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余德生 辛翠颜 +1 位作者 张焕长 陈谏开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估传统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应用于痔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痔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给予传统手... 目的评估传统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应用于痔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痔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给予传统手术疗法)、观察组(55例,给予PPH痔疮手术疗法),评价组间临床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有效1例,治愈52例;观察组有效1例,治愈54例。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传统外剥内扎术、PPH均能有效治疗痔患者,但是后者更能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剥内扎 吻合器上黏膜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非环形痔病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莫辉 叶大才 +2 位作者 江小龙 廖克芬 黎业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的是PPH组,TS... 目的:探究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的是PPH组,TST组采用TS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TST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PPH组(P<0.05)。TST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便血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PH组(P<0.05)。结论:TST治疗Ⅲ~Ⅳ度非环形痔病疗效确切,可大幅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除钉合 Ⅲ~Ⅳ度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振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庤上黏膜切除术(TST)对脱垂性痔与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脱垂性痔与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T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庤上黏膜切除术(TST)对脱垂性痔与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脱垂性痔与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T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ST治疗脱垂性痔与混合痔,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 脱垂性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秋林 汤国辉 +2 位作者 刘丽兵 邢佼涛 范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1期49-49,51,共2页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重度混合痔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吻合器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重度混合痔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吻合器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 重度混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混合痔患者疼痛、心理和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蕾 王在标 +1 位作者 陈文莉 陈长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疼痛、心理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采用PPH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对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疼痛、心理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采用PPH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12、24 h和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7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康复质量(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和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持续时间、肛门创缘水肿和便血评分及便秘发生率)。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3、7 d的SAS、SD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7 d的SAS、SDS评分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和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水肿和便血评分低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管理能够进一步减轻混合痔患者PPH术后的疼痛体验,降低焦虑和抑郁风险,改善康复质量,是一种新型优质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吻合器上黏膜 跨理论模型 护理 疼痛 焦虑 抑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莫家伟 杨勇 黄辰宾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脱垂性痔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实验组45例,采...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脱垂性痔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TST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和初次排便的疼痛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坠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初次排便急便感发生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前后肛门动力学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是治疗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有效方法,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 吻合器上黏膜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恢复及疼痛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雷挺 蔡少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5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恢复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研究组给予TST治疗。比较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恢复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研究组给予TST治疗。比较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高压区长度(HPZ)、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PZ(4.16±0.38)cm长于对照组的(3.69±0.17)cm,MSP(129.83±12.16)mm Hg(1 mm Hg=0.133 kPa)、ARP(43.91±4.16)mm Hg高于对照组的(117.37±9.62)、(38.62±4.0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45±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比PPH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好,可帮助患者恢复肛肠动力,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 吻合器上黏膜 混合 肛肠动力 疼痛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国锋 邱光明 周明珠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199-201,246,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研究组予以...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研究组予以T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术后1、2、3d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100.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8.91±1.45)d与对照组(8.78±1.29)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36.28±4.57)min长于对照组(34.37±4.92)min(P<0.05),研究组外痔切口数量(3.01±0.71)个,大于对照组(2.28±0.85)个(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3d时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次排便急促感、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和TST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相似,T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患者疼痛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除钉合 上黏膜钉合 状混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强 康进 +5 位作者 陈朝晖 杨军义 毛红 赵希忠 唐平 李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80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预防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采用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80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预防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组)各80例,比较两组肛门狭窄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通畅度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排便通畅度及疼痛评分、出血情况、肛缘水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括约肌功能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上,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是一种能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 状混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经肛门痔动脉缝扎术在Ⅳ期混合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殿秀 宋冉 +6 位作者 瞿秋耜 陈星园 敖锋 郑湘琼 罗雪涛 张震林 古文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经肛门痔动脉缝扎术(THD)应用于Ⅳ期混合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Ⅳ期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经肛门痔动脉缝扎术(THD)应用于Ⅳ期混合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Ⅳ期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PPH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PPH联合TH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出血、3级肛门肿胀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PPH联合THD应用于Ⅳ期混合痔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可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混合 吻合器上黏膜 经肛门动脉缝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与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非环状重度内痔患者对术后排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勇林 赵军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与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非环状重度内痔患者对术后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与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非环状重度内痔患者对术后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收治的非环状重度内痔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40例。TST组采用TST术式治疗,PPH组采用PPH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排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S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PPH组(P<0.05);TST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PPH组(P<0.05),且与PPH组比较,TST组患者术后排便状况更好(P<0.05);TST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PPH组的2.50%(P<0.05)。结论较PPH术式,TST术式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时间更快,且患者术后排便情况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吻合 上黏膜 状重度内 排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观察
12
作者 苏宁亚 白雪峰 +1 位作者 张俊杰 张晓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82-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3年06月在本院确诊的80例重度痔疮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PPH组(n=40,行PPH术)和传统组(n=40,...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3年06月在本院确诊的80例重度痔疮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PPH组(n=40,行PPH术)和传统组(n=40,给予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 y,对比PPH组和传统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24 h、首次排便及术后7 d,PP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 m PP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与传统组的27.5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 y,PPH组共复发1例,复发率为2.50%;传统组共复发8例,复发率为20.00%,PPH组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术相比,PPH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创面愈合,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 吻合器上黏膜 外剥内扎 愈合 疼痛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术后护理
13
作者 常文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0例行 TST 手术治疗的痔病患者,分析其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脱出痔块,均还纳肛内,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住院时间(6.22±0.33)d。6个月随访,并未发生大便失...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0例行 TST 手术治疗的痔病患者,分析其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脱出痔块,均还纳肛内,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住院时间(6.22±0.33)d。6个月随访,并未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症状。结论TST 术后采取有效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吻合 后护理 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痔病62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焦强 周明珠 +1 位作者 徐新强 邱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1期215-21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在痔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Ⅲ~Ⅳ期痔病患者,其中TST组32例,PPH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疗效、疼痛、水肿...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在痔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Ⅲ~Ⅳ期痔病患者,其中TST组32例,PPH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疗效、疼痛、水肿、出血和尿潴同留等方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对Ⅲ~Ⅳ期痔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PPH相似,且对肛门功能损伤小,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狭窄和肛门坠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除钉合 吻合器上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晓栋 孔伟 陈红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3-144,156,共3页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均43例,外剥内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采用...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均43例,外剥内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记录。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肠动力指标[肛门静息压(ARP)、肛管高压区长度(HPZ),肛门最大收缩压(MSP)],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PPH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外剥内扎组(79.07%,P<0.05);PPH组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70±2.89)min,(7.05±1.62)d,(5.79±1.68)d],均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9.67±3.28)min,(13.67±2.49)d,(9.79±2.63)d,P<0.05];治疗后,两组的ARP、HPZ、MSP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并且PPH组治疗后的ARP、HPZ、MSP水平分别为(49.88±6.17)mm Hg、(4.50±0.89)cm、(149.72±12.80)mm Hg,高于外剥内扎组[(36.60±3.87)mm Hg、(3.58±0.80)cm,(119.35±10.01)mm Hg,P<0.05];PP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0.93%(P<0.05)。结论 PPH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肛肠动力,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可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 剥内扎 状混合 肛肠动力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吕艳冰 杨日高 +2 位作者 李林 谢琴 曾子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120-122,127,共4页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方法以2013年2月-2014年1月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收治的10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TST术(TST组,53例)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照组,53...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方法以2013年2月-2014年1月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收治的10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TST术(TST组,53例)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ST组,痊愈47例(88.68%),有效4例(7.55%),无效2例(3.77%),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痊愈46例(86.79%),有效6例(11.32%),无效1例(1.89%),总有效率为98.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手术时间为(18.32±5.17)min,术中出血量为(3.79±1.32)m L,住院时间为(5.17±1.38)d,愈合时间为(6.17±0.82)d,术后疼痛为(5.42±1.58)分;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2.07±7.38)min,术中出血量为(9.88±2.31)m L,住院时间为(8.82±1.94)d,愈合时间为(9.35±1.27)d,术后疼痛为(7.33±2.09)分。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ST组肛门坠胀1例(1.89%),尿潴留1例(1.89%);对照组肛门疼痛3例(5.66%),肛门狭窄1例(1.89%),肛门坠胀6例(11.32%),出血4例(7.55%),尿潴留6例(11.3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易恢复、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治疗Ⅲ、Ⅳ度痔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微创上黏膜 护理模式 肛门坠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沈奎 吕文辉 +4 位作者 张承岳 张娟 彭西兰 刘远成 叶伟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期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度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MMH组(30例)和PPH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注射止痛药次数、术后并...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期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度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MMH组(30例)和PPH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注射止痛药次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尽管PPH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MM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H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需用止痛药次数、术后并发症(肛缘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MM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与MMH一样安全、有效,且近期疗效优于M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黏膜 外剥内扎 重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志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取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B组患者采取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取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B组患者采取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直肠肛门测压指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1.28±1.37)min、(5.29±1.26)d、(7.87±1.46)d,均明显短于A组的(24.36±1.31)min、(11.16±1.54)d、(17.36±1.29)d,术中出血量(5.66±1.13)ml明显少于A组的(12.38±2.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A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2, P=0.0048<0.05)。两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QOL评分(88.66±4.87)分明显高于A组的(68.98±5.30)分, VAS评分(1.32±0.20)分明显低于A组的(4.04±0.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759、50.1076, P=0.0000、0.0000<0.05)。结论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建议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 混合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87例重度痔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利荣 邱克 李玉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重度痔疮患者中应用PPH术治疗46例(PPH组),应用传统术式治疗41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PP...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重度痔疮患者中应用PPH术治疗46例(PPH组),应用传统术式治疗41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PPH组术后24 h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 疼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王威 路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8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在治疗女性中重度直肠阴道疝(RC)的疗效.方法 纳入符合TST手术治疗标准的60例R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手术前后Wexner便秘评分及肛管直肠测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愈44人,有效16人,... 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在治疗女性中重度直肠阴道疝(RC)的疗效.方法 纳入符合TST手术治疗标准的60例R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手术前后Wexner便秘评分及肛管直肠测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愈44人,有效16人,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尿潴留2例,肛门不适3例,肛门疼痛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手术前后患者Wexner便秘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最大容量感觉阈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静息压、初始感觉阈值、初次排便感觉阈值、排便窘迫阈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在治疗女性中重度RC引起梗阻性排便障碍综合征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选择性上黏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