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野生动物资源生态价值评估——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熊莉 沈文星 曾岳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9,共10页
评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对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选择实验法,确定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属性变量和变量水平,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居民及游客对野... 评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对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选择实验法,确定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属性变量和变量水平,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居民及游客对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属性状态的偏好,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对野生动物生态功能效用函数进行拟合,测算补偿剩余,进而估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价值。研究结果发现:(1)大多数的受访者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提升其生态价值属性而进行一定的费用支付;(2)受访者对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属性的偏好顺序由高到低为: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及生态旅游;(3)受访者是否愿意支付及愿意支付额度的高低与其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家距保护区的距离等社会经济特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基于拟合优度较好的既考虑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属性又考虑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的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二的结果进行测算,受访者对于获得最佳状态的属性水平的支付意愿为422.87元/人·年,折合后测算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价值约为2693.18万元/年。野生动物生态功能提供的社会福利是巨大的,管理部门在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价值,并向公众加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巨大生态功能和价值,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生态价值 选择实验法 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价--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秋旺 黄巧龙 +4 位作者 于赟 林晓彦 陈如婷 俞维防 陈钦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7,共10页
文章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目前、最佳、最差3种不同状态下的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不同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 文章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目前、最佳、最差3种不同状态下的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不同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天然特色景观数量、人流量、知名度、服务设施数量和旅行花费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态下,影响因素的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其中,植被覆盖率对3种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正向作用;天然特色景观数量在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目前状态和最差状态下则并不显著;人流量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负向作用,知名度对游憩资源价值具有正向作用,人流量和知名度对于最差状态下的游憩资源价值影响最大,而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的影响相当;服务设施数量在目前状态和最佳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提升具有负向作用;旅行花费在3种状态下对游憩资源价值均具有负向作用。游憩资源价值测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最佳和最差3种状态下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均游憩资源价值分别为242.667元、363.111元和186.765元。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开发空间较大,应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尝试进一步开发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憩资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自然保护区 游憩资源价值 影响因素 选择实验法 价值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实验法及其在粮食领域的未来探究
3
作者 肖城灼 陈心恬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选择实验法自1982年被用于实证研究以来,经过了各国学者不断改进与扩展,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模型设定上,也已经从简单的多项Logit模型发展到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不再需要强加无关变量独立性假设,也解决了消费者异质性问题。根... 选择实验法自1982年被用于实证研究以来,经过了各国学者不断改进与扩展,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模型设定上,也已经从简单的多项Logit模型发展到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不再需要强加无关变量独立性假设,也解决了消费者异质性问题。根据条件价值法对消费者进行单一农产品价值评估已经不再合理,多种农产品和消费者异质性需要被考虑在内,选择实验法逐渐被运用到粮食领域。通过选择实验模型测量农户在生产和消费等环节的选择偏好,对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及处理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实验法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选择偏好 粮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实验的消费者对低碳牛奶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
4
作者 张聪 李翠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64,共7页
分析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偏好及偏好异质性来源,是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进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基石。本研究对低碳牛奶设置了低碳标签、有机认证、知名品牌和价格4种属性及相应的水平,应用选择实验法并结合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与潜在... 分析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偏好及偏好异质性来源,是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进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基石。本研究对低碳牛奶设置了低碳标签、有机认证、知名品牌和价格4种属性及相应的水平,应用选择实验法并结合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的研究方法,探究消费者对低碳牛奶的偏好及偏好的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不同牛奶属性的关注程度不同,在选购牛奶时,消费者最注重是有机认证,其次是低碳标签和牛奶品牌。将消费者划分为3种潜在类别,分别为环境保护偏好型、质量安全偏好型和价格敏感型。个体特征对消费者偏好具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收入水平越高的女性消费者更注重环境保护,而年龄越大、牛奶购买越频繁的消费者更注重质量安全。因此,提出积极地开展低碳牛奶的媒体宣传活动、把握消费者偏好增加低碳牛奶的品类、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和加快低碳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牛奶 支付意愿 消费者 选择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农户受偿意愿研究--以钱江源头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臻 齐正顺 +2 位作者 朱哲毅 宁可 沈月琴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5-57,共13页
农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设计符合当地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方案,对于完善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钱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点的实地调查... 农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设计符合当地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方案,对于完善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钱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点的实地调查,运用选择实验法对涉及的补偿产品方案进行情景模拟与分析,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产品方案的受偿意愿(WTA),以期为完善我国大江大河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不同补偿产品受偿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林产品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农户获得三类补偿后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分别提高1.69倍、1.47倍和1.16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受偿意愿存在差异,低收入组受偿意愿最高为农林产品补偿,农户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5.02%,而高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3)不同家庭收入结构农户的受偿意愿也存在差异,高农业收入组更易接受现金补偿,其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9.51%,低农业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研究认为,要以农林产品补偿为主设计多类型生态补偿产品方案,满足当地农户现实需求;瞄准主要受偿需求群体,健全精准帮扶补偿方案;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钱江源头流域 选择实验法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xed Logit模型的温江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春娜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6,共8页
以四川温江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采用Mixed Logit模型,对温江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表明,月收入对温江居民的影响在较低支付价格意愿水平上不显著,而在较高支付价格意愿水平上表现为收入越高者支付意... 以四川温江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采用Mixed Logit模型,对温江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表明,月收入对温江居民的影响在较低支付价格意愿水平上不显著,而在较高支付价格意愿水平上表现为收入越高者支付意愿越强;温江居民年龄越长者、受教育水平越高者、家附近公园个数越多者、对温江感情越深厚者、对环保支持力度越大者、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高者,表现出的支付意愿越强。此外,还对温江城镇和农村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拓展了选择实验法应用领域,为区域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实验法 MIXED LOGIT模型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补偿额度测算
7
作者 聂鑫 陈茜 汪晗 《世界农业》 2018年第9期176-182,共7页
农产品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等提供了大量的正外部效应,对农产品主产区内农户受到的空间管制进行补偿,是维持社会公平、均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广西6个农产品主产区中12个村的440户农户作为研究样本,从... 农产品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等提供了大量的正外部效应,对农产品主产区内农户受到的空间管制进行补偿,是维持社会公平、均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广西6个农产品主产区中12个村的440户农户作为研究样本,从农户视角出发,利用CE方法测算农户耕种的补偿意愿额度。研究表明,CE评估中农民接受的耕地资源补偿额度为每公顷53 316元。政策属性边际价值中,农民认为使用方式、使用年限、使用强度的属性价值分别为每公顷12 209.5元、11 369.9元和13 259.0元。3个属性边际价值大小对比可知,耕种方式处于首位,其次是耕地强度,第三是耕种年限。与其他学者的测算结果相比,本研究测算水平较低,但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对于耕地补偿的支付意愿逐渐上升,这为政府制定农产品主产区补偿政策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耕种补偿 选择实验法 农产品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中居民支付偏好及潜在类型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鹏 唐厚田 +2 位作者 董玥 江平 刘耀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探讨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依据。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框架,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广西来宾、... 探讨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依据。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框架,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广西来宾、梧州和广东肇庆、佛山四市居民对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并探究居民的潜在偏好类别。结果表明(:1)受访者在流域生态属性支付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重视流域水质、森林覆盖率与旅游指数,忽视自然景观占比与生物多样性。(2)受访者愿意改善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最大年度户均支付意愿排序为:梧州549.35元>佛山507.60元>肇庆452.89元>来宾330.27元,两广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梧州与佛山的补偿剩余均高于经济欠发地区来宾与肇庆,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存在较大的关联性。(3)潜在类别模型估计结果再次印证四市受访者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来宾、肇庆与佛山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梧州可分为2个潜在类别。未来,政府应结合流域各地区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生态补偿金区间,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并采取多样化措施调动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流域生态补偿 偏好异质性 选择实验法 潜在类别模型 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将“对”的产品卖给“对”的人?--“互联网+”背景下梅州柚子产品定位分析
9
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梅州柚业调研课题组 蓝玉婷 +7 位作者 洪炜杰 廖曦 谭美琪 罗昊 魏滨辉 黄梦文 林胜浩 胡新艳(指导) 《南方农村》 2016年第6期22-29,共8页
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对"的产品卖给"对"的人是解决山区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以Lancaster新消费者理论为基础,利用选择实验法和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消费群体对柚子产品偏... 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对"的产品卖给"对"的人是解决山区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以Lancaster新消费者理论为基础,利用选择实验法和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消费群体对柚子产品偏好情况,归类分析出不同消费者对柚子在价格、品种、大小和外皮四个维度的偏好组合,由此为柚农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提出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破解市场困境,提高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者偏好 产品定位 选择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