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和稗草ALS活性测定及农美利选择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强 王勇 +2 位作者 赵学平 吴长兴 戴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03-307,共5页
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是除草剂主要作用靶标 ,新型除草剂农美利 (bispyribac sodium)即是通过抑制ALS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而达到除草目的。作者利用ALS脱羧产物 3 羟基丁酮与肌酸及甲萘酚形成的复合物 ,采用比色法测定ALS... 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是除草剂主要作用靶标 ,新型除草剂农美利 (bispyribac sodium)即是通过抑制ALS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而达到除草目的。作者利用ALS脱羧产物 3 羟基丁酮与肌酸及甲萘酚形成的复合物 ,采用比色法测定ALS活性和农美利的抑制作用 ,以明确农美利对水稻和稗草的选择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和稗草体内ALS酶促反应复合产物的吸收峰为 52 0nm ;ALS活性在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杂草体内各不相同 ,不同水稻品种依次为汕优 63、秀水 11>祥湖 84 >嘉育 2 93,不同杂草依次为稗草、鳢肠 >异型莎草 >千金子。体内法测定农美利对植物体内ALS的抑制程度结果显示 ,水稻ALS受抑制快于稗草 ,恢复也快 ;不同水稻品种ALS以嘉育 2 93受抑制较快 ,秀水 11抑制程度较大 ,而祥湖 84和汕优 63受抑制慢且程度低。体外法测定不同化合物对ALS抑制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乳酸合成酶 农美利 选择性机理 除草剂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在低品位锂云母矿浮选回收中的应用及选择性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丽 钟盛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0,28,共9页
针对强酸性矿浆体系(pH=2~3)胺类捕收剂浮选锂云母矿时,存在硫酸耗量高、设备腐蚀严重、浮选泡沫黏度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以湖南某含钨锡锂铷多金属矿的钨锡选别尾矿(锂云母浮选给矿,Li_(2)O品位0.44%)为研究对象,在中性矿浆环境和... 针对强酸性矿浆体系(pH=2~3)胺类捕收剂浮选锂云母矿时,存在硫酸耗量高、设备腐蚀严重、浮选泡沫黏度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以湖南某含钨锡锂铷多金属矿的钨锡选别尾矿(锂云母浮选给矿,Li_(2)O品位0.44%)为研究对象,在中性矿浆环境和不脱泥条件下,采用阴离子捕收剂WJ和阳离子捕收剂DDA(十二胺)组合对该低品位锂云母矿进行浮选回收,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芘荧光光谱从微观层面探究了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的协同效应与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单一DDA,采用WJ+DDA组合(质量比3.5∶1),捕收剂用量降低130 g/t,获得的锂云母精矿中Li_(2)O品位提高0.35%,Li_(2)O回收率提高1.41%,且浮选泡沫清爽,脉石夹带少。WJ+DDA组合捕收剂分子更密集地吸附在锂云母表面,而在石英/长石表面基本不发生吸附。相比单一WJ或DDA,WJ+DDA组合捕收剂具有更大的非极性和更强的疏水性,因而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浮选 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 协同效应 选择性吸附机理 非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贾春云 魏德洲 +3 位作者 沈岩柏 刘文刚 代淑娟 高淑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8,共8页
运用吸附量测定、ζ-电位研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当溶液的初始pH值大于5时,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表面... 运用吸附量测定、ζ-电位研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当溶液的初始pH值大于5时,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远远大于方铅矿;静电作用不是致使Mycobacterium Phlei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产生选择性吸附的主要作用力;Mycobacterium Phlei细胞表面的C、N和O元素通过矿物表面的Fe,Pb和S元素与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而且与黄铁矿表面元素的作用程度大于方铅矿。矿物的表面结构及其性质、细胞表面基团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的键合作用大小可能是致使Mycobacterium Phlei产生选择性吸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OBACTERIUM Phlei 黄铁矿 方铅矿 选择性吸附作用机理 ζ-电位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豆醛在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军辉 夏盛杰 +1 位作者 倪哲明 张连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3-70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巴豆醛4种构型的稳定性,并选取最优构型进一步研究了其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具有E-(s)-trans构型的巴豆醛稳定性最高.当巴豆醛通过C O吸附于Au(111)面的顶位时,该构型吸附能最大,吸...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巴豆醛4种构型的稳定性,并选取最优构型进一步研究了其Au(111)面上的吸附及选择性加氢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具有E-(s)-trans构型的巴豆醛稳定性最高.当巴豆醛通过C O吸附于Au(111)面的顶位时,该构型吸附能最大,吸附模型最稳定;巴豆醛向Au(111)表面转移电子0.045e,且其p轨道与金属表面的d轨道发生较强相互作用,使得巴豆醛的键级减弱.此外,通过分析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以及构型变化可知,巴豆醛在Au(111)面上按照2,1-加成机理(部分加氢机理)生成巴豆醇的可能性最大,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转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巴豆醛 Au(111)面 吸附 选择性加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111)面上肉桂醛的选择性加氢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肖雪春 施炜 倪哲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6-1464,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的方法,优化了肉桂醛在Au(111)面上的吸附模型,并详细探讨了肉桂醛在Au(111)面上选择性加氢的反应机理(C=O,C=C以及1,4共轭加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肉桂醛以C=O和C=C协同吸附于Au(111)面上时,吸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的方法,优化了肉桂醛在Au(111)面上的吸附模型,并详细探讨了肉桂醛在Au(111)面上选择性加氢的反应机理(C=O,C=C以及1,4共轭加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肉桂醛以C=O和C=C协同吸附于Au(111)面上时,吸附构型最稳定.此时,不同吸附模式的吸附能平均在140.0kJ?mol-1.通过搜索不同机理下每个基元反应的过渡态,得出肉桂醛在Au(111)面上最可能的选择性加氢产物为苯丙醛,且其按照1,4共轭加成机理间接得到苯丙醛比C=C直接加氢机理具有更低的活化能.具体反应过程为:肉桂醛C=O的O优先加H形成烯丙基型中间体,继而该中间体中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继续加H形成烯醇(ENOL),最终烯醇异构成苯丙醛.其中ENOL的生成过程所需的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控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111)面 肉桂醛 密度泛函理论 苯丙醛 选择性加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性注意机理的高空视界覆盖节点选取
6
作者 杨勋 谢维信 +1 位作者 黄建军 裴继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3-616,共4页
基于复杂地形约束的三维高空视界覆盖是空间分析领域中的NP难问题,其求解计算量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认知理论的高空视界覆盖节点选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认知心理学的选择性注意原理,来模拟人脑处理覆盖问题的机制,... 基于复杂地形约束的三维高空视界覆盖是空间分析领域中的NP难问题,其求解计算量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认知理论的高空视界覆盖节点选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认知心理学的选择性注意原理,来模拟人脑处理覆盖问题的机制,即不断有意识的选择性注意有价值的感知节点并进行注意后过滤处理。基于该机制的算法能有效降低高空视界覆盖的计算量。实验表明,提出的高空视界覆盖节点选取算法相对基于粒子群的寻优方法耗时短,且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问题要求的视界覆盖率来选择经济的非完全覆盖方案,以节省实地布置节点的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高空视界覆盖 选择性注意机理 认知心理 节点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在光催化反应中氧化还原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晓 甘汉麟 +1 位作者 彭亮 顾凤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5,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M06-2X/6-311G*水平上模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Ti O_2对苯甲醛的光催化还原和氧化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苯甲醛的光催化还原和氧化反应均可在常温下发生;在缺氧但有乙醇存在的条件下,乙醇分子可与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M06-2X/6-311G*水平上模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Ti O_2对苯甲醛的光催化还原和氧化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苯甲醛的光催化还原和氧化反应均可在常温下发生;在缺氧但有乙醇存在的条件下,乙醇分子可与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醇自由基,苯甲醛主要发生光催化还原反应生成苯甲醇;在有氧气但无乙醇存在条件下,还原性的光生电子被氧气捕获,避免了苯甲醛被还原,主要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光催化 选择性氧化还原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电镜原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阳 朱柳 +3 位作者 李红利 毕开琦 陈斌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 本文针对钴镍合金纳米颗粒的生长及其内部孪晶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电镜原位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合金纳米颗粒能够以(101)和(111)晶面族以一定夹角相互吞噬融合。同时,CoNi合金催化剂颗粒中孪晶结构的形成需要借助不同晶体取向的中间过渡区域来进行旋转调整,并且该过程同样需要遵循晶面选择性。而对于合金催化剂颗粒生长过程以及孪晶结构形成机理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温度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对催化剂颗粒的定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子显微学 过渡金属 孪晶结构 晶面选择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