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学经典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金健人
-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
文摘
出于对以往文学经典研究太过执著文本的反拨,如今的学者们充分注意到了读者作为动态因素在文学实现其艺术功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有人把这种倾向推至极端,竟然得出文学经典的"虚无主义"结论。我们需要回答的应该是这样一个问题:何以确实存在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读者群普遍青睐的作品,它们与那些仅能流行于一隅的速朽作品的区别在哪里?原因主要在于这类作品的"显结构"之下往往藏有"潜结构";正是其"潜结构"为经典作品的文本结构与阅读需求、艺术功能与审美实现之间提供了种种契合。
-
关键词
干扰“透义性”
深层结构
功能实现
综合型作品
存史与存世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香”与“鲜”──中西饮食不同的设计理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孟华
-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
文摘
海洋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在海产品基础上的“鲜”字,具有生食性、透义性、营养性和交流性等特点。与之相对立的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是建立在猪肉基础上的菟香萏字,具有熟食性、隐喻性、美食性和独白性等特点。因此,“鲜”与“香”的对立,实际上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在饮食行为中的表现;同时,“鲜”与“香”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餐饮设计理念,这些理念的发掘和运用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
-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设计理念
饮食行为
海洋饮食文化
生食性
透义性
营养性
交流性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反训即反义同词吗?
- 3
-
-
作者
李万福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9-63,70,共6页
-
文摘
近来谈反训的文章称反训即反义同词。“反训”是训诂学术语,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构成传统的小学。“反义同词”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的新提法。既然小学不同于语言学、训诂学不同于语义学,术语对科学体系的依存性告诉我们,反训也很难与反义同词完全一致。
-
关键词
反训
反义同词
训释
方言词
共名
词义
指号
钱绎
施施
透义性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鉴赏心态
- 4
-
-
作者
张杰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41-50,共10页
-
文摘
一个十分明显然而却时常为我们所忽视的现象是:文学作品并不等于审美对象。要使作品成为读者鉴赏的对象,必需在二者之间加上一个中介因素。正如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所指出的:“必须在艺术作品上面增加审美知觉,才能出现审美对象”。 对作品有两种知觉方式:日常的认知知觉和审美知觉。当人们用日常的认知方式对待作品,则作品只是等同于一般客体的一种物:当人们用审美的独特方式对待作品,作品才成为真实的审美对象。
-
关键词
作品
马斯洛
鉴赏意象
情感需要
高峰体验
透义性
伊瑟尔
自我实现
自恋认同
审美对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