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性动脉造影76例X线分析 |
陈复华
李恭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1992 |
2
|
|
2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00例临床X线分析 |
曾行德
曾建华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
1991 |
1
|
|
3
|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
侯阳
杨萍珠
郭启勇
岳勇
范光明
张伟
柳兢
孙英贤
张贺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4
|
右冠状动脉轴位X线造影的解剖学研究 |
李文生
宋志坚
赵淑民
王灏
罗宝国
陈祖望
左焕琛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5
|
选择性小儿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附7例报告 |
秦保贵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6
|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69例X线平片分析——附23例冠状动脉造影对照 |
蔚学增
杜嘉会
杜靖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7
|
人工智能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 |
唐瑞遥
张树桐
黄增发
刘妮
丁义
杜昕雨
王翔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600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重点讨论冠心病X诊断 |
黄志兰
江海寿
郜发宝
孙立军
王锡海
郑笑莲
贾国良
李兰荪
|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1993 |
6
|
|
9
|
DSA低剂量技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对患者X线辐射剂量的影响 |
谢小为
王庆华
吴清华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0
|
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
蒋学祥
邱建星
刘剑
王继琛
高莉
孙晓伟
秦乃姗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9
|
|
11
|
冠状动脉CT造影对诊断冠脉不同类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准确性研究 |
邢艳
赵圆
刘文亚
潘存雪
古丽娜.阿扎提
王海涛
苏克奕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12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成像质量研究 |
张鹏
刘禄明
田英军
都基权
傅振强
杜海峰
刘东仁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3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
赵艳
魏嘉平
华琦
汪家瑞
何冀芳
李静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14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比 |
刘兆玉
韩家兴
畅智慧
王传卓
马羽佳
单明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5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 |
关则劲
谭世奇
周永生
黄向明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6
|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 |
侯阳
郭启勇
陈培青
岳勇
王凯
王国庆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2 |
14
|
|
17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 |
李佩玲
徐克
李延亮
谢秀丽
黎庶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8
|
双低剂量在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一站式CT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
冯玉
朱洪章
温志华
李向民
彭振鹏
杨旭峰
林润
严超贵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9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 |
刘辉
黄美萍
梁长虹
郑君慧
巫梓斌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
王锡明
武乐斌
柳澄
李振家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