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官学视域下的明代选本批评——以《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祁雁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集中阐发了四库馆臣的明代选本批评观,其作为官修书目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清代官方的学术立场和政治态度。在清代统治者“明以门户亡国”的历史反思之下,《总目》明总集提要指斥明人喜结社、倡流派、立门户的... 《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集中阐发了四库馆臣的明代选本批评观,其作为官修书目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清代官方的学术立场和政治态度。在清代统治者“明以门户亡国”的历史反思之下,《总目》明总集提要指斥明人喜结社、倡流派、立门户的习气,并认为是流派纷争和门户之见导致了明代选本批评的整体滑坡和倒退。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秉承上意,对涉及流派、门户、党争等敏感内容的明代选本采取了批评斥责、抽删改动、令行禁毁三种手段进行打压和肃清,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代选本批评在清代官学评价体系中的缺席和失语。总之,《总目》明总集提要作为政治偏见在文学批评上的具象表征,反衬出清代官方学术研究与现实焦虑并行交织的矛盾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官学 《四库全书总目》 明代选本批评 流派批评 门户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桐城派文论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海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编纂散文选本是桐城派构建与宣扬其文论主张的一项重要举措,方苞所编的《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是其"义法"理论的具体体现,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也是通过... 编纂散文选本是桐城派构建与宣扬其文论主张的一项重要举措,方苞所编的《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是其"义法"理论的具体体现,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也是通过编纂《古文辞类纂》来进一步构建与实践的。方、姚的选本批评及其构建起来的桐城文论对桐城后学的散文选本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后来桐城派选本选文定篇、文风取向的自觉理论依据。这种独特的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桐城派的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桐城派 文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苑》辞赋观及其选本批评形态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安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53-159,共7页
《古文苑》是一部通代诗文总集,选录了诗、赋、文等十八类文体,其中赋体卷数最多,比重最大。在其"思古而贵于兼存"和补《文选》之所遗的编撰目的下,其编排体式、选录原则、选录眼光及选录志趣等四个方面综合表明了《古文苑》... 《古文苑》是一部通代诗文总集,选录了诗、赋、文等十八类文体,其中赋体卷数最多,比重最大。在其"思古而贵于兼存"和补《文选》之所遗的编撰目的下,其编排体式、选录原则、选录眼光及选录志趣等四个方面综合表明了《古文苑》的辞赋观为:以古为尚、以小为美、雅俗兼具。《古文苑》是以《文选》为首的赋学批评形态在后世影响流布系统中的一份子,在选择、衡鉴、去取、编排以及序注的过程中传达出自己的赋学观念和批评意见,体现出中国赋学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苑》 辞赋观 《文选》 选本批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当代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06,共13页
选本批评是当代诗歌批评的重要方式,其以选和编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诗歌场域的构筑中去。诗歌选本与诗歌创作现场之间构成一种语境上下文关系。就当代中国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论,选本批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主体的呼唤;二... 选本批评是当代诗歌批评的重要方式,其以选和编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诗歌场域的构筑中去。诗歌选本与诗歌创作现场之间构成一种语境上下文关系。就当代中国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论,选本批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主体的呼唤;二是诗学观念的表达;三是诗歌流派的建构。相比小说等其他文类选本,诗歌选本批评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敞开性、阐释性和有效性三方面的结合。这与诗歌选本所发挥的独特的“判断、分类、解释”等批评功能有关。从这个角度看,诗歌选本批评是批评作用的最集中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诗歌选本 诗歌场域 批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选本的文体批评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党圣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 “选本批评”是传统文体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的文体批评具有多指向性、多功能性,其在文体形态、文体观念、文体分类、辨体四个批评指向方面对中国文体形态发展和文体观念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对文体形态的“定样”和文体观念的“形塑”所产生的批评功能不可低估。以《文选》为代表的历代总集和选本等在文体观念、辨体、文体分类等方面所发挥的批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代总集、选本、书目等所代表的“选本批评”,在文体批评方面是一种强势话语,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文体批评的“话语”制高点,并且使传统诗文评论著中大量存在的文体批评话语,往往因“选本批评”之存在,反倒显得有些淹而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 总集 文选 文体 选本批评 分类与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选本编纂看桐城派骈散观的演进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8,共10页
骈散之争是清代文章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以古文擅场的桐城派对待骈散二体的态度是清代骈散之争的重要构成,亦是桐城派文章观念的重要体现。而桐城派文章选本系列则集中反映了桐城派骈散观念的演进:前期选本编纂出于创派垂统的需求,尊古文... 骈散之争是清代文章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以古文擅场的桐城派对待骈散二体的态度是清代骈散之争的重要构成,亦是桐城派文章观念的重要体现。而桐城派文章选本系列则集中反映了桐城派骈散观念的演进:前期选本编纂出于创派垂统的需求,尊古文为文章正宗,轻视和排斥骈体;后期选本编选受嘉道以降文坛沟通骈散潮流的影响,在维护古文正统的同时,部分选本对骈文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或骈散兼收,或在评点中打通骈散,甚至专选骈文。桐城文士沟通骈散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消泯二者的界限,而是欲通过骈散互参更好地完善古文创作,或以古文之气改造和提升骈文品格。他们秉承了古代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原则,认为以散运骈明显高于以骈济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选本批评 骈散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澄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年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6,共3页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博学多才,一生著述宏富,诗文尤负重名。其诗文集因涉及时讳,自乾隆中叶后屡遭禁毁,《藏山阁集》更因"以诗存史"的现实性而仅以抄本流传,对其人及诗文的研究相对较少,可分为其当世的前研...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博学多才,一生著述宏富,诗文尤负重名。其诗文集因涉及时讳,自乾隆中叶后屡遭禁毁,《藏山阁集》更因"以诗存史"的现实性而仅以抄本流传,对其人及诗文的研究相对较少,可分为其当世的前研究阶段、光绪末至民国中期的近现代阶段和建国后的当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澄之研究 选本批评 《藏山阁集》 《清诗纪事》 《钱澄之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