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可视脊柱内镜下不同入路选择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1
作者 郑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6-499,共4页
目的 比较全可视脊柱内镜下不同入路选择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于周口骨科医院行全可视脊柱内镜下减压术的8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经侧方入路的患者资料纳... 目的 比较全可视脊柱内镜下不同入路选择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于周口骨科医院行全可视脊柱内镜下减压术的8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经侧方入路的患者资料纳入侧方组(40例),将经椎板间入路的患者资料纳入椎板间组(4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腰椎功能[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组手术时间短于侧方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长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ODI指数的变化幅度不同,椎板间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术后3、6个月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ODI指数低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的变化幅度不同,椎板间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可视脊柱内镜下经侧方及经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但经椎板间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且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选择性减压 全可视脊柱内镜 经侧方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余磊 梁宏伟 +3 位作者 孙冶智 赵斌 王伟 左进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选择性减压和常规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按照Mac Nab腰椎功能标准评价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选择性减压和常规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按照Mac Nab腰椎功能标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优14例,良7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4.00%;对照组优12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0.00%。两组优良率相比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3.80±9.16)、(113.40±14.0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0±6.24)、(142.80±30.21)mL,住院时间分别为(5.96±1.79)、(11.44±2.35)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疗效优于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TESSYS技术 选择性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分别用保守疗法与经后路...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分别用保守疗法与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脊柱的Cobb角、腰椎的前凸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脊柱的Cobb角和腰椎的前凸角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ODI的评分和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其脊柱的Cobb角和腰椎的前凸角,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变性脊柱侧弯 脊柱Cobb角 腰椎前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安树康 武明鑫 +2 位作者 孙进 谭伟 黄学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按照患者选取手术...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按照患者选取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TESSYS组,36例)和传统手术组(TS组,50例),其中TESSYS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TS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TESSYS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手术优良率(94.44%)明显优于TS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前[VAS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1.43±0.38)分vs (7.45±1.54)分,TS组术后12个月(1.81±0.49)分vs (7.42±1.12)分;ODI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6.34±4.08)分vs (65.84±13.89)分,TS组术后12个月(9.75±3.78)分vs (64.87±14.28)分],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术前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8%)小于TS组术后(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确切。但其手术视野有限,对施术者操作性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选择性减压 切开减压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高龄LSS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区杰雄 李启中 林顺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38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5月期间38例高龄LSS患者,均行TESSYS选择性椎管减压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自我腰部及... 目的探讨38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5月期间38例高龄LSS患者,均行TESSYS选择性椎管减压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自我腰部及下肢疼痛感受和脊椎功能改善情况,评估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情况:38例患者选择左、右侧入路分别为17例、21例;椎间隙为L3-4、L4-5及L5-S1分别为9例、23例及6例,手术时间95~126min,平均(86.89±8.61)min,均未进行术中输血,仅2例存在神经根瞬间异常,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42±0.59)d,出院时患者背部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脊髓功能改善情况:8例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3-4、L4-5及L5-S1椎管面积较术前均有所增加(P<0.05),38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11%。结论高龄LSS患者行TESSYS选择性椎管减压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LSS患者 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 疼痛 脊椎功能改善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秋杰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6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节段减压融合治疗,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减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6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多节段减压融合治疗,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融合节段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结果:对照组融合节段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VAS、ODI及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对患者损伤较小,保留了更多的运动节段,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滑脱 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 多节段减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武兴国 李爱民 +1 位作者 朱本清 魏可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939-1940,1971,共3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使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7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n=44),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n=53)...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使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7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n=44),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n=53)。治疗后30 d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同时治疗后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亮脑啡肽(Leuenkephalin,LEK)、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并观察治疗后30 d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VAS、ODI评分、GFAP、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VAS、ODI评分及GFAP、PGE-2水平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EK均升高,其中观察组LEK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在退行性腰椎狭窄症治疗中临床使用价值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椎管减压加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红卫 张西峰 +8 位作者 赵钢生 张根福 赵胜春 陈洵其 张永民 赵品益 吴英勇 楼舒畅 金国华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我们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用AF系统加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83例,其中54例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选择性椎管减压 AF系统 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