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一类一维链的透射和反射
1
作者 商朋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本文建立了平面波ε-ikx(波数k>0)通过势v(x)=vnδ(x-xn),N→∞时透射振幅和反射振幅的速推公式;给出系统为绝缘体的充要条件;最后,作为应用,对一类线性递归链,研究了系统的导通性及绝缘性.
关键词 Moius变换 透射振幅 反射振幅 导通体 绝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1)波在饱和土和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研究
2
作者 张嘉伦 马强 蒋汇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9-3152,共14页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和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研究了P_(1)波在饱和土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采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原理,结合饱和土与饱和冻土交界面的边界条件,获得P_(1)波从饱和土层入射至饱和冻土层分界面...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和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研究了P_(1)波在饱和土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采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原理,结合饱和土与饱和冻土交界面的边界条件,获得P_(1)波从饱和土层入射至饱和冻土层分界面处的透反射振幅比的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入射频率、入射角度、饱和土介质中的渗透率以及饱和冻土介质中胶结参数、温度和接触参数等对土层分界面处的透反射振幅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射P_1波的传播速度远小于饱和冻土介质中P_(1)波的传播速度,因此当P_(1)波从饱和土介质入射至饱和冻土介质中时将产生临界角,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振幅比将发生突变;饱和土介质中渗透率对波的透反射振幅比影响较小,但其对于反射P_(2)波影响突出;饱和冻土介质中的温度、胶结参数的变化对于波的透反射振幅比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饱和冻土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比 透射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地基中P_(1)波通过波阻板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舒进辉 马强 +1 位作者 周凤玺 李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5-1146,共12页
基于单相弹性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和Snell定律,研究了P_(1)波从非饱和土介质中入射到波阻板(wave impeding block,WIB)时的传播特性。推导了P_(1)波在非饱和土地基中通过波阻板后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比的解析解,分析了反... 基于单相弹性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和Snell定律,研究了P_(1)波从非饱和土介质中入射到波阻板(wave impeding block,WIB)时的传播特性。推导了P_(1)波在非饱和土地基中通过波阻板后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比的解析解,分析了反射波振幅比和透射波振幅比与波阻板的剪切模量、密度以及入射角、入射频率、饱和度等各种参数的关系曲线,从而得到这些参数对非饱和土地基中波阻板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波阻板隔振屏障的剪切模量和密度对其隔振性能影响较为显著,当波阻板剪切模量和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波阻板隔振屏障可获得较好的隔振性能;入射角对波阻板隔振性能影响较大,而入射频率对其隔振效果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波阻板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比 透射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地基中复合多层波阻板对S波的隔离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舒进辉 马强 常立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7-231,共15页
基于弹性波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考虑在非饱和土地基中设置一定厚度的复合多层波阻板(复合多层波阻板以3层为例),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推导了非饱和土地基中S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的透射、反射振幅比的解... 基于弹性波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考虑在非饱和土地基中设置一定厚度的复合多层波阻板(复合多层波阻板以3层为例),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推导了非饱和土地基中S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的透射、反射振幅比的解析解。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层间波阻板剪切模量和密度等物理力学参数对非饱和土地基中S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时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多层波阻板中层间波阻板材料的剪切模量和密度对透反射系数影响显著。复合多层波阻板是一种有效的隔振屏障,严格控制层间波阻板的剪切模量和密度可以获得最佳隔振效果,这为复合多层波阻板在地基振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复合多层波阻板 隔离效应 反射振幅比 透射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地基中P_(1)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舒进辉 马强 张吾渝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457,共13页
基于弹性波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考虑在非饱和土地基中设置一定厚度的复合多层波阻板(复合多层波阻板以3层为例),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推导了非饱和土地基中P1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的透射、反射振幅比的... 基于弹性波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考虑在非饱和土地基中设置一定厚度的复合多层波阻板(复合多层波阻板以3层为例),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推导了非饱和土地基中P1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的透射、反射振幅比的解析解。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层间波阻板剪切模量和密度等物理、力学参数对非饱和土地基中P1波通过复合多层波阻板时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多层波阻板中层间波阻板材料的剪切模量对透、反射系数影响显著,层间波阻板材料的密度对透、反射系数影响较小。故严格控制层间波阻板的剪切模量可以获得很好的隔振效果,这为复合多层波阻板在地基振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复合多层波阻板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比 透射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在弹性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汇鹏 马强 曹亚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929,共14页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研究了平面P波在饱和冻土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获得了平面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研究了平面P波在饱和冻土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获得了平面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透反射振幅比的理论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入射频率、胶结参数、孔隙率、饱和度和接触参数下,弹性波的透反射振幅比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垂直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时只有反射P波和3种透射P波产生,当掠入射时只产生反射而没有透射现象发生。入射频率、胶结参数、孔隙率、饱和度以及接触参数等参数对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比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比 透射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关于‘电磁波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吸收’的评论”的回复
7
作者 王舸 陈银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电磁波 非均匀等离子体 吸收 反射 分层 透射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光栅空间位置参数及光电元件位置参数对莫尔条纹及光栅信号质量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张善钟 田力民 浦昭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6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利用傅里叶光学理论定量地分析了两光栅空间位置参数及光电元件位置参数对莫尔条纹及光栅信号质量的影响,并对几种不同光栅常数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 光电元件 莫尔条纹 位置参数 信号质量 调制度 振幅透射 光强 傅里叶光学 非相干光 栅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科棱镜空气层厚度选择的新方法
9
作者 卢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46-148,共3页
由于全内反射时表面波的存在,直接影响傅科棱镜出射偏振光的纯度.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偏振光,本文提出用消光比大小作为选择傅科棱镜空气层厚度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消光比 厚度选择 空气层厚度 偏振光 棱镜 全内反射 傅科 E光 透射率T 振幅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