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竞争、选举竞争和公共产品供给 |
刘成奎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2
|
弱选举竞争的形成机制与乡镇干预——基于鄂西Z村的个案考察 |
杜姣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3
|
竞争性选举与民主——熊彼特的民主理论新析 |
陈炳辉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3 |
7
|
|
4
|
村庄竞争性选举动员机制及治理后果研究——基于浙北D村的个案考察 |
杜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7
|
|
5
|
试析人大代表的非竞争性选举成因 |
张启安
张畅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2011年新加坡大选的观察与思考——兼论一党长期执政如何直面竞争性选举挑战 |
黄卫平
陈文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12 |
4
|
|
7
|
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出发推进党内竞争性选举 |
李建中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竞争性选举:党内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新课题 |
朱彦姝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论党内确认型选举和竞争性选举的对接与兼容 |
牟言波
赵宬斐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党内竞争性选举:逻辑、动因与困境 |
彭飞武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推进党内民主要实行竞争性选举 |
王长江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2
|
党内竞争性选举是大势所趋 |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关于党内县级层面直接选举问题研究 |
钟健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4
|
协商与选举之辩:概念分析与理论建构——兼谈中国民主政治中的选举与协商 |
李笑宇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民主的陀螺需要竞争之鞭 |
刘晓根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协商合作: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主流方向 |
虞崇胜
王洪树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7
|
协商合作民主形式研究——兼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维度 |
王洪树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12 |
5
|
|
18
|
委托代理矛盾、问责承诺与决策问责 |
谷志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9
|
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 |
刘晓根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2010年政治学领域中的新思潮 |
储建国
魏明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