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X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赵桐 李长红 +3 位作者 周前进 陈先锋 陈炯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6-1331,共6页
采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arVX ORF4序列的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分别识别该保守区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和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 采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arVX ORF4序列的保守区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分别识别该保守区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和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扩增反应。通过条件优化,在65℃恒温条件下温浴60 min可成功检测GarVX。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GarVX,对大蒜A病毒(Garlic virus A,GarVA)、大蒜D病毒(Garlic virus D,GarVD)、大蒜E病毒(Garlic virus E,GarVE)等的检测均为阴性,且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5 pg·μL-1,是RT-PCR方法的10倍。试验结果表明,RT-LAMP检测方法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GarVX,并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X病毒 ORF4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甲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华 任彤 +1 位作者 谈艳苗 张利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是鲑鱼胰脏病(Salmon pancreas disease,PD)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目前在我国尚未分离到。为提高出入境鱼类中的SAV检测效率,根据SAV nsP1基因片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SAV的逆转录环介... 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是鲑鱼胰脏病(Salmon pancreas disease,PD)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目前在我国尚未分离到。为提高出入境鱼类中的SAV检测效率,根据SAV nsP1基因片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SA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 h,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数的病毒核酸,且不与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RNA产生交叉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后,反应结果肉眼直接可见。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SAV检测方法,适合SAV的现场初筛和核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甲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检测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873株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旻 王娜 +1 位作者 景宏丽 吴绍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提高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的检测效率,根据GCRV-873株VP5基因片段,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GCRV-873株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 为提高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的检测效率,根据GCRV-873株VP5基因片段,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GCRV-873株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1 h,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数的病毒核酸,比传统的RT-PCR方法要高10倍。且不与鲤春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产生交叉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后,反应结果肉眼直接可见,是一种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适合GCRV-873株的现场初筛和核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检测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徐海圣 王美珍 戎华南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98-1201,1205,共5页
根据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结构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4.0软件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RT-LAMP)检测方法,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将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与RT... 根据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结构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4.0软件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桃拉综合征病毒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快速(RT-LAMP)检测方法,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将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与RT-PCR进行比较分析,RT-LAMP的检测灵敏度比RT-PCR高10倍。结果表明,RT-LAMP最适反应在60℃恒温条件60 min内完成,凝胶电泳呈现梯型条带;反应体系中添加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后,绿色的阳性结果明显区别于橙色阴性结果;RT-LAMP对感染TSV的对虾检测呈阳性,而对对虾其他常见病原检测均为阴性,具有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拉综合症病毒 南美白对虾 介导逆转录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草莓潜隐环斑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吉红 余澍琼 +4 位作者 徐瑛 张慧丽 陈先锋 陈剑平 陈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SLRSV)检测方法。根据SLRSV外壳蛋白编码基因上的8个位点,共设计了6条引物,通过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SLRSV)检测方法。根据SLRSV外壳蛋白编码基因上的8个位点,共设计了6条引物,通过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得到特征性的瀑布状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引物对SLRSV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显示RT-LAMP的灵敏度比普通RT-PCR高出100倍。该方法无需特殊的试剂和设备,只需在水浴锅中65℃等温扩增,整个检测周期约1.5h,结果采用SYBR green I染色显示,易于观察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潜隐斑病毒 介导等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中勇 朱道中 +4 位作者 李少璃 冀君 毕英佐 谢青梅 曹永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的LAMP反应条件。扩增后产物形成的焦磷酸离子和溶液中的镁离子结合而形成焦磷酸镁沉淀,结果可视。同时用特异性内切酶HhaⅠ对所获得的产物进行酶切鉴定,所得的酶切产物大小与理论值完全符合。用已建立的RT-LAMP技术检测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符合率均达到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猪流感病毒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一种适用于现场诊断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立新 谭毅 +3 位作者 刘永丰 邓丛良 段维军 许邹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95,共5页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RT-LAMP方法快速、特异且灵敏,其灵敏度与普通RT-PCR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芥菜花叶病毒 逆转录介导等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及可视化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开发 被引量:5
9
作者 崔健 高子惠 +5 位作者 张晓波 杨莉莉 胡冰 郑秋月 朴永哲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3-111,共9页
目的基于荧光及可视化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开发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检测方法。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选取世界范围内具... 目的基于荧光及可视化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开发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检测方法。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选取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HAV基因信息,设计LAMP引物,开发了一种荧光曲线RT-LAMP和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以HAV质粒为模板,评估方法的扩增效率、灵敏度和稳健性,并与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检出限及实际样品验证比较。结果荧光及可视化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76copies/μL,与实时荧光RT-PCR一致;在95%置信水平下经概率回归分析检出限(limitofdetection,LOD_(95%)),荧光曲线RT-LAMP的LOD_(95%)为17.46copies/μL(7.00~511.29 copies/μL,95%),实时荧光RT-PCR的LOD_(95%)为79.30copies/μL(24.68~3208.71copies/μL,95%);稳健性分析表明方法稳定;与实时荧光RT-PCR比较,检测30份实际样品的验证比对符合率为100%。结论该检测方法经济便捷,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结果,适合于食品安全现场监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可视化 甲型肝炎病毒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甲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雪梅 李献刚 +6 位作者 刘思宁 刘沙 夏雯 杨婷 孙沛 隋华嵩 李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273-8278,共6页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模拟...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模拟样品检测应用,进行甲型肝炎病毒实时RT-LAMP法检测体系建立。结果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基因,通过设计筛选出最佳实时RT-LAMP引物组,并使用该组引物特异、灵敏、快速地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最佳检测温度为63℃,最小检测限为10拷贝/μL,且只对甲型肝炎病毒靶基因特异,检测应用结果可靠。结论实时RT-LAMP技术可以用于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高效特异性检测,为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实时 逆转录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辉 李雪梅 +7 位作者 刘沙 刘思宁 钟晓男 邹瑜 孙沛 杨婷 夏雯 李献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39-3743,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样品检测应用等,进行G... 目的建立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样品检测应用等,进行GI型诺如病毒实时RT-LAPM法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结果针对GI型诺如病毒特异性基因,通过设计筛选出最佳实时RT-LAMP引物组,并使用该组引物特异、灵敏、快速地检测到GI型诺如病毒。最佳检测温度为65℃,最小检测限为22.6拷贝/µL,且只对GI型诺如病毒靶基因特异,检测应用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GI型诺如病毒的实时RT-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GI型诺如病毒的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型诺如病毒 实时 逆转录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分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李芮 黄艳梅 +5 位作者 童晓钰 山珊 刘成伟 谭俣宬 陈芳 刘道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I0005,I0006,共10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DEC的8段特征性毒力基因pic、aggR、lt、st、stx 1、stx2、escV、invE及大肠埃希氏菌属特异性基因uidA设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菌株分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pic和escV的检出限是1 ng/μL,对aggR、stx 1、invE和uidA的检出限是100 pg/μL,对lt、st和stx 2的检出限是10 pg/μL,该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DEC型别间无交叉反应,对临床菌株的分型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方法快速简便、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可在4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DEC及其致病类型,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时荧光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分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博涵 张琳 +3 位作者 陈耀 黄小桃 谭有将 关烨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设计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和生物素(Biotin)标记引物,对体系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LAMP(quantitative LAMP,qLAMP)反应,比较三者的敏感度;对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粪链(肠)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LMTS的可靠性。结果LAMP-LMTS方法的灵敏度可达4.16×10^(2)copies/μL,与qLAMP、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方法结果一致,检出限要比利用外引物建立的PCR方法低10倍的拷贝数,灵敏度更高。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乳胶微球试纸条 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安红玉 陶泽 +4 位作者 陈晨 卢增慧 万世园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8-396,共9页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 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挑战,对人类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高效、灵敏、快捷、高特异性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较于传统核酸扩增方法,该技术针对目标DNA链上的6个区段,设计4个不同的引物。只需将样品DNA、引物、链置换型DNA聚合酶、dNTPs、Mg^(2+)等共同置于60~65℃反应30~60 min,经过一个步骤即可完成核酸快速扩增。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掺假、转基因食品、食品过敏原的检测。该文就LAMP技术的原理、与PCR技术的主要特点比较、现存问题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核酸检测 食品安全 结果判定 多重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扩增产物分析方法的比较
15
作者 刘培海 白庆华 +4 位作者 王凯 李大伟 李林杰 相湛昌 雷质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209-218,共10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自开发以来,以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地研究,在细菌、病毒、寄生虫、转基因成分等检测和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样品涵盖食品、...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自开发以来,以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地研究,在细菌、病毒、寄生虫、转基因成分等检测和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样品涵盖食品、环境、医疗、动植物检疫鉴定领域。LAMP技术最大的优点之一是扩增产物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特别适合在基层检验机构和现场检验推广应用。随着分析方法的研究,LAMP技术与相关技术偶联,使得产物分析方法灵敏度大大提高,检测速度更快、更方便。该文对LAMP相关技术及LAMP扩增产物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LAMP方法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建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产物 分析方法 可视化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培海 王凯 +4 位作者 雷质文 韩羽宣 杨立明 梁娟娟 杨丽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0-19,共10页
弧菌属是海洋环境中最主要的细菌,分布于河口、港湾和近海水域。弧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随着全球贸易化趋势的增强,弧菌属细菌导致的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损失。... 弧菌属是海洋环境中最主要的细菌,分布于河口、港湾和近海水域。弧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随着全球贸易化趋势的增强,弧菌属细菌导致的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损失。弧菌的传统检测方法为培养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且耗费人力,限制了其在现场检测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快速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细菌、病毒、转基因成分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LAMP技术的扩增原理,对LAMP技术在弧菌属中主要致病性弧菌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近年来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包括常规LAMP方法、可视化LAMP方法、多重LAMP方法以及LAM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探讨了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弧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津 陈源树 +3 位作者 凌莉 李志勇 张璜 高东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6-80,共5页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以澳洲坚果、开心果、碧根果等17种常见坚果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巴西坚果DNA进行梯度稀释后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将0.5%、1%和1.5%3个浓度梯度的巴西坚果DNA重复检测20次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特异、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巴西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巴西坚果 介导等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方法改进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粤 付博宇 +2 位作者 张蕴哲 马晓燕 张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526-1530,共5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在线软件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具有强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使模板两端引物的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以实现恒温条件下的连续快速扩增,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且无需昂贵的热循环设备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以及鉴定胚胎性别。本文从LAMP技术的原理、方法改造、检测应用以及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这4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LAMP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核酸 检测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罗亚坤 梁琳 +5 位作者 王静 刘存 刘琪 刘畅 蔺文成 崔尚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49,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为诊断PEDV提供简便、敏感、准确可靠的工具。参考GenBank中PEDV基因序列(登录号:KT799997),针对PEDV N基因设计了6条引物,对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反应温...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为诊断PEDV提供简便、敏感、准确可靠的工具。参考GenBank中PEDV基因序列(登录号:KT799997),针对PEDV N基因设计了6条引物,对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建立可特异性扩增PEDV的LAMP方法。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PEDV LAMP检测方法,在60℃恒温下反应60min,能特异性地检测PEDV,检测限量为91拷贝/μL,比常规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0倍。对比75份临床样本的LAMP和常规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7.3%。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用于PEDV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介导等温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津 张隽 +3 位作者 李婷 张璜 高东微 李志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6-232,共7页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澳洲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在市售食品的过敏原成分检测上较商业化快速检测试纸条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澳洲坚果 介导等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