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产物中透明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丽华 陈铭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是对透明质酸酶的激活有抑制作用的物质。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 ,而透明质酸在人体许多发育和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可使透明质酸不被分解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笔者对天然产物中... 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是对透明质酸酶的激活有抑制作用的物质。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 ,而透明质酸在人体许多发育和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可使透明质酸不被分解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笔者对天然产物中透明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进行了概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透明质酸酶抑制 保健食品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益生菌的体外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文平 周辉 +4 位作者 陈绮 周杏荣 吴坤 汪家琦 刘成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通过乳酸菌传统分离技术和益生菌体外评价,并结合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牛奶样品中分离的5株具有酸和胆盐耐受性的菌株表现出良好益生特性,其初步判定为安全菌株,所有菌株有较高透... 通过乳酸菌传统分离技术和益生菌体外评价,并结合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牛奶样品中分离的5株具有酸和胆盐耐受性的菌株表现出良好益生特性,其初步判定为安全菌株,所有菌株有较高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结合相关研究表明其能够作为抗过敏益生菌筛选的指标之一。其中菌株L02和L15呈现出较为显著(P<0.05)的体外耐受性、细胞表面特性、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说明其具备抗过敏的益生潜能;经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均为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透明质酸酶抑制 益生特性 细胞表面特性 植物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瓤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占一 廖成斌 +3 位作者 公金艳 赵春林 孙晓梅 向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66-2271,共6页
目的优化石榴瓤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Elson-Morgan法检测多糖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优化石榴瓤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Elson-Morgan法检测多糖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2,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48.5℃,多糖得率7.13%。多糖对透明质酸酶的最大抑制率为67.2%,IC50为1.723 mg/mL,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较强的石榴瓤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瓤 多糖 提取 抑制透明质活性 BOX-BEHNKEN设计 Elson-Morga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过敏作用研究方法优化及中药药对抗过敏活性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依林 左泽平 +4 位作者 田颖颖 刘闯 赵新月 吕英楠 王志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1268,共8页
目的优化两种中药体外抗过敏活性筛选方法,比较5个中药药对的体外抗过敏活性。方法优化RBL-2H3(Rat basophil leukemia cells)细胞脱颗粒实验方法,通过甲苯胺蓝染色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osaminidase,β-HEX)和组胺(Histamine,HIS... 目的优化两种中药体外抗过敏活性筛选方法,比较5个中药药对的体外抗过敏活性。方法优化RBL-2H3(Rat basophil leukemia cells)细胞脱颗粒实验方法,通过甲苯胺蓝染色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osaminidase,β-HEX)和组胺(Histamine,HIS)释放3个指标比较5个药对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活性;优化了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对5个中药药对的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在RBL-2H3细胞脱颗粒实验中,5个中药药对中荆芥-防风、麻黄-细辛、防风-白芷、川芎-细辛均能不同程度抑制模型细胞释放β-HEX(P<0.05),苍耳子-辛夷与细胞共培养后脱颗粒模型细胞上清中β-HEX释放率显著升高(P<0.05);5个中药药对均可以降低脱颗粒模型细胞上清中HIS释放量。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实验中,各药对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川芎-细辛>防风-白芷>荆芥-防风>麻黄-细辛,其中川芎-细辛抗过敏活性最强。结论两种方法获得的不同药对体外抗过敏活性趋势具有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可以用于体外抗过敏活性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过敏 透明质酸酶抑制 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 RBL-2H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常见食用菌的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方方 曹晖 +1 位作者 许红星 孙若琳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3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八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食用菌的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和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秀珍菇>草菇>海鲜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 以八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食用菌的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和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秀珍菇>草菇>海鲜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蘑菇。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海鲜菇>草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蘑菇>平菇>杏鲍菇。草菇、海鲜菇、秀珍菇有强抗过敏作用。八种食用菌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与抗坏血酸含量(R2=0.4692)、总酚含量(R2=0.8466)之间呈负相关性。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与总黄酮含量(R2=0.4180)、DPPH·清除率(R2=0.4858)之间呈正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食用菌的抗过敏性与抗氧化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抗过敏 抗氧化 透明质酸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抗过敏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歌珂 刘学 +1 位作者 杨成 孙亚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96-1203,共8页
为研究山茱萸中抗过敏活性成分,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对山茱萸中活性组分进行初步筛选;采用细胞脱颗粒抑制实验对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较高的组分进一步评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石油醚部位(pet... 为研究山茱萸中抗过敏活性成分,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对山茱萸中活性组分进行初步筛选;采用细胞脱颗粒抑制实验对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较高的组分进一步评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extract of Corni Fructus,COPE)具有显著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11 mg/mL;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4个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更高的组分,其中组分COPE-8对RBL-2H3细胞脱颗粒抑制作用更显著,呈剂量依赖形式且具低细胞毒性。经20μg/mL COPE-8处理后,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分别减少46%和39%;经GC-MS分析,COPE-8中主要活性物质为萜类物质,包括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和香紫苏醇。结果表明COPE-8具有显著的抗过敏活性,在抗过敏活性物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抗过敏 透明质酸酶抑制 细胞脱颗粒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