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啮齿类实验动物4种常见病原菌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
作者 席晓霞 孙婧 +3 位作者 郭家熙 张丽娟 刘晓玲 段天林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建立一种检测啮齿类实验动物鼠伤寒沙门菌、鼠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常见致病菌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咽拭子和肛拭子等采样方法优化检测流程。试验针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保守区和可变区,通过... 建立一种检测啮齿类实验动物鼠伤寒沙门菌、鼠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常见致病菌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咽拭子和肛拭子等采样方法优化检测流程。试验针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保守区和可变区,通过引物长短差异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检测各种样本中的病原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四重巢式PCR方法可对同一样品中的4种致病菌模板进行特异性扩增,无交叉反应;多重巢式PCR方法可从标准菌株DNA模板中扩增出待检病原菌DNA片段,而阴性对照组均未能检出;多重巢式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多重PCR方法(≤10-2pg/μL vs≤1 pg/μL);多重巢式PCR方法可从混合感染的样本中特异性地检测出4种致病菌;在实际应用中,多重巢式PCR可检测出病原菌感染的阳性样本,且检出率高于普通多重PCR方法。本试验建立的4种病原菌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动物咽拭子或肛拭子等临床样本中的多种病原菌,与普通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巢式pcr 鼠伤寒沙门菌 鼠棒状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逆转录多重PCR方法检测正常核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力 薛永权 +4 位作者 潘金兰 何军 吴亚芳 岑建农 温丙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为了探讨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在检测具有正常核型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中的价值,应用包括19种染色体易位特异性引物对的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对37例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揭示为正常核型的AL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8例... 为了探讨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在检测具有正常核型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中的价值,应用包括19种染色体易位特异性引物对的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对37例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揭示为正常核型的AL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8例(21.6%)AL患者分别检测出有PML/RARA、AML1/ETO、CBFβ/MYH11和BCR/ABL等4种融合基因的存在。结论:逆转录多重PCR可在核型正常的AL患者中检出隐匿的染色体易位,故凡常规细胞遗传学显示为核型正常的AL患者,均应对其进行逆转录多重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pcr 急性白血痛 正常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逆转录病毒多重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燕 代成波 +1 位作者 李春花 代解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4-537,共4页
分别针对编码STLV-1和SRV/D-1两种逆转录病毒膜蛋白的env基因进行引物设计,通过优化、调整PCR条件,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猕猴STLV-1和SRV/D-1两种逆转录病毒的多重PCR方法,用于猕猴种群逆转录病毒的常规监测。结果显示多重套式PCR产物片... 分别针对编码STLV-1和SRV/D-1两种逆转录病毒膜蛋白的env基因进行引物设计,通过优化、调整PCR条件,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猕猴STLV-1和SRV/D-1两种逆转录病毒的多重PCR方法,用于猕猴种群逆转录病毒的常规监测。结果显示多重套式PCR产物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测序证实为目的产物,说明建立的多重套式PCR方法能同时检测出猕猴体内可能存在的STLV-1和SRV/D-1两种逆转录病毒。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省时、试剂用量少和检测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猕猴种群逆转录病毒的定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套式pcr 多重pcr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敏航 姜孟孟 +6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增殖性疾病 PDGFRB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炭疽病菌多重巢式PCR检测体系建立及田间快速检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贺 彭军 +3 位作者 喻群芳 漆艳香 谢艺贤 蒲金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2-957,共6页
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rDNA-ITS为靶标,建立并完善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结合常规形态学特征分析,对中国华南地区1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达2 fg/μL、重复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同时检测、区分2种病原菌,... 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rDNA-ITS为靶标,建立并完善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结合常规形态学特征分析,对中国华南地区1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达2 fg/μL、重复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同时检测、区分2种病原菌,能够应用于田间炭疽病害的检测工作,也是常规形态学鉴定的补充。利用该技术检测到田间芒果炭疽病存在胶孢、尖孢2种病原菌的复合侵染,该结果为后续开展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多重巢式pcr 胶孢炭疽菌 尖孢炭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DREB3大豆品系特异性巢式PCR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营 张明辉 +2 位作者 甄贞 李璐 高学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1,共5页
为建立转基因大豆OsDREB3巢式PCR检测方法和转基因大豆多重PCR检测方法,选择转基因大豆GTS40-3-2、A2704-12及OsDREB3 DNA作为多重PCR方法的待检测基因模板,成功实现3种转基因大豆、4组不同片段同时扩增和检测。结果表明,可视性好,检测... 为建立转基因大豆OsDREB3巢式PCR检测方法和转基因大豆多重PCR检测方法,选择转基因大豆GTS40-3-2、A2704-12及OsDREB3 DNA作为多重PCR方法的待检测基因模板,成功实现3种转基因大豆、4组不同片段同时扩增和检测。结果表明,可视性好,检测下限达0.1%。转基因大豆OsDREB3巢式PCR方法所用引物满足品系特异定性检测方法要求,其检测灵敏度达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OsDREB3 品系特异性 巢式pcr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NP cDNA反义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重组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文 邓国华 +4 位作者 曹素芳 乔传玲 于康震 田国斌 唐秀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6-,共1页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PA317,G418筛选抗性克性,扩增单个克隆后提取包装细胞上清的病毒RNA(vRNA),以巢式PCR方法检测,以及用包装细胞上清(重组病毒)感染滴定细胞系NIH3T3,表明已筛选出产毒的的克隆细胞质,得到重组逆转录病毒,为反义RNA抑制禽流感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RNA 禽流感病毒 逆转录病毒载体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巢式和定量PCR联合应用提高SARS病毒检测率
8
作者 赵瑞华 施静艺 +5 位作者 郑焕英 郑夔 顾柏炜 宋怀东 章国卫 陈赛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7-470,482,共5页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经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数53例,总阳性检测率58.24%;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数68例,阳性检出率74.73%;两种方法联合,阳性标本数76例,阳性检出率83.52%。结论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可进一步提高SARS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为今后应对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性传染病病毒的检测提供分子诊断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多重巢式pcr 荧光实时定量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两种主要病害病原菌巢式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鑫龙 张诺 +3 位作者 曹瑱艳 宋阳 俞晓平 申屠旭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3-498,共6页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炭疽病与干腐病作为浙贝母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浙贝母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这对病害早期诊断、早发现、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的浙贝母为材料,在...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炭疽病与干腐病作为浙贝母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浙贝母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这对病害早期诊断、早发现、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的浙贝母为材料,在前期明确引起上述两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细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neola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基础上,根据ITS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FO1-F/FO1-R和BMTJ4-F/BMTJ4-R,建立了针对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巢式多重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多重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同时检测2种病原菌的灵敏度高达100pg DNA/μL,对10株田间患病的浙贝母植株进行检测,4个样品检测出细线炭疽菌,2个样品检测出尖孢镰刀菌,另有4个样品同时检测出2种病原菌,检出率高达100%,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鉴定,且快速、准确、灵敏,研究结果为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田间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细线炭疽菌 尖孢镰刀菌 巢式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野生型抑癌基因PTEN/MMAC1的巢式PCR法克隆、测序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梅 刘林林 李修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RT- nested PCR法从正常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约 1 2 0 0 bp的 DNA片段 ,与 p UCm- T载体连接 ,作全自动测序确证 ,并将其重组入 pc DNA 3.1载体中 ,构建为...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RT- nested PCR法从正常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约 1 2 0 0 bp的 DNA片段 ,与 p UCm- T载体连接 ,作全自动测序确证 ,并将其重组入 pc DNA 3.1载体中 ,构建为表达质粒 pc DNA- w P。结果 :对 PCR产物进行测序 ,序列基本正确。结论 :利用 RT- nested PCR法成功克隆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c DNA序列并构建了表达质粒 pc DNA- w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MMAC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巢式pcr 表达载体 基因 抑制 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PCR检测食蟹猴和猕猴中SRV和SFV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机良 王涛 +4 位作者 季芳 孙云霄 彭白露 刘晓明 饶军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年第7期40-43,共4页
目的利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圈养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和猕猴(Macaca mulatta)中猴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 Type D Retrovirus SRV)和猴泡沫病毒(Simian foamy virus SFV)。方法针对SRV-env和SFV-pol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外引... 目的利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圈养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和猕猴(Macaca mulatta)中猴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 Type D Retrovirus SRV)和猴泡沫病毒(Simian foamy virus SFV)。方法针对SRV-env和SFV-pol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外引物,然后再设计特异性内引物。将外引物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JET1.2blunt载体中作为阳性对照,运用NCBI中BLAST软件比对测序结果。用巢式PCR方法分别检测食蟹猴和猕猴中SRV和SFV。结果发现食蟹猴中SFV感染率为65.2%,SRV感染率为9.5%,猕猴中SFV感染率为60.5%,SRV感染率为12.8%。结论圈养的食蟹猴和猕猴SFV的感染率均较高,SRV感染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pcr 食蟹猴 猕猴 猴D型逆转录病毒 猴泡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6种猪DNA病毒和RNA病毒的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Xu X G 刘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1-51,共1页
本研究建立了单一和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PCR程序,并鉴定了其检测猪单一和多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针对3种DNA病毒和3种RNA病毒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检测,包括古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日本脑炎病... 本研究建立了单一和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PCR程序,并鉴定了其检测猪单一和多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针对3种DNA病毒和3种RNA病毒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检测,包括古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日本脑炎病毒(JE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病毒DNA和RNA可通过一个核酸提取程序同时提取。多重PCR反应包括RNA病毒的逆转录和病毒cDNA、DNA的多重PCR两步。用该多重PCR方法对6种病毒混合物进行检测,每个反应可检测到450pg病毒基因组DNA或RNA,且无论对含单一病毒的样本或多种病毒不同组合的样本都有很好的特异性。39个样本同时用单一和多重PCR进行检测,其中30个采自4~12周龄仔猪的临床样本和流产胎儿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该多重PCR将为猪DNA病毒和RNA病毒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方法 RNA病毒 DNA病毒 同时检测 多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种猪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检测MLL基因重排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易 李旭东 +4 位作者 王东宁 肖若芝 王文文 胡元 林东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的情况,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201例患者采用MLL双色断裂分...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的情况,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201例患者采用MLL双色断裂分离重排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用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11种较常见的MLL融合基因,观察MLL基因异常的检出率。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A),观察11q23重排率作为对照。结果:共有19例患者出现11q23/MLL基因重排,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检出13例(1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检出6例(8.2%)。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对MLL基因重排的检出率为9.45%,CCA对11q23异常的检出率为5.47%。5例正常核型的患者和3例未涉及11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FISH检出了1例MLL倒位和3例扩增信号,multiplex RT-PCR检出了7例dup MLL(11q23)重排。结论: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能提高MLL基因重排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 MLL 细胞遗传学 逆转录多重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月霞 赵会杰 赵一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435-11436,11445,共3页
对目前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做一综述,由此可以得出,目前开发出的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方法正逐渐以多种PCR方法相结合、多重PCR技术以及食品样品预处理方法等为主,以开发出更快速、灵敏、简便、实时... 对目前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做一综述,由此可以得出,目前开发出的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PCR方法正逐渐以多种PCR方法相结合、多重PCR技术以及食品样品预处理方法等为主,以开发出更快速、灵敏、简便、实时、低廉的食源性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多重逆转录pcr 毛细管pcr 荧光定量pcr DNA环介导的恒温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早期胚胎PCR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建军 赵兴绪 +2 位作者 张伟 周佰成 张兆旺 《现代畜牧兽医》 2008年第12期42-46,共5页
根据兔SRY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作为兔雄性特异性引物,根据兔AP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分别建立了兔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双重PCR和巢式PCR反应体系,在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和兔早期胚胎上进行性别鉴定应用,同时,对兔SRY巢式PC... 根据兔SRY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作为兔雄性特异性引物,根据兔AP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分别建立了兔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双重PCR和巢式PCR反应体系,在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和兔早期胚胎上进行性别鉴定应用,同时,对兔SRY巢式PCR引物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兔基因组DNA可以准确判定其性别,扩增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多重PCR鉴定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只能对整胚成功鉴定。巢式PCR,公兔基因组DNA扩增出282bp的SRY基因片段,母兔没有扩增产物,扩增灵敏度为10pg;对24枚兔32细胞桑椹胚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巢式PCR可以对少至4个胚胎细胞进行准确鉴定,同一胚胎结果符合率为100%(24/24)。SRY引物只对兔雄性基因组DNA特异,而其他动物(人、牛、绵羊、小鼠)雄性DNA及兔的冲卵液,均无PCR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别鉴定 多重pcr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泡沫病毒(SFV)RT-neste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6
作者 栗景蕊 付瑞 +1 位作者 李晓波 贺争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6-51,I0003,共7页
目的建立实验猴群及相关生物制品猴泡沫病毒(SFV)的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SFV-1、SFV-3、SFVCPZ前病毒序列的pol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区域设计嵌套引物对SFV-1毒种进行RT-nestedPCR扩增并克隆测序,以确定其准确性,通过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 目的建立实验猴群及相关生物制品猴泡沫病毒(SFV)的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SFV-1、SFV-3、SFVCPZ前病毒序列的pol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区域设计嵌套引物对SFV-1毒种进行RT-nestedPCR扩增并克隆测序,以确定其准确性,通过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应用该方法对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常用猴肾传代细胞及猴源性生物制品进行检测。结果经RT-nestedPCR扩增出的片断与SFV-1 cDNA序列同源性达到99%,对10只恒河猴的检测结果为5只阳性,5只阴性,对常用猴肾传代细胞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SFV RT-nestedPCR检测方法能准确的检测出恒河猴SFV的感染情况,对控制实验猴群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猴源性生物制品中SFV的污染情况,为保证生物制品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泡沫病毒 逆转录-巢式pcr 外周血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病原菌“单管一步法”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雅君 徐汪节 +2 位作者 彭丽娜 乔中东 王朝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检测实验动物常见的4种条件性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和绿脓杆菌,提出一种可更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多重巢式PCR方法(MN-PCR)。根据待检微生物16S rDNA序列的保守区和可变区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 为了检测实验动物常见的4种条件性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和绿脓杆菌,提出一种可更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多重巢式PCR方法(MN-PCR)。根据待检微生物16S rDNA序列的保守区和可变区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通过两种引物长短差异化创新设计,将模板富集和特异片段扩增两个过程整合为单个反应体系内的一步PCR反应。结果表明,MN-PCR方法能够在标准株DNA混合模板中同时扩增出4条待检测片段;而在阴性对照组中未检测出任何片段。MN-PCR方法在实际检测应用中能够成功检测出细菌感染阳性样本,且未扩增出其他微生物的特异性条带。建立的MN-PCR体系可以同时检测实验动物咽拭子等临床样本中的多种病原菌,与常规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巢式pcr 肺炎克雷伯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肺巴斯德杆菌 绿脓杆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丁福 孟继鸿 +5 位作者 张兰芳 程险峰 张汇东 贺星亮 杨志国 许家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 (DS -ELISA)和逆转录巢式PCR法 (RT -nPCR)研究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猪、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 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易感性。方法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检测HEV抗体的DS -ELISA ,并... 目的 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 (DS -ELISA)和逆转录巢式PCR法 (RT -nPCR)研究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猪、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 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易感性。方法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检测HEV抗体的DS -ELISA ,并用于 5 91份猪、警犬、家犬、宠物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多种动物血清标本的HEV抗体检测 ;用HEV多基因型通用性引物RT -nPCR扩增 14 3份犬血清标本HEVRNA。结果 在猪、家犬和宠物犬血清标本中检测到HEV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4 3 93%、15 19%和 4 6 5 % ,但在警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 ;14 3份犬血清标本用RT -nPCR未扩增出HEVRNA。结论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适用于多种动物血清标本HEV抗体的检测 ;猪和犬对HEV易感 ,在HEV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易感性 重组蛋自 双抗原夹心法ELISA 逆转录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农村猪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芬 禹文海 +2 位作者 马天武 井申荣 曾韦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散养猪群HEV感染情况,为HE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技术,对所采集云南猪群78份粪便样品进行HEV ORF2基因部分片段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纯化及克隆测序...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散养猪群HEV感染情况,为HE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技术,对所采集云南猪群78份粪便样品进行HEV ORF2基因部分片段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纯化及克隆测序。序列利用DNAStar和MEGA4.0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 RT-nested PCR方法扩增出了350bp目的基因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HEV各型的同源性在77.4%~97.4%之间,与基因4型同源性最高(97.4%),与3型同源性最低(77.4%)。系统进化树显示测定的序列与基因4型聚为一支,表明该序列属于基因4型。本次实验共检测了78份猪粪便样品,其中8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0.26%。结论云南农村人群存在感染HEV的风险,应该加以防控以免HEV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巢式pcr 分子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地区山羊Borna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长明 徐平 +1 位作者 葛均江 郭振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贵州遵义及周边地区山羊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检测了300只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氨基酸顺序,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探讨贵州遵义及周边地区山羊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检测了300只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氨基酸顺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300只山羊PBMC中2只检出BDVP24基因阳性片段。山羊BDV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0.67(。BDVP24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strainV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BDV/MDCK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C6BV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但所编码的氨基酸没有改变。结论贵州遵义及周边部分地区山羊存在BDV自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 BDV P24基因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