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1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光 孙萍丽 +1 位作者 张小辉 金仁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0,共3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 透明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1例
2
作者 平静 周东华 +3 位作者 田杰 陈莹 范菊花 张汝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7-368,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入院10 h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胀痛,持续性加重,伴潮热、头晕、头痛,妇科检查双侧附件轻压痛,以左侧附件区明显,无反跳痛。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内膜厚约9 mm。左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大小41mm×38 mm×35... 患者女性,43岁,入院10 h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胀痛,持续性加重,伴潮热、头晕、头痛,妇科检查双侧附件轻压痛,以左侧附件区明显,无反跳痛。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内膜厚约9 mm。左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大小41mm×38 mm×35 mm,边界清,壁薄,内透声好,内见多个稍强回声光带。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肿瘤 透明细胞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
3
作者 李俊 顾伟勇 +3 位作者 王杰玉 武贝贝 鹿欣 陈瑞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究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CC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为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BOT患者共23例,同时整合R... 目的探究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CC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为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BOT患者共23例,同时整合Ricotta研究队列中的19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结果本研究入组了42例CCBOT患者:其中我院队列23例,Ricotta队列19例。与Ricotta队列相比,我院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34.8%)明显高于Ricotta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5.3%)(P<0.05)。在我院队列中,22例患者具有术中冰冻病理信息,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性为50%(11/22),另外50%(11/22)患者术中冰冻低估了病情。合并后的队列整合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60岁,好发于绝经后女性(66.7%);多数因盆腔包块(59.5%)和腹痛腹胀(19.0%)就诊;肿瘤多为单侧卵巢受累(90.5%);术前肿瘤标记物信息缺失较多,无法准确评估;10人(23.8%)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2人(76.2%)行根治性手术,手术病理提示所有患者均为I期患者;部分患者(21.4%)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患者接受了全子宫切除,其中10人(31.3%)合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1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231个月,未见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CCBOT患者总体预后好,复发率低;保留生育功能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排查是否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鉴于CCBOT罕见,未来要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阐明CCBO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CBOT) 手术治疗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23例的临床特点及术后中长期随访报告
4
作者 邱敏 林秀石 +7 位作者 田晓军 陆敏 卢剑 侯小飞 赵磊 王国良 马潞林 张树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后中长期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24年1月,我科对23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分别行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行肾部分切除术者,通过经腹入路或经腹膜后入路,游离并阻断...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后中长期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24年1月,我科对23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分别行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行肾部分切除术者,通过经腹入路或经腹膜后入路,游离并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并对创面进行缝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者,游离肾动静脉及输尿管,Hem-o-lok夹闭后切断,再将肾脏装袋取出。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18例腹腔镜手术,5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7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73~229 min,中位数149 min;阻断时间9~35 min,中位数21 min;出血量10~100 ml,中位数20 ml;术后住院时间3~28 d,中位数6 d。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10~232 min,中位数123 min;出血量5~200 ml,中位数10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 d。术后病理均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核分级(WHO/ISUP分级)Ⅰ~Ⅱ级。23例术后随访7~121个月,平均53个月,其中10例随访>3年,9例随访>5年。1例术后1年发现对侧肾脏病变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病理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此后复查显示双肾有囊肿,距第1次术后7年发现双肾实性结节,考虑复发,主动监测2年(每3~6个月复查CT),病情稳定;1例术后29个月发现贲门管状腺癌,行胃镜下切除,随访121个月无复发;余21例无复发。结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是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较好,但部分病例会复发或合并多原发癌,术后应注意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5
作者 李解珍 黄海建 +4 位作者 曾强 刘霖 陈灵锋 吴义娟 陈小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clear cell sarcoma-like tumo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CSLTGT/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M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HTH]方法收集2例CC...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clear cell sarcoma-like tumo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CSLTGT/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M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HTH]方法收集2例CCSLTGT/MGNET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FISH及二代测序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HTH]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2/2)、腹部肿块(2/2)、血便(2/2),发热(1/2),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部分区域呈菊形团样结构,细胞卵圆形、短梭形或上皮样,胞质嗜酸性或透明样,核分裂象8~10个/10 HPF,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样多核巨细胞,未见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OX10(2/2)、S-100(2/2)、Syn(1/2)、CD56(2/2)和CD99(1/2),Ki67增殖指数为30%~70%。FISH检测均显示EWSR1基因重排(2/2)。1例二代测序检测到EWSR1-CREB1基因融合和FANCL基因Exon10-11缺失突变。[HTH]结论CCSLTGT/MGNET属于非常罕见的恶性间叶源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需与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 EWSR1基因 二代测序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17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烨 张焕 +3 位作者 王维娜 张银华 马晓梅 梁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系统性评估及生存随访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 目的探讨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系统性评估及生存随访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并分析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号染色体短臂(3p)的杂合性缺失;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7例中男性12例,女性5例,男女比为2.4∶1。年龄28~73岁,平均54岁。多为偶然或体检发现肾脏占位。镜检:囊腔大多衬覆单层肿瘤细胞,局灶为双层或假复层,胞质透明、核小、未见明显核仁、WHO/ISUP核分级多为Ⅰ级。纤维间隔内可见与囊腔衬覆细胞类似的透明细胞团。免疫表型:17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K(AE1/AE3)、CK7、EMA、vimentin、CD10、碳酸酐酶IX(CAIX)、PAX-2和PAX-8,不表达CD68,Ki-67增殖指数均<10%;17例患者中11例检测到3p染色体杂合性缺失,3p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率为64.7%。结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具有低度恶性潜能,预后良好;其可能来源于肾小管中具有多向潜能分化的肿瘤干细胞;其与肾透明细胞癌在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上相似,推测其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组织学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伴发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树东 张丽华 +3 位作者 周志毅 芮俊 梁加贝 孙荣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脾脏SANT伴发右肾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同时对SANT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讨论及相关分析。结果脾脏SANT病理学检查示病灶呈灰白色结节,边界不清,镜下见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可见裂隙样或窦样血管腔,血管腔隙之间为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结节间为硬化的胶原纤维,梭形细胞较少,多灶性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特征性。右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3级,临床分期2期。结论脾脏SAN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伴发恶性肿瘤时需加以鉴别,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透明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死亡调节因子GRIM-19蛋白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汲坤 王波 +5 位作者 李馨 于浩 张灵 胡嘉弟 赵雪俭 李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6-14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死亡调节因子(GRIM-19)蛋白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阐明GRIM-19在肾脏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抑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1例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和7例正常肾组织GRIM-19蛋白... 目的:探讨细胞死亡调节因子(GRIM-19)蛋白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阐明GRIM-19在肾脏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抑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1例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和7例正常肾组织GRIM-19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4例正常肾组织和8例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中GRIM-19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GRIM-19蛋白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2.3%(11/21),在正常肾脏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肾脏透明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6/6)、40%(4/10)和20%(1/5),三种病理分级GRIM-19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检测GRIM-19基因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5%(5/8),在正常肾脏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GRIM-19在肾脏透明细胞癌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并与其病理分级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提示GRIM-19蛋白可能在肾脏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肿瘤 细胞死亡调节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9
作者 胡阿锦 毕丹丹 刘从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57,560,共3页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恶性间充质肿瘤,其形态学特征多样且复杂,因此常被误诊。该文报道1例恶性GNET,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治...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恶性间充质肿瘤,其形态学特征多样且复杂,因此常被误诊。该文报道1例恶性GNET,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大家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EWS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育刚 罗艳 许晴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 目的 探讨胰腺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lear cell varia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cc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cSPN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CgA、E-cadherin、Ki-67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4岁,以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MRI示胰体尾部占位伴钙化。镜下见肿瘤界尚清,瘤细胞体积小,形态温和,呈巢状或小梁状排列,大部分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空泡或胞质完全空泡化,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确核分裂象。瘤组织被透明变的间质分隔,局部黏液样变。免疫表型:vimentin、CD10、β-catenin、CD56、Syn均阳性,CK、E-cadherin、Cg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结论 ccSPN是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一种罕见变异型,行影像学检查,并尽早手术切除及长期随访是疾病诊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透明细胞变异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会粉 刘倩 +4 位作者 步宏 陈敏 陈卉娇 林英英 张红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CS-G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例CCS-GI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并... 目的探讨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CS-G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例CCS-GI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因"腹痛1周"入院,CT检查示右半结肠肿瘤,肉眼观察结肠黏膜面可见一溃疡型肿块,切面灰白、实性、质嫩,侵及全层。镜下见中等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S-100蛋白弥漫阳性,HMB-45、Melan-A、CD117、CD1a及PCK均阴性。FISH检测结果示74%的肿瘤细胞存在EWSR1基因易位。结论 CCS-G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肠道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遗传学特征,该类肿瘤中的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亚型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病变实体,尚需增加病例量进一步研究,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14)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被引量:5
1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生殖器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透明细胞肿瘤 W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zinger&Weiss软组织肿瘤》(第6版)中软组织肿瘤的新进展与新类型介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7-1080,1085,共5页
时隔6年,新版《Enzinger & Weiss软组织肿瘤》一书于2014年面世。根据近年来对软组织肿瘤的新认识,《Enz-inger & Weiss软组织肿瘤》的内容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新版中删除间皮肿瘤、副神经节瘤及神经母细胞瘤3个章节。该类肿瘤虽然... 时隔6年,新版《Enzinger & Weiss软组织肿瘤》一书于2014年面世。根据近年来对软组织肿瘤的新认识,《Enz-inger & Weiss软组织肿瘤》的内容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新版中删除间皮肿瘤、副神经节瘤及神经母细胞瘤3个章节。该类肿瘤虽然可发生于软组织(包括腹膜后),但是它们的组织起源却非间叶源性,从而保证了书本内容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上皮样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泡沫细胞样血管肉瘤 上皮样横纹肌肉瘤 含铁血黄素沉积性纤维脂肪瘤样肿瘤 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伴CIC-DUX4基因重排的肿瘤家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然 周婷 +3 位作者 陈少华 唐明洋 韦丹丹 李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NE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腹...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NE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腹部不适入院,肿瘤眼观均为溃疡型肿块,镜下见上皮样细胞呈弥漫片状、巢状分布,胞质弱嗜酸性,胞核圆形,可见泡状核,核仁不明显。免疫表型:S-100、SOX10、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黑色素标志物Melan-A和HMB-45均阴性。FISH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WSR1基因断裂重排。结论GNET患者发病年龄小、预后差,因其形态学的相似性,临床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FISH EWS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