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透明帽辅助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阮国永 梁爱霞 +2 位作者 邱桂梅 黎曙光 欧雄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透明帽辅助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ap-EMR)对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切除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将确诊为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癌、癌前病变及良性息肉)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注射法... 目的:比较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透明帽辅助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ap-EMR)对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切除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将确诊为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癌、癌前病变及良性息肉)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注射法EMR治疗组和Cap-EMR治疗组进行病变切除,随访3~24个月;对比两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前者(86.67%)比后者(91.38%)低,转外科手术率前者(7.69%)较后者(5.88%)高,局限性腹膜炎发生率前者(1.67%)较后者(6.90%)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术后均无肠穿孔、瘢痕性肠腔狭窄等并发症,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注射法EMR及Cap-EMR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注射法EMR可用于大肠各部位的病变,Cap-EMR适用于具有较厚肌层的大肠如直肠的病变,对小型黏膜下肿瘤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注射法内镜黏膜切除 透明辅助内镜黏膜切除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巨大广基息肉 被引量:2
2
作者 俞春波 施月芳 +4 位作者 李东 严卫忠 宋伟平 汤兰顺 郭晓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655-656,共2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已广泛用于切除消化道广基型病灶,操作技术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EMR方法很多,其中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法(Cap.EMR)是借助于负压吸引,将病灶...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已广泛用于切除消化道广基型病灶,操作技术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EMR方法很多,其中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法(Cap.EMR)是借助于负压吸引,将病灶吸入透明帽内再进行切除的一种方法。对于直径〈1.5cm广基型病灶可以一次完整切除;直径〉2.0cm的病灶,往往通过分次切除的方法来进行^(1,2),但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肿瘤局部残留和复发的概率也大为增加。我们对此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透明 广基息肉 直肠 治疗 改良 内镜 操作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桂 李学良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31-33,共3页
对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采用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完整切除率100%;术后仅1例出现腹腔感染和气腹,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2个月左右复查胃镜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提出对行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 对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采用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完整切除率100%;术后仅1例出现腹腔感染和气腹,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2个月左右复查胃镜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提出对行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患者,予以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术后监测、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 无腹腔镜辅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痔栓联合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在内痔治疗中的短期和长期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志刚 郑仕敏 +1 位作者 陈晓芬 马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4412-4417,共6页
背景内痔发病率高,常引起便血,药物和微创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化痔栓联合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症状性内痔的效果,并评价远期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8周... 背景内痔发病率高,常引起便血,药物和微创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化痔栓联合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症状性内痔的效果,并评价远期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8周岁以上Ⅰ~Ⅲ度内痔患者104例,通过单盲信封法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n=31)、CAES组(n=38)及联合组(n=35)。药物组给予化痔栓早晚各1次塞肛,1枚/次,连续7 d;CAES组接受透明帽辅助暴露痔核,软式内窥镜直视下痔静脉或痔核内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组则于CAES治疗后次日给予化痔栓早晚各1次塞肛,1枚/次,连续7 d。记录三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并于1年后电话随访患者远期复发情况。结果药物组、CAES组、联合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71.0%(22/31)、100.0%(38/38)、100.0%(35/35)。CAES组、联合组总体症状缓解率均高于药物组(P<0.001)。CAES组、联合组便血缓解率、肛门不适缓解率、排便困难缓解率均高于药物组(P<0.01)。三组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药物组接受随访22例,8例(36.4%)复发;CAES组接受随访38例,6例(15.8%)复发;联合组接受随访35例,3例(8.6%)复发。联合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15)。三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48.4%(15/31)、78.9%(30/38)、88.6%(31/35)。CAES组、联合组满意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CAES联合术后化痔栓塞肛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与CAES相当,且远期复发率低于CAES,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痔栓 透明辅助内镜下硬化 复发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帽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聂川 李政文 +3 位作者 尧登华 何俊堂 吕黄勇 肖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93-4194,共2页
当前Barrett食管(BE)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治疗、激光、氩气凝固、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理想的治疗是彻底破坏化生上皮而不损伤深层组织,最终结果是使其不复发。氩离子凝固术(APC)广泛应用于BE治... 当前Barrett食管(BE)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治疗、激光、氩气凝固、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理想的治疗是彻底破坏化生上皮而不损伤深层组织,最终结果是使其不复发。氩离子凝固术(APC)广泛应用于BE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治疗方式。目前国内临床报道较多的是直接胃镜下的治疗,但治疗过程中仍有较多缺点.如治疗时间长、治疗不连续(术后容易残留)、手术视野暴露不清、反复进退镜身导致焦痂脱落卅血等.针对上述缺点我中心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48例BE患者采用透明帽辅助下的APC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保证良好的一次性切除率,对传统治疗方法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BARRETT食管 内镜黏膜切除 氩离子凝固 透明 内镜黏膜剥离 射频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分级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昌雄 尚惺杰 +3 位作者 朱雅碧 黎红光 陈光兰 徐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分级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NBI内镜引导靶向活检,对BE病灶实施动态病理监测,早期识别特殊肠化生细胞(SIM)、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型增生(HGD)、原位癌等病变阶段,在内镜下实施氩离子凝固疗法(APC... 目的:探讨内镜分级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NBI内镜引导靶向活检,对BE病灶实施动态病理监测,早期识别特殊肠化生细胞(SIM)、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型增生(HGD)、原位癌等病变阶段,在内镜下实施氩离子凝固疗法(APC)、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分级治疗。结果:术后第6个月复发内镜BE6例,病理BE4例,应用APC治疗后消失;本组未见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APC、EMRC、ESD分级治疗BE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内镜分级治疗 氩离子凝固 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