度大的患者死亡率更高。控制IDWG达标且低变异度可能更有益于提高MHD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变异度 维持性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迎归 宋利 +8 位作者 孙春艳 周丽芳 郑淑倩 全梓林 赵立艳 崔冬梅 钟咪 赵宜娜 符霞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患者577例,于2019年1月建立队列。收集患者入组前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009年每次透析前体质量和干体质量计算每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并取平均值,观察指标为AVF失功。结果研究对象分为IDWG≤4%组和IDWG>4%组,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2组混杂变量,共414例患者完成1:1匹配。匹配前后IDWG>4%组AVF失功率均高于IDWG≤4%组[34.2%比65.8%,χ^(2)=5.718,P=0.017;14.5%比22.7%,χ^(2)=4.611,P=0.0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393,95%CI:1.861~6.184,P<0.001)、IDWG(OR=1.967,95%CI:1.157~3.347,P=0.013)、血清白蛋白(OR=1.759,95%CI:1.034~2.990,P=0.037)、左心室质量指数(OR=1.008,95%CI:1.002~1.013,P=0.010)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DWG超过4%是MHD患者AVF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大于60岁、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左心室质量指数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动静脉内瘘失功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梅珍 施伟 +2 位作者 曾铁英 蔡文挺 鄢建军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3期31-33,共3页
目的深层次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饮食管理现状及困惑,为广大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饮食管理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患者能够通过食物粗... 目的深层次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饮食管理现状及困惑,为广大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饮食管理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患者能够通过食物粗略的质量来补充三大营养物质,但热量换算难以掌握;其液体摄入量呈现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对微量元素的摄入要求一知半解。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加强认知教育,制作简易换算工具,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的原因并实施综合干预,以提高其饮食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饮食 自我管理 微量元素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萍 蒋燕勤 +4 位作者 柴冬雪 徐珍珍 王莹 周诗雯 张伟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液体摄入知识的宣教、液体摄入行为的监测指导、微信群随访指导等延续护理管理。记录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透析间期体...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液体摄入知识的宣教、液体摄入行为的监测指导、微信群随访指导等延续护理管理。记录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DWG)情况,评估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干预前3个月患者IDWG/干体质量比值为(4.96±2.63)%,实施干预后3个月为(4.0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从干预前的31.67%(38/120)提升至干预后的68.33%(8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从干预前的17.25%降低至干预后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维持性血液 摄入 依从性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葳 于秀峙 +1 位作者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82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CV)将患者分为高SBPV组(SBP-CV≥9.48)和低SBPV组(SBP-CV<9.48),分析透析过程中BPV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 rate,IDWG%)水平与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我们以IDWG%的均值(4.1%)作为节点,将MHD患者分为高IDWG%组(IDWG%≥4.1%)和低IDWG%组(IDWG%<4.1%)进行分析。结果与低SBPV组相比,高SBPV组女性患者比例更大,脱水量更多,IDWG%更高(性别:χ2=2.133,P=0.048;超滤量:t=2.667,P=0.008;IDWG%:t=2.265,P=0.025);与高SBPV组相比,低SBPV组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降低(Alb:t=2.416,P=0.017;LDL-C:t=2.317,P=0.022);以SBP-CV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IDWG%、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与SBP-CV呈正相关(IDWG%:β=0.194,P=0.008;糖尿病:β=0.179,P=0.015;Alb:β=0.166,P=0.023)。在高IDWG%组中,透析龄、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iastolic blood pressur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DBP-CV)均明显高于低IDWG%组(透析龄:t=2.265,P=0.025;血磷:t=3.763,P<0.001;PTH:t=2.707,P=0.007;SBP-CV:t=3.831,P<0.001;DBP-CV:t=2.087,P=0.038),而年龄小于低IDWG%组(t=2.696,P=0.008);高IDWG%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异程度更大,更易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结论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是血压变异性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有助改善血压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压变异性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液钠浓度与钠梯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月 何强 +1 位作者 洪大情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水负荷过重,临床上常表现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DWG)过多。钠梯度为透析液钠浓度与透析前血清钠浓度的差值,本研究拟研究钠梯度与MHD患者水负荷关系。方法选取2...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水负荷过重,临床上常表现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DWG)过多。钠梯度为透析液钠浓度与透析前血清钠浓度的差值,本研究拟研究钠梯度与MHD患者水负荷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1例,血液透析3次/周,尿量〈500ml/天。收集患者期间透析前及透析后血清钠数据、钠梯度、IDWG、IDWG%及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透析前血清钠浓度为[138.81±3.27(130.2~145.0)]mmol/L,透析后血清钠浓度为[137.81±2.88(132.5~146.0)]mmol/L,透析液钠浓度为135mmol/L,钠梯度绝对值为[3.92±2.69(0~10.0)]mmol/L,透析前后钠浓度差绝对值[2.79±2.14(0.1~8.6)]mmol/L,IDWG为[2.06±0.82(0.50~4.20)]kg,IDWG%为[3.71±1.42(1.01~8.42)]%。钠梯度绝对值与IDWG及IDWG%均显著相关(r=0.349,P=0.001;r=0.269,P=0.013),钠梯度绝对值为0时,MHD患者IDWG最低,透析对患者的钠负荷及水负荷影响最小。年龄与透析前钠浓度、钠梯度绝对值、IDWG及IDWG%显著负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与钠梯度绝对值、IDWG等无显著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钠梯度绝对值与IDWG显著正相关,对MHD患者透析液钠浓度的个体化处方,可能改善MHD患者的水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钠梯度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欣 曹艳佩 +2 位作者 杨晓莉 黄碧红 卢文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研究超滤量的大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样选取我院2017年12月1-31日的1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 937次治疗数据,根据超滤量的大小分为高超滤量组和正常超滤量组,分析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血压的... 目的研究超滤量的大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样选取我院2017年12月1-31日的1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 937次治疗数据,根据超滤量的大小分为高超滤量组和正常超滤量组,分析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血压的变化,探索超滤量与血压波动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透析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和脉压差均呈下降趋势;高超滤量组患者的收缩压、脉搏和脉压差在透析2h及以后比正常超滤组明显降低(P<0.01),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在透析3h及以后较正常超滤量组明显降低(P<0.01);高超滤量组患者透析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脉搏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正常超滤组(P<0.01);高超滤量组患者的异常压发生率较高于正常超滤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逐渐下降,高超滤量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波动大,更易发生高血压和低血压事件,透析期间要加强对超滤量>2 500mL患者的血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超滤量 血压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