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历史选择
1
作者 袁剑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共4页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繁荣富强,使劳动人民免遭剥削和贫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早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繁荣富强,使劳动人民免遭剥削和贫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早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里就已经明确指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经济 历史选择 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 中国人民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无产阶级 民族民主革命 半封建半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的历史方位与社会主义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1-59,69,共10页
前些年,有人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原理,认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前没有发达的生产力基础,走向社会主义似乎是“历史的误会”。针对这一论点,有人则罗列了许多数字来证明中国进入社会主... 前些年,有人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原理,认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前没有发达的生产力基础,走向社会主义似乎是“历史的误会”。针对这一论点,有人则罗列了许多数字来证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已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历史的误会。后一种观点的结论虽然不错,但对问题的论证分析尚嫌简单和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方位 社会主义选择 马克思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党 孙中山 历史选择 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扬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9,共4页
作为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三条道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虽然"第三条道路"值得我们借鉴,但缺乏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我国必将... 作为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三条道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虽然"第三条道路"值得我们借鉴,但缺乏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我国必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更是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因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条道路”在中国的破产与社会主义选择的必然
4
作者 尹绪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0,共3页
“第三条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部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前途选择的主张。它在我国现代史上长期存在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的反蒋声中发展到第一个高潮,并于抗战胜利后达到顶峰。其实质就是中... “第三条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部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前途选择的主张。它在我国现代史上长期存在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的反蒋声中发展到第一个高潮,并于抗战胜利后达到顶峰。其实质就是中国应该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以1947年民盟被迫解散为标志宣告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也只是幻想,从反面说明了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社会主义选择 民主党派 旧三民主义 中国革命 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 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党 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超越资本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上)——读梅扎罗斯的《超越资本》一书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学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20,共9页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但实际上,资本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到处是资本失控的幽灵,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超越资本的重大理由。现实存在的资本失控的事实正好驳斥了当今东西方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所提出的"马克思关注从资...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但实际上,资本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到处是资本失控的幽灵,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超越资本的重大理由。现实存在的资本失控的事实正好驳斥了当今东西方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所提出的"马克思关注从资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只属于19世纪"的观点,实际上当今从资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迫切性远远超过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当今资本主义所出现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所有的不景气现象都是与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黑洞"相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需求与财富生产之间的脱节;资本主义条件下效用必然递减;资本主义必然要进行破坏性的自我生产;资本主义必然要通过军国主义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 别无选择 资本的失控 结构性危机 选择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超越资本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下)——读梅扎罗斯的《超越资本》一书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学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17,共8页
资本主义从古典资本主义演变为当代资本主义,其危机也从周期性危机演变为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在特征上是普遍的,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领域;在范围上是全球性的,而不局限于几个特定的国家;在时间上是扩展的、持续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永... 资本主义从古典资本主义演变为当代资本主义,其危机也从周期性危机演变为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在特征上是普遍的,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领域;在范围上是全球性的,而不局限于几个特定的国家;在时间上是扩展的、持续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永恒的;在展示方式上可以称为是爬行的,这与过去那种剧烈的爆炸与崩溃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也不排除出现具有破坏性的震撼。资本主义尽管遭受着沉重的结构性危机,但它自身是无法通过终止自身而使人类的选择得以解决。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却能为人们提供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只能是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正因为资本主义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就为人们选择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尽管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这些难题的存在,只是表明社会主义尚在实践过程中,而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避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正从根基上影响资本的统治方式,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是人类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由,人类必将选择社会主义这一点是不可选择的。资本主义的统治者宣扬对资本主义"别无选择",实际上应正确地说,人类走向社会主义是"别无选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 别无选择 资本的失控 结构性危机 选择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卡夫丁峡谷” 被引量:3
7
作者 洪韵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3,22,共7页
本文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历史实践只是从原则精神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论点;而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所引出的俄国在若干设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论点... 本文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历史实践只是从原则精神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论点;而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所引出的俄国在若干设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论点则由于历史条件的极大不同,不能作为现实社会主义选择的具体理论依据,不能把两者作简单类比,不能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就是“卡夫丁峡谷”论点的现代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选择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俄国农村公社 发展道路 恩格斯 俄国革命 《资本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史教师的历史使命
8
作者 卢贤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9-92,共4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艰辛劳动取得的成绩。要更好地发挥中国革命史课的社会功能,需要诸多因素促成,但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作为中国革命史教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艰辛劳动取得的成绩。要更好地发挥中国革命史课的社会功能,需要诸多因素促成,但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作为中国革命史教师,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革命史的内容很丰富,它既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包括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要讲好这100多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史课 中国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 资本主义道路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历史使命感 帝国主义列强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怕世界当代主要思潮(上)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昌纯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8年第2期29-34,共2页
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曾波澜壮阔,蜚声世界,它们的领袖人物叱咤风云,在领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或在探索振兴民族和国家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政治主张,乃至系统的政治构思,在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 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曾波澜壮阔,蜚声世界,它们的领袖人物叱咤风云,在领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或在探索振兴民族和国家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政治主张,乃至系统的政治构思,在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被一定的社会阶层或政治集团接受为信念、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思潮,在历史长河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些思潮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思潮则相反,起着消极作用.以下是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几种主要思潮.瓦哈比主义与沙特阿拉伯瓦哈比主义发祥于阿拉伯半岛,旨在恢复伊斯兰早期的正宗传统,通过武力振兴伊斯兰,统一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的直接结果是驱逐土耳其奥斯曼统治者,击败英国扶植的部族,建立政教合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因此,该运动的意义己远超过伊斯兰教本身,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宗教政治运动,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主义 阿拉伯社会 社会主义选择 纳赛尔主义 复兴党 殖民主义 瓦哈比运动 阿弗拉克 伊斯兰复兴 伊拉克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