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朱结辉 游箭 +1 位作者 牟伟 李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结果 本组检出阳性率为 6 3 .6 4% ;选择性动脉造影出血活动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血间歇期 ,两者有显著性...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结果 本组检出阳性率为 6 3 .6 4% ;选择性动脉造影出血活动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血间歇期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以病理结果为对照 ,本组定位诊断率为 80 .6 4% ,定性诊断率为 6 4.5 2 % ;本组无明显并发症 ,也无死亡病例。结论 为了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 ,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 ;慢性间断少量出血时 ,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 ,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选择性动脉造影 病因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造影与CT检查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宁 刘巍 +6 位作者 任安 金征宇 牟文斌 朱杰敏 张涛 赵荣国 赵玉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68 例确诊胰腺癌患者的术前血管造影和CT 改变,对照手术探查结果,探讨血管造影及CT检查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86 例胰腺癌患者,手术探查前均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和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探... 目的 回顾分析68 例确诊胰腺癌患者的术前血管造影和CT 改变,对照手术探查结果,探讨血管造影及CT检查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86 例胰腺癌患者,手术探查前均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和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血管造影及CT 的术前分期与手术探查比较符合率分别为79.41 % 和60 .29 % ,两者结合符合率达88.23 % 。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CT 扫描可比较准确地进行胰腺癌术前分期,并有效判断胰腺癌的可切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选择性动脉造影 CT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选择性动脉造影表现及其在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康 周科峰 +4 位作者 张雪斌 舒欣 程乐 陈君坤 朱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1-933,共3页
目的:判断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血管造影的表现并判断不可切除性,2周内手术探察并比较结果。结果: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评估的符合率达89.3%,对不可切除性的评价,敏感性为90%,特异... 目的:判断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血管造影的表现并判断不可切除性,2周内手术探察并比较结果。结果: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评估的符合率达89.3%,对不可切除性的评价,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8%。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可以进行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胰腺癌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性动脉造影76例X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复华 李恭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本文收集我院1984~1990年经动脉造影证实为单纯巨大海绵状血管瘤76例,现将造影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男27例,女49例。1岁以内12例,1~4岁45例,7岁以上19例。病变发生在上肢者31例,下肢28例,头面部17例。76例均经组织学证实。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X线分析 选择性动脉造影 动脉插管造影 动静脉痰 静脉造影 造影 动静脉瘩 成血管细胞 动脉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明 杨惠林 +1 位作者 倪才方 唐天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为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 (SSCA)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7只犬行动脉乳胶灌注 ,观测与选择性肋间 (腰 )动脉插管相关的指标。结果 :每例起始于降主动脉的肋间 (腰 )动脉 32~ 35支 ,多成对 ;起始高度多在相应上一个椎体... 目的 :为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 (SSCA)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7只犬行动脉乳胶灌注 ,观测与选择性肋间 (腰 )动脉插管相关的指标。结果 :每例起始于降主动脉的肋间 (腰 )动脉 32~ 35支 ,多成对 ;起始高度多在相应上一个椎体、椎间隙平面 ;起始方位以后中壁和后外侧壁居多 ;从颅侧向尾侧 ,与降主动脉下夹角渐减 ,起点间距离渐增 ;始端内径小于 4F导管管径 ;每对动脉的起始处多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结论 :犬肋间 (腰 )动脉有其特殊性 ,选用适宜导管 ,参照相关解剖学资料 ,可有效行犬胸腰段SS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脊髓 肋间动脉 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肋间(下)动脉插管造影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为选择性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数据,在50具成尸上对肋间(下)动脉插管有关的项目进行了观测。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肋间动脉 肋下动脉 最上肋间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颈髓动脉插管造影的应用解剖学
7
作者 马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50具成人尸体上,为给临床选择性颈髓动脉造影提供应用解剖学数据,对椎动脉、肋颈干和颈升动脉进行了观测。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颈髓 动脉 肋颈干 颈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肾出血疾病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斌 许林锋 +3 位作者 陈耀庭 孙宏亮 李振辉 黄康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肾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其中医源性肾脏损伤10例;肾脏错构瘤3例;肾脏闭合性损伤2例。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15例肾出血患者均有肾段或肾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肾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其中医源性肾脏损伤10例;肾脏错构瘤3例;肾脏闭合性损伤2例。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15例肾出血患者均有肾段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遂以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例,单纯钢圈5例,明胶海绵和(或)PVA联合钢圈8例。随访13个月,2例未接受超选择栓塞者致脓肿形成,1例单纯明胶海绵栓塞1个月后出现血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余患者无再出血,患者肾功能无明显下降。结论对于肾出血性疾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尽早行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且超选择性栓塞效果可靠,并发症轻微,尤其适用外科术后和肾脏功能储备低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栓塞 肾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膈下动脉和肾上腺上动脉造影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军平 马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51具成人尸体上,对膈下动脉及其分支—肾上腺上动脉,进行了造影插管的应用解剖学观测,为临床提供了与应用有关的数据。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膈下动脉 肾上腺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节段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5 位作者 杜志民 李向民 周旭辉 李怡 曾武涛 马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②EB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EB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电子束CT 节段 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右冠状动脉 CT造影 左回旋支 诊断价值 0.05 左前降支 阴性预测值 左主干 EBCT 解剖部位 准确性 病变 检测 敏感性 特异性 显影 比例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祖秋 傅国胜 +2 位作者 陈振云 熊海刚 陈华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71-1572,共2页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开展该技术。心室颤动(VF)是冠状动脉介入期间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我院2001年5月至2011年5月因胸痛在我院接受GAG的患者3600例.其中9例发生VF,发生率0.25%,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心室颤动 防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因分 心肌梗死患者 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胃左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在左叶肝癌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升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 姚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胃左动脉造影 动脉栓塞 左叶肝癌 介入治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宏成 陈燮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药物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
14
作者 崔喜民 于吉平 辛颖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药物灌注 治疗 中晚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15
作者 诸葛海鸿 孙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优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文学 王飞 +1 位作者 杨鸿英 王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25-22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非选择组52例行桡动脉穿刺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选择组48例行桡动脉穿刺选择性造影,观察两组手术在接受X线照射时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非选择组52例行桡动脉穿刺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选择组48例行桡动脉穿刺选择性造影,观察两组手术在接受X线照射时间、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及并发症、确诊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选择组总计17例患者未完成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两组在X线照射时间[(1.02±0.26)minvs.(2.62±0.37)minn]、手术操作时间[(3.16±0.46)minvs.(12.80±3.61)min]、对比剂用量[(20.12±5.35)mLvs.(38.16±8.78)mL]、确诊率(100%vs.64.58%)比较上,非选择组均明显优于选择组,并发症(3.85%vs.4.1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确诊率方面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选择性动脉造影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与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凯 韩旭晨 +3 位作者 周丽娜 赵学丽 田红梅 张景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心电图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冠心病手段,以其快速、方便的特点,多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心电图占据着其他检查所不能替代的辅助地位,其中ST-T变化是诊断的主要标准,但它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并非令人满意.目前,临床应用的冠状... 心电图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冠心病手段,以其快速、方便的特点,多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心电图占据着其他检查所不能替代的辅助地位,其中ST-T变化是诊断的主要标准,但它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并非令人满意.目前,临床应用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我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ST-T改变进行对照,评价静息心电图ST-T变化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静息心电图 ST-T段 冠心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mons导管在肺动脉闭锁造影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张岩 张庆桥 蒋世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在肺动脉闭锁患者中选择性显示固有肺动脉结构的临床造影方法。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途径送入Simmons特型导管 ,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或粗大体肺侧支 ,对 2 7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除 ... 目的 介绍一种在肺动脉闭锁患者中选择性显示固有肺动脉结构的临床造影方法。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途径送入Simmons特型导管 ,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或粗大体肺侧支 ,对 2 7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除 2例婴幼儿患者外 ,采用Simmons导管均清晰显示了中心肺动脉的解剖结构。这种导管能较容易地进入位于主动脉弓不同部位 (特别是发自头臂动脉干 )的未闭动脉导管。在仅存在粗大体肺侧支的 10例患者中 ,笔者成功完成了经体动脉途径的肺动脉楔形造影 ,较传统的肺静脉途径楔形造影更加安全少创。操作过程中未发生血管痉挛或血栓生成等并发症。结论 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术前检查中 ,利用Simmons导管能够提高诊断质量且便于操作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mons导管 动脉闭锁 选择性动脉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远期随访评估:二维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陆颖 吴琳 +3 位作者 刘芳 胡喜红 梁雪村 马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ECG)、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E)、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MD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川崎病(KD)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 目的探讨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ECG)、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E)、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MD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川崎病(KD)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随访的15例KD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美国冠状动脉分级Ⅲ~Ⅴ级)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以及ECG、2DE、MDCT和CAG检查结果。结果 15例KD患儿进入分析,KD发病年龄为5个月至13.5岁,平均(4.8±1.1)岁;病程3~64个月,平均(17.4±13.0)个月。2例主诉反复心绞痛发作,2例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余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ECG检查发现异常Q波及ST-T波改变3例;MDCT与CAG检查结果显示,在单支、两支和三支冠状动脉中发生巨大瘤样病变的患儿分别为5例、5例和3例;6例合并远端冠状动脉瘤;2例可见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但未形成狭窄;4例存在冠状动脉严重梗阻性病变,其中右冠状动脉合并左回旋支完全闭塞1例,右冠状动脉合并左前降支严重狭窄2例,右回旋支完全闭塞1例。冠状动脉病变Ⅲ级1例,Ⅳ级10例,Ⅴ级4例。与MDCT、CAG结果对照,2DE诊断完全符合率为46.7%(7/15例),其中遗漏诊断远端冠状动脉瘤6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或)闭塞4例,冠状动脉内附壁血栓1例。结论对于2DE诊断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KD患儿,应予以进一步MDCT或CAG检查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全貌,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儿童 随访 超声心动图 冠脉成像技术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华 王滨 张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8-479,共2页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地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并通过显示病变血管的数目和程度来判断预后,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本文抽取我院277例冠状动脉造...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地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并通过显示病变血管的数目和程度来判断预后,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本文抽取我院277例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图像质量 影响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判断预后 病变血管 质量分析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