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关键技术:实验到矿场
1
作者 位云生 程刚 +6 位作者 郭建林 曹正林 叶礼友 郭智 闫海军 王军磊 韩江晨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8,共12页
“双碳”背景下,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CO_(2)-Enhanced Gas Recovery,CO_(2)-EGR)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技术途径,然而,目前针对致密砂岩气藏的CO_(2)-EGR技术仍面临驱替机理不明确、碳埋存潜力难量化、选区标准... “双碳”背景下,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CO_(2)-Enhanced Gas Recovery,CO_(2)-EGR)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技术途径,然而,目前针对致密砂岩气藏的CO_(2)-EGR技术仍面临驱替机理不明确、碳埋存潜力难量化、选区标准不完善等问题,进而制约了该技术的规模化推广与应用。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提高采收率与碳埋存潜力评价为对象,攻关形成了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采收率预测技术、CO_(2)-EGR可行性评价技术、CO_(2)-EGR选区评价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与方法,并系统论证了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的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可有效提高CH4采收率,岩心衰竭开发至废弃压力7.5 MPa后,转为注CO_(2)开发,天然气采收率可提高22.2%,CO_(2)埋存量达0.16 PV(Pore Volume,PV);②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采收率增量与衰竭开发压降波及系数、压力衰竭效率、CO_(2)波及系数以及CO_(2)驱气效率等因素相关,其中出口端CO_(2)摩尔分数达20%时,CO_(2)平均驱气效率可达91.5%;③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最优注采井距为300~350 m,最优转注压力为7.5 MPa,最优注气压力为12.5 MPa,最优关井时机为产出气体CO_(2)摩尔分数达20%,预计X试验区CO_(2)-EGR将提高气藏采收率约5.1%;④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技术推广应用后,预计具有增产天然气约1100×10^(8) m^(3)、埋存CO_(2)约3.8×10^(8) t的规模潜力。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支撑了致密砂岩气藏CO_(2)-EGR从室内研究向现场应用转化,可有效提高气藏采收率,在注采井网完善且注采制度合理的情况下,CO_(2)-EGR技术可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10%以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气藏 CO_(2)-EGR 物理模拟实验 采收率预测技术 可行性评价技术 选区评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