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家安 倪管崟 +3 位作者 印于 杨俊 詹一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由体检偶然发现,或者当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增大出现相关症状时被发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现已成为RAML主要治疗手段。在RAML急性破裂出血时,SAE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SAE对预防RAML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本文着重对SAE治疗RAML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栓塞材料的选择、疗效评价、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文浩 叶丽芳 +2 位作者 任医民 赖清 伍筱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咯血的效果,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00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病变动脉数、动脉造影表现、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咯血的效果,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00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病变动脉数、动脉造影表现、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以病变动脉数3支为临界值,将全部入组患者分为A组(病变动脉数≤3,n=231)和B组(病变动脉数>3,n=369),t检验分析两组资料间差异。生存分析寿命表法分析手术止血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A、B组支气管动脉(BA)均数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均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动脉数>3支时,异常BA和NBSA数均增加,且NBSA数显著增加。SAE术后24 h、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9%、81%、78%、72%、66%、63%。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变动脉数是术后咯血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B组复发风险更高,为A组的1.742倍(95%CI=1.307~2.321,P<0.05),说明复发与NBSA供血相关。结论SAE治疗咯血有效。NBSA参与血供越多,不完全栓塞概率就越高,复发可能性就越大。重视术中发现NBSA并予栓塞,对提高咯血止血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选择性动脉栓塞 疗效 复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孙华 王鸿志 +1 位作者 赵铀 霍春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妇产科 出血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肿瘤剜除术在肾错构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栋 纪志刚 李汉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肾错构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科施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43例,其中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19例(栓塞组),未栓塞24例(非栓塞组),比较2组术中... 目的 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肾错构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科施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43例,其中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19例(栓塞组),未栓塞24例(非栓塞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肾功能变化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栓塞组行肿瘤剜除术比例为100%(19/19),非栓塞组62.5%(15/24),无统计学差异(Fisher检验,P=0.105);栓塞组术中出血量(46.4±20.6)ml,明显少于非栓塞组(89.54-30.4)ml(t=-5.287,P=0.000);栓塞组手术时间(90.3±21.1)min明显短于非栓塞组(131.74-18.6)min(t=-6.831,P=0.000),热缺血时间(9.5±5.7)min明显短于非栓塞组(24.2±4.8)min(t=-9.181,P=0.000);栓塞组住院时间(7.7±1.1)d,明显长于非栓塞组(6.3±1.3)d(t=3.748,P=0.000)。栓塞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非栓塞组中尿漏及术区血肿各1例。术后3个月栓塞组血清肌酐(70.1±13.7)μmol/L,明显低于栓塞组(84.2±9.1)μmol/L(t=-4.045,P=0.000);栓塞组肾小球滤过率(72.6±12.8)ml·min^-1·1.73m^-2,非栓塞组(68.0±10.7)ml·min^-1.73m^-2,无统计学差异(t=1.284,P=0.206)。2组术后平均随访分别8.9月(3~22个月)和7.5月(5~19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与单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比,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肿瘤剜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热缺血时间,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肾功能,治疗体积较小的肾错构瘤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错构瘤 腹腔镜 肿瘤剜除术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保贵 王效静 +1 位作者 谢军 冉献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在支扩咯血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文中探讨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并对咯血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例行SAE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在支扩咯血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文中探讨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并对咯血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例行SAE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情况、术后止血率、相关并发症及责任血管数量、来源和造影表现等。分别采用Kaplan-Meier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介入术后止血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SAE,共栓塞136支咯血责任动脉,每例1~5支,其中1支7例、2支19例、3支18例、4支8例、5支1例。在136支病变血管中,92支(67.6%)为支气管动脉,44支(32.4%)为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51例栓塞后即刻止血,止血率为96.2%,2例咯血减少(责任血管数量分别为3支和4支,均为重度支气管扩张)。无患者出现截瘫等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共11例咯血复发,复发率21.6%。其中6例患者再次接受SAE治疗,截至随访终点均未出现咯血复发。全组患者半年、1年和2年一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6.1%和81.8%,二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8.0%和93.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变血管数量(RR=11.577,95%CI=1.481,90.508)、支气管扩张分级(RR=18.637,95%CI=5.387,64.479)和栓塞剂材料(RR=0.163,95%CI=0.035,0.756)患者的止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止血率。NBSA是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重要来源。其彻底栓塞有助于保证疗效和减少复发。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支气管扩张 咯血 临床效果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伟 李晓光 +4 位作者 石海峰 潘杰 张晓波 杨宁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而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23例。栓塞剂均为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对这些患者的...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而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23例。栓塞剂均为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造影栓塞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0例经过一次栓塞出血即得到控制。栓塞后再次出现出血的3例患者中,1例经再次栓塞出血得到控制,2例行手术治疗。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急性大出血总的临床成功率为91%(21/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大出血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出血16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印建国 刘晓红 +3 位作者 杨艳 贾雄 郑曙光 赵汝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治疗 妇产科难治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孤立肾错构瘤6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国峰 李建 +3 位作者 柏志斌 秦永林 邓钢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862,共5页
目的评估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孤立肾错构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例孤立肾错构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次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根据每次随访结果以不同栓塞材料再次... 目的评估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孤立肾错构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例孤立肾错构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次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根据每次随访结果以不同栓塞材料再次作栓塞治疗。采用CT增强或MRI平扫检查随访患者病灶清除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6例患者每次栓塞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每例患者平均手术3次,平均手术间隔时间约1年,平均随访时间2.5年。术后3、6、12个月随访提示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PVA颗粒栓塞可缩小病灶,但不能清除病灶;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栓塞可清除病灶,远期随访未见原病灶复发。结论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可安全有效地栓塞肾错构瘤,可能是孤立肾错构瘤患者栓塞治疗的较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错构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选择性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精兵 冯敢生 +2 位作者 梁惠民 曾军 吴红英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5期336-337,340,共3页
目的 :研究和评估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 16例骶骨肿瘤用明胶海绵或白芨粉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栓塞后平均 3 .5天行手术切除。疾病包括 :骨巨细胞瘤 3例、脊索瘤 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 2例、转移瘤 ... 目的 :研究和评估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 16例骶骨肿瘤用明胶海绵或白芨粉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栓塞后平均 3 .5天行手术切除。疾病包括 :骨巨细胞瘤 3例、脊索瘤 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 2例、转移瘤 3例。结果 :本组 16例栓塞后造影均显示肿瘤染色均较术前减少 85 %以上。术中失血 5 0 0~ 15 0 0ml之间 ,平均为 780ml。所有肿瘤均被顺利切除。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手术治疗骶骨肿瘤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 ,降低手术的危险性 ,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4 F导管或(和)2.7 F微导管注入钢圈或(和)微钢圈、聚乙烯醇颗粒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7例严重肾出血患者。5例患者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9例患者于术后4 d...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4 F导管或(和)2.7 F微导管注入钢圈或(和)微钢圈、聚乙烯醇颗粒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7例严重肾出血患者。5例患者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9例患者于术后4 d~54个月行CT平扫、增强扫描与CTA检查。结果 17例患者均一次性介入治疗成功。术前CT增强扫描和CTA可见出血灶、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异常征象。术后CT可见栓塞动脉所支配的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梗死、萎缩,肾边缘收缩、凹陷。4例可见对侧正常肾代偿性增大。术后CTA见异常血管消失,弹簧钢圈无移位。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安全、可靠。CTA对发现术前出血部位及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出血 选择性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对晚期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相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01-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对晚期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接受静脉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对晚期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接受静脉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癌组织中增殖、侵袭、自噬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CYFRA21-1、GSTP1、CHI3L1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癌组织中增殖基因HOXB7、TEM8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CF2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癌组织中侵袭基因EFEMP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AK4、FoxM1、NGAL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癌组织中自噬基因LC3、Beclin-1、pULK、PI3KC3、MAPLC3的mRNA表达量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可降低晚期肺癌恶性程度,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 肿瘤标志物 增殖 侵袭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胸、腰段脊柱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巧民 刘斌 +1 位作者 周良安 邵培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85-886,共2页
目的 :探讨减少脊柱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量及提高肿瘤彻底切除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Sela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血管造影 ,逐支选择性栓塞肿瘤靶动脉 ,术中行病灶切除及脊柱重建。结果 :脊柱肿瘤术中选择性靶动脉栓塞 ,栓塞后未发生相应的... 目的 :探讨减少脊柱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量及提高肿瘤彻底切除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Sela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血管造影 ,逐支选择性栓塞肿瘤靶动脉 ,术中行病灶切除及脊柱重建。结果 :脊柱肿瘤术中选择性靶动脉栓塞 ,栓塞后未发生相应的合并症 ,栓塞满意者手术中出血量为 40 0~ 3 0 0 0mL ,平均 12 0 0mL ,肿瘤切除后 ,取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加自体骨植入和前路脊柱器械内固定 ,术后随访 1~ 3年 ,平均 1年 8个月。局部复发 3例 ,转移死亡 8例 ,大小便障碍者 4例 ,11例病人能早期离床活动 ,原双下肢瘫痪的 8例 ,都有不同程度减轻 ,9例转移癌术后半年至 2年内死亡 ,其余患者存活。结论 :脊柱肿瘤术中选择性栓塞靶动脉可减少术中的出血量 ,有利于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胸段 脊柱肿瘤 腰段 肿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椎体血管瘤的研究与疗效观察
13
作者 赵宏光 张婧娴 戴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948-950,共3页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椎体血管瘤 疗效 临床观察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会阴部外伤致阴茎异常勃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玉蓉 刘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5-797,共3页
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指男性阴茎在无刺激或性刺激情况下阴茎持续勃起超过4 h的病理状态。根据不同病因发病原理分为缺血性(低流量型)和动脉性(高流量型)[1]。阴茎勃起以缺血性为主,超过95%[2]。该病发生率约1.5/106,5~10岁儿童和20~5... 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指男性阴茎在无刺激或性刺激情况下阴茎持续勃起超过4 h的病理状态。根据不同病因发病原理分为缺血性(低流量型)和动脉性(高流量型)[1]。阴茎勃起以缺血性为主,超过95%[2]。该病发生率约1.5/106,5~10岁儿童和20~50岁的成人为高发期[3]。儿童阴茎异常勃起的报道很少,儿童外伤后致动脉性(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为主,应及早进行有效的诊治和处理,防止阴茎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阴茎异常勃起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20例
15
作者 李江山 陈光斌 邹文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37-2038,共2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鼻出血病例,其中自发性鼻出血17例,外伤性鼻出血1例,高血压病致出血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造影并行栓塞治疗。选用PVA颗粒及弹簧圈。结果:18例选...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鼻出血病例,其中自发性鼻出血17例,外伤性鼻出血1例,高血压病致出血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造影并行栓塞治疗。选用PVA颗粒及弹簧圈。结果:18例选择性栓塞颌内动脉,2例栓塞面动脉,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出血。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临床效果佳,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鼻腔大出血 血管造影 脑梗死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昊 李晓光 +7 位作者 金征宇 杨宁 刘巍 潘杰 张晓波 石海峰 周慷 王志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80例患者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接受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5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 目的评价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80例患者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接受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5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3例。出血部位包括子宫58例,阴道14例,盆腔2例,膀胱2例,肝脏3例和直肠1例。根据临床诊断及血管造影表现栓塞出血动脉,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聚乙烯醇颗粒。术后随访3至120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全部患者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均获成功,60例(75.0%)造影见出血阳性征象。73例患者(91.3%)出血成功控制,1例患者(1.3%)术后第3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6例患者(7.5%)再次出血,经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躯体疼痛30例(37.5%)和发热45例(56.3%)。结论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有效、安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马蹄肾峡部破裂出血1例
17
作者 雷宇波 张永恒 +4 位作者 赵景昊 秦伟 袁凯 杨光强 杨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5-1117,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车祸后腹部疼痛4 h”入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心率为124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74/46 mm Hg(1 mm Hg=0.133 k Pa),Sp O2为97%。嗜睡状,可遵嘱,对答尚切题。全身见散在瘀斑,以腹部及双大腿为著...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车祸后腹部疼痛4 h”入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心率为124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74/46 mm Hg(1 mm Hg=0.133 k Pa),Sp O2为97%。嗜睡状,可遵嘱,对答尚切题。全身见散在瘀斑,以腹部及双大腿为著。导尿见鲜红色尿液流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28.9×10^(9)/L,血红蛋白为115 g/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肾峡部裂伤 马蹄肾供血动脉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辅助T_(1)期肾癌肾部分切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伟力 刘涵博 +7 位作者 邱佳美 张佳琪 夏燕 刘阳 刘锋 沃奇军 张大宏 陈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_(1)期肾癌患者LPN的临床资料,分为不阻断肾门行LPN的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组和阻断肾门行LPN的肾门血管阻断(VC)组,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_(1)期肾癌患者LPN的临床资料,分为不阻断肾门行LPN的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组和阻断肾门行LPN的肾门血管阻断(V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肾功能等情况。根据热缺血时间(WIT)不同将VC组分为WIT<25 min和WIT≥25 min两个亚组并比较术前术后肾功能情况。结果59例患者入组,其中SRAE组12例,VC组47例。VC组中,WIT<25 min的33例,WIT≥25 min的14例。SRAE组和VC组中无中转行开放手术的病例,也无中转行肾全切的病例。SRAE组无中转行常规LPN手术的病例。SRAE组与VC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50(73.75,132.50)min vs 120.00(90.00,145.00)min,P>0.05]。SRAE组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高于VC组[100.56(82.85,106.81)mL/min×1.73 m^(2)vs 84.66(70.84,94.85)mL/min×1.73 m^(2),P<0.05]。VC组的术后血清肌酐高于SRAE组[72.24(65.97,80.27)μmoL/L vs 90.50(77.10,104.90)μmoL/L,P<0.05]。SRAE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VC组[50(50,50)mL vs 50(50,100)mL,P<0.05]。VC组中WIT≥25 min亚组患者术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WIT<25 min亚组患者[66.13(47.08,82.50)vs 90.80(77.18,98.78),P<0.05]。SRAE组和VC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复查都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SRAE辅助LPN较常规LPN术中无需阻断肾门,避免了缺血潜在的残肾功能受损,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增加手术时间,不增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不影响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肾部分切除术 热缺血时间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詹世林 陈建雄 +4 位作者 彭林辉 霍枫 曹昕 谭晓宇 何邹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外伤(夏氏分级)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2例。44例均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脾叶动脉血管栓塞13例,脾段动脉血管栓塞31例;1次栓塞成功35例,再次栓塞成功9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恢复正常。44例随访0.5~1年,无再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脾动脉出血血管栓塞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简便、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动脉栓塞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5
20
作者 柳曦 冯敢生 +4 位作者 梁惠明 许林锋 郑传胜 孔健 周承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15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股动脉穿刺 ,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双侧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 ,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 目的 研究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15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股动脉穿刺 ,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双侧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 ,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血管造影发现 ,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 ,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 ,治疗后 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 :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疼痛明显改善 ,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达 86 .6 7%。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