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凑的频率选择性表面阵列的谐振特性研究
1
作者 高强 闫敦豹 +1 位作者 袁乃昌 付云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该文对紧凑的频率选择性表面阵列的谐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类新型谐振单元尺寸大大缩小,结构紧凑,为低频段的频率选择性表面阵列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计算仿真与测量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表面 有限元 周期边界条件 透射与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表面电对流的多块LB模拟
2
作者 张煜 李天富 +2 位作者 罗康 吴健 易红亮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4-2795,I0003,共13页
离子选择性表面(如纳米通道、离子交换膜等)复杂的动力学现象为微纳流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向带有离子选择性表面的电解质溶液施加电压,通过液体的电流密度会经历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当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会引发对流现象,这种... 离子选择性表面(如纳米通道、离子交换膜等)复杂的动力学现象为微纳流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向带有离子选择性表面的电解质溶液施加电压,通过液体的电流密度会经历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当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会引发对流现象,这种流动被称为第二类电渗或离子选择性表面的电对流,关于此类问题的数值求解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块网格加密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的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第二类电渗流动.结合该算法,给出了求解流动、电势和离子浓度的网格信息交换方程,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中大浓度梯度边界对计算分辨率的要求.利用该数值模型模拟获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先随着电压升高而迅速增大,随后达到饱和状态,与理论解吻合良好.此外,模拟结果还表明,当流动发生后,相对低电压下的流动倾向于形成大涡且流动呈指数趋势增强;而较大电压则会先激发多个小涡,并逐渐合并为大涡流动,且大涡流动有更高的离子输运效率.此外,除了模拟离子选择性表面的电对流现象,本文提出的数值格式还可拓展到其他电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对流 第二类电渗 离子选择性表面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多块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表面光学性能计算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岩彬 殷志强 史月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发展了多层结构吸收表面的反射率优化设计计算方法。SiO2/Mo-N-O/Mo选择性吸收表面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其太阳吸收率和发射率分别为0.94、0.19和0.92、0.21(600℃,真空中90min退火)。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表面 多层膜结构模型 太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氮化铝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光明 于凤勤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5-37,共3页
为了改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的中高温性能;采用掺钨的氨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作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根据复合材料的有效介质理论;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采用磁控多靶反应共溅射的方法对膜系进行反演寻优工艺... 为了改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的中高温性能;采用掺钨的氨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作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根据复合材料的有效介质理论;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采用磁控多靶反应共溅射的方法对膜系进行反演寻优工艺实验;在对复合膜的金属粒子体积分数f、厚度d进行多次组合实验后,取得了制备最佳组合膜系的溅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必须利用金属陶瓷吸收层与基底金属的干涉效应,再加减反射层才能得到理想的选择性吸收效果,吸收率 a>0.9,发射率ε(353K)<0.1。当温度高于350℃时性能稳定,吸收率α变化不大,而发射率ε不超过0.1。与多层渐变吸收涂层相比;金属陶瓷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膜系结构简单、膜层减少、膜厚降低等优点。该涂层适用于低倍聚光式真空管集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表面 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钼二维表面光栅的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 陈子君 +1 位作者 李德杰 殷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87-1090,共4页
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设计了基于二维表面光栅的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首先根据高温太阳能选择性表面的要求,选择金属钼(Mo)作为二维表面光栅的基底材料。通过优化钼二维表面光栅的几何结构,实现对太阳能的选择性吸收。结果表明... 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设计了基于二维表面光栅的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首先根据高温太阳能选择性表面的要求,选择金属钼(Mo)作为二维表面光栅的基底材料。通过优化钼二维表面光栅的几何结构,实现对太阳能的选择性吸收。结果表明:采用等效复折射率渐变的金字塔形光栅,适当减少光栅周期,提高深宽比,可有效提高Mo二维表面光栅的太阳吸收比,同时保持较低的高温热发射比。经过结构优化的Mo表面光栅,法向吸收比α_n=0.936,法向发射比ε_n=0.0692(500℃),0.1765(1000℃),有望用于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表面 钼二维表面光栅 严格耦合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使用性能粉末冶金零件的表面致密化 被引量:6
6
作者 Lorenz S Sigl Günter Rau Christian Dennert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为保证机构的可靠性,历史上一直在用锻钢合金批量生产高转矩变速器零件,诸如变速器齿轮、高性能链轮、单向离合器座圈及滚珠轴承座圈。虽然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零件成本低廉,但常规粉末冶金钢的静态、疲劳及耐磨性能的局限性,使粉末冶... 为保证机构的可靠性,历史上一直在用锻钢合金批量生产高转矩变速器零件,诸如变速器齿轮、高性能链轮、单向离合器座圈及滚珠轴承座圈。虽然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零件成本低廉,但常规粉末冶金钢的静态、疲劳及耐磨性能的局限性,使粉末冶金零件不能应用于上述领域。为解决这些缺欠,近年来,一直在研发用选择性表面致密化(SSD)改进粉末冶金钢性能的各种生产工艺。特别是,PMG集团开发出了一种拥有专利权的表面致密化工艺——DensiForm。利用这种工艺可使零件表面关键部分形成深度达1mm的完全致密化表面层,而零件心部仍然是多孔性的。这种结合与粉末冶金材料合金化的灵活性,使生产的烧结钢零件的使用性能可与在高应力下使用的锻钢性能相比拟。本文将介绍2个例子,即变速器中应用的表面致密化螺旋齿轮和直齿链条的驱动链轮。本文说明了螺旋齿轮和驱动链轮的生产工艺与显微组织,介绍了轿车变速器用螺旋齿轮的性能(其中包括在三轴总成的成对试验台架上得到的滚动接触疲劳的数据)和表面致密化链轮的材料性能与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表面致密化 粉末冶金 螺旋齿轮 链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变速器的表面致密化粉末冶金齿轮的使用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Cünter Rau Lorenz S Sigl +2 位作者 Gerold Mrk Frank Wattenberg 韩凤麟 《粉末冶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选择性表面致密化是改进粉末冶金钢的一种方法,高负载齿轮经过这种加工工艺处理,就能达到使用要求。本文介绍了粉末冶金螺旋齿轮的制造工艺与性能,用三轴总成成对试验台架、承载能力试验台架及噪声试验台架测定了齿轮的使用性能,并把试... 选择性表面致密化是改进粉末冶金钢的一种方法,高负载齿轮经过这种加工工艺处理,就能达到使用要求。本文介绍了粉末冶金螺旋齿轮的制造工艺与性能,用三轴总成成对试验台架、承载能力试验台架及噪声试验台架测定了齿轮的使用性能,并把试验结果和具有同样几何形状与表面质量的锻钢齿轮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粉末冶金齿轮的承载能力与噪声级可和锻钢齿轮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齿轮 选择性表面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的光谱发射率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迪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讨论了薄膜内的多次反射对低吸收薄膜光谱发射率的影响。这里推导出的薄膜发射率的表达式与薄膜厚度d和其光学常数n(λ)及k(λ)有关。在d→∞的特殊情况下 ,薄膜发射率与大块材料发射率相等。给出了实际数值评价及发射率与d、n(λ)... 本文讨论了薄膜内的多次反射对低吸收薄膜光谱发射率的影响。这里推导出的薄膜发射率的表达式与薄膜厚度d和其光学常数n(λ)及k(λ)有关。在d→∞的特殊情况下 ,薄膜发射率与大块材料发射率相等。给出了实际数值评价及发射率与d、n(λ)和k(λ)相互关系的更为精确的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选择性表面 光谱发射率 全发射率 吸收系数 消光系数 强度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高效率的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黑彦霖 汪敏 +1 位作者 吴宜周 吴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1-7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均匀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盖板以及非均匀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EBG)结构反射地板的高增益Fabry-Perot(F-P)谐振腔天线.基于漏波理论模型,针对大口径F-P谐振腔天线设计非均匀... 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均匀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盖板以及非均匀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EBG)结构反射地板的高增益Fabry-Perot(F-P)谐振腔天线.基于漏波理论模型,针对大口径F-P谐振腔天线设计非均匀的FSS盖板和EBG反射地板,控制衰减常数α和相位常数β,改善了口径场上幅度相位分布的均匀性,并抑制了非谐振频率时天线辐射性能的恶化,实现高增益和高口径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天线的工作带宽.所提出的圆形F-P谐振腔天线直径为6.6λ0,仿真增益为24.6 dBi,口径效率达67.9%,阻抗带宽为4.1%,3 dB增益带宽为3.7%;实测增益为23.9 dBi,口径效率达56.9%.由于对口径场均匀性的设计,该天线克服了传统F-P谐振腔天线的口径效率和增益间的相互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 口径效率 高增益 大口径 非均匀频率选择性表面(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变速器的粉末冶金齿轮 被引量:3
10
作者 Günter Rau Lorenz S.Sigl 韩凤麟 《粉末冶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5,共8页
粉末冶金齿轮由于材料中残留有孔隙,和用切削加工铸锻材料制造的零件相比,强度与耐磨性较差,不适用于重负载应用。通过横向辗压,利用选择性表面致密化,可显著改进粉末冶金齿轮的强度与耐磨性。这篇论文阐述了用压制、烧结、选择性表面... 粉末冶金齿轮由于材料中残留有孔隙,和用切削加工铸锻材料制造的零件相比,强度与耐磨性较差,不适用于重负载应用。通过横向辗压,利用选择性表面致密化,可显著改进粉末冶金齿轮的强度与耐磨性。这篇论文阐述了用压制、烧结、选择性表面致密化、表面硬化及根据要求的品质水平可能还有最后珩磨,制造轿车变速器的粉末冶金螺旋齿轮。研究了各种参数,诸如材料组成、横向辗压与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对致密化与硬度深度、孔隙形态、显微组织、齿轮齿廓、DIN品质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初步研究是在3轴的总成成对试验台架上进行的,其表明粉末冶金齿轮具有高负载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螺旋齿轮 横向辗压 选择性表面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阵列的时域溅射特性研究
11
作者 侯海健 李大伟 王均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30-2034,共5页
时域溅射,是散射体结构不同部分产生的散射回波在远场叠加时,其时域波形在开始部分出现的不稳定的现象.对于低散射目标,只有在回波叠加稳定后,其散射电场的幅度才变得很低,而在开始的几个电波周期内会有比较强的散射电场.本文对缝隙阵... 时域溅射,是散射体结构不同部分产生的散射回波在远场叠加时,其时域波形在开始部分出现的不稳定的现象.对于低散射目标,只有在回波叠加稳定后,其散射电场的幅度才变得很低,而在开始的几个电波周期内会有比较强的散射电场.本文对缝隙阵列的时域溅射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周期边界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对不同尺寸的缝隙阵列的时域溅射特性进行了仿真,提取了其等效电路参数,并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缝隙宽度引起的并联电容对正弦波时域溅射和高斯脉冲时域散射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当并联电容降低的时候,时域反射系数的包络值下降速度增加,导致溅射现象的最大值降低.理论结果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频率选择性表面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人工电磁结构的高增益耐高温天线设计
12
作者 陈梦飞 孙传永 +1 位作者 朱俊丽 刘景萍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25,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加载人工电磁结构的耐高温天线,为实现弹载天线共形后增益的提高,采用微带天线加载近零折射率材料层方式实现增益提高。通过在天线外部覆盖天线罩形式实现隔热功能,可实现在罩的上表面持续350℃加热时,实现120s内馈电端... 本文设计了一款加载人工电磁结构的耐高温天线,为实现弹载天线共形后增益的提高,采用微带天线加载近零折射率材料层方式实现增益提高。通过在天线外部覆盖天线罩形式实现隔热功能,可实现在罩的上表面持续350℃加热时,实现120s内馈电端口处温度小于100℃。首先设计了一款工作在35GHz处的微带天线,实现最大增益为8dBi,其次通过加载两层近零折射率材料和加天线罩所需地板对电磁波的反射,实现天线增益提高到15.4dBi,远高于单个微带天线增益。后期进行了加工与实测,常温实测结果天线最大增益达到14.5dBi左右,E面和H面波束宽度约在24°左右,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差别不大,不仅实现了对单个微带天线增益的较大提升;而且高温隔热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耐高温 频率选择性表面 隔热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印廷矢量方向上电容的等效模拟器件设计
13
作者 饶波 王鑫 李美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7期75-77,共3页
平面电磁波入射到吸波结构(如频率选择性表面)上时,吸波结构中能与电磁波电场和磁场分量作用的部分可被等效为电感或电容。但由于平面电磁波在传播方向(坡印廷矢量方向)并无电场和磁场分量,使得坡印廷矢量方向电容很难找到等效的物理器... 平面电磁波入射到吸波结构(如频率选择性表面)上时,吸波结构中能与电磁波电场和磁场分量作用的部分可被等效为电感或电容。但由于平面电磁波在传播方向(坡印廷矢量方向)并无电场和磁场分量,使得坡印廷矢量方向电容很难找到等效的物理器件实现。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产生平行于坡印廷矢量方向的衍生电场的等效器件,从而在空间中形成平行于(而不是垂直于)坡印廷矢量方向的电容。利用等效电路法求所设计器件的等效电路,并对两者全波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0~1 GHz频段内两者的S参数基本吻合,即所设计的器件可以作为平行于坡印廷矢量方向的电容的等效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印廷矢量 频率选择性表面 等效电路法 等效器件 全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溶解法制备超级电容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邢献军 李珊 +2 位作者 王文泉 宋雨蔷 张贤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3,共8页
文章以高纤维素废纸屑为原料,利用无机离子液体进行选择性表面溶解处理,得到具有润胀特性的胶状前驱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多孔碳。800℃下生物质多孔碳比表面积为1276.3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27... 文章以高纤维素废纸屑为原料,利用无机离子液体进行选择性表面溶解处理,得到具有润胀特性的胶状前驱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多孔碳。800℃下生物质多孔碳比表面积为1276.3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271 F/g),经过1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90.3%。为了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在1 mol/L H2SO4电解液中加入15 g(NH_(4))_(2)Fe(SO_(4))_(2)·6H_(2)O,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得到显著提升,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电容为439 F/g,为原电容器(221 F/g)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多孔碳超级电容器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选择性表面溶解法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f laser energy density on surface quality of Ti-6Al-4V alloy in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被引量:10
15
作者 SHI Wen-tian LI Ji-hang +3 位作者 LIU Yu-de LIU Shuai LIN Yu-xiang HAN Yu-f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447-3462,共16页
This experiment obtained different laser energy density(LED) by changing SLM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The surface morphology, surface qua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s-fabricated samples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is experiment obtained different laser energy density(LED) by changing SLM molding process parameters.The surface morphology, surface qua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s-fabricated samples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canning speed, hatching space, and laser power on surface qua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al LED range for surface quality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res and spherical particles appear on the sample’s surface when low LED is applied, while there are lamellar structures on the sides of the samples. Cracks appear on the sample’s surface,and the splash phenomenon increases when a high LED is taken.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amount of unmelted powder adhered to the side of the sample. The surface quality is the best when the LED is 150-170 J/mm^(3). The preferred hatch space is currently 0.05-0.09 mm, the laser power is 200-350 W, and the averag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 is(15.1±3) μm.The average surface hardness reaches HV404±HV3, higher than the forging standard range of HV340-HV395.Increasing the LED within the experiment range can increase the surface hardness, yet an excessively high LED will not further increase the surface hardness. The micro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needle-like α’-phases with a length of about 20μm, in a crisscross ‘N’ shape, when the LED is low. The β-phase grain boundary is not obvious, and the secondaryphase volume fraction is high;when the LED is high, the α’-phase of the microstructure is in the form of coarse slats, and the secondary-phase is composed of a small amount of secondary α’-phase, the tertiary α’-phase and the fourth α’-phase disappear,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secondary-phase become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energy density surface qualit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I-6AL-4V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