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光谱特性(英文)
1
作者 王英英 倪振华 +2 位作者 王笑军 张家骅 申泽骧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用不同的激发波长532,514.5,476.5 nm,研究稀土Pr3+掺杂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Pr3+在LaF3微晶环境和玻璃环境中的不同的荧光行为。对于微晶中的Pr3+离子,当用532 nm和514.5 nm激发玻璃陶瓷时,观察到从3P0能级到3H5能级的发射,和1D2... 用不同的激发波长532,514.5,476.5 nm,研究稀土Pr3+掺杂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Pr3+在LaF3微晶环境和玻璃环境中的不同的荧光行为。对于微晶中的Pr3+离子,当用532 nm和514.5 nm激发玻璃陶瓷时,观察到从3P0能级到3H5能级的发射,和1D2能级到基态3H4能级,3P0能级到3H6能级的发射。我们认为微晶中Pr3+离子的3P0能级上的电子布局是依靠电声子耦合-多声子辅助来实现的。为了进行比较,用476.5 nm共振激发玻璃及微晶中Pr3+离子的3P0能级,观察到3P0能级到很多低能级如:3H5、3H6、3F2的跃迁。而当在532 nm和514.5 nm非选择激发时,只有3P0能级到3H5能级的发射存在。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激光波长选择激发了不同环境中的Pr3+离子,532 nm和514.5 nm激发线选择激发了电声子耦合环境强中Pr3+离子。不同Pr3+离子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0.005%,0.05%,0.5%的发射光谱的研究还表明,这些电声子耦合环境强中的Pr3+离子浓度很高,很容易发生浓度猝灭现象。最后,用拉曼光谱研究了这类玻璃陶瓷的结晶性为和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镨离子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英 陈晓波 +7 位作者 陈鸾 杨小冬 胡丽丽 吴正龙 于春雷 王亚非 刘大禾 田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13-3217,共5页
根据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Pr(0.2)∶FOV)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分别采用了标准和修正的Judd-Ofelt理论拟合出J-O强度三参量Mn。结果表明,此修正的J-O理论应用到Pr(0.2)∶FOV材料的跃迁强度计算中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修... 根据Pr3+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Pr(0.2)∶FOV)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分别采用了标准和修正的Judd-Ofelt理论拟合出J-O强度三参量Mn。结果表明,此修正的J-O理论应用到Pr(0.2)∶FOV材料的跃迁强度计算中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修正理论计算了各个激发态之间跃迁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速率、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分析了Pr3+∶FOV材料的应用价值。其中,特别是3 P0→3 H4,3 P1→3 H5和3 P0→3 H6,3 P0→3 F2等几个强发光能级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此表明:Pr3+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作为固态激光材料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3+掺杂氧化物玻璃陶瓷 修正的J-O理论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0.1)Yb(10.9)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直接上转换敏化发光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晓波 周实武 +6 位作者 N.Sawanobori 李美仙 冯衍 毕诗章 张光寅 孙寅官 杨展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5-658,共4页
本文首次研究了掺杂Tm (0.1)Yb(10.9)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966 nm 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直接上转换敏化发光现象。测量发现存在很强的1G4 →3H6 的477 nm 三光子和3F4 →3H6 的799.5 nm 双光... 本文首次研究了掺杂Tm (0.1)Yb(10.9)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966 nm 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直接上转换敏化发光现象。测量发现存在很强的1G4 →3H6 的477 nm 三光子和3F4 →3H6 的799.5 nm 双光子上转换荧光以及较弱的1D2 →3H6 的361 nm ,1D2→3H4 的449.5 nm ,1G4→3F4 的647.0 nm 和3F3→3H6 的(679.5 nm ,698.5 nm )的多个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上转换 敏化 氧化物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洪波 苏春辉 +4 位作者 王轶敏 邵晶 许素莲 朱晓薇 张华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7-680,共4页
采用熔融和晶化技术合成出含CaF2微晶的Nd^3+离子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并通过DTA,XRD,FEG—E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玻璃陶瓷主晶相为CaF2,晶相粒径为15nm;... 采用熔融和晶化技术合成出含CaF2微晶的Nd^3+离子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并通过DTA,XRD,FEG—E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玻璃陶瓷主晶相为CaF2,晶相粒径为15nm;可见光透过率为78%~87%,近红外透过率为84%~93%;由于Nd^3+在热处理后优先富集在具有低声子能量的CaF2晶相中,从而改变了配体场,使荧光谱线在1060nm处的峰值比原始玻璃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掺杂 氧化物 玻璃陶瓷 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和Er^(3+)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冠仕 秦伟平 +6 位作者 陈宝玖 吴长峰 鄂书林 林久令 赵丹 刘晃清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上转换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组份为65GeQ2-25NaF-10BaF2(MFG)。研究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陶瓷中的发光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和Raman 散射分析了MFG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质... 报道了一种新的上转换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组份为65GeQ2-25NaF-10BaF2(MFG)。研究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陶瓷中的发光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和Raman 散射分析了MFG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质。分别测量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及玻璃陶瓷和Er3+单掺MFG玻璃中的红外发射谱(ex=488nm)和上转换发射谱(ex=978nm)。给出了稀土离子掺入微晶的证据:(1)和MFG:1mol%Tm3+、2mo1%Er3+玻璃相比,在978nmLD激发下,MFG:1mol%Tm3+、2mol%Er3+玻璃陶瓷中红色上转换发光大大增强,红光与绿光的比值大大提高。(2)在488nm激光激发下,玻璃陶瓷样品中Tm3+离子1.7μm左右的发射光谱明显窄化。最后讨论了玻璃陶瓷这种结构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和其在上转换发光及光通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陶瓷 上转换 TM ER 材料结构 发光性质 稀土掺杂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 被引量:7
6
作者 秦冠仕 秦伟平 +4 位作者 陈宝玖 鄂书林 葛中久 任新光 黄世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5-708,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Er3 + 和Tm3 + 共掺杂新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材料组份为 6 5GeO2 2 5NaF 8 5BaF 0 5Tm2 O3 1Er2 O3 (mol% ) ,文中给出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在 978nmLD激发下 ,观察到了非常强的... 本文报道了一种Er3 + 和Tm3 + 共掺杂新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材料组份为 6 5GeO2 2 5NaF 8 5BaF 0 5Tm2 O3 1Er2 O3 (mol% ) ,文中给出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在 978nmLD激发下 ,观察到了非常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据我们所知 ,在如此低的Er3 + 和Tm3 + 掺杂浓度下实现了如此之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 ,文献中未见报道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 2 0 0mA工作电流 (此时功率为 3 5mW )LD激发下 ,激发的功率密度为 170mW·cm-2 ,其红色光仍裸眼可见。讨论了这种高效低阈值上转换发光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上转换发光 氧化物玻璃陶瓷 能量传递 稀土 发光强度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7
7
作者 何琛娟 陈鸾 +3 位作者 孟超 宋增福 王志光 孟广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根据ErYb共掺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吸收光谱 ,用Jubb Ofelt理论计算了强度参量 ,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辐射寿命。
关键词 光谱性质 稀土离子 ER^3+ 氧化物玻璃陶瓷 吸收光谱 光谱参量 激光材料 饵(Ⅲ)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琛娟 陈晓波 +2 位作者 N.Sawanobori 孙寅官 陈鸾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根据 Ho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吸收光谱,用 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强度参量,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陶瓷 吸收光谱 光谱参量 激光材料 FOV HO 稀土离子 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掺杂的LaF_3纳米微晶/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VUV光谱 被引量:3
9
作者 孟春霞 黄世华 +4 位作者 由芳田 常建军 彭洪尚 陶冶 张国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467,共4页
The vacuum ultraviolet (VUV)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praseodymium (Pr3+, 1at%) doped LaF3 nanocrystals/glas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20 K are reported. Two types of Pr3+ ions, those in LaF3 nanocrystals and those ... The vacuum ultraviolet (VUV)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praseodymium (Pr3+, 1at%) doped LaF3 nanocrystals/glas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20 K are reported. Two types of Pr3+ ions, those in LaF3 nanocrystals and those in the glass host, were excited to 4f 5d band by VUV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as an excitation source, and emissions of 1S0 → 1D2 (336 nm), 1S0 → 1I6 (397 nm ) of Pr3+ in the nanocrystals and emissions of 4f 5d → 3HJ, 3FJ of Pr3+ in the glass 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But unlike in the bulk sample crystals, emission of 3P0 → 3HJ, 3FJ as the second step of the quantum splitting (QS) of Pr3+ in the LaF3 nanocrystals was not ob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could be explained that Pr3+ ions in the glass absorbed the energy of 3P0 → 3H4 of Pr3+ in the nanocrystals. Two types of excitation spectra monitoring different emissions were also measured, so it could be observed that the lowest energy of 4f 5d band of Pr3+ in the nanocrystals was about 53 500 cm-1 (186 nm) and in the glass about 33 800 cm-1(295 nm), respectively. These emission and excitation spectra were contrasted to those of bulk sample crystals LaF3∶P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 PR^3+ 纳米微晶 氧化物玻璃 4f5d能级 陶瓷玻璃 发光性能 退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离子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娟 吕少哲 +3 位作者 孙聆东 许京军 宋峰 张光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用转移函数方法分析了Er3 + 在铒镱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上转换发光过程 ,Er3 + 绿色辐射的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泵浦激光功率的非平方关系是由于Er3 + 和Yb3 + 之间的强交叉弛豫过程引起的。讨论了在稀土离子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 用转移函数方法分析了Er3 + 在铒镱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上转换发光过程 ,Er3 + 绿色辐射的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泵浦激光功率的非平方关系是由于Er3 + 和Yb3 + 之间的强交叉弛豫过程引起的。讨论了在稀土离子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提高Er3 + 的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函数 氧化物玻璃陶瓷 转换发光 铕^3+ 镱^3+ 纳米材料 稀土离子掺杂 全固态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波 王亚非 +7 位作者 Naruhito Sawanobori 杨国建 崔建生 何琛娟 陈志坚 刘大禾 彭芳麟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30-1733,共4页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在975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位于363.6,(462.6,477.0),648.7,(699.7,680.7)和(777.6,800.7nm)的几条上转换发光线,它们是Tm3+离子的1D2→3H6,1G4→3H6,1G4→3F4,3F3→...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Tm(0.35)Yb(5)∶FOV在975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位于363.6,(462.6,477.0),648.7,(699.7,680.7)和(777.6,800.7nm)的几条上转换发光线,它们是Tm3+离子的1D2→3H6,1G4→3H6,1G4→3F4,3F3→3H6和3H4→3H6的荧光跃迁。为了确认它们的上转换机理,还测量了上转换发光强度F随975nm泵浦激光功率P改变的双对数曲线,结果证实了1D2能级的上转换发光部分是五光子上转换发光,而1G4能级和3H4能级的上转换发光则是三光子和双光子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Tm^3+离子 纳米相氧化物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琛娟 陈晓波 +3 位作者 N.Sawanobori 孙寅官 陈鸾 孟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根据Tm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吸收光谱 ,用Judd Ofelt理论计算了强度参量 ,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量。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陶瓷光谱性质 吸收光谱 光谱参量 激光材料 铥(Ⅲ)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合作下转换发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波 杨国建 +4 位作者 丁卉芬 于春雷 胡丽丽 王水锋 李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14-2918,共5页
报道了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红外量子剪裁研究,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荧光发光光谱、激发谱、和荧光寿命,分析了{1([5 D4→7 F6](Tb3+),2([2 F7/2→2 F5/2](Yb3+)}的红外量子剪裁现象,发现了487.0nm光激发5 D4能级... 报道了氟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的红外量子剪裁研究,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荧光发光光谱、激发谱、和荧光寿命,分析了{1([5 D4→7 F6](Tb3+),2([2 F7/2→2 F5/2](Yb3+)}的红外量子剪裁现象,发现了487.0nm光激发5 D4能级和378.0nm光激发(5 D3,5 G6)能级的理论量子剪裁效率ηx%Yb依次分别为121.35%和136.27%。首次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合作(共协)下转换发光现象{2([(5 D3,5 G6)→5 D4](Tb3+),1([2 F7/2→2 F5/2](Yb3+)},即首次发现施主Tb3+离子释放两个小能量光子[(5 D3,5 G6)→5 D4]的能量,导致出现一个受主Yb3+的[2 F5/2→2 F7/2]的中等能量的光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量子剪裁 太阳能电池 氧化物纳米相玻璃陶瓷Tb(0.7)Yb(5)∶F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Er^(3+)Yb^(3+)离子对的量子剪裁发光造成的强的光谱调制(英文)
14
作者 陈晓波 李崧 +9 位作者 于春雷 王水锋 赵国营 马辉 郑东 杨国建 刘媛 邓志威 何青 胡丽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49-1957,共9页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Er^(3+)Yb^(3+)离子对的量子剪裁发光造成的强的光谱调制现象。测量了Er^(3+)Yb^(3+)双掺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X射线衍射谱、表面形貌、激发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而且也与Tb^(3+)Yb^(3+)双掺... 研究了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Er^(3+)Yb^(3+)离子对的量子剪裁发光造成的强的光谱调制现象。测量了Er^(3+)Yb^(3+)双掺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X射线衍射谱、表面形貌、激发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而且也与Tb^(3+)Yb^(3+)双掺纳米相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相对应的光谱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378nm光激发样品(A)Er(1%)Yb(8.0%)∶FOV和样品(B)Er(0.5%)Yb(3.0%)∶FOV所导致的652.0nm红色发光强度为522nm光激发时的680.85倍和303.80倍;我们还发现378nm光激发所导致的样品(A)Er(1%)Yb(8.0%)∶FOV和样品(B)Er(0.5%)Yb(3.0%)∶FOV的652.0nm红色发光强度为样品(C)Er(0.5%)∶FOV的491.05和184.12倍。我们还发现在378nm光激发时的样品(A)Er(1%)Yb(8.0%)∶FOV和样品(B)Er(0.5%)Yb(3.0%)∶FOV的{978.0和1 012.0nm}红外发光强度依次分别为样品(C)Er(0.5%)∶FOV的{58.00和293.62}倍和{25.11和67.50}倍。更进一步,对于652.0nm波长发光的激发谱,发现(A)Er(1%)Yb(8.0%)∶FOV和(B)Er(0.5%)Yb(3.0%)∶FOV的378.5nm激发谱峰强度是(C)Er(0.5%)∶FOV的大约606.02和199.83倍。同时,也发现样品(A)Er(1%)Yb(8.0%)∶FOV和样品(B)Er(0.5%)Yb(3.0%)∶FOV的一级量子剪裁红外1 012或978nm发光强度为样品(D)Tb(0.7%)Yb(5.0%)∶FOV的二级量子剪裁红外976nm发光强度的101.38和29.19倍。发现的该量子剪裁是目前所报道的最强的量子剪裁。因此,相信所发现的氟氧化物纳米玻璃陶瓷中Er^(3+)Yb^(3+)离子对的一级量子剪裁发光是强的可以作为量子剪裁层应用到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研究结果也能加速对目前国际热点的下一代环保的光谱调制太阳能电池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剪裁发光 光谱调制 太阳能电池 能量传递 Er3+Yb3+-双掺纳米相氧化物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上转换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杭鑫 侯朝霞 +2 位作者 王少洪 王美涵 胡小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综述近年来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阐述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现象及机理,介绍了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今后的发展重点将是实现高效率的短波长激光输出。
关键词 上转换 氧化物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晶化法制备氧化物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春鸣 陈航 +9 位作者 陈旭 李建强 曹月 李延彬 周天元 邵岑 陈士卫 康健 陈浩 张乐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5-1569,共15页
透明陶瓷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以粉末烧结为主的传统制备策略存在依赖高质量原料粉体、需要长时间高温处理、设备和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限制。玻璃晶化法是通过调控晶化过程实现玻璃全部结晶并且获得透明... 透明陶瓷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以粉末烧结为主的传统制备策略存在依赖高质量原料粉体、需要长时间高温处理、设备和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限制。玻璃晶化法是通过调控晶化过程实现玻璃全部结晶并且获得透明陶瓷的新方法,因其可以克服与传统透明陶瓷加工相关的技术困难,并在合成高致密度、无气孔、非立方相、纳米结构透明陶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玻璃晶化法制备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工艺方法和组分体系两方面入手,详细概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接着,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该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制备下一代高性能透明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晶化法 玻璃 氧化物透明陶瓷 非立方相 纳米结构 组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激光材料问世
17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0,共1页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重点项目“新型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激光材料的结构控制与性能研究”进行了评审,并对该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陶瓷 激光材料 结构控制 福建省 项目 组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Al_2O_3-PbF_2-ZnF_2-ErF_3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
18
作者 包峰 王元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陶瓷 显微结构 晶体参数 铒离子掺杂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基质与纳米颗粒相互影响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翔宇 李林 +1 位作者 高当丽 郑海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38-2742,共5页
通过低温选择激发玻璃陶瓷中的LaF3∶Tm3+的1D2能级,成功地分开了两种局域环境中Tm3+离子的发射谱,使一些频率的发射谱仅来自于晶相,而另一些则仅来自于玻璃相。讨论了玻璃陶瓷中形成玻璃的氧化物和以晶相析出的氟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通过低温选择激发玻璃陶瓷中的LaF3∶Tm3+的1D2能级,成功地分开了两种局域环境中Tm3+离子的发射谱,使一些频率的发射谱仅来自于晶相,而另一些则仅来自于玻璃相。讨论了玻璃陶瓷中形成玻璃的氧化物和以晶相析出的氟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两种局域环境中Tm3+离子的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较大时,氧化物玻璃对处于纳米晶体局域环境的稀土离子的影响减弱,纳米晶体对处于氧化物玻璃局域环境的稀土离子的影响增强;晶粒较小时,氧化物玻璃和晶粒接触面的增加会降低处于纳米晶体局域环境的稀土离子的发光效率,但纳米晶体对处于氧化物玻璃局域环境的稀土离子的影响减弱。晶粒越大,氧化物玻璃对处于纳米晶体局域环境的稀土离子的发光影响越小,发光性能越好。玻璃基质中SiO2的含量能影响两种局域环境的Tm3+离子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选择激发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CaF_2-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和显微组织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媛媛 卢安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7-893,共7页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掺镱NaF-CaF2-Al2O3-SiO2体系玻璃,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透明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DSC、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NaF-CaF2-Al...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掺镱NaF-CaF2-Al2O3-SiO2体系玻璃,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透明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DSC、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NaF-CaF2-Al2O3-SiO2系统玻璃的析晶机制,探讨了热处理制度、玻璃析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碱金属氧化物的引入降低了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能力,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添加提高了玻璃的析晶稳定性;该系统玻璃的析晶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其主晶相为CaF2,析晶活化能为345.8kJ/mol,晶粒尺寸随晶化温度升高逐渐增大,晶粒数量随保温时间延长逐渐增多。通过优化热处理制度,获得了晶粒尺寸小于50nm、结晶度约为30%的透明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 析晶行为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透明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