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吉燕 舒平 +1 位作者 郭启新 徐幸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84-290,共7页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真菌和识别出毒蕈是非常重要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使用DNA聚合酶和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条件下,短时间内高效率扩增核酸,相较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特点。目前LAMP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本文对LAMP在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真菌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
2
作者 邓迎春 郭旭光 +3 位作者 牛会敏 任宝红 韩小改 郭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食源性GⅠ型...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与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食源性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探,经过一系列引探浓度筛选,建立了双重荧光RT-PCR和恒温荧光RT-RAA两种检测方法,分别从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实际临床样本检测中,并与GB478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诺如病毒检验》进行比对验证。结果建立的两种方法特异性良好,敏感性均可达10 copies/μL;双重荧光RT-PCR方法质粒梯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在0.1%~1.5%区间,恒温荧光RT-RAA方法CV值在1.0%~10.0%区间,稳定性和重复性显示双重荧光RT-PCR优于恒温荧光RT-RAA检测方法;31份诺如病毒阳性食品核酸样本均能检出,且50份食品盲样检测结果与国标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双重荧光RT-PCR与恒温荧光RT-RAA快速检测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双重荧光RT-PCR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恒温荧光RT-RAA检测时间短,仅20 min就能完成扩增,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一种或两种作为食源性GⅠ型、GⅡ型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恒温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 GⅠ型诺如病毒 GⅡ型诺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中勇 朱道中 +4 位作者 李少璃 冀君 毕英佐 谢青梅 曹永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的LAMP反应条件。扩增后产物形成的焦磷酸离子和溶液中的镁离子结合而形成焦磷酸镁沉淀,结果可视。同时用特异性内切酶HhaⅠ对所获得的产物进行酶切鉴定,所得的酶切产物大小与理论值完全符合。用已建立的RT-LAMP技术检测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符合率均达到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猪流感病毒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一种适用于现场诊断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立新 谭毅 +3 位作者 刘永丰 邓丛良 段维军 许邹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95,共5页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RT-LAMP方法快速、特异且灵敏,其灵敏度与普通RT-PCR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芥菜花叶病毒 逆转录介导等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甲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华 任彤 +1 位作者 谈艳苗 张利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是鲑鱼胰脏病(Salmon pancreas disease,PD)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目前在我国尚未分离到。为提高出入境鱼类中的SAV检测效率,根据SAV nsP1基因片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SAV的逆转录环介... 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是鲑鱼胰脏病(Salmon pancreas disease,PD)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目前在我国尚未分离到。为提高出入境鱼类中的SAV检测效率,根据SAV nsP1基因片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SA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 h,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数的病毒核酸,且不与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RNA产生交叉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后,反应结果肉眼直接可见。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SAV检测方法,适合SAV的现场初筛和核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甲病毒 逆转录介导等温检测方法 检测限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873株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旻 王娜 +1 位作者 景宏丽 吴绍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提高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的检测效率,根据GCRV-873株VP5基因片段,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GCRV-873株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 为提高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的检测效率,根据GCRV-873株VP5基因片段,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GCRV-873株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1 h,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数的病毒核酸,比传统的RT-PCR方法要高10倍。且不与鲤春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产生交叉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后,反应结果肉眼直接可见,是一种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适合GCRV-873株的现场初筛和核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逆转录介导等温检测方法 检测限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徐海圣 王美珍 戎华南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98-1201,1205,共5页
根据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结构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4.0软件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RT-LAMP)检测方法,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将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与RT... 根据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结构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4.0软件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RT-LAMP)检测方法,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将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与RT-PCR进行比较分析,RT-LAMP的检测灵敏度比RT-PCR高10倍。结果表明,RT-LAMP最适反应在60℃恒温条件60 min内完成,凝胶电泳呈现梯型条带;反应体系中添加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后,绿色的阳性结果明显区别于橙色阴性结果;RT-LAMP对感染TSV的对虾检测呈阳性,而对对虾其他常见病原检测均为阴性,具有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拉综合症病毒 南美白对虾 介导逆转录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核盘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8
作者 常海城 李虎 +2 位作者 郑立秋 李海燕 孟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2-1420,共9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F3-1(ATGCCTGTTCGAGCGTCA)、B3-1(AGTTCAGC-GGGTATCCCTA)、FIP-1(GCCGCCACTGATTTTAGAGCCTTTTCAACCCTCAAGCTCAGC)、BIP-1(TCGTTACAG-GTTCTCGGTGTGCCCTGATCCGAGGTCAACCAT)为引物,反应体系中10×Bst Reaction Buffer 2.4μL、dNTP Mixture1.28 mmol·L^(-1)、F3/B3 0.15μmol·L^(-1)、FIP/BIP 0.8μmol·L^(-1)、HNB 150μmol·L^(-1)、MgSO_(4) 1.2 mmol·L^(-1)、Bst DNA聚合酶0.19 U·L^(-1)、ddH_(2)O 13.4μL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且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显示清晰的梯形扩增结果。灰葡萄孢、疫霉、腐霉等其他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对核盘菌的特异性较强;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10^(-3) ng·μL^(-1)。该方法的建立为向日葵核盘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核盘菌 介导等温技术 羟基萘酚蓝(H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4
9
作者 贾博涵 张琳 +3 位作者 陈耀 黄小桃 谭有将 关烨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设计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和生物素(Biotin)标记引物,对体系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LAMP(quantitative LAMP,qLAMP)反应,比较三者的敏感度;对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粪链(肠)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LMTS的可靠性。结果LAMP-LMTS方法的灵敏度可达4.16×10^(2)copies/μL,与qLAMP、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方法结果一致,检出限要比利用外引物建立的PCR方法低10倍的拷贝数,灵敏度更高。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乳胶微球试纸条 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X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赵桐 李长红 +3 位作者 周前进 陈先锋 陈炯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6-1331,共6页
采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arVX ORF4序列的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分别识别该保守区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和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 采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arVX ORF4序列的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分别识别该保守区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和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扩增反应。通过条件优化,在65℃恒温条件下温浴60 min可成功检测GarVX。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GarVX,对大蒜A病毒(Garlic virus A,GarVA)、大蒜D病毒(Garlic virus D,GarVD)、大蒜E病毒(Garlic virus E,GarVE)等的检测均为阴性,且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5 pg·μL-1,是RT-PCR方法的10倍。试验结果表明,RT-LAMP检测方法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GarVX,并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X病毒 ORF4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辉 李雪梅 +7 位作者 刘沙 刘思宁 钟晓男 邹瑜 孙沛 杨婷 夏雯 李献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39-3743,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样品检测应用等,进行G... 目的建立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样品检测应用等,进行GI型诺如病毒实时RT-LAPM法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结果针对GI型诺如病毒特异性基因,通过设计筛选出最佳实时RT-LAMP引物组,并使用该组引物特异、灵敏、快速地检测到GI型诺如病毒。最佳检测温度为65℃,最小检测限为22.6拷贝/µL,且只对GI型诺如病毒靶基因特异,检测应用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GI型诺如病毒的实时RT-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GI型诺如病毒的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型诺如病毒 实时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甲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雪梅 李献刚 +6 位作者 刘思宁 刘沙 夏雯 杨婷 孙沛 隋华嵩 李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273-8278,共6页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模拟...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模拟样品检测应用,进行甲型肝炎病毒实时RT-LAMP法检测体系建立。结果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基因,通过设计筛选出最佳实时RT-LAMP引物组,并使用该组引物特异、灵敏、快速地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最佳检测温度为63℃,最小检测限为10拷贝/μL,且只对甲型肝炎病毒靶基因特异,检测应用结果可靠。结论实时RT-LAMP技术可以用于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高效特异性检测,为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实时 逆转录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NDM-1基因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兴海 张云霞 +5 位作者 吴振兴 梁炜 鲍蕾 雷质文 梁成珠 徐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以人工合成的NDM-1基因序列为研究材料,在其保守区设计3对4条恒温扩增引物,通过特异性及灵敏度验证实验,初步建立了NDM-1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研究中NDM-1基因经过等温扩增后形成了特异性的梯状条带,为食品中潜... 以人工合成的NDM-1基因序列为研究材料,在其保守区设计3对4条恒温扩增引物,通过特异性及灵敏度验证实验,初步建立了NDM-1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研究中NDM-1基因经过等温扩增后形成了特异性的梯状条带,为食品中潜在超级细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可以满足现场检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检测NDM-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学峰 张碧成 +2 位作者 王警 张红印 张雪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建立可视化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方法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0157:H7的分析方法。方法以EHE... 目的建立可视化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合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方法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0157:H7的分析方法。方法以EHEC 0157:H7的遗传标志性基因z3276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6条LAMP特异性引物,其中2条环引物分别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和地高辛,用LFD检测扩增产物,建立EHEC0157:H7 LAMP-LFD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EHEC 0157:H7,与试验对照菌株EHEC 026、0145、045、0121,及其他主要大肠杆菌血清型025、078、0103、O111、0127、0138、0139、0141,及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E058、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SEC627、EPEC SEC689、K12-MG1655、BL21,和其他种属的受试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对EHEC 0157:H7纯培养物的最低检测限为1.3 CFU/m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LFD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操作简单,结果可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z3276基因序列 介导等温技术 横向流动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方法改进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粤 付博宇 +2 位作者 张蕴哲 马晓燕 张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526-1530,共5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以实现恒温条件下的连续快速扩增,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且无需昂贵的热循环设备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以及鉴定胚胎性别。本文从LAMP技术的原理、方法改造、检测应用以及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这4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LAMP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核酸 检测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宏伟 于佳 +6 位作者 郑文杰 刘超 赵良娟 赵宏 侯丽平 阎煜 刘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且灵敏度高。加菌试验表明,奶粉样品中阪崎肠杆菌检测低限为1.2CFU/100g。新建的LAMP方法与FDABAM方法比较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阪崎肠杆菌 介导等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伟 侯丽萍 +3 位作者 赵良娟 曲鹏 郑文杰 张宏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2,共3页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0 g^3.5 cfu/100 g。建立的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的检测食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EA基因 介导等温技术(LAMP)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树德 刘宝山 +3 位作者 刘金铃 李学俭 边连全 付静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
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开发利用。它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下,不到1h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 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开发利用。它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下,不到1h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等温灵敏、操作简单、产物易检测等优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已经被用来快速检测动物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论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等做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病原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伯祥 杨明 +1 位作者 常亮 李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和具体应用进展做了重点综述,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动物传染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毅 黄曙海 +4 位作者 谭慧媚 戴广明 蓝兰 姚贻强 陈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和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选择临床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121份、MTB阳性分离物14份,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阳性分...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和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选择临床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121份、MTB阳性分离物14份,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阳性分离物14种共31株,用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LAMP技术分别进行检测,用LAMP技术对人MTB标准菌株H37Rv及卡介苗(BCG)进行检测,判断LAMP检出限并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涂片法抗酸杆菌检出率为38.02%(46/121),培养法MTB检出率为42.15%(51/121),LAMP法MTB检出率为49.28%(56/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46和1.247,P均>0.05)。对121例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MTB检测,以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为金标准,LAMP检测结果的敏感性为92.16%(47/51),特异性为87.14%(61/7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47,P>0.05),且一致性强(kappa=0.78,P<0.01)。LAMP能准确分辨MTB和NTM阳性分离物,对H37Rv、BCG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H37Rv菌株的检出限为120 CFU/mL。结论 LAMP检测MTB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易行、快速准确,不需要昂贵的检验设备,适于基层医院结核病诊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痰标本 介导等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