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艳 谭伟艳 +5 位作者 朱亚西 詹焕淼 邓艳红 黄瑞妍 姜泽樱 林汉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的形态,与发生在子宫内... 目的探讨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的形态,与发生在子宫内膜和卵巢等部位的形态学改变相似。肿瘤细胞呈巢状实性或腺样排列,实性区域胞质透亮,伴广泛凝固性坏死。腺样区域腺体拉长及相互连接形成隧道样结构,肿瘤细胞呈鞋钉状,胞质嗜酸性,核大突向腺腔。免疫表型:CK7、CK、CEA(多克隆)、EMA和vimentin均阳性;ER灶性阳性。CEA(单克隆)、PR、CK20、MC、CR、S-100、CK5/6和Moc31均阴性。结论腹壁异位子宫内膜恶变为透明细胞腺癌非常少见,免疫表型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史及HE形态特点。需与汗腺来源的腺癌、转移性腺癌和恶性上皮型间皮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透明细胞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尿道原发性透明细胞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宏伟 贾永峰 +1 位作者 宝鲁日 施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尿道CC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尿道外口肿物。镜下癌细胞立方形、柱状,扁平、印戒细胞样或鞋钉样,胞...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尿道CC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尿道外口肿物。镜下癌细胞立方形、柱状,扁平、印戒细胞样或鞋钉样,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核小圆、多角形,中~重度异型,可见坏死,核分裂象2~8/10 HPF。组织结构多样,呈乳头状、管囊状、实性,常混合存在。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免疫表型:CKpan、PAX8弥漫阳性,AMACR、CK34βE12、CK7、CA125和p53局灶阳性,vimentin、PSA、CK20、ER、p63和WT1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0%。结论尿道CCA虽罕见,但侵袭性强,术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需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美善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19,共2页
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性排尿疼痛、排尿困难1年,加重2个月入院。膀胱镜示膀胱右侧壁可见一菜花样肿物,约7 cm×6 cm,延伸至尿道内口。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全身其他脏器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为膀胱癌,进行了经尿道... 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性排尿疼痛、排尿困难1年,加重2个月入院。膀胱镜示膀胱右侧壁可见一菜花样肿物,约7 cm×6 cm,延伸至尿道内口。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全身其他脏器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为膀胱癌,进行了经尿道膀胱镜电切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sin A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中高表达: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Fadare O Desouki M M +2 位作者 Gwin K 陈远钦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5-735,共1页
伴透明细胞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型在不同病理观察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CCC)的鉴别诊断中,分子标志物或可发挥重要诊断价值。该文旨在评估NapsinA对诊断CCC的应用价值。作者选取经9所机构诊断的7... 伴透明细胞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型在不同病理观察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CCC)的鉴别诊断中,分子标志物或可发挥重要诊断价值。该文旨在评估NapsinA对诊断CCC的应用价值。作者选取经9所机构诊断的77例CCCs,由3名病理医师进行独立复片诊断,最终选出一致诊断为CCC的一组60例样本(意见一致组),用于评估Napsi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腺癌 子宫内膜 诊断价值 CCCs 组织学分型 分子标志物 病理观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3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洁 李红霞 +3 位作者 李霄 宋国新 张炜明 张智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1-637,共7页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83例卵巢癌组织(透明细胞腺癌45例、浆液性癌20例、黏液性癌18例)、20例浆液性囊腺瘤及20例正常卵巢...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83例卵巢癌组织(透明细胞腺癌45例、浆液性癌20例、黏液性癌18例)、20例浆液性囊腺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8例卵巢癌组织(透明细胞腺癌20例、浆液性癌10例、黏液性癌8例)、5例浆液性囊腺瘤和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 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PC3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 RNA表达量(82.2%;1.326 1±0.493 6)均明显高于浆液性癌(20%;0.426 5±0.029 4)、黏液性癌(5%;0.265 2±0.103 9)、浆液性囊腺瘤(0%;0.141 3±0.011 3)、正常卵巢组织(0%;0.291 4±0.048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GPC3 m RNA表达量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Ⅲ-Ⅳ期患者中的表达(100%;1.808 1±0.265 7)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71.4%;1.045 8±0.403 6)(P值〈0.01);3卵巢透明细胞腺癌铂类药物耐药患者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 RNA表达量(100%;1.808 1±0.265 7)均高于铂类药物敏感型患者(70.3%;0.991 8±0.330 3)(P〈0.05);4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预后差的患者中阳性率及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亦显示GPC3蛋白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48);5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中GPC3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 RNA表达量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GPC3在病理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GPC3与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铂类耐药相关,提示其可能在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腺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出树强 陈玮姗 +2 位作者 方雪婷 晋龙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原发CCA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原发CCA的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62岁;2例发生于膀胱颈,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镜检:肿瘤为管状、乳头状及弥漫型三种形态混合存在。小管管腔和乳头表面可见单层鞋钉样肿瘤细胞被覆。肿瘤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胞质以嗜酸性为主,局灶胞质透亮,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术后随访10~58个月,其中1例复发,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30%~40%,CK7、PAX8、AMACR、p53、CA125均阳性。结论膀胱原发CCA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透明细胞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俊奇 张文凤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CCAC和1例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不同比例腺管、小管、乳头状及实性片... 目的探讨膀胱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CCAC和1例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不同比例腺管、小管、乳头状及实性片状结构,肿瘤细胞呈立方、柱状及多边形,胞核外形欠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胞质淡染至透明;乳头结构鞋钉样胞核明显,实性片区细胞异型性明显且见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中Pax-8、p53、CK7均呈弥漫强阳性,AMACR、CA125和CEA均局灶阳性,p63、ER和CK20均阴性。结论 CCAC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需与肾源性腺瘤、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或Mullerian分化、透明细胞(富于糖原)型/富于脂质型尿路上皮癌、前列腺尿道部前列腺腺癌、其他部位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等鉴别。CCAC预后差,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肾源性 肾源性化生 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透明细胞腺癌1例
8
作者 许成辰 张敏 +2 位作者 张春丽 范一宏 毛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36,共2页
患者女性,83岁,因腹胀伴呕吐3个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呕吐、口苦,无发热、血便及血尿。体检:腹稍膨隆,未触及肿块,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痛。肿瘤标志物CEA 12.5 ng/mL。PET/CT检查示左上腹小... 患者女性,83岁,因腹胀伴呕吐3个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呕吐、口苦,无发热、血便及血尿。体检:腹稍膨隆,未触及肿块,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痛。肿瘤标志物CEA 12.5 ng/mL。PET/CT检查示左上腹小肠肠壁增厚,糖代谢增高,考虑恶性肿瘤伴不全性肠梗阻;盆腹腔多发结节,糖代谢增高,考虑转移瘤。临床诊断:(1)小肠占位伴不全性肠梗阻,小肠恶性肿瘤可能;(2)盆腹腔多发占位,转移瘤可能。遂行“腹腔镜探查+小肠肿瘤切除+盆腔结节活检+浆膜腔热灌注化疗术”,术中见上段小肠肿瘤,大小4 cm×4 cm×3 cm,肠系膜及盆腔(子宫及双侧附件、膀胱表面、结直肠系膜及腹膜)可见多发转移性结节病灶。术后患者接受化疗,随访3个月,生命体征平稳,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原发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NapsinA
9
作者 Yamashita Y Nagasaka T +2 位作者 Naiki-Ito A 于国华 曲桂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7-917,共1页
卵巢透明细胞腺癌耐药性较高,在卵巢癌各亚型中预后较差。针对其治疗,透明细胞腺癌与其他卵巢表面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Napsin A是已知的肺腺癌诊断标志物,其在部分甲状腺癌和肾癌中亦有表达。然而,在卵巢表面上皮性肿... 卵巢透明细胞腺癌耐药性较高,在卵巢癌各亚型中预后较差。针对其治疗,透明细胞腺癌与其他卵巢表面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Napsin A是已知的肺腺癌诊断标志物,其在部分甲状腺癌和肾癌中亦有表达。然而,在卵巢表面上皮性肿瘤中Napsin A的表达尚未见研究报道。在这项研究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在8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中71例(83%)Napsin A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腺癌 特异性标志物 卵巢透明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标志物 上皮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上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尿道透明细胞腺癌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梦楠 任明达 +1 位作者 黄志明 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病例女,51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尿频、尿痛、肉眼血尿半年,反复治疗不佳入院,有子宫肌瘤手术史半年。实验室检查:尿免疫球蛋白G:333.6 mg/L,尿微量白蛋白:205 mg/L,尿蛋白(++)、尿隐血(+)。
关键词 尿道肿瘤 透明细胞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增强表现及与小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被引量:25
11
作者 马丽娅 胡道予 +3 位作者 李佳丽 沈亚琪 李震 罗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肾嗜酸细胞腺瘤及小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表现,总结病灶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记录并分析10例小肾嗜酸细胞腺瘤及20例小肾透明细胞癌病灶的部位、边缘、密度、有无钙化、囊变、坏死、与正常肾实质夹角、中心星...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肾嗜酸细胞腺瘤及小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表现,总结病灶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记录并分析10例小肾嗜酸细胞腺瘤及20例小肾透明细胞癌病灶的部位、边缘、密度、有无钙化、囊变、坏死、与正常肾实质夹角、中心星状瘢痕、节段强化反转征及假包膜测量并分析腹部三期增强CT中病灶与正常肾皮质的CT值。结果:两组间病灶与正常肾实质夹角(P=0.008)、中心星状瘢痕(P=0.030)及节段强化反转征(P=0.002)有统计学差异。将病灶与正常肾实质夹角(角度)、中心星状瘢痕(瘢痕)、节段强化反转征(反转)进行组合,分别进行模型1(角度+瘢痕+反转)、模型2(角度+瘢痕)、模型3(角度+反转)、模型4(瘢痕+反转)预测分析,其中模型1和3的敏感度较高(100%),而模型4特异度较高(100%),AUC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模型1(0.930)、3(0.912)、2(0.830)、4(0.800)。两组间病灶的CT值及与皮质的比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症状偶然发现的小肾皮质肿块,突出于肾轮廓外、与肾实质夹角为钝角,伴中心瘢痕及节段强化反转,可提示倾向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嗜酸细胞 透明细胞腺癌 CT增强扫描 节段强化反转征 中心星状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多发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玉腾 陈玉国 +3 位作者 刘书含 周建鹏 王广义 魏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98-159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及胰体尾部见结节状稍低密度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 肿瘤 肿瘤转移 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和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上超 陈宇 +3 位作者 杨运俊 夏能志 林博丽 黄颖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四期扫描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和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因肾脏占位行肾脏CT平扫和三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四期扫描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和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因肾脏占位行肾脏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患者79例共80枚瘤灶,经术后病理证实RO 29例,ccRCC 50例,并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影像表现,采用SPSS 19.0软件对肿瘤CT值、校正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及增强廓清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肿瘤部位、形态、平扫特点、强化程度、强化方式、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节段增强反转等征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O和ccRCC皮质期CT值、皮质期校正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和增强廓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实质期、排泄期CT值校正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星状低密度影、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轮辐状强化、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及节段增强反转等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位、形态、钙化,病灶周边絮状和条索状影等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SCT多期扫描表现中,皮质期CT值、皮质期校正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和增强廓清率、中央星状低密度影、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轮辐状强化、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及节段增强反转等征象对于RO、ccRCC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性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胸腺透明细胞癌1例
14
作者 陈利娜 陈淮 +2 位作者 陈璧颖 李广秋 曾庆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9-609,共1页
患者男,36岁,因"体检发现左前纵隔肿物2月余,左上肢酸胀2周"入院。查体:左颈根部可触及3cm×4cm肿物,质硬,不易推动,无触痛;左颈根部及左胸背部、左上肢皮肤均可见浅表静脉曲张,左上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部CT:左上... 患者男,36岁,因"体检发现左前纵隔肿物2月余,左上肢酸胀2周"入院。查体:左颈根部可触及3cm×4cm肿物,质硬,不易推动,无触痛;左颈根部及左胸背部、左上肢皮肤均可见浅表静脉曲张,左上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部CT:左上纵隔见约9.9cm×7.3cm×7.1cm肿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连世东 谭晓天 +1 位作者 徐哲 欧阳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212例(222灶),男159例(168灶),女53例(54灶);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55.6岁)。结合病理改变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MRI平扫90.5%的病例信号不... 目的: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212例(222灶),男159例(168灶),女53例(54灶);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55.6岁)。结合病理改变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MRI平扫90.5%的病例信号不均匀,T1WI肿瘤以中低信号及低信号为主(73.4%),T2WI及T2WI/SPIR肿瘤以混杂信号为主(70.3%),部分呈高信号(23.4%)。增强扫描91.4%的肿瘤强化不均匀,以中、重度强化为主(88.6%)。病理上透明细胞癌质地不均匀,常见出血(27.5%)、坏死(47.3%)及囊性改变(24.3%)。出现假包膜、肾周组织(肾周脂肪囊及其以外的组织)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病例分别达68.5%、11.7%、8.6%、5.8%及3.2%。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肾细胞癌亚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TM8与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浩 陈京文 +5 位作者 许克新 王栋 王应 王功伟 张石英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CMTM8及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9例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组织和10例肾透明细胞癌骨转移组织的CM... 目的:探讨CMTM8及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9例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组织和10例肾透明细胞癌骨转移组织的CMTM8及E-cadherin表达。结果:CMTM8和E-cadherin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呈强阳性表达;在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细胞膜上表达强度明显下降,但仍呈完整连续的细胞膜表达;在高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中,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强度进一步减弱,表达不连续,同时开始出现细胞浆的表达。CMTM8在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及骨转移组织中的细胞膜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以细胞浆表达为主。E-cadherin在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阴性,也可为细胞膜和细胞浆的弱阳性。CMTM8和E-cadherin均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41和-0.732,P<0.001),两者间也有显著相关性(r值为0.694,P<0.001)。结论:CMTM8和E-cadherin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两者在细胞中表达的部位和强度对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透明细胞 钙黏着糖蛋白类 CMTM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德玲 李卉 +3 位作者 耿志君 刘学文 谢传淼 吴沛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单发PCCCL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结果 29例PCCCL均有乙肝病史,均无HCV感染史,19例伴有肝硬化,AFP阳性19例。29例PCCCL均为单发病灶...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单发PCCCL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结果 29例PCCCL均有乙肝病史,均无HCV感染史,19例伴有肝硬化,AFP阳性19例。29例PCCCL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肝右叶者19例,多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23例患者接受CT扫描,平扫19例呈低密度,2例呈低、等混杂密度,2例呈低、高混杂密度;增强扫描19例具有普通型肝细胞癌(HCC)的典型"快进快出"强化特征,10例病灶有假包膜。7例接受MR扫描(其中1例先后接受CT、MR检查),平扫T1WI中PC-CCL呈稍高/稍低信号,T2WI中以高/更高信号多见,增强扫描均呈普通型HCC"快进快出"的典型强化特征,均可见假包膜。结论 PCCCL的影像学表现与普通型HCC相似,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早期快速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迅速廓清的特点,且易于形成假包膜结构。MR平扫T1WI呈稍高/稍低信号、T2WI信号明显增高对诊断PCCCL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勇 马秀华 +3 位作者 薛鹏 陈勇 仲继刚 张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A)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OCCA的CT及MRI资料。对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7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4例先后接受CT及MR平扫、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3...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A)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OCCA的CT及MRI资料。对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7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4例先后接受CT及MR平扫、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仅接受MR平扫及增强检查。①肿瘤位于左侧卵巢3例,右侧4例,跨中线生长2例,瘤体直径2.2~12.4cm;8例为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1例为多房囊性肿块。②CT表现:6例中,5例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均为单房,密度均匀,1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囊液密度不均,囊内分隔粗细均匀;动脉期5例实性部分及分隔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静脉期均持续强化。6例均见完整包膜,延迟强化呈稍高密度。⑧MRI表现:7例中,6例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1均呈高信号;1例多房囊性肿块,囊液信号不均,分隔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6例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均呈持续性较均匀明显强化,分隔持续明显强化。延迟期包膜持续强化,呈稍高信号。结论OCCA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富血供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和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天春 周林玉 +2 位作者 汪小勇 宣强 曹正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了48例CCRCC和20例远离肾癌的正常组织HIF-1α和CXCR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级、分...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了48例CCRCC和20例远离肾癌的正常组织HIF-1α和CXCR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HIF-1α和CXCR4在CCR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77.0%,正常肾组织中HIF-1α及CXCR4蛋白表达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和CXCR4与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HIF-1α与CXCR4在CCR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CXCR4在CCRCC中的高表达可能对CCRC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 受体 趋化因子(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分次团注双期增强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时代 郑晶晶 +6 位作者 张雪宁 李亮 吴梦琳 刘美洲 励贺文 牛冬梅 魏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次团注双期CT增强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B超或体检中怀疑肾脏占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病例进行检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行肾脏分次团注双期CT增强扫描,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分次团注双期CT增强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B超或体检中怀疑肾脏占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病例进行检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行肾脏分次团注双期CT增强扫描,对照组(60例)行常规三期增强扫描。术后对照病理结果,选择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44例,对照组46例(120例患者中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共90例,选择这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实验组的44例,来自对照组46例)。对(最终纳入的90例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CT扫描各期病变及健肾实质强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两组患者所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①实验组肾透明细胞癌皮质期、实质-排泄期与对照组皮质期、排泄期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64,P=0.105);实验组肾透明细胞癌实质-排泄期与对照组实质期平均CT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实验组健肾实质皮质期与对照组皮质期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510);实验组健肾实质-排泄期与对照组实质期及排泄期强化平均CT值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1)。③实验组的平均有效剂量较对照组减低30%。结论:肾脏分次团注双期增强扫描在定性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同时明显降低患者检查所受有效辐射剂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